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教育与应试教育来源:上海家教中心 http:/ 家庭教育是孩子第一课堂,所以家庭教育无比重要。现在很多家长是知性的,是有独立价值判断能力的,虽然说家庭和学校是两种不一样的教育环境,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理应相互弥补、相得益彰。家庭到底是给孩子提供避风港还是第二战场,是让孩子多睡一个小时还是让他多上一门课,家长们都是可以选择的。我们现在做家长的,面对酣睡中的孩子,我们会毫不犹疑地拖起来,送到家里书桌前,把家庭教育变化成家庭题海战场。然后,再送到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上。应试教育是以应试为目标,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并围绕考试来构建教学体系,安排教学内容的教育。它偏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2、其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使学生除了只会解题,而无其他方面的能力如无解决问题的能力、无交流的能力、无推理的能力以及了解知识和联系实际等终生受益的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成了,有理想没方向,有个性没主见,有学历没学问,有知识没文化,成年人未成人。家长都知道,素质教育才是好东西,问题是,当孩子们的成绩决定教师工资奖金的多少,甚至成为老师升迁、评职称的砝码时,当一些家长因为虚荣而盲目攀比时,尤其时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遭遇高学历门槛时,这种好东西在现实中就只能被应试教育残酷地架空了。在现实面前,学校教育不能免俗,家长也无法脱俗,只能揪住孩子的耳朵,伴随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乱舞。于是,中国教育出现了一种怪异景观,全社会都在高喊素质教育的口号,私下里,大多却继续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应试教育的功利性与工具化,应试教育的驯化功能,已经慢慢改造了无数家长的人格,让他们茫然、无所适从。家庭教育被应试教育捆绑,这是一个时代的强大阵痛,它让家长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应试教育下,变成了学习的工具。家长们不但找不到突破口,反而轻易就成为帮凶。从学校到社会,从老师到家长,现在都被应试教育氛围包裹着,根本无法勇敢伸出头来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气。这才是现实教育的最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