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九讲 《国语》.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8526824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讲 《国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九讲 《国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九讲 《国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九讲 《国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九讲 《国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讲 国语,一、国语的作者,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国语十三篇,左丘明撰。班固汉书艺文志 国语,左氏之外传也。左氏传经,辞语尚略,故复选录国语之辞以实。王充论衡案书篇,今人多认为左传作者的与国语的编者并非同一人,因为: 一、从编写体例看,国语不同于左传的编年体,而首创分国体;不像左传那样以记事为主,有完整的系统性、连贯性,而是以记言为主,记事仅有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彼此并无密切的联系。,二、二书记事有大量重复,而于同一事件,其人物、时间、地点往往差异,很难设想出于同一作者之手,所谓春秋外传之说亦难以成立。,三、从语言风格和文字特点看,左传全书一致,上下贯通,自成体系。国语各

2、卷,风格不同。周、齐、郑之语,理论性强,颇类战国子书。鲁语接近后来的礼记檀弓。楚、吴、越之语,讲究修辞,富于气势,近乎战国策。这表明,国语素材来源不同,写作时间不一,编者尚未作统一的加工。如果把左传与国语相同的篇章加以比较,不难看出左传在国语基础上进行提炼修改的痕迹。,国语周语“王孙满观秦师”: 二十四年,秦师将袭郑,过周北门。左右皆免胄而下拜,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观之,言于王曰:“秦师必有谪(谴责,惩罚)。”王曰:“何故?”对曰:“师轻而骄,轻则寡谋,骄则无礼。无礼则脱,寡谋自陷。入险而脱,能无败乎?秦师无谪,是道废也。”是行也,秦师还,晋人败诸崤,获其三帅丙、术、视。,晋语“寺人勃鞮求见”

3、: 初,献公使寺人勃鞮伐公于蒲城,文公逾垣,勃鞮斩其祛。及入,勃鞮求见,公辞焉,曰:“骊姬之谗,尔射余于屏内,困余于蒲城,斩余衣袪。又为惠公从余于渭滨,命曰三日,若宿而至。若干二命,以求杀余。余于伯楚屡困,何旧怨也?退而思之,异日见我。”对曰:“吾以君为已知之矣,故入;犹未知之也,又将出矣。事君不贰是谓臣,好恶不易是谓君。君君臣臣,是谓明训。明训能终,民之主也。二,君之世,蒲人、狄人,余何有焉?除君之恶,唯力所及,何贰之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伊尹放太甲而卒为明王,管仲贼桓公而卒以为侯伯。乾时之役,申孙之矢集于桓钩,钩近于袪,而无怨言,佐相以终,克成令名。今君之德宇,何不宽裕也?恶其所好,

4、其能久矣?君实不能明训,而弃民主。余,罪戾之人也,又何患焉?且不见我,君其无悔乎!”,于是吕甥、冀芮畏逼,悔纳文公,谋作乱,将以己丑焚公宫,公出救火而遂杀之。伯楚知之,故求见公。公惧,遽出见之,曰:“岂不如女言?然是吾恶心也,吾请去之。”伯楚以吕、郤之谋告公。公惧,驲(驿马)自下,脱会秦伯于王城,告之乱故。及己丑,公宫火,二子求公不获,遂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四、从思想体系看,国语虽有不少地方符合儒家观念,但同时也有不少近似其他各家的思想。这种兼容并存的现象,与左传处处依据孔子思想及其礼义观念来判断历史人物之是非功过,显然有所不同。亦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国语不出于左丘明。,二、国语的思想内容,

5、1.国语是汇集西周至春秋时代各国史料的一部著作。 今本国语二十一卷,分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迹,其中周语历时最长,记事时断时续,多数是记言论政之文。鲁语多一事一议的小故事,并非完整的历史记录。齐语仅记齐桓公与管仲的几次谈话。,晋语最详,共九卷,起自晋武公,迄于智伯之亡,记叙成分较多,但也不连贯。越语仅记勾践,吴语仅记夫差,楚语仅记楚灵王、昭王二君。郑语只是一篇谈话。这种现象说明国语属于列国史料汇编性质。由于编者所掌握的史料有多有少,所以有详有略。各国的最早记录者也许不止一人,晋语采用晋君纪年,而且每每讳其谥号,简称“君”、“公”,有时称“来奔”、“来”,作者俨然晋国史官口气。,

6、2.国语所体现的思想 国语所记内容,大都是编者认为值得肯定的言论和行为。全书强调和推重的基本观点是“重民”、“忠恕”、“天命”等等。其中比较可贵之处,是对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视。,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开导)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百官)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

7、以事行而不悖(违背)。,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增多)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助)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国语不少地方反映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周语上虢文公谏周宣王不籍田,提出“夫民之大事在农”的命题,是一篇重要的农业史料。 国语处处强调天命,有不少篇幅预言吉凶祸福,大至国家,小到个人,无不应验,表现出明显的宿命论。有时竟以貌测人,甚至从小孩出生时的哭声和体型判断后来的结局。,晋语八: 叔鱼生,其母视之,曰:“是虎

8、目而豕喙,鸢肩而牛腹;谿壑(溪谷,喻难以满足的贪欲)不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遂不视。杨食我生,叔向之母闻之,往,及堂,闻其号也,乃还,曰:“其声,豺狼之声也,终灭羊舌氏之宗者,必是子也。” 在民神的关系上,国语大体上是民神并重,强调国君要“和于民神”,使“民神无怨”。与殷周时期和西周初期神重于民的观念相比,是一个进步,但较之左传“民重于神”就显得未免逊色。,柳宗元非国语 尝读国语,病其文胜而言,好诡以反伦。其道舛逆,而学者以其文也,咸嗜悦焉伏膺呻吟者。至比六经,则溺其文必信其实,是圣人之道翳也。余勇不自制,以当后世之讪怒,辄乃黜其不臧,救世之谬,凡为六十七篇,命之曰非国语。与吕道州温论

9、非国语书,左氏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作非国语。非国语序,三、国语的文学成就,国语虽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但书中先后记述了近百个人物,有的已相当生动,性格颇为鲜明,形象较为突出,为后世以写人为主的传记文学提供了可贵的经验。,1.国语已有将某个人的言行集中在一起,向人物小传过渡的趋势。 鲁语下一至七章皆为叔孙穆子言行。晋语三共八章专记惠公事迹,晋语四共二十四章专记文公事迹,晋语七共九章专记悼公事迹,晋语九第五至十六章皆为赵简子活动等,这可能是编者有意安排的。,通过围绕某个人的若干小故事,

10、这个人的主要政治表现、思想品格,乃至某些个性特征,便凸现在读者面前。当然,这些小故事是各自独立的,没有融汇成有机整体。所以只能算一组,不能算一篇。可见编者尚未把以人辑事作为普遍原则,在他心目中,记言仍是重点,集中记人只是一种初步的尝试。,国语通过一连串的小故事,已经能够在矛盾中揭示人物的性格及其发展,并运用对比来体现作者的爱憎。 如晋文公重耳与晋惠公夷吾,骊姬与太子申生,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都是在对比中描写的。,作者虽然很少直接加以褒贬,但从客观叙述或第三者的评论中,鲜明地表示了自己的倾向性。有时还通过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展示一群人的不同思想和个性。,赵文子冠,见栾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

11、逮事庄主(文子之父赵朔),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 见中行宣子,宣子曰:“美哉!惜也,吾老矣。”,见范文子,文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故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蒙蔽),风听胪言于市,辨袄祥于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先王疾是骄也。”,见郤驹伯,驹伯曰:“美哉!然而壮不若老者多矣。” 见韩献子,献子曰:“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

12、何加焉。”,见智武子,武子曰:“吾子勉之,成、宣之后而老为大夫,非耻乎!成子之文,宣子之忠,其可忘乎!夫成子导前志(通晓前代的典章)以佐先君,导法而卒以政(精通法令而终于执政),可不谓文乎!夫宣子尽谏于襄、灵,以谏取恶,不惮死进,可不谓忠乎!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纳之以成子之文,事君必济。”,见苦成叔子,叔子曰:“抑年少而执官者众,吾安容子。” 见温季子,季子曰:“谁之不如,可以求之。” (比不上别人,可以退而求其次) 见张老而语之,张老曰:“善矣,从栾伯之言,可以滋(进步);范叔之教,可以大(恢弘德行);韩子之戒,可以成。物备矣,志在子。若夫三郤,亡人之言也,何称述焉!智子之道善矣,是先主

13、覆露子也。”,围绕若干中心人物,国语写了次要人物作陪衬。 如晋文公身边足智多谋的子犯,晋惠公手下娴于辞令的吕甥,吴王夫差的谏臣申胥,越王勾践的智囊范蠡,齐桓公的宰辅管仲等等。他们是对中心人物的补充,犹如花之与叶,不可或缺。书中还有许多零散的片断,记述一些嘉言善政、远见卓识、奇行异举,虽为只鳞半爪,吉光片羽,却可以看出一定的人物面貌,足以感人。,不过,国语描写的人物除少数外,大多只是粗略的勾勒,尚缺少有血有肉的描绘。 国语全书由二百四十多个小故事组成,很少单纯的议论文,最简单的片断是一问一答的对话。有些故事,在叙述技巧和情节构思上比前人有不少新创造。,2.国语已能够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

14、象和虚构。 如晋语五晋灵公使鉏麑刺赵宣子 晨往,则寝门辟矣。盛服将朝,早而假寐。麑退而叹曰:“赵孟敬哉!夫不忘恭敬,社稷之镇也。贼国之镇,不忠;受命而废之,不信。享一名于此,不如死。”触庭槐而死。,优施教骊姬夜半而泣谓公曰:“吾闻申生甚好仁而 ,甚宽惠而慈于民,皆有所行之。今谓君惑于我,必乱国,无乃以国故而行 于君。君未终命而不殁,君其若之何?盍杀我,无以一妾乱百姓。”公曰:“夫岂惠其民而不惠于其父乎?”,骊姬曰:“妾亦惧矣。吾闻之外人之言曰:为仁与为国不同。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故长民者无亲,众以为亲。苟利众而百姓和,岂能惮君?以众故不敢爱亲,众况厚之,彼将恶始而美终,以晚

15、盖者也。凡民利是生,杀君而厚利众,众孰沮之?杀亲无恶于人,人孰去之?,苟交利而得宠,志行而众悦,欲其甚矣,孰不惑焉?虽欲爱君,惑不释也,今夫以君为纣,若纣有良子,而先丧纣,无章其恶而厚其败。钧之死也,无必假手于武王,而其世不废,祀至于今,吾岂知纣之善否哉?君欲勿恤,其可乎?若大难至而恤之,其何及矣!”,公惧曰:“若何而可?”骊姬曰:“君盍老而授之政。彼得政而行其欲,得其所索,乃其释君。且君其图之,自桓叔以来,孰能爱亲?唯无亲,故能兼翼。”公曰:“不可与政。我以武与威,是以临诸侯。未殁而亡政,不可谓武;有子而弗胜,不可谓威。我授之政,诸侯必绝;能绝于我,必能害我。失政而害国,不可忍也。尔勿忧,吾

16、将图之。”,骊姬曰:“以皋落狄之朝夕苛我边鄙,使无日以牧田野,君之仓廪固不实,又恐削封疆。君盍使之伐狄,以观其果于众也,与众之信辑睦焉。若不胜狄,虽济其罪,可也;若胜狄,则善用众矣,求必益广,乃可厚图也。且夫胜狄,诸侯惊惧,吾边鄙不儆,仓廪盈,四邻服,封疆信,君得其赖,又知可否,其利多矣。君其图之!”公说。,是故使申生伐东山,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仆人赞闻之,曰:“太子殆哉!君赐之奇,奇生怪,怪生无常,无常不立。使之出征,先以观之,故告之以离心,而示之以坚忍之权,则必恶其心而害其身矣。恶其心,必内险之;害其身,必外危之。危自中起,难哉!且是衣也,狂夫阻之衣也。其言曰:尽敌而反。虽尽敌,其若

17、内谗何!”申生胜狄而反,谗言作于中。君子曰:“知微。”,孔丛子答问陈涉读此谓博士曰: 人之夫妇,夜处幽室之中,莫能知其私焉,虽黔首犹然,况国君乎?余是以知其不信,乃好事者为之词。 钱钟书称这为“代言法”或“拟言法”。,3.国语有些故事,运用幽默或滑稽的手法,达到批评讽刺的目的,写得活泼有趣。 如晋语九: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即范氏之女)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董叔)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求情)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晋语四: 醉而载之以行。醒,以戈逐子犯,曰:“若

18、无所济,吾食舅氏之肉,其知餍乎?”舅犯走且对曰:“若无所济,余未知死所,谁能与豺狼争食?若克有成,公子亦无晋之柔嘉是以甘食,偃之肉腥臊,将焉用之?”遂行。,4.国语有些场面描写,采用夸张渲染手法,着意制造气氛,显得十分热火。 如吴语: 吴王昏乃戒,令秣马食士。夜中,乃令服兵擐甲,系马舌,出火灶,阵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行头皆官师。拥铎拱稽,建肥胡,奉文犀之渠。十行一嬖大夫,建旌提鼓,挟经秉枹。十旌一将军,载常建鼓,挟经秉枹。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王亲秉钺,载白旗以中阵而立。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

19、之矰,望之如墨。为带甲三万,以势攻,鸡鸣乃定。既阵,去晋军一里,昧明,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尽应,三军皆哗釦以振旗,其声震动天地。晋师大骇,不出。,5.国语的语言特点是通俗化、口语化。 如 “居!吾语汝!” “美矣夫!” “乐夫哉!” “今是何神也?” “然则何为?” “吾其若之何?”,6.国语有许多精彩的外交辞令。 如越王勾践求成于吴,卑躬屈膝,低声下气。 子服景伯请晋人释季平子,剖析利害,比较得失。 周襄王不许晋文公请隧,坚持原则,而又婉转得体。,7.国语的一些长篇议论文字,说理细密,分析精辟,层次清晰,章法严谨,向来为古文家所称道。 如晋语八: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

20、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8.国语开创的分国体,后世不断有人效法。 国语的文学价值虽然不及左传,但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经常收到哦啊评论家的称赞。,其所著记,盖列国辞命载书训诫谏说之辞也。商略帝王,包括宇宙,该治乱,迹善败,按籍而索之,斑斑详窍,奚翅二百四十年之行事,其论古今天道人事备矣。即寥寥数语,靡不悉张弛之义,畅彼我之怀,极组织之工,鼓陶铸之巧,学者稍稍掇拾芬艳,犹足文藻群流,黼黻当代,信文章之巨丽也。明王世贞经文考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