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电器控制线路的常用控制方法1点动控制生产设备在正常加工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此即谓正常。除了正常状态外,生产设备还有一种调整工作状态,如机床中作加工准备时的对刀,在这一工作状态中对电动机的控制要求是点动,即按一次按钮动一下,连续按则连续动,不按则不动,这种动作常称为“点动”或“点车” 。图 2-2(a)是实现点动的最简单的控制线路,在此只要不用自锁回路便可得到点动的动作。但在实际工作中,生产设备既要求点动,又要求能连续长期工作。图 2-2(b) 、 (c) 、 (d)是能同时满足上述两个要求的线路。图(b)采用了选择开关 S 来选择工作状态,S 打开时为点动工作,S 闭合时为正常工作。但这
2、个线路在操作时多了一个动作,不太方便。图(c)中采用两个按钮分别控制,当按动按钮 SB1时正常工作,而按点动按钮 SB2时,依靠其动断触点将自锁触点回路断开,使 KM 不能自锁而得点动工作。但这线路的可靠性不高,如果 KM 的释放动作缓慢,将因 SB2的动断触点过早闭合,使 KM 继续自锁得电而使电动机正常工作。为消除上述缺点,就采用图( d)所示线路,图中采用中间继电器 K 进行连锁控制。按 SB1时,通过 K 接通 KM,且 K 自锁,使电动机正常工作,若按 SB2时,由于没有接通 K,所以不能将 KM 自锁,仅能点动工作,且当电动机已经起动正常工作后,再按点动按钮 SB2将不能起作用。2
3、联锁或互锁控制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控制称为联锁控制。生产设备或自动生产线都由许多运动的部件组成,不同的运动部件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例如,车床的主轴必须在油泵电动机起动使齿轮箱有充分的润滑之后才能起动。又如,龙门刨床的工作台运动时不允许刀架移动等。如图 2-3 所示,接触器 KM2必须在接触器 KM1工作后才能工作,即保证了油泵电动机工作后主电动机才能工作。互锁实际上也是一种联锁关系,是为了强调触点之间的互锁作用。例如,常常有这样的要求,两台电动机 M1和 M2不能同时接通,如图 2-4 所示,KM 1动作后,它的动断触点就将 KM2接触器的线圈断开,这样就限制了 KM2再动作,反之也一
4、样,此时,KM 1和KM2的两对动断触点,常称做“互锁”触点。这种互锁关系在电动机正反转线路中,可保证正反向接触器 KM1和 KM2不能同时闭合,以防止电源短路。由上述分析可见:若要求甲接触器动作时,乙接触器不能动作,则需将甲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在乙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若要求甲接触器动作后乙接触器才能动作,则需将甲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串在乙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3多点控制对于有些机械和生产设备,为了操作的方便,常常要求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点都能进行操作。例如,重型龙门刨床,有时在固定的操作台上控制,有时需要站在机床四周用悬挂按钮控制。自动电梯,4顺序控制在自动化的生产中,根据加工工艺的要求,加工需按一
5、定的程序进行,即工步要依次转换,一个工步完成后,能自动转换到下一个工步。在组合机床和专用机床中常用继电器顺序控制线路来完成这类任务。如图 2-6 所示,按下起动按钮 SB1后,继电器 K1得电并自锁,进行第一个工作程序,并且 K1的另一常开触点闭合,为 K2 得电作好了准备。当第一个工作程序完成后,行程开关 ST1被压下,K 2得电并自锁,进行第二个工作程序。同时由于 K2 的一个常闭触点打开,使 K1断电。其他工作程序的转换则依次类推。大多数生产设备的加工工艺是经常变动的,为了解决程序的可变性问题,简单的可用顺序控制器,复杂的则要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或微机进行控制。5工作循环自动控制某些生产机
6、械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能自动往复运行。如机床的工作台、高炉的添加料设备等。这就需要利用行程开关来检测往返运动的相对位置,再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来完成对往复运动的控制。图 2-7 是机床工作台自动往复行程控制的电路,行程开关 ST1、ST 2分别装在机床床身的两侧需返回的位置,而挡铁要装在运动部件工作台上。线路工作过程如下:按下起动按钮 SB2,KM 1得电,电动机正转,工作台前进,当到达预定行程后(可通过调整行程开关或挡块的位置来调整行程),挡块压下 ST1,ST 1常闭触点断开,切断接触器 KM1,同时 ST1常开触点闭合,反向接触器 KM2得电,电动机反转,工作台后退。当后退到位,挡块压下 ST2,工作台又转到正向运动,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直到按下停止按钮 SB1才会停止。图中的行程开关 ST3、ST 4分别为正向、反向终端保护行程开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