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剪辑点的选择剪辑点,视频剪辑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名词,也就是在什么时候进行镜头的切换。一般来说,剪辑点分为画面剪辑点和声音剪辑点。我们重点解释画面剪辑点。一般画面剪辑点分为:1、动作剪辑点 2、情绪剪辑点 3、节奏剪辑点。我们只谈论动作剪辑点。大家在剪辑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用不同景别的镜头来表现一个动作的情况,因为这样会让镜头语言更多样一些。但是流畅的画面组接在剪辑的时候是有技巧的。视频剪辑中最常遇到的莫过于:起坐;起卧;拥抱;握手;脱帽;穿衣;抽烟;开关门窗;走路;跑步等等。 透明人开场的奔跑的小白鼠的视频剪辑非常流畅,其秘密在于:剪辑点前后的影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切” 仔细看的话应该可以看出中
2、间总有 1 帧或者 2 帧在过渡!可以看做是 2 帧的叠化也可看做是 2 帧的渐隐渐显。从第一帧用起就是这些平时看起来很流畅的动作其实中间都会有相对的停顿。也就是说在逐帧观看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几帧画面是相对静止的,这个地方通常就是我们要选择的剪辑点。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这些静止的帧(1-2 帧)我们留在上一个镜头中,下一个镜头(一般是不同景别)从开始动。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如: 脱帽| 戴帽会在手接触帽子的时候静止、开关门窗会在手接触门窗的时候静止、握手会在握手上下起伏的最高点或者最低点静止、走路会在脚踏地和最高点静止(注意左右脚一致) 。剪辑办法可以按照上面的精髓来做。当然什么事情都有例外。就是情绪剪辑点和节奏剪辑点。当人愤怒的时候当我们要求节奏加快的时候,那么 就把下个镜头的画面少用几帧就没问题了。 (例如开窗第一个镜头是手接触门窗时候结束下个镜头接门窗已经开了一部分了。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传说中的情绪剪辑点和节奏剪辑点,我想这只是一个说法而已,这些都要靠剪辑师的经验和艺术修养来完成,看概念是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