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空载电流大的原因和提高功率因数方法.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8532440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载电流大的原因和提高功率因数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空载电流大的原因和提高功率因数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电机空载电流大的原因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一三相交流电动机空载电流占额定电流的百分比 级数 0.5kw 2kw 10kw 50kw 100kw2P 47-70 40-50 30-40 23-30 15-254P 60-75 45-55 35-45 25-35 20-30 6P 65-80 50-60 40-60 30-40 22-33 8P 70-85 50-65、40-65 35-45 25-35二造成异步电动机空载电流过大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电源电压太高:当电源电压太高时,电机铁芯会产生磁饱和现象,导致空载电流过大。、修理后装配不当:或空隙过大。、错误接线:定子绕组匝数不够或型连接误接成

2、形接线。、硅钢片老化:对于一些旧电动机,由于硅钢片腐蚀或老化,使磁场强度减弱或片间绝缘损坏而造成空载电流太大。对于小型电动机,空载电流只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 50% 就可以继续使用。三.功率因数=就是有功功率 /视在功率=电设备的实际出力 /用电设备的容量。 1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 cos 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 cos=P/S2.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设备后,将可以提供补偿感性负荷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电源侧向感性负荷提供及由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3.提高功率因数能提高用电质量,改善设备运行条件,可保证设备

3、在正常条件下工作,能提高企业用电设备的利用率,减少感性负载于电源之间原有的能量交换等。四提高功率因数方法:1.对于成品电机的功率因数偏低:只能更换转子、减少气隙,或改变定子绕组接法,增加每相串联匝数来弥补。2.制造工艺上避免功率因数低:提高铁心质量,使定转子铁心的尺寸精度都尽可能的符合图纸要求,提高零部件机械加工质量,保证气隙均匀和定转子铁心对齐,加强硅钢片的性能进厂检查。若性能与原设计不符,则应适当调整电机的电磁参数;冲片高温通氢退火,改善磁性能。3.在设计方面:A采用高导磁性能的电工钢片,合理调整电磁参数,是提高电机功率因数的有效措施。在不更改冲模等工艺装备的情况下,增加定子绕组匝数,降低

4、气隙磁感应强度,对提高功率因数很有效,加大绕组节距也有一定作用。B若上述措施会引起起动转矩和最大转矩不合格或槽满率过高,则只能加长铁心。在保证电机运行特性合格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定转子的槽型,减小电抗电流或齿部激磁磁势,也可改善功率因数。序号 原因 提高的措施 注意事项增加定子匝数,以降低磁密 1. 增大使 降低2. 增大,适当减小气隙 1.杂耗增大降低,温升增高2.谐波漏抗 增大增加铁心长度以降低磁密1 磁化电流大调整槽型尺寸,使齿部和轭部磁密分配合理改变槽型尺寸,加大槽宽,减小槽高,增大槽口减小, 增大2电抗电流大,由于漏抗大所致缩短绕组端部长度,以减小端部漏抗四.电机效率提高的方法电机效率

5、低的原因:是转子的动态特性参数与电机电性参数不匹配,造成电机线圈发热,因而效率下降.1. 提高效率就要降低损耗,电机的主要损耗是铜耗和铁耗在合理的情况下,计算时尽量降低铁耗,因为铁耗和制造工艺及水平的关系比较大,难以把握,铜耗即使多一点将来还有调整的余地。2. 在相同线径的情况下,提高定子绕组的匝数可以提高电机的效率,只是电机的启动特性会变软,一般是最大力矩会下降。然后提高了电机的槽满率,下线比较难点。 定子匝数增加,每极磁通降低,各部分磁密降低,铁耗降低,但铜损要计算.五感应电动机的效率与功率因数矛盾平衡。 1对于同一种电机:效率高,则功率因数低;效率低则功率因数高,功率高。但功率因数低,会降低电网输送效率,因功率因数低,电网无功损耗大。2.对交流感应电机,对效率指标、功率因数指标都有较高要求。在电机制造中,为了满足这 2 项指标,往往顾此而失彼。如要提高功率因数,则应减小电机气隙,增加每相串联匝数。而要提高效率,则应增大电机气隙,这样可减小谐波杂散损耗,因谐波杂散损耗与气隙的 151 6 次方成正比。二者措施刚好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