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对流传热系数.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541367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流传热系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流传热系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流传热系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流传热系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流传热系数.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 对流传热过程分析 1. 静止流体 由于没有流动,则热量传递只有 热传导,温度分布为直线型。 2. 流体流动 层流时 温度分布变成曲线,产生对流 传热,传热速率加大,但曲线 弯曲程度不大,速率不太大。 湍流时 由于流体质点强烈混合,远离 壁面流体温度趋于均匀,曲线 弯曲程度较大,传热速率大大 提高。 第三节. 对流传热传热边界层和滞流内层 仿照流动边界层,在对流传 热中,靠近壁面附近存在一层 有 温度差(温度梯度)的流体层, 传热边界层。 同时紧靠壁 面也存在一层 处 于层流的流体层, 湍流中的层流内层 该层 内温度梯度最大。 故 对流传热全部的热阻都集中在传热边界层。 对流传热的主要热阻

2、集中在层流内层。 故强化对流传热,必须减薄层流内层的厚度。 二. 壁面和流体间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式 牛顿冷却定率。 S b t Q = = , 热阻 温度差 速率 仿照导热 ) T T ( S Q b 1S 1 T T Q w w = = 故 代替 用 则对流传热 K m T Q 2 w 2 / W Tm SW 对流传热系数 壁面温度 流体温度 传热面积 传热速率 此公式称为对流传热速率方程 讨论:对于实际的换热器,由于都是管道,因此存在两个 传热面,即内侧和外侧。 则相应可写成两个传热 速率方程: 外侧 内侧) t T ( S Q) T T ( S Q w 0 0 w i i = = 由于流体

3、温度沿传热面方向在不断变化,因此传热系数和 壁温也在不断变化。 均取平均值 , , 上式中的 0 w , T i T 流传热系数 ) ( 2 K m W S T T Q w = = 单位: 意义:表温差为一度时,单位面积的传热量,是反应对 流传热快慢的一个参数,它是一个包含了许多影 响 因素、计算非常复杂的参数。 给出一些经验值如下: 2001000 20100 525 水自然对流 气体强制对流 空气自然对流 传热方式 ) / (2 K m W 250025000 500015000 100015000 水沸腾 水蒸气冷凝 水强制对流 传热方式 ) / (2 K m W 例:在套管换热器中,水

4、以1.2m/s速度流过内径25mm长5m 的内管,若管内壁温度为50,水的进口温度为20 , 管壁对水的平均对流传热系数为 ,求水 的出口温度? K m W 2 / 4850 ? / 4850 , 20 50 , / 2 . 1 , 5 , 25 2 2 1 = = = = = = = t K m W C t C t s m u m L mm d i o o w i 求: 已知: ) 0.589(kg/s 1000 1.2 0.025 0.785 u d 4W / 1000 , / 187 . 4 C ) ( 2 2 i c 3 = = = = = = m kg K kg kJ p t t S Q m w i i 衡算方程 解:由C 7 . 36 t ) 2 t 20 50 ( 393 . 0 4850 ) 20 t ( 1000 187 . 4 589 . 0 ) t t ( S ) t t ( C W Q o 2 2 2 m w i i 1 2 pc c = + = = = 解之 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