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2.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8532564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20 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 和 两种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它们的出现,使人们的 大大加快了。还极大地促进了 的流通。2、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中国开始驾设 ,商人可以用它来 ,记者可以用它从外地 ,老百姓与 也用上了电报。3、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 和 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 ,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 。4、 后,外国人在 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主要是给外国人看的,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 年在 创办的 。它刊载 、 等内容,还有 。报纸成为人们 、 的主要传媒工具,人们可能通过报纸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的事件,从报纸上寻找对自己 有用的信息。5、

2、 年在 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 、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使用的 和 都很多是它出版的。6、 后, 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 、和等法令,强令 剪掉辫子, 停止缠足,用代替过去的 。二、列举题1、列举在近代社会生活中的“几个”第一或“之最”。2、列举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及表现。3、列举在近代所修建的几条铁路的名称。4、列举近代著名的中文报纸和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并说出它们创办的时间及作用。三、简答题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影响?)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

3、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工作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为什么我国古代科技发明领先于西方,而到了近代西方的科技发明却领先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面对这样的差异,你有何感想?3、从经济上看,在帝国主义的打击排挤下,民族工业比较落后,生存相当艰难;从社会生活上看,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又改造着我们的物质文明,丰富着我们的精神生活,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4、我们应当如何评价西方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5、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史)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趋势?6、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表明了什么?(或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什么影响或历史意义)7、近代社会的生活变化所存在的局限性有哪些?四、材料分析1、材料:“汽笛响起,火

4、车开动,坐在车上的人像悬挂着的旗子一样摇来摇去。沿途的农民看到火车冒着烟驰过,而且车上满载了衣着华丽的人,没有不诧为奇观的。他们都把手里的活停下来,呆呆地盯着火车看。拄着拐杖的老妇人惊异地张大嘴巴,青年人两眼发愣,看得出神,小孩子则吓得依偎在大人的身上。”请回答:(1)此报道出自近代哪一报刊?(2)反映了哪一年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3)这则材料哪些地方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4)火车的传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5)除报纸外,这一场面还可以用哪些手段记载下来?2、材料:“夫地方之有铁路,譬如人身血脉流通,手足灵捷,其未建铁路者,则如风痹之

5、人,半体不遂,举动不灵,横逆之来,无可相助,亦惟任其侮辱而莫之御。”请回答:(1)此材料节选自哪里?作者是何人? (2)此材料反映了什么传入中国后所发生的重大变化?(3)它的传入有哪些历史意义?(4)列举出近代中国你所知道的几条铁路的名称?(5)在近代中国铁路的出现有很多的局限性,体现在哪里?3、材料:乘火车,坐飞机外出旅游,照上几张彩照,已经不再是稀奇事了;用电话、电脑交流信息、联系友谊也已成为“家常便饭”;爸爸的书柜上摆满了各类图书杂志,还有各家报纸妈妈还带我去逛超市,看电影呢!请回答:(1)这段话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哪些重要内容?又有哪些是在近代社会生活中发展而来的?(2)你还能举出哪些

6、事例说明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举出三种以上)(3)电信部门经常打出“千里音缘一线牵”的广告,请你作一项调查这;当今人们快速传递信息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并举出各自的利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火车、轮船、出行速度、商品 2、有线电报,传达生意信息,发回新闻报道,亲友联系 3、照相,电影,精神生活,历史镜头 4、辛亥革命,上海,1872、上海申报 ,新闻、评论、广告,获取信息,了解社会。5、1897 年、上海,历史最长,规模最大。课本,字典 6、辛亥革命,民国, 、剪辫,易服,禁缠足,男子,女子,新式礼服,翎顶补服。二、列举题的答案1、答:(1)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淞沪铁路;(2)第一艘自己

7、建造的轮船是黄鹄号。(3)第一部自己拍摄的无声电影是定军山 ;(4)第一部自己拍摄的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 ;(5)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渔光曲 ;(6)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申报 ;(7)近代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文化出版机构是商务印书馆。2、答:原因: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表现:装束的变化: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礼节的变化:废除跪拜礼,代之鞠躬、握手礼;称谓的变化:取消“大人” “老爷”等称谓,代之以“先生”和“君”等称呼。3、答:淞沪铁路、滇越铁路、唐胥铁路、京张铁路。4、答(1) 申报 ,1872 年,使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2)商

8、务印书馆,1897 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三、简答题1、答:(1)在交通通讯方面:火车,轮船出现,使人们的出行的速度加快,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有线电报及电话的出现,方便了人们远距离的传递信息。(2)在文化生活方面:照相和电影的传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报纸的出现,使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文化出版机构的出现,有得信息的传播。(3)社会习俗方面:在装束上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在礼节上,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在称谓上取消“大人” , “老爷”等称谓,代之以“先生” 、 “君”的平等的称呼。改变了不好的社会习俗,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原因:西方列强的传入

9、,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结果,还有中国人民革命和创新的结果。2、答: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有封建制度统治的原因,在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下,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乃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科学技术没能拓展自己发展的空间。从教育制度上看,不注意发明创造,缺乏对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把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古代是农业文明发展先进的国家,其科技发明属封建社会的农业文明,而近代的科技发明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基础,其科技发明成果能转化为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日益丰富着近代工业社会的物质基础。感想:当前我们国家应该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高举“科

10、教兴国”的旗帜,这样才会使我们国家在经济上有更长足的发展,才会使我国强大起来。在世界上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3、答:不矛盾。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虽然改造着我们的物质文明,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但同时也更大地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更大的阻碍作用。4、答: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一方面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中国社会的生活,使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社会习俗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5、答:(1)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2)政治上:出现民主的趋势;(3)

11、思想文化上:出现了提倡科学、民主的趋势。6、答:这些变化表明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正发生着重大的历史性变化,它顺应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代表了人类历史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无限的生命力。7、答:(1)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出现;(2)铁路的数量也很稀少,平均每个人只有几厘米长。 (3)电影和报纸,只有在城市才能看到。 (4)照相,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5)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的。四、材料分析题1、答:(1)出自申报 。 (2)反映了 1876 年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时的情况。这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3)人们可以坐火车

12、旅行,还可以从报纸上看到国内外发生的大事。(4)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了,也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因为看到铁路通车,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第一次,自然都感到稀有, 这反映了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5)除报纸外,还可将这一场面拍成电影记录片,拍摄照片,或写进书籍中。2、答:(1) 盛世危言 ,作者是郑观应。(2)火车的传入。(3)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还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4)淞沪铁路、唐胥铁路、滇越铁路、京张铁路等。(5)铁路的数量很稀少,平均每个人只有几厘米长。3、答:(1)坐火车、乘飞机、旅游、照相、打电话、用电脑、读书、看报、逛超市、看电影等。其中,乘火车、照相、读书、看报、看电影等属于从近代社会生活中发展而来的。 (2)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还有:使用各种电器、到银行存(贷)款,预防各种疾病等。 (3)人们快速传递信息的方式有打电话、网络通讯等,其中电话又有固定电话、无线市话(小灵通) 、手机等。其中固定电话很便宜,但无法携带;无线市话便宜且可携带,但信号覆盖范围小;手机最方便,几乎到处都可接打,但双向收费和漫游,费用较大;电脑网络快捷而且使用十分便宜,但还不普及,所以也不很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