1、4、基因分离定律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予后代。,该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生物; 细胞核遗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6、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高茎,矮茎,P,F1,F2,减数分裂,受精,等位基因,配子,减数分裂,F1配子, 时间:,减数后期, 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实质:,等位基因的分离, 基因变化特点:,独立性,分离性,随机组合性,显隐性的判断,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2、,a,a,Aa,Aa,aa,XbY XBXB,XBY XBXb XBY XbXb,XBXB XBXb XBY XbY XBXb XbY,XBXb XbXb XBY XbY,1,2,3,4,设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为高产,Aa为中产,aa为低产。抗锈病与不抗锈病受另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为抗病。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高产不抗锈病与低产抗锈病两个纯种品系杂交产生Fl,F1自交得F2 F2的表现型有 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锈病个体占F2的比例为 。,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
3、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 (4)若后代性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配子致死,(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实验步
4、骤:_; _; _。 结果预测:I如果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II如果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III如果_,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从性遗传,(10天津卷)6.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 1/4 B. 1/3 C. 1/2 D.3/4,例 已知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
5、。在自由放养多年的牛群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理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广东A卷)(10分)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羽 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伴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 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
6、表。请回答下列问题。,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羽毛有黑色、灰色和白色, 则母本的基因型为 ,父本的基因型为 , 黑色、灰色和白色子代的理论分离比为 。,ZW型,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 (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 _,雌性的基因型是_ 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 _,雌性的基因型是_ 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
7、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XY同源区段,F2,结合方式有16种 基因型9种 表现型4种,9黄圆: YYRR YyRRYYRr YyRr,3黄皱:,YYrr Yyrr,3绿圆,: yyRRyyRr,1绿皱:,yyrr,一、棋盘法,3、对孟德尔解释的验证测交,测交 杂种一代 双隐性类型黄色圆粒 x 绿色皱粒 YyRr yyrr,配子,基因型,性状,YyRr,Yyrr,yyRr,yyrr,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 : 1 : 1 : 1,9:7 香豌豆(Lathyrus odoratus)花色遗传,1.互补效应(complementary effect) 两对
8、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显性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F2产生 的比例。,P 白花CCppppCC白花 F1 紫花CcPp F2 9紫花(C_P_):7白花(3C_pp+3ccP_+1ccpp),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花甜豌豆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 B.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不是3:1 C.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甜豌豆之比为9:7
9、 D.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C,9:6:1,2.积加效应(additive effect)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示相似的性状,两种基因均为隐性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性状,F2产生的比例。,南瓜(Cucurbita pepo)果形遗传P 圆球形AAbb圆球形aaBBF1 扁盘形AaBbF2 9扁盘形 6圆球形 1长圆形(A_B_): (3A_bb+3aaB_ ):(aabb),15:1,3.重叠效应(duplicate effect) 两对或多对独立基因对表现型能产生相同的影响,重叠作用也称重复作用,只要有一个显性重叠基因
10、存在,该性状就能表现。 F2产生的比例,荠菜果形的遗传 P 三角形T1T1T2T2 卵形t1t1t2t2F1 三角形T1t1T2t2 F2 15三角形(9T1-T2- +3T1-t2t2 + 3t1t1T2-) : (1卵形 t1t1t2t2 ),12:3:1。,4.显性上位作用(epistatic dominance),P 白皮WWYY wwyy 绿皮F1 WwYy白皮 F2 12白皮) : 3黄皮 : 1绿皮(9W_Y_+3W_yy) (wwY_) (wwyy)当W存在时,Y的作用被遮盖,当W不存在时,Y则表现黄色,当为双隐性时,则为绿色。,9:3:4。,5.隐性上位作用(epistati
11、c recessiveness) 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F2的分离比例为,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的遗传P 红色CCprprccPrPr白色F1 CcPrPr紫色 F2 9紫 : 3红 : 4白(C_Pr_) (C_prpr) (3ccPr_+1ccprpr),13:3。,6.抑制作用(inhibiting effect) 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称这对基因为显性抑制基因F2的分离比例为,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为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
12、独立遗传。现用杂合白茧(YyIi)相互交配,后代中的白色茧与黄色茧的分离比为 A 3:1 B 13:3 C 1:1 D 15:1,四、表型模写因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类似于某基因型引起的表型变化的现象。例如,果蝇的突变型残翅是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残翅幼虫 长翅。长翅营养不良残翅。人的隐性遗传病-短肢畸形,妇女妊娠3-5个月服用反应停安眠药短肢畸形。(臂腿部分缺失),高 温,已知野生型果蝇为长翅,突变型果蝇为残翅,长翅基因(E)对残翅基因(e)完全显性,若用一定高温处理残翅的果蝇的幼虫,后来幼虫长大、化蛹、羽化为成虫,结果表现出野生型的长翅, 设计实验探究“是高温诱导残翅基因(e)突变为长翅基因(E)”还是“环境温度改变影响了残翅果蝇幼虫的正常发育”。请写出实验思路、实验预期及结论。, 实验思路: 取该野生型果蝇与异性残翅果蝇杂交, 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果蝇的幼虫,观察子代果蝇的翅型。 实验预期及结论若子代有长翅果蝇, 则该野生型果蝇为高温诱导残翅基因(e)突变为长翅基因(E) 若子代全为残翅, 则为环境温度改变影响了残翅果蝇幼虫的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