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疫情的报告和诊断 检疫 隔离和封锁 传染病病畜的治疗 消毒、杀虫和灭鼠 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第一节 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一 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建立和健全各级防疫机构,特别是基层兽医防 疫机构,以保证兽医防疫的贯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疫法。,包括“养、防、检、治”四个基本环节的综合性措施,综合性防疫措施分为二方面的内容:平时的预防措施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二 防疫工作的基本内容,(一)平时的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 拟订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 定期杀虫、灭
2、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 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检疫工作,及时发现和消灭传染源。 兽医行政机构应调查研究当地疫情分布,组织相邻地区对动物传染病的联防协作,有计划地消灭和控制和防止外来疫病的侵入。,(二)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及时 发现,及时诊断和上报疫情 迅速隔离,严密消毒,必要时封锁等 实行紧急接种,对病畜合理治疗。 死畜和淘汰病畜的合理处理,疫病的预防: 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染的畜群之外。 疫病的防制: 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疫病的病原,以降低已出现于畜群中疫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并把疫病限制在局部范围内。 疫病的消灭: 意味着一定种类病原体的消灭。全球范围不容易,一定地区
3、内消灭某些疫病,是可行的。,疫病的预防、防制和消灭,第二节 疫情的报告和诊断 一 疫情的报告 饲养、生产、经营、屠宰、加工、运输畜禽及其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发现畜禽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必须立即向当地畜禽防疫检疫机构报告,尤其是可疑为口蹄疫、炭疽、狂犬病、猪瘟、鸡新城疫、禽流感等重要传染病时。,二 疫情的诊断 1. 临诊诊断 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利用人的感官或借助一些最简单的器械,如体温计、听诊器等直接对病畜进行检查。有时也包括血、粪、尿的常规检验。其对某些有特征诊断症状的典型病例,如破伤风、猪喘气病等容易做出诊断。但有其局限性:对病初级及非典型病例诊断较为困难。,2. 流行病学诊断 运用流行病学
4、的方法来进行诊断,因为有些疫病临诊症状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其流行特点和规律却很不一致。流行病学诊断应注意以下问题: 本次流行的情况(发病率、死亡率)。 疫情来源的调查。 传播途径和方式的调查。,3. 病理学诊断 病尸剖检 病理组织学检查 注意事项 病例剖检诊断时,尽可能多检查几头,并选择症状较典型的病例 按剖检程序剖检,做认真的系统观察和记录,4. 微生物学诊断 病料的采集 病料的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和鉴定 动物接种实验,5. 免疫学诊断 血清学实验 凝集实验 免疫酶技术 中和实验 免疫荧光实验 沉淀实验 补体结合实验 变态反应,6. 分子生物学诊断 PCR技术 核酸探针技术 DNA芯片技术,第三
5、节 检 疫,检疫的定义检疫的范围或对象检疫的种类,检疫:就是应用各种诊断方法,对畜禽及其进行疫病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检疫的范围或对象 动物 动物产品 运载工具,实施检疫的动物: 包括各种家畜、家禽、皮毛兽、实验动物、野生动物和蜜蜂、鱼苗、鱼种等。 动物产品:包括生皮张、生毛类、生肉、种蛋、鱼粉、兽骨、蹄角等。 运载工具:包括运输动物及其产品的车船、飞机、包装、铺垫材料、饲养工具和饲料等,检疫种类据动物及其产品的动态和运输形式分为: 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国境口岸检疫,产地检疫:是畜禽生产地区的检疫 乡镇内的集市检疫 畜禽收购检疫 运输检疫: 铁路检疫 交通检疫 国境口岸检疫
6、 进出境检疫 旅客携带动物检疫 国际邮包检疫 过境检疫,第四节 隔离和封锁 一. 隔 离 隔离病畜和可疑感染的病畜,是防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控制传染源,防止动物继续受到传染,以便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加以就以扑灭。 根据诊检结果,可将全部受检家畜分为: 病畜 可疑家畜 假定健康家畜,病畜: 选择不易散播病原体,消毒处理方便的场所或房舍进行隔离。 数目多,可集中隔离在原来的畜舍里。 严密消毒,加强护理卫生,专人看管,及时治疗,可疑家畜:未出现任何症状,但与病畜及其污染环境有过明显的接触。 隔离、看管、限制其活动。 详细观察。 有条件时,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治疗,假定健康家
7、畜: 与上述两类隔离饲养,加强防疫消毒和相应的保护措施,如立即进行紧急接种,必要时据实际情况分散喂养或转移至偏僻牧地。,当爆发某些严重传染病时,除严格隔离之外,还应采取划区封锁的措施 ,以防止疫病向安全区散播和健畜误入疫区而被传染。其目的是保护广大地区畜群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把疫病控制在封锁区之内,发动群众集中力量就地扑灭,二. 封 锁 根据我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当确诊为牛瘟、口蹄疫、炭疽、猪水庖病、猪瘟、非洲猪瘟、牛肺疫、禽流感等一类传染病或当地新发现的畜禽传染病时,进行封锁。 执行封锁时应掌握“早、快、严、小”的原则。即执行封锁应在流行早期,行动果断迅速,封锁严密,范围不宜过大,封锁疫点应
8、采取的措施: 严禁人、畜禽、车辆出入和畜禽产品及可污染的物品运出。在特殊情况下,人员必须出入时,需经有关畜医人员许可,经严格消毒后出入。 对病死畜禽及时其同群畜禽,县级以上农牧部门有权采取扑杀、销毁或无害化处理等措施,畜主不得拒绝。 疫点出入必须有消毒设施,疫点内用具、圈舍、场地进行严格消毒,疫点内的畜禽粪便、垫草、受污染草料必须在兽医人员监督指导下进行无害化处理。,封锁的疫区应采取的措施 。 交通要道必须建立临时性检疫消毒卡,备有专人和消毒设备,监视畜禽及其产品移动,对出入人员,车辆进行消毒。 停止集市贸易和疫区内畜禽及其产品的采购。 未污染的畜禽产品必须运出疫区时,需经县级以上农牧部门批准
9、,在兽医防疫人员监督指导下,经外包装消毒后立即运出。 非疫点的易感畜禽,必须进行检疫或预防注射,农村城镇饲养及牧区畜禽与放牧水禽必须在指定区放牧,役畜限制在疫区内使役。,受威胁区应采取的措施 : 受威胁区:疫区周围地区为为受威胁区,范围应根据疫病的性质、疫区周围的山川、河流、草场、交通等具体情况而定。 对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应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建立免疫带。 管好本区易感动物,禁止出入疫区,并避免饮用疫区流过来的水。 禁止从封锁区购卖牲畜,草料和畜产品,如从解除封锁后不久的地区买进牲畜或其产品,应注意隔离观察,必要时对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设于本区的屠宰场、加工厂、畜产品仓库进行兽医卫生监督
10、,拒绝接受来自疫区的活畜及其产品。,解除封锁: 疫区内(包括疫点)最后一头病畜禽扑灭或痊愈后,经过该病的一个潜伏期以上的检测、观察,未再出现病畜禽时,经彻底消毒清扫,由县级以 上的农牧部门检查合格后,经原发布封锁令的政府发布解除封锁后,并通报毗邻地区和有关部门。,第五节 传染病病畜的治疗,治疗病畜的目的 传染病病畜的淘汰 传染病病畜治疗的特点 传染病病畜的治疗方法,治疗病畜的治疗目的 挽救病畜,减少损失,消除传染源,一般情况下,患畜应予防治结合。避免两种极端认识。只有在以下情况时可采取淘汰。 病畜无法治愈 治疗需很长时间,医疗费用超过病畜痊愈后的价值。 病畜对周围的人畜有严重的传染威胁时 当地
11、传入过去没有发生过的危害性较大的新病时,针对病原体的疗法 特异性疗法 抗生素疗法 化学疗法 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 加强护理 对应疗法,针对病原体的疗法:帮助动物机体杀灭或抑制病原体,或消除其致病作用,特异性疗法:应用针对某种传染病的高免血清,痊愈血清(或全血)等特异性生物制品进行治疗 主要用于某些急性病的治疗。如猪瘟、猪丹毒、巴氏杆菌病、炭疽、破伤风、小鹅瘟等。 诊断确实的基础上早期注射足够剂量。痊愈血清(或全血)需加大剂量。 注意防止过敏反应(如高免血清为异种动物血清)。 高免血清生产力,成本高。,抗生素为细菌性急性传染病的主要治疗药物。在兽医实践中,应正确、合理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和中毒等不
12、良后果。 注意如下问题。 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最好以药敏试验确定。 勿滥用,食用动物屠宰以前一定时间勿用。 抗生素的使用应经常交替使用,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 增强机体的一般抵抗力,调整,恢复生理机能,加强护理:治疗工作的基础,严隔离,冬防寒保暖,夏防暑降温。安静,干爽清洁,随时消毒充分饮水,新鲜高质量的饲料,少喂多添。 注射葡萄糖、V、营养物,对应疗法:退热、止痛、止血、镇静,强心,利尿、止泻,手术,局部治疗。,第六节 消毒、杀虫、灭鼠,一. 消 毒 消毒的目的:是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等不同的方法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蔓延。,消毒的种类: 预防性消毒随
13、时性消毒终末消毒,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消毒,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随时性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发病动物体内排出的病原体和采取的消毒措施。消毒的对象包括发病动物所在的厩舍,隔离场地以及被患病动物分泌物,排泄物和可能污染的一切场所。对用具和物品进行定期多次消毒。,终末消毒:在患病动物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以及在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的彻底的大消毒。,消毒的方法 机械性清除 物理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 生物热消毒法,机械性清除:用机械的方法如清扫、洗刷、通风等清除病原体。这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方法,物理消毒法:用
14、阳光、紫外线、干燥和高温(火焰灼烧、熏蒸消毒、蒸汽消毒)等方法杀灭病原体,化学消毒法:用化学药品溶液进行消毒,生物热消毒法:主要用于粪便的无害处理,二. 杀 虫 虻、蝇、蚊、蜱等节肢动物都是家畜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杀灭这些媒介昆虫和防止它们的出现。在预防和扑灭家畜传染病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杀虫的方法 物理杀虫法生物杀虫法药物杀虫法,物理杀虫法 火焰喷烧 100160干热空气 沸水,蒸气。 机械拍、打、捕、捉。 低温(作用不大,暂缓生命活动),生物杀虫法: 天敌:柳条鱼、草鱼、灭蚊。雄虫绝育(辐射、激素、病原微生物) 消灭昆虫孳生生死繁殖的环境(排除积水,污水、清理粪便、间歇灌溉农田),药物杀虫法
15、:,主要化学杀虫剂。 分类 胃毒药剂(敌百虫) 接触毒药剂(如除虫菊) 熏蒸毒药剂(敌敌畏) 内吸毒药剂,三. 灭 鼠 鼠是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传染源(如炭疽、布病、结核病、钩体病、PRV、FMD、HCV、猪丹毒、巴氏杆菌病、立克氏体病) 机械灭鼠 药物灭鼠,一. 免疫接种将制备好的抗原物质(如疫苗、菌苗、类毒素等)接种到动物体内,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称为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免疫接种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第七节 免疫接种与药物预防,预防接种的定义 预防接种需注意的问题 接种反应 联合疫苗 免疫程序,(一)预
16、防接种 预防接种定义 为了防患于未然,在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潜在疫病病原体的地区,或受到邻近地区某些传染病威胁的地区,在平时都应有针对性有计划的给健康畜禽进行免疫接种,即预防接种。,注意预防接种反应 免疫接种后,有的动物出现一些轻微不良反应,是正常的反应。(原因:一次轻度感染、可能含内毒素等)是由于生物制品本身的特性而引起的反应。 严重的不良反应: 接种反应引起了持久的或不可逆的组织器官损伤或机能障碍, 其程度较正常反应重或发生反应的动物数量超过正常的比例。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 某批生物制品质量较差。 使用方法不当(剂量过大、技术不正确、接种污染、途径错误等)。 个别动物过
17、敏。该类反应可减少到最低限度。,免疫程序 就是依据多种疫苗的免疫特性来确定合理的预防接种途径、接种量、接种次数和间隔时间等。,制定免疫程序的依据 免疫的动物种类和动物生产性能的要求 免疫生物制品的性能、免疫途径 动物机体的抗体水平 动物的饲养管理水平 免疫程序需根据具体情况,不断随时调整。,(二)紧急接种 紧急接种:当传染病发生时,为迅速控制和终止疾病的流行。使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畜禽尽快建立起特异性保护所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实践证明,在疫区内使用某些疫苗进行紧急接种是可行的和有效的。,紧急接种注意事项 紧急接种须同疫区的封锁、隔离、治疗、消毒等综合措施相配合。 紧急接种前,需对受传染威胁的畜禽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检查,仅能对正常无病的畜禽进行。对病畜(禽)及可疑畜(禽),须立即隔离、治疗,不能做紧急接种。 紧急接种的动物中,隐性感染者(如潜伏期带菌),可促使它更快发病,故紧急接种后一段时间,动物中存在发病数增多的可能。但因疫苗接种后多数动物很快产生抵抗力,因而发病数不久即下降,流行得以控制和终止。,二. 药物防治,药物预防 群体药物预防和治疗对某些疾病在一定条件时有显著的效果,是防疫的一个新途径。,药物预防的必要性 疫病的种类多 某些疫病无疫苗可用 疫苗的效果不佳 药物安全价廉 保健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