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 医 儿 科 学,第一章 儿科学 基础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祝同学们:新学年,学习进步!心想事成!,教学安排 授课地址:,儿科学基础 :简史,年龄分期,生长发育,生理病理,诊法、治法概要。 儿童保健:胎儿、新生儿、婴儿、幼儿、学龄前、学龄、青春 新生儿病: 胎黄 (胎怯,硬肿症,肺炎,败血症) 肺系病证: 感冒,肺炎喘嗽,哮喘 (小儿液体疗法) 脾系病证: 鹅口疮,口疮,泄泻,厌食,疳证,缺铁性贫血 心肝病证: 惊风,病毒性心肌炎,抽动-秽语综合症 肾系病证: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 (遗尿,五迟五软) 传 染 病: 麻疹,水痘,痄腮,乙脑,百日咳 寄生虫病: 蛔虫病,蛲虫病 其他疾
2、病: 夏季热,紫癜,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川崎病),目的要求,1、了解中医儿科学形成与发展简史。 2、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医儿科学有突出贡献的医家及学术著作。3、掌握中医儿科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学术进步及其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内容要点,1、中医儿科学概念,中医儿科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 2、中医儿科学各个历史时期的学术进展及取得的重要成就。 3、介绍钱乙的中医儿科学体系形成的突出贡献; 4、介绍曾士荣、万全、夏禹铸、陈复正、吴瑭等学术建树。 5、介绍建国以来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及取得的重大成就,特别是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 6、介绍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史,了解中医儿科学的
3、发展方向。,中医儿科学简史,概述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研究从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临床医学学科。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历代医家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了新一代的健康成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儿科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并不断充实发展。,中医儿科学简史,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时期(远古 南北朝)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时期(隋朝 宋朝)三、中医儿科学发展时期(元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医儿科学,中医儿科学简史,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时期
4、(远古 南北朝) 1、疾病记载2、小儿医3、体质特点4、医案记载,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时期 (远古 南北朝),1、疾病记载: “贞子疾首”,商代殷墟甲骨文中的记载。(是指商王武丁之子头部生病。) 五十二病方有“婴儿病癎”、“婴儿瘛”的记述。 2、小 儿 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扁鹊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3、体质特点: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中记载有: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并论述了先天因素致病。 4、医案记载: 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曾以下气汤治疗小儿气鬲病,并记录为儿科最早的医案。,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时期 (隋朝 宋朝), 少小科,隋唐时期,政府设立太医署,由医博
5、士教授医学;专设:少小科,学制5年,促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 颅囟经相传为最早儿科专著,流行于唐末宋初。 现存版本是从明代永乐大典中辑出,共2卷。 首创了“纯阳”理论:“孩儿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提出婴幼儿体属纯阳的观点; 论述了小儿“惊”、“痧”、“疳”、“痢”等病证治; 提出了小儿脉法:一呼一吸七至为平脉。 内服药多用丸、散。共载56方,其中外治方达28首,广泛用于小儿内外五官诸科疾病。,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时期 (隋朝 宋朝), 小儿药证直诀 北宋钱乙,字仲阳,他的学术建树由其弟子阎季忠收集整理,编写而成。全书3卷,上卷论脉证治法,中卷列医案23则,下卷为方剂。该书刊于公元111
6、9年,比西方最早的儿科著作要早350年。 (基础理论) 首创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 创立小儿面部诊法:提出小儿四诊中尤重望诊,对“面上证”、“目内证”详述而实用。 提出了儿科临床脉法特点:浮沉、脉乱、弦急、沉缓、促急。 概括小儿体质特点:“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对儿科临床具有指导意义。,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时期 (隋朝 宋朝), 小儿药证直诀 (临床实践) 详细记载古代儿科“四大要证”:痧、痘、惊、疳。 区别了儿科出疹性疾病:麻疹、天花、水痘。 对小儿惊风与癫痫作了明确鉴别。 提出惊风有急惊和慢惊之分,“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
7、提出“疳皆脾胃病,亡津液所作”的论点。 临床方药:化裁古方:六味地黄丸; 研制新方:异功散、泻白散、导赤散、七味白术散等;创134方:丸剂 70方 散剂 45方 膏剂 6方 汤剂 6方 外用 7方;许多方剂仍为临床医师习用。,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时期 (隋朝 宋朝), 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山东董汲撰写。记录了用白虎汤及青黛、大黄等药物的治疗经验;擅用寒凉法治疗天花、麻疹,为应用寒凉法治疗温病类专著之始。 幼幼新书南宋 刘昉等编(40卷,627门)许多散失的宋以前儿科著作被收录其中而得以流传,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专著,有较高的学术及文献价值。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20卷。认为脐风的病因是断脐不慎所
8、致,与成人破伤风为同一病原;提出了烧灼法断脐的预防方法。 小儿痘疹方论小儿病源方论南宋 陈文中编著。力倡固养小儿元阳,擅用温补扶正;对痘疹类时行疾病因阳虚而产生的逆证,用温补托毒救急。,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时期 (元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 活幼心书活幼口议元代 曾世荣 详论初生诸疾,以调元散、补肾地黄丸治疗胎怯。 将急惊风归纳为四证八候;提出镇惊、熄风、退热、化痰治法。 2、婴童百问明代鲁伯嗣著。 将儿科病证100种列为100条,每条专论一病证; 详述病源、证候及疗法,博采众说又有己见,附方800余首。 3、保婴撮要明代薛铠、薛己 论儿科病证221种,列医案1540则。对中医小儿外科
9、学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4、明代万全著: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痘疹心法片玉心书片玉痘疹等。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心常有余; 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即“三有余,四不足”的小儿体质特点。 提出治病“首重保护胃气”, 将推拿法用于儿科临床。 证治准绳幼科明代 王肯堂 综述诸家论说,结合阐明已见,内容广博,辨析透彻,条理分明,博而不杂,详要分明。,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时期 (元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景岳全书 小儿则明代 张介宾。 辨证重在表里寒热虚实;治疗上认为“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用药注重甘温扶阳。 幼科铁镜清代夏禹铸著。 重视“望面色、审苗窍”辨别脏腑的寒热虚实; 运用“灯
10、火十三燋”治疗脐风、惊风等证,重视推拿疗法在儿科应用。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清代朝廷组织编写。立论精当,条理分明,适用临床和教学。 医部全录儿科清陈梦雷编辑。收录历代儿科医学文献120余种。,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时期 (元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麻科活人全书清谢玉琼编著。是一部麻疹专著,详述麻疹辨证和治疗。 医林改错清王清任编著。阐发了活血化瘀法在儿科紫癜、疳证等病证中的应用。 幼幼集成清代陈复正编。对指纹诊法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风轻、气重、命危”,至今为临床采用。 温病条辨解儿难 清代吴瑭编著。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易于感触,易于
11、传变”的病理特点;“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的用药特点;“六气为病、三焦分证”的治病求本等观点。,四、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儿科教育 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现代中医教育: 70年代开始中医儿科学硕士生教育, 80年代开始中医儿科学博士生教育, 90年代开始在职医师的继续教育,培养了中医儿科人才。 2、儿科教材 中医儿科学王伯岳、江育仁主编。系统论述了中医儿科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常见病的辨证论治。 儿科医籍辑要丛书(6册)张奇文主编。全面整理了历代中医著作,选辑对儿科临床有指导意义的内容作了归类点注。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反映了现代中医儿科临床进展和科研方
12、法,适用于中医儿科专业研究生教学和继续教育。,四、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预防医学 对胎黄、胎怯的预防取得了有创新意义的成果; 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肾病的防治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中药保健药品、食品,外用药物的开发应用,对增强体质,保护易感儿,降低发病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4、临床研究 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诊疗水平日益提高。 流行性乙型脑炎、哮喘、肺炎喘嗽、厌食、泄泻、癫痫、胎黄等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 病毒性心肌炎、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肾病综合征、新生儿硬肿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取得成果。,四、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中
13、药研制 研制一批中药注射剂,如: 双黄连、清开灵、穿琥宁、鱼腥草;醒脑静、参麦注射液等。成为小儿急重症常用药。 6、学术团体成立了中国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1983年9月)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建立了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促进了中医儿科界的团结和学术交流、推动中医儿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复习思考与参考答案,1、佳苗 佳苗是原始的人痘接种法,是以鼻痘发出的痘痂研粉为种苗,经不断改进递相接种,毒性减低,用佳苗引种的痘,症状多轻而顺利。,复习思考与参考答案,2、试述钱乙的学术成就: 首创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 创立小儿面部诊法:提出小儿四诊
14、中尤重望诊,对“面上证”、“目内证”、记述详细而实用; 提出了儿科临床脉法特点:浮沉、脉乱、弦急、沉缓、促急; 概括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对儿科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详细记载了(古代)儿科 “四大要证”: 痧、痘、惊、疳; 区别了儿科出疹性疾病:麻疹、天花、水痘; 对小儿惊风与癫痫作了明确鉴别; 提出惊风有急惊和慢惊之分,并以“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为治疗大法。 提出“疳皆脾胃病,亡津液所作”的论点; 临床方药:化裁古方:如六味地黄丸;研制新方:如异功散、 泻 白 散、导赤散、 七味白术散等,创134方:丸剂70方 散剂45方;膏剂 6方 汤剂 6方,外用 7方。许多方剂仍为临床医师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