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学 生:李崇豪学 号:11141020208专 业:给水排水工程班 级:2011 级 2 班指导教师:司马卫平四川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二一四年一月2目录一、总论 41、设计题目 42、设计资料 4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41、方案确定的原则 42、可行性方案的确定 4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44、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52.4.1 进出污水水质 5三、处理构筑物设计 61、格栅 63.1.1 栅条间隙数 n: .63.1.2 有效栅宽 : .73.1.3 过栅水头损失: 73.1.4 栅后槽的总高度: 73.1.5 格栅的总长度: 83.1.6 每日
2、栅渣量: 82、污水提升泵房 93.2.1 设计计算 93.2.2 集水池.1033.2.3 泵站高度确定.103、沉砂池 .113.3.1 平流式沉沙池的设计参数 .113.3.2 平流式沉砂池设计 .124、氧化沟 .143.4.1 氧化沟类型选择 .143.4.2 设计参数 .153.4.3 设计流量 .153.4.4 去除 .163.4.5 脱氮 .163.4.6 除磷 .173.4.7 氧化沟总容积及停留时间 .173.4.8 需氧量 .183.4.9 氧化沟尺寸 .183.4.10 进水管和出水管 193.4.11 出水堰及出水竖井 205、浓缩池 .213.5.1 设计参数 .2
3、13.5.2 中心管面积 .213.5.3 沉淀部分的有效面积 .223.5.4 浓缩池有效水深 .2243.5.6 校核集水槽出水堰的负荷 .223.5.7 浓缩部分所需的容积 .223.5.8 圆截锥部分的容积 .223.5.9 浓缩池总高度 .236、消毒池.233.6.1 主要设计参数.233.6.2 每日加氯量.243.6.3 工艺尺寸.253.6.4 加氯机.25四、参考文献 .265一、总论 1、设计题目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2、设计资料规划资料该城镇将建设各种完备的市政设施,其中排水系统采用完全分流制体系。规划人口:近期 30000 人,2020 年发展为 60000 人,生
4、活污水量标准为日平均 200 L/人。工业污水量近期为 5000 m3/d,远期达 10000 m3/d,工业污水的时变化系数为 1.3,污水性质与生活污水类似。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混合后的水质预计为:BOD5 = 200 mg/L,SS = 250 mg/L,CODcr = 400 mg/L,NH4-N = 30 mg/L,总 P = 4 mg/L;要求达到的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1、方案确定的原则(1)采用先进、稳妥的处理工艺,经济合理,安全,可靠。(2)合理布局,投资低,占地少。(3)降低能耗和处理成本。(4)综合利用,无二次污染。(5)综合国情,
5、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2、可行性方案的确定城市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是以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作为营养源,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染物降解,它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手段,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方法有:传统活性污泥法、AB 法、氧化沟法、SBR 法等等。6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氧化沟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Cintinuous Loop Reator,简称 CLR)作生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氧化沟通常在延时曝气条件下使用。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渠道中循环。氧化沟工艺
6、一般可不设初沉池,在不增加构筑物及设备的情况下,氧化沟内不仅可完成碳源的氧化,还可实现硝化和脱硝,成为 A/O 工艺;氧化沟前增加厌氧池可成为 A2/O(A-A-O)工艺,实现除磷。由于氧化沟内活性污泥已经好氧稳定,可直接浓缩脱水,不必厌氧消化。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已被公认为一种较成功的革新的活性污泥法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相比,它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 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运行管理方便。一般情况下,氧化沟工艺可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少建初沉池和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基建投资少。另外,由于不采用鼓风曝气的空气扩散器,不建厌氧消化系统,运行管理要方便。 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实际
7、运行效果表明,氧化沟在去除 BOD5和 SS 方面均可取得比传统活性污泥法更高质量的出水,运行也更稳定可靠。同时,在不增加曝气池容积时,能方便地实现硝化和一定的反硝化处理,且只要适当扩大曝气池容积,能更方便地实现完全脱氮的深度处理。 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实际运行证明,由于氧化沟工艺省去初沉池和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且比较容易实现硝化和反硝化,当处理要求脱氮时,氧化沟工艺在基建投资方面比传统活性污泥法节省很多(当只需去除 BOD5时,可能节省不多) 。同样,当仅要求去除 BOD5时,对于大规模污水厂采用氧化沟工艺运行费用比传统活性污泥法略低或相当,而要求去除 BOD5且去除 NH3-N 时,氧化
8、沟工艺运行费用就比传统活性污泥法节省较多。 污泥量少,污泥性质稳定。由于氧化沟所采用的污泥龄一般长达2030d,污泥在沟内得到了好氧稳定,污泥生成量就少,因此使污泥后处理大大简化,节省处理厂运行费用,且便于管理。 具有一定承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的能力。水流在氧化沟中流速为0.30.4m/s,氧化沟的总长为 L,则水流完成一个循环所需时间 t=L/S,当L=90600m 时,t=520min。由于废水在氧化沟中设计水力停留时间 T 为1024h,因此可计算出废水在整个停留时间内要完成的循环次数为 30280 次不等。可见原污水一进入氧化沟,就会被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循环量所稀释,因此具有一定承受冲
9、击负荷的能力。7 占地面积少。由于氧化沟工艺所采用的污泥负荷较小、水力停留时间较长,使氧化沟容积会大于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容积,占地面积可能会大些,但因为省去了初沉池和污泥厌氧消化池,占地面积总的来说会少于传统活性污泥法。4、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2.4.1 进出污水水质 进水水质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混合后的水质预计为:BOD 5 = 150mg-220/L,SS = 200-320 mg/L,COD = 230-340 mg/L,NH 4 -N = 30 mg/L,总 P = 6.8-9.4 mg/L。出水水质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BOD 5 = 30 mg/L,SS = 30
10、mg/L,COD = 120 mg/L,NH 4 -N = 25 mg/L,总 P = 1 mg/L。进水流量规划人口:近期 4.8 万 人,2020 年发展为 9.0 万 人,生活污水量标准为日平均 510 L/人。综合用水量定额为:2010 年,420 升/人/天;2020 年,510 升/人/天。污水处理厂:设计日最大流量 Qmax=510*90000/24/3600=531.25l/s三、处理构筑物设计 1、格栅格栅用以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纤维物质和固体颗粒物质,以保证后续处理单元和水泵的正常运行,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防止阻塞排泥管道。格栅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格栅形式选择
11、、尺寸计算、水力计算、栅渣量计算等。83.1.1 栅条间隙数 n:maxsiQbhv式中: 最大设计流量, ;ax s/3栅条间隙, ,取 =0.03 ;bm栅前水深, ,取 =0.4 ;hh过栅流速, ,取 =1.0 ;vsvs经验修正系数,取 = 60 ;sin则 maxiQbhv1.50.43.06sin513.1.2 有效栅宽 :B(1)Snb式中: 栅条宽度, ,取 0.01 。Sm则: ms 034.215.0).5(0.)( 3.1.3 过栅水头损失:01hksin20gv式中: 过栅水头损失, ;1hm计算水头损失, ;0阻力系数,栅条形状选用正方形断面所以,其中 ;17.)0
12、3.64()1( 22bS 64.0重力加速度, ,取 =9.81 ;gmsg2s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 =3;k k则: sin21vh m154.06in81.927.1393.1.4 栅后槽的总高度 :H12h式中: 栅前渠道超高, ,取 =0.3 。2hm2h则: =0.4+0.154+0.3=0.85412H3.1.5 格栅的总长度 :Ltan0.15.121Hm式中: 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长度, , ,其中,Lm11tan2BL为进水渠道宽度, , 为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展开角度,取 =20 ;1B1 格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取2;125.
13、0L格栅前槽高, .1Hm则: 11tanB9702tan35.04.=0.485m25.L12htan011Hm m36.0tan715048.97.03.1.6 每日栅渣量 :W10864maxzKQ式中: 每日栅渣量, ;d/3单位体积污水栅渣量, ,取 =0.071W)10/(33污 水m1W;30m污 水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zK10则: 10864maxzKWQ dmd/34.2/1037.86453由所得数据,所以采用机械除污设备。2、污水提升泵房提升泵房以提高污水的水位,保证污水能在整个污水处理流程过程中流过,从而达到污水的净化。3.2.1 设计计算设计水量为Q= *K=2016
14、0*1.47=29635m3/d,选用 3 台卧式排污泵(二用一dm/20163备),则流量为 。1046.7/2Qwmhn89352.扬程的估算 1泵扬程的估算H=H 静 +2.0+(0.51.0)式中:H 静水泵集水池的最低水位 H1 与水泵出水管提升后的水位 H2 之差;2.0水泵吸水喇叭口到沉砂池的水头损失;0.51.0自由水头的估算值,取为 1.0;H1=进水管底标高+Dh /D-过栅水头损失-1.5=433.0+1.40.85-0.085-0.14-1.5=432.465mH2=接触池水面标高+沉砂池至接触池间水头损失接触池水面标高与厂区地面大致相平,取为 434.0m;沉砂池至接
15、触池间水头损失为 3.54.5m,取 4.5m;则:H2=434.0+4.5=438.5mH 静 = H2- H1=438.5-432.465=6.035m 则水泵扬程为:H=H 静 +2.0+1.0=6.035+2.0+1.0=9.035m ,取 10m。11泵的选型如下:表 3-23.2.2 集水池1.集水池形式 1污水泵站的集水池宜采用敞开式,本工程设计的集水池与泵房和共建,属封闭式。2.集水池的通气设备 1集水池内设通气管,并配备风机将臭气排出泵房。3.集水池清洁及排空措施 1集水池设有污泥斗,池底作成不小于 的坡度,坡向污泥井。从平台到01.池底应设下的扶梯,台上应有吊泥用的梁钩滑车
16、。4.集水池容积计算 1泵站集水池容积一般按不小于最大一台泵 5 分钟的出水量计算,有效水深取 .1.520m本次设计集水池容积按最大一台泵 6 分钟的出水量计算,有效水深取 2 米。V=qt=600*6/60=60m3则集水池的最小面积 F 为 206mhV3.2.3 泵房高度的确定1.地下部分 1集水池最高水位为格栅出水水位标高即: mH465.321集水池最低水位为: 8.406.15.432集水池最低水位至池底的高差按水泵安装要求取: .则泵房地下埋深 H35.2.0.1 型号 排出口径(mm) 流量(m 3/h) 扬程(m) 转速(r/min) 功率(kw)250PW600-12-3
17、7 250 600 12 1480 37122.地上部分 1,12 hedcanH2式中: 一般采用不小于 ,取为 ;n0.1.m行车梁高度,查手册 为 ;a7行车梁底至起吊钩中心距离,查手册 为 ;c 1.06起重绳的垂直长度;取 d0.5最大一台水泵或电动机的高度;为 。e 2.4m吊起物低部与泵房进口处室内地坪的距离, h 3.0,本设计取 6.0 米。H6.5.0617.01 则泵房高度 m33423、沉砂池沉砂池的形式有平流式、竖流式和曝气沉砂池。其作用是从污水中去除沙子,渣量等比重较大的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即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
18、流速控制在只能使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设计中采用的平流式沉砂池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的截留效果好,工作稳定,构造简单。3.3.1 平流式沉沙池的设计参数(1)污水在池内的最大流速为 0.3m/s,最小流速应不小于 0.15m/s;(2)最大时流量时,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不应小于 30s,一般取 30s60s;(3)有效水深不应大于 1.2m,一般采用 0.251.0m,每格宽度不宜小于 0.6m;(4)池底坡度一般为 0.010.02,当设置除砂设备时,可根据除砂设备的要求,确定池底的形状。133.3.2 平流式沉砂池设计沉砂部分的长度 :Lvt式中: 沉砂池沉砂部
19、分长度, ;m最大设计流量时的速度, ,取 。v ssv/3.0最大设计流量时的停留时间,s,取 =30s。t t则: L930.水流断面面积 AmaxQv式中: 水流断面面积, ;2最大设计流量(近期), 。max 3ms则: QAv27.03.2沉砂池有效水深 :2h采用两个分格,每格宽度 ,总宽度mb5.0mB0.1BA2式中: 池总宽度, ;设计有效水深, 。2h则: (0.15m/s,合格) )/(2574.07.01in1i sv4、氧化沟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采用圆形或椭圆形廊道,池体狭长,池深较浅,在沟槽中设有机械曝气和推进装置,近年来也有采用局部区域鼓风曝气外
20、加水下推进器的运行方式。池体的布置和曝气、搅拌装置都有利于廊道内的混合液单向流动。通过曝气或搅拌作用在廊道中形成 0.250.30m/s 的流速,使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在这样的廊道流速下,混合液在 515min 内完成一次循环,而廊道中大量的混合液可以稀释进水 2030 倍,廊道中水流虽呈推流式,但过程动力学接近完全混合反应池。当污水离开曝气区后,溶解氧浓度降低,有可能发生反硝化反应。大多数情况下,氧化沟系统需要二沉池,但有些场合可以在廊道内进行沉淀以完成泥水分离过程。3.4.1 氧化沟类型选择该设计为小型污水厂,选择交替型三沟式氧化沟,其出水水质高,脱氮除磷效果明显,构筑物简单。三沟式氧化沟
21、(T 型)是由三个相同的氧化沟组建在一起作为一个单元运行,三个氧化沟之间相互双双连通,两侧的氧化沟可起曝气和沉淀的双重作用,中间的氧化沟一直作为曝气池,原污水交替进入两侧的氧化沟,处理水则相应的从作为沉淀池的两侧氧化沟流出。其运行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进水水质及出水水质要求而改变,所以系统运行灵活,操作方便。三沟式氧化沟是一个 A-O(兼氧-好氧)活性污泥系统,可以完成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反硝化过程,能取得良好的 去除效果和脱氮效果,依靠三池工作5BOD状态的转换,可以免除污泥回流和混合液回流,运行费用大大的降低,处理流程简单,省去二沉池,管理方便,基建费用低,占地面积小。163.4.2 设计参数进
22、水水质浓度 S0=220mg/L;SS = 320 mg/L;COD = 340 mg/L;NH 4 -N = 40 5BODmg/L;总 P=9.4mg/L出水水质 浓度 Se=20mg/L; 浓度 ;5TLmgXe/20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MLVSv5)( )7.0(TSV污泥龄 ;dc2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gX/40)(内源代谢系数 06.dK3.4.3 设计流量dmsQ/2016/3.033.4.4 去除 5BOD氧化沟出水溶解性 浓度 ,为了保证氧化沟出水的 浓度,51Se5BOD必须控制氧化沟出水所含溶解性的 的浓度。其中 为沉淀池出水中的5BOD1S所构成的 浓度VS5
23、BOD)/(587.13)1(204)(/. 523.0523.0LmgeTS)/(4.687.1 LmgSe好氧区容积 :V)1(0cdvcKXSQY17式中:Y污泥的产率系数,取 0.6;污泥龄,25d;c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2500mg/L;vX内源代谢系数,0.06dK流量, 。Qdm/20163则: =10334.2)(01cdvcKXSYV )2506.1(5.2413. 3m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 :1t)(3.12)(56.02341 hdQt 剩余污泥量 ecdXKYSX1)1(02.16)7.0(*32.01625.1)0643.2.(06 /571dKgDs去除每 1k
24、g 产生的干污泥量BO)(0eSQX )/(40.)20(216575kgBODs3.4.5 脱氮需氧化的氨氮量。氧化沟产生的剩余污泥中含氮率为 12.8,则用于生物合成的总氮量为:)/(95.120160)43(128.0 LmgN脱氮量 。设出水的 量为16mg/L,符合题意所给的综合污水排放国 NH318家二级标准。需要脱氮量 =进水 -出水 -生物合成所需NTKN0N)/(05.19.203Lmg碱度平衡保持 ,PH 值合适,硝化、反硝化能够正常的进行。.7pH脱氮所需的池容 2V脱硝率。20时,脱效率为 )/(035.dKgMLS20)2(8.1)tnnqdt4 )/.8.1)204
25、( kqdn脱氮所需容积 vnXqdQNV2 )(3.625016m脱氮水力停留时间 t)(6.94.02163.82 hdQt 3.4.6 除磷根据 的去除率为 200501 , 的去除量为COD3NHPNH310.005mg/L,所以磷在此过程中的去除量为 0.20mg/L。氧化沟产生的剩余污泥中含磷率为 3%,则用于生物合成的磷的量为LmgP/468.02016.34%0需另外加入化学药剂去除的磷的量为:r /23.7.54.9在氧化沟中投加硫酸铁盐,可使磷的去处率达 95%以上。则投加铁盐的量为:19dmol/95.0152603.733.4.7 氧化沟总容积及停留时间)(23.184
26、0.62.103421V)(9.)(98hdQt满足水力停留时间 1624h。校核污泥负荷)/(09.23.1845.065dkgMLVSBODVXQSNv 污泥符合满足。3.4.8 需氧量设计需氧量 AOR去除 需氧量 剩余污泥中 的需氧量+去除 耗氧5BD5BODNH3量 剩余污泥中 的耗氧量 脱氮产氧量NH3. 去除 需氧量51VXbSQaD)(01 5.2318402.)0643.2.(065. =7759.74kg/d. 剩余污泥中 的需氧量 (用于生物合成的那部分 的需氧量)5BOD2 5BOD)/(164342.1.2 dkgX. 去除 耗氧量 。每 1kg 硝化需要消耗NH3
27、NH3 26.4kg)/(92.0106)8(6.43 kD20. 剩余污泥中 的耗氧量NH34D)/(02.1853.4128.06dkg. 脱氮产氧量,每还原 产生21kg8.kgO)/(5760.186.25 dD总需氧量 54321DAOR)/(84.5916.702.1859.2016.7.59 dkg安全系数 1.3,则 )/(4. dkgAR去除每 需氧量51kgBOD)/(634.2)09.2.(06451)( 520 kgBODSQ标准状态下需氧量 )20()()20(.1TTssCAR设所在地为标准大气压, ,进水最高温度为 30。溶解氧浓度 C=2mg/L。120水温时水
28、饱和溶解氧 C(20)=9.17mg/L )/(04.18204.1)26.795.0(891)3( dkgSOR去除每 的标准需氧量kgBD)/(23.4)061.2.(016)( 50 kgBODSQ3.4.9 氧化沟尺寸设氧化沟两座,单座容积 312.9023.184mV三组沟道采用相同的容积,则每组沟道容积为 3.673.90单 沟取氧化沟有效水深 ,超高为 0.5m,中间分隔墙厚度为 0.25m。H521氧化沟面积 23.8765.043mhVA单 沟单沟道宽 mb8弯道部分的面积: 2221 395.07)15.().( mB直线部分的面积 2 .6839.07.86A直线部分的长
29、度 mbL.4195取 42 米。3.4.10 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流量 )/(167.0)/(10826331 smdQ管道流速 smv/80.管道过水断面 21.8.07vA管径 d4364取 )0(.m校核管道流速 )/(93.0)(167.240smAQv3.4.11 出水堰及出水竖井氧化沟出水设置出水竖井,竖井内安装电动可调堰。初步估算 0.67,因此按薄壁堰来计算。H出水堰 2386.1bQ式中 - 堰宽;-堰上水头高,取 0.03m。22mHQb1203.86145.23 出水堰分为两组,每组宽度 b41出水竖井。考虑可调堰安装要求,堰两边各留 0.3m 的操作距离。出水竖井长
30、mL6023.出水竖井宽 mB1则出水竖井平面尺寸 3.1.45、浓缩池3.5.1 设计参数污泥含水率 99.5,经浓缩池后污泥含水率 97,日产剩余污泥为)/(576.10dKgMLSPs )/(40.13)/(5.3210).9(761)( 3hmdpQs 3.5.2 中心管面积最大设计流量: hmQ/40.13ax设计流速为 ,采用 2 个竖流式重力浓缩池,每个设计流量为: sv/2.7.63max中心管面积 2ax 93.0.6241mvQf 中心管直径 fd.40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设 smv/1.md4715.0935.0123mvdQh 297.014.30.36
31、2713 3.5.3 沉淀部分的有效面积活性污泥负荷取 hmKg2/5.1每小时污泥固体量为: hKg/98.647.0需表面积 21.25.986S浓缩池直径 mfD94.5)3.079.6(4)(41 取直径 m6表面负荷: hSQq23/5.0792.1则在浓缩池中的流速是: sv163.5.4 浓缩池有效水深设计沉淀的时间: ;ht16则 mvth974.309.36052 取 符合题意。m43.5.5 反射板直径: d91.475.31.3.5.6 校核集水槽出水堰的负荷 (符合条件)sLDQ/09.14.367s/.23.5.7 浓缩部分所需的容积T=8h,s=0.8L/(Lh)3
32、8241038.mV24每个池子所需的体积为: 31428mV3.5.8 圆截锥部分的容积设计圆锥下体直径为 0.3m,则: mrRh 94.60tan)15.3(60tan)(5 322V 322 51.49).15.3(43.5.9 浓缩池总高度设计超高及缓冲层各为 0.3m 则: mhhH 837.94.30297.43.054321 贮泥池12210wPV5.97.32dmV/1.03设计 5 天运泥一次,则贮泥池所需的体积为:375.2.设计每次排泥泥面下降 5m,则贮泥池的直径为: 取为 8 米,mhVD9.74池高 7.5 米。6、接触池(消毒池)和加药系统3.6.1 主要设计参
33、数 (1)设计流量:按平均流量设计:0.233m 3/s; (2)接触时间:一般为 30min; (3)廊道内水流速度:0.2-0.4m/s; (4)设计投氯量一般为 3.0-5.0mg/l。 ) (5)消毒剂投加浓度:没有试验资料时,按 5-10mg(Cl)/L 考虑。(6)加氯机的数量不少于 2 台,互为备用,或单独备用。3.6.2 每日加氯量 25q= Q86400/1000 =30.23386400/1000 =60.4kg/d 0q式中,q每日加氯量,kg/d; 液氯投量,mg/L;本设计取 3 mg/L 0Q污水设计流量,m 3/s3.6.3 工艺尺寸 (1)接触池容积 VV=Qt
34、=20160 =420m3 60241式中,V接触池容积,m 3 Q污水设计流量,m 3/dt消毒接触时间, d 一般采用 30min; (2)接触池表面积 A A= =420/2=210 m22h式中, A接触池表面积,m 2 ; 接触池有效水深,m,本设计取 2m2(3)接触池廊道宽 b b= = m 取 0.5m2hQ39.0.式中,b接触池廊道宽,m Q污水设计流量,m 3/sv廊道内设计流速,m/s。一般不小于 0.3m/s。(4)接触池池宽 B B=(n+1)b =(10+1)0.5=5.5m 取 6m 式中,B接触池池宽,m; n隔板数,本设计取 10 。(5)接触池池长 L L
35、= = BAm356210L/D=35/2.5=14m5m 符合要求(6)池高 H= =0.3+2=2.3m21h式中, 超高,m,一般采用 0.3m; 有效水深,m。 1 2h3.6.4 加氯机 加氯机的选型:由加氯量 W=60.4/d=2.51 kg/h,选择负压加氯机 REGAL-15,每台工作 1.25kg/h,选用两台。接触消毒池计算草图如下:26图 8 接 触 消 毒 池 工 艺 计 算 图27四、参考文献1 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2 水污染防治手册;3 环境工程设计手册;4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6排水工程(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年 6 月(第3、4、7、8、9 章)7排水工程(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年 6 月8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年 12 月(第 5、11册)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10 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811水污染治理新工艺与设计,海洋出版社,1999.312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1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2,排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214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