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促进信息加工的 教学策略,内容提要:,一、信息加工的基本观点 二、形成高效的知识表征 三、促进问题图式的形成,一、信息加工的基本观点,(一)信息加工能量有限 哪些因素影响信息加工? 记忆容量和策略; 信息加工能力,1、记忆的广度(容量):,工作记忆,是指正在工作或操作之中的记忆过程。短时储存是工作记忆之中的主要成分,短时储存的信息量称为“短时记忆广度”。,2、记忆结构的特征,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有瞬时、短时、长时三阶段,不同阶段的记忆在信息保持时间和储存容量方面有一定的限度,(二)信息加工的基本能力,1、自动化:,用越来越少的注意来执行认知加工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提高
2、吗?,2、编码:,把信息按照一定的形式或类别重新组织的过程。 有哪些编码方式? 视觉形态的编码、语音编码、语义编码;,3、译码(什么是译码?),既把声音、文字、形象、动作转换为语义或语音。 直接的转换,即直接把或音码转换为义码。 间接的转换,即把形码转换为音码再转换为义码,或者对听到的语音进行复述,在提取转换为义码,二、形成高效的知识表征,信息提取 信息表征,(一)什么是高效的知识表征?,双重编码和情节记忆“双重编码”是指对信息采取语言和表象的两种编码 情节记忆的作用超过认知的范围,涉及到态度、兴趣、感受和动机等诸多因素,(二)如何形成高效的知识表征,创设双重表征和情节记忆的机会 问题情景 讨
3、论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探索性活动,(三)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有效表征,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表征,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命题网络式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产生式系统,2、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陈述性知识的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人为联想加工 内在联系加工 组织策略,如何进行内在联系加工?,(1)通过直观形象化的类比加深理解。 (2)补充知识背景,在丰富的知识铺垫中形成深度理解。 (3)通过解释、质疑和猜测,在强烈的主观体验中加深理解。,3、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有哪些策略?,(1)提炼出程序性规则,并教给学生; (2)运用知识的程序,包括学习活动的 程序; (3)程序性知识的教学不能固定化和绝
4、对化。,三、促进问题图式的形成 (一)问题图式的特点和作用,1、什么是问题图式?有什么特点?,图式:知识储存的大的结构;也就是结构化的知识单元。 专门用于解决问题的图式称为“问题图式”,2、问题图式有什么作用?,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有利于产生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如何促进学生问题图式 的形成?,变式训练 样例学习 开放式训练,1、什么是变式训练?,问题的本质不变,非本质的因素发生变化的训练。,问题图式的变式训练要遵循 哪些原则?,(1)要提炼具体问题的解决规则; (2)要提供多种变式情景,让学生形成对解决问题规则的具体体验; (3)在变式训练过程中要不断概括比较。 变式训练主要解决学生的什么问题?,2、什么是样例学习策略?,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参照解答好的例题,需要时自学。样例学习可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什么问题?,3、什么是图式的开放式训练策略?,不针对特定问题,而是从知识体系的系统化的角度进行的训练。 如无特殊问题和无特定条件的解题训练;学生自命题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