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角的选择原则: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 是否是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是否是粗加工和精加工 刀具材料的抗弯强度是否高工艺 系统刚性是否好和机床功率是否够是否是数控机床和自动机、自动线用刀具 工件材料1)加工塑性材料时,为减小切削变形,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 应选大的前角。2)加工脆性材料时,塑性变形小,前角的作用不 显著,应选用较小的前角。3)工件材料的强度小,硬度低,应选大的前角。4)工件材料的强度与硬度高,应采用较小的前角,以保证刀尖强度。5)当加工特别硬的材料时,应选用很小的前角,甚至负前角。刀具材料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大的刀具材料,选较大的前角,反之选小值。高速钢比硬质合金刀具允
2、许选用较大的前角,一般为 510。加工性质粗加工时,切削力大,切削热量多, 应选用较小前角。精加工时,切削力小,切削热少, 为提高表面质量,应采用较大前角。工艺系统刚性差和机床功率较小时选择较大前角。后角选择原则是:在粗加工时以确保刀具强度为主;在精加工时以保证 加工表面质量为主。1)根据加工条件选取:粗加工时,应选取较小的后角;精加工时,应选取较大的后角;当工艺系统刚度较差时,应选取较小的后角。2)根据工件材料选取:加工脆性材料或强度和硬度较高的材料时,应选取较小的后角;加工塑性材料或易产生加工硬化时,应选取较大的后角。3)综合考虑前角选取: 当前角选取较大时,后角应在可选择的范围内取较小值
3、;当采用负前角刀具加工高硬度、高强度材料时,后角应取较大值。主偏角的选择原则:主要根据加工条件和工艺系统刚性来选择主偏角的选择1)根据工艺系统刚性选取:工艺系统刚性较好时(工件长径比 lw/dw 6),应选取较小的主偏角;当工艺系统刚度不足时(工件长径比 lw/dw = 6-12),或带有冲击性的切削应选取较大的主偏角。2)根据工件材料选取:当切削强度和硬度较高的材料时,应选取较小的主偏角。3)根据加工条件选取:粗加工时,应选取较大的主偏角;单件小批生产或加工带台阶和倒角的工件时,常选取通用性较好的车刀 r 45,以提高生 产率。副偏角的选择原则是:在不影响摩擦和振动的条件下,应选取较小的副偏角。副偏角的选择1)根据工件材料选取 当切削强度和硬度较高的材料或断续切削时,应选较小的副偏角;刀尖强度增大,散热面积增大,提高刀具耐用度。当切削塑性和韧性较大的材料时,应选较大的副偏角;2)根据加工条件选取 粗加工时,应选取较大的副偏角;精加工时,应选取较小的副偏角。将可降低残留物面积的高度,提高理论表面粗糙度值。3)根据工艺系统刚性选取 工艺系统刚性较好时,应选取较小的副偏角;副偏角太小会使刀具副后刀面与工件的摩擦,使刀具耐用度降低,另外引起加工中振动。当工艺系统刚度不足时,应选取较大的副偏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