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学与生命科学分院,抗恶性肿瘤药,概述,常称癌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 化疗(药物治疗) 手术 放疗 中医治疗 化学治疗的两大障碍: 毒性反应 耐药性,第一节 药理学基础,一、抗恶性肿瘤药分类 二、抗恶性肿瘤药作用机制 三、抗恶性肿瘤药的不良反应,一、抗恶性肿瘤药分类(一),氮芥 环磷酰胺 塞替派 白消胺,甲氨蝶呤 氟尿嘧啶 巯嘌呤 阿糖胞苷,柔红霉素 丝裂霉素 博莱霉素 放线菌素D,长春新碱 紫杉醇,按化学结构及来源 分类,烷化剂,抗代谢药,抗肿瘤抗生素,抗肿瘤植物药,糖皮质激素类药 雌激素 雄激素,抗肿瘤激素类药,一、抗恶性肿瘤药分类(二),环磷酰胺 丝裂霉素 阿霉
2、素,甲氨蝶呤 氟尿嘧啶 巯嘌呤 阿糖胞苷,柔红霉素 放线菌素D,长春新碱 门冬酰胺酶,按作用机制 分类,破坏DNA结构和功能,干扰核酸生物合成,干扰转录和阻止RNA合成,干扰蛋白质合成,糖皮质激素类药 雌激素 雄激素,改变激素平衡,一、抗恶性肿瘤药分类(三),抗代谢药物 长春碱类药物,烷化剂 抗肿瘤抗生素 铂类配合物,按作用周期 分类,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二、抗恶性肿瘤药作用机制,细胞群 增殖细胞群:按指数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非增殖细胞群(G0期):肿瘤复发的根源 无增殖力细胞群(分化细胞):与药物治疗关系不大 生长比率(growth fraction,GF) 增殖细胞
3、群在全部肿瘤细胞中所占的比率。 特点:GF值大的肿瘤,对药物较敏感;GF小的敏感性较差。,二、抗恶性肿瘤药作用机制,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周期 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第二次分裂完成 增殖过程 合成前期(Gl期) DNA合成期(S期) 有丝分裂前期(G2期) 分裂期(M期) 每个子细胞进人下一细胞周期,或进人非增殖状态,即 G0期(静止期)。,二、抗恶性肿瘤药作用机制,(一)细胞增殖周期 1增殖细胞群 2非增殖细胞群,DNA合成前期(G1期) DNA合成期 (S期) DNA合成后期(G2期) 有丝分裂期 ( M期),对药物敏感,静止期(G0期),对药物不敏感 复发的根源,细胞增殖周期及药物作用示意图,
4、二、抗恶性肿瘤药作用机制,(二)药物对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1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2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甲氨蝶呤,S期,长春新碱,M期,烷化剂,G2期,三、抗恶性肿瘤药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胃肠反应,免疫抑制,肾损害及膀胱毒性,肺损害,肝损害,神经毒性及耳毒性,心肌损害,致突变,致畸,致癌,毛囊损害,四、耐药性,肿瘤细胞对某一种或多种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是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先天性抗药性 获得抗药性,措施,联合用药 大剂量,短用药间隔,第二节 常用的抗恶性肿瘤药物,一、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 二、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 三、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四、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
5、物 五、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 六、其它,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又称抗代谢药 主要作用于S期,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分类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甲氨蝶呤 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氟尿嘧啶 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巯嘌呤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 DNA多聚酶抑制剂-阿糖胞苷,甲氨蝶呤(MTX),【药理作用】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也可干扰RNA和 蛋白质的合成。,氟尿嘧啶(5Fu),【药理作用】是常用的胸腺苷合成酶抑制类药。,巯嘌呤(6MP),羟基脲(HU),阿糖胞苷(Ara-C),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烷化剂 破坏DNA的铂类化合物 破坏DNA的抗生素 拓扑异构没抑制剂,烷化剂: 属细胞
6、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能杀灭各期肿瘤细胞,环磷酰胺(CTX),【药理作用】本身无抗肿瘤活性,经肝代谢后与DNA起烷化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不良反应】膀胱刺激性大,引起特有的出血性膀胱炎。,烷化剂,【作用特点】抗瘤谱广,选择性高。不良反应较轻, 主要是骨髓抑制。,【作用特点】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显著,对急性白血 病无效。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久用可致 肺纤维化等。,塞替派(TSPA),白消胺(马利兰),破坏DNA的铂类配合物,顺铂、卡铂,【药理作用】抑制DNA复制和转录,DNA断裂和错码,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炎、耳毒性。,破坏DNA的抗生素,
7、丝裂霉素,博来霉素,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喜树碱类:喜树碱、羟喜树碱,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多柔比星(ADM,阿霉素) 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作用特点】对S期、M期细胞有更强的杀灭作用。对免疫 功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广谱抗肿瘤药, 对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种实体瘤 如乳腺癌、肺癌等有效。,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长春碱类 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长春碱(VLB)和长春新碱(VCR),【作用特点】主要作用于M期细胞。长春碱对恶性淋巴瘤疗效显 著。长春新碱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好。 长春新碱对骨髓抑制不明显,但神经系统毒性突 出,如指(趾)麻木、肌无力、面瘫等。
8、,调节体内激素平衡药物,乳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卵巢肿瘤和甲状腺癌等都与相应激素失调有关。 治疗: 用激素或其拮抗剂调节体内激素平衡,可抑制这些肿瘤生长,而且无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缺点: 激素作用广泛,副作用较多,选用时需特别注意。,调节体内激素平衡药物,雌激素:如己烯雌酚,用于治疗前列腺癌。 雄激素:如甲睾酮、丙酸睾酮用于晚期乳腺癌。 泼尼松、地塞米松: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其他类,单克隆抗体 利妥昔单抗-治疗B淋巴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细胞分化诱导剂 维A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第三节 临床用药原则,根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肿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采取大量、序贯或联合用药方案,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耐药性发生。,用药原则,1. 从细胞增殖动力学出发进行设计招募作用:实体瘤和非实体瘤同步化作用:2. 从抗肿瘤药物的抗瘤机制进行设计3. 从减低药物的毒性出发设计,用药原则,4. 从抗瘤谱进行设计5. 给药方法设计无论是联合用药还是单药治疗,一般使用机体所能耐受的最大剂量原因:- 有利于大量杀灭瘤细胞,减少耐药性发生;- 有利于机体正常组织的迅速恢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