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章 人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第3章链接 第5章链接,2,4.1 人的行为的一般模式,4.1.1 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1、行为的概念从基本的哲学逻辑概念来说,人的行为泛指人外观的活动、动作、运动、反应或行动,也就是人类日常生活及工作所表现的一切动作。行为的实质是人对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外在的可观察到的反应,是人类内在心理活动的反应,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随人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3,不同的人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行为也有着不同的理解,目前主要有行为主义理论、场的动力学理论和行为科学的观点。,4,(1)行为主义的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华生(Watson,J.B)认为,行
2、为是对刺激的反应,即SR。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托尔曼(Tolman,E.C)对此做了修改,他认为: B=f(S,A) 所以,行为是情景和其他先行原因的函数。,5,(2)场的动力学理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把行为定义为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引入了“个体”的变量,提出了人的行为的基本原理表达式: B=f(P.E) 式中,B人的行为;P个人的内心在心理因素;E环境的影响(自然,社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行为起源于脑神经的交合作用,综合形成意识,意识表现于动作时,便形成行为,而意识本身则成为一种内在行为。,6,(3)行为科学的观点以上两种理论都有侧重点,不过都是心理学家对行为的描述,
3、有它的局限性。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麦格雷戈(McGregor,D.J)的理论看来更加全面,他认为人的行为操作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个人特性和环境特性,即: P=(Ia,Ib,Ic,Id;Em,En,Eo,Ep) 式中,P行为操作;I个人特性;E环境特性,7,1、行为的种类 (1)按行为主体的划分 个体行为、团体行为、 (2)按人类活动的不同领域划分 管理行为、 政治行为、 社会行为、 文化行为、 战争行为,8,4.1.2 行为的特点 1、人的行为的目的性人的行为是需要、动机、目的及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人的行为的可塑性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在学习及环境刺激的作用下,会形成各种行为习惯。
4、 3、行为的模式化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对行为的重复及内部或外部的强化,就可以使某种行为方式固定下来,成为模式化的行为,这就是我们说的习惯。,9,习惯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不过一旦形成将难以改变。 行为模式化有两种方法:第一,使个体总处于对其行为模式处于舆论之中,集中大量的信息对其时刻影响。第二,对人的行为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系统化训练。 4、行为的社会化人的行为大部分都是后天习得的。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是其作为成人并成为其群体中合格一员的前提。,10,4.2 人的需要对行为的影响,4.2.1 人的需要概述 1、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需求的一种反映,是个体缺乏某种东
5、西时的一种心理状况。 人的需要都包含两种:一种是定性的、方向性的成分,反映了需要对特定目标的指向性,这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的外在事物或条件。另一种,是定量的、活力性的成分,代表了指向该目标的意愿的强烈程度。 需要虽然是客观存在的某种要求的反映,但并非完全消极被动,而是人与客观环境间积极相互作用和交往过程的产物。,11,2、需要的分类 (1)按需要产生的根源分 初生性需要是天然的、生物的、原始性的需要; 次生性需要是那些社会性的、后天学来的需要; 一般性需要这类需要不是后天学习的,但其基础却是非生物性; (2)按需要获得满足的来源分 外在性需要是当事者自身所无法控制而由外界环境来支配的。 内在性需
6、要内在性需要的激励源泉来自个体所从事的工作本身。,12,3、需要的特点 (1)具有指向性人的需要总是具有自己特定的对象; (2)具有周期性人的需要会多次出现,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3)具有递进性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产生另一种需要,具有递进性; (4)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它会受到社会、历史等制约的;,13,4.2.2 关于需要的理论 1、阿德弗的需要理论 人的需要分为三类,即存在、关系和成长的需要,这一理论被称为ERG理论: 3.成长的需要 2.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 首先是存在的需要,这关系到机体存在和生存; 其次是关系需要,这是人际关系的需要; 再
7、次是成长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14,2、麦克来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麦克来兰把人的需要分为:权力需要具有较高权力需要的人对影响和控制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合群需要人们总是从友爱。情谊的社交中得到欢乐和满足;成就需要具有高度成就需求的人,对工作的成功具有强烈的要求;,15,4.2.3 人的需要与人的积极性的关系在推动人们积极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系统中,需要始终是一切动力因素的基础,它在动力系统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的需要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基础,是人的能动性的源泉,是人类积极行动、改造世界、发展社会的永无止境的驱动力。,16,4.3 人的动机对行为的影响,4.3.1 人的动机概述 1、
8、动机的含义动机是指产生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指向某一目标的内部驱动力。动机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内容: (1)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 (2)动机为个人的行为提出目标; (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体内平衡; (4)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17,动机与需要是密切联系的,都是人体缺乏某种东西的反映;但是需要不一定和特定目标相联系,而动机则和特定目标相俩联系。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人感到缺乏某种东西的时候,会引起机体内部的紧张状态。此时需要就以意向、愿望的形式指向于某种对象,并激发其人们的行为活动,需要便转换成了人们的行为活动的动机。 如果说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
9、的源泉,那么,动机就是推动这种活动的直接的力量。,18,动机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强度和力量方面的特征,在人的动机系统中,往往有最强烈的动机,对人活动起主导作用,这种动机称为优势动机; 二是人的动机的清晰度不同,是指个人对可见到的或可预见到的某一特定目标意识程度; 三是人的动机指向目标的远近不同;,19,、动机的功能动机对行为活动具有引发、指引和激励的功能。(一)引发功能(始发功能)动机对活动具有引发功能。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没有动机也就没有活动。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它对活动起着始动作用。(二)指引功能(选择功能)动机像指南针一样指引着活动的方向,它使活动具有一
10、定的方向,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三)激励功能(强化功能)动机对活动具有维持和加强作用,强化活动以达到目的。不同性质和强度的动机,对活动的激励作用是不同的。,20,. 影响动机的因素个体行为是在主观需要和客观事务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内驱力和诱因的形式被激发的,这就是动机发生的最基本模式。 、价值观因素价值观是人们用以评价事物价值标准并用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它制约着个体发现事物对自己的意义、设计自己、确定并实现奋斗目标。不同的价值观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需要状况和程度,从而影响人们的动机。,21,价值观一般是通过人的兴趣、信念、理想来影响其行为动机的。 ()兴趣兴趣是人们用以评价事物好恶的内心尺度
11、,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个体对活动的兴趣往往会发展成为活动的内在动机,对活动有持续作用。 ()信念信念是个体对某些知识的真实性或某些观念的正确性抱有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信任感,是一种理论性的价值取向。信念是通过对个体需要的调控来影响其行为动机的。,22,()理想理想是个体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理想以信念为基础,是信念对象的未来形象和具体内容。理想总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而影响人的行为动机。,23,、情感因素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态度的体验。情感对个体行为活动具有增强或减弱的动力功能。同一个人,在同一需要系统的支配下活动,在情绪高涨和情绪低落两种情况下,其活动的动力强度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
12、。,24,、认知因素 ()效价和期望评价目标或诱因能否激起个体的行为,取决于它对个体所具有的价值及所获得的概率大小,前者称为效价(alence),后者称为期望(xpectancy): 行为动机效价期望效价和期望都是个体的主观认知,而非客观实际。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该任务的主观评价和确信。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个体活动的选择性、坚持性、态度、情绪状态等,而这些因素有影响动机。,25,()目标意识目标是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又是引起行为动机的外部条件刺激。动机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反过来目标的设立也会通过自我激励机制对个体动机起作用。 ()归因作用归因不仅影响个体自己行为
13、的反思和在认识,而且还会影响个体后续的行为动力。失败归因与外部客观条件和内部自身因素,对后续行为动机有着不同的影响结果。,26,()认知冲突个体为恢复平衡产生旨在消除认知不一致的行为动力时,对行为动机有调节作用。,27,、行为结果因素个体的行为是在其动机的驱动下发生的,而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又会影响到个体后续的行为动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对行为动机的强化作用强化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可能性的力量。个体之所以产生某种行为动机,是因为先前的行为与刺激通过强化建立的牢固联系。 ()通过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作用于行为动机自我效能感虽是个体的主观判断,但必然会受到客观现实的制约。,28,4.
14、3.3 动机系统的结构人的行为是由主观需要和客观事物共同制约和决定的。一方面人的需要是极其丰富的,另一方面客观事物也是多种多样的,鼓决定个体行为,尤其是重要行为,一般不是一个动机,而是一个动机系统。 、动机系统的静态结构一个人的动机系统包括若干个动机,这些动机以其不同的种类、不同的强度有机结合,相互联系,形成动机系统的内部结构。所以,最终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内在动力,往往是若干动机组成的动机系统的合力。,29,、动机系统的动态结构决定个体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不仅是由若干动机组成的动机系统决定的,而且组成系统的各动机还处于相互作用、不断变化之中。动机系统的特征表现为动机冲突、动机合成和动机转化三个方面
15、: ()动机冲突 ()动机合成 ()动机转化,30,. 人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4.4.1 态度的概述 1、态度的定义态度是个人对感觉、思想和预向的习性。感觉是个人的情感因素;思想是个人的认识因素;预向是个人的行动偏向因素。一个人的态度对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性作用。,31,2、态度的结构 (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就是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2)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是指个人对于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 (3)行为因素行为因素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在态度中,认知、情感和行为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人的态度整体
16、。,32,3、态度的特征 (1)态度具有社会性 (2)态度具有针对性 (3)态度具有稳定性 (4)态度具有内隐性 (5)态度具有可调性,33,4、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由于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和人的行为方向,故态度对行为具有调节作用。第一,态度通过影响人的知觉选择性和判断性而影响人的行为;第二,态度是决定人的行为方式的潜在力量。第三,态度决定着人的行为效果差异性。,34,5.4.2 态度的形成态度是人的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它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的结果。但态度并不等同于意识。第一,态度的形成与人的需要的满足紧密相关;第二,人的态度形成是多次经验的结果;第三,
17、人的态度由浅入深、有特殊到一般逐步发展形成的。,35,5.4.3 态度的转变 1、态度转变的含义态度转变主要表现为态度的方向、态度的力量和强度、态度的中心趋势和态度的明显度四个方面。态度转变函数有两个参数,即方向和强度。 2、态度的转变过程 (1)服从只是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2)认同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 (3)同化真正从内心深处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36,3、态度转变的方法态度转变防卫一致性转变和不一致性转变:一致性转变即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而不改变其方向;不一致性转变是以新的态度替代旧的态度。 (1)通过宣传工作改变人的态度;教育 (2)通过人际关系改变
18、人的态度;,37,4、态度转变的理论 (1)强化理论强化理论认为,人的态度改变就象形成一个新的习惯一样,必须有某种诱因或强化因素。 (2)认知失调理论该理论把只是、观点、观念、意见、信念的和作为认知系统,认知元素的关系可分为不相关、协调关系和不协调关系。 (3)认知平衡理论平衡理论与认知失调理论是一致的,只是在认知元素中引进了人际关系因素。,38,. 激励对行为的影响 . 激励概述 激励(otivation)的定义:中国学者赵振宇认为“所谓激励,就是系统的组织者采取有计划的措施,设置一定的外部环境,对系统成员施以正强化或负强化的信息反馈,引起内部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使之产生组织者所期望的行为反应
19、,正确、高效、持续地达到组织预定的目标。”徐联仓认为“激励就是指有机体在追求目标时的意愿程度,是人类行为动机的激发力量。”,39,激励的实质: 第一,激励是人类行为的动力; 第二,激励为人类的行为指引方向; 第三,激励使人类的行为得以维持。,40,. 激励理论 、心理学激励理论 ()旧行为主义激励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行为的基本原则就是: 刺激反应 所以他们认为激励就是刺激,通过刺激诱发人的行为。 ()新行为主义激励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新行为主义理论,又称操作主义,他们认为旧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之间还应加入中间环节,即: ,41,就是中间变量,它代表主观因素:意图、愿望、目的、计划
20、等。因此,激励的手段不仅要考虑刺激变量,而且还应考虑中间变量的存在。 ()行为修正激励理论该理论来源于操作性条件反射这种理论认为,当行为结果有利于高二时,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结果不利于个人时,行为就会减少或不出现。,42,、双因素理论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激励人去行动,因此,需要是产生积极性的基础。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上世纪年代提出的。赫茨伯格将影响人的工作动机因素分为两类:一类为保健因素,如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安全等;另一类为激励因素,如成就、认可、责任、发展等。 保健因素又被称为维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没有激励人的作用,但能起到维持人的积极性和工作现状的作用,保健因素为
21、外在因素。激励因素是影响人们工作的内在因素,其本质为注重工作本身的内容,见此借此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人们做出最好的表现。,43,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满意和不满意观点是错误的,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应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不是满意而是没有不满意。 传统:满意不满意满意没有满意不满意没有不满意所以,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来说,都是起作用的,只是影响程度不同。根据双因素理论,满足需要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基本方法,直接满足是在工作进行时就可以得到满足,而间接满足是在工作后获得的。,44,、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行为主义学家佛隆于年提出的激励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固定需求决定了他的行为及行为方
22、式,人们的劳动是建立在一定的期望基础上的,即: 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 用符号表示为: 效价(alence)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求达到目标的估价,即被激励对象对目标的价值大小。,45,对同一个目标,由于个体的需求不同,故他们对目标的效价也不同。期望值(xpectancy)是指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概率估计。期望值在心理学上是指过去经验的总和。研究结果表明,个体追求目标的强度,不但与目标的价值量大小成正比,而且与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大小成正比。,46,、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上世纪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对需求的满足程度是一个社会比较过程,不仅受到满足的绝对值影响,还受到满
23、足相对值的影响。公平理论是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投入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平衡问题。 、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行为科学家斯金纳提出的,该理论试图说明一种行为与其后果之间的关系。,47,所谓强化是指通过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从而使行为得到重复或制止的过程。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强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有:第一,个体的行为受到正强化趋向于重复发生,受到负强化趋向于减少发生;第二,欲激励个体按一定要求和方式去工作,奖励比惩罚更有效;第三,反馈是一种重要的强化形式;第四,为了使行为得到强化,奖励应尽快提供;第五,对所希望发生的行为应该明确规定和表述。,48,. 激励的有效方法 、目标管理激
24、励法目标管理是一种制订计划、进行控制、进行人事评价和对组织整体绩效作出评价的方法。目标管理有利于激发人们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有利于自我控制,发挥潜力。 、榜样激励法所谓榜样激励法就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作为榜样,以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行为,达到激励人的作用。,49,、参与激励法参与激励是指让个体参与管理,对所制定的政策、规章制度以及重大决策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满足个体表达思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内在潜能的一种方法。 、竞赛激励法竞赛激励法也是一种调动积极性的有效方法。,50,. 挫折对人行为的影响 . 挫折的概念 、挫折的定义行为科学认为,个体的动机是由需要激发的,动机
25、一旦产生,便促使行为指向目标以满足需要。心理学认为挫折是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不过对于行为科学家而言,挫折是当事者的一种主观感受,旁观者的觉察和推断并不一定正确。 、挫折的分类按程度分为一般挫折和严重挫折;按准备分为意料之中挫折和意外挫折;,51,按时间分为已经发生挫折和未发生挫折。 . 引起挫折的原因 、内在因素内在因素是个体主观上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体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生理原因引起的挫折是指,个体本身生理素质、体力、外贸以及某些生理缺陷所带来的限制,导致目标无法实现;心理原因引起的挫折:个体需要的冲突;个体需要与集体需要
26、的冲突;自身期望过高。,52,、外在因素外在原因引起的挫折称为环境因素挫折,是指外界事物或情况阻碍个体达到目标而产生的挫折。外部环境有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因素引起的挫折是个体无法克服的自然环境条件引起的挫折;社会因素引起的挫折是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不幸事件引起的挫折。,53,. 挫折后的反应 1、挫折后反应的个别差别不同的人,即使在相同的条件下,对挫折的反应强度有着明显的不同。个体对挫折反应的差别主要是由于抱负水平和容忍力的不同造成的。个体是否体验到挫折,以及体验挫折的深度,产生挫折行为的强度,与其自身的抱负水平密切相关。个体对挫折容忍力的大小,也存在个别差异,这主要与个体的生理条件和心
27、理特点有关。另外,价值观也是影响个体对挫折容忍力的一个重要因素。,54,2、挫折后的情绪反应 个体挫折后的情绪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不安表现为焦虑、情绪不稳等; (2)愤怒引起内心愤怒,甚至于表现出攻击行为; (3)冷漠将不满和愤怒的情绪暂时压抑下去。,55,3、挫折后的行为反应个体在受到挫折后必然在行为上有所表示,一般包括消极的、妥协的和积极的三种形式。 第一,消极的心理防卫形式,表现为:攻击行为、逆反行为、固执行为、厌世行为和退化行为; 第二,妥协的心理防卫形式,表现为:合理化、推诿、装饰; 第三,积极的自我防卫形式,表现为:进取、尝试和替代。,56,5.6.4 正确对待挫折 1、树
28、立科学的人生态度 2、正确认识挫折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3、正确对待挫折的方法 (1)提高认识 (2)培养挫折容忍力 (3)改变情景 (4)采取精神发泄法 4、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图4-4,返回,58,5.7 驾驶人行为模型实例,老子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对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而言,保证公路运营安全性最好的措施就是提高其自身的诱导能力,使驾驶人在不知不觉中以公路的实际安全条件合理控制车辆,包括航向和车速。,59,强制控速设施对驾驶人 控速行为的影响,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激发的,而动机又来源于需求,不同的需求会产生不同的动机,不同的动机又会激发不同的行为。安全、舒适、高
29、效是人类生活的共同追求,所以在行车过程中,对驾驶人的车速控制行为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不仅与驾驶人的行车安全感有关,而且还与其乘坐舒适性及行车目的的急迫性有关,60,5.7.1 行车安全感对驾驶人的控速行为影响,驾驶人安全感与车速控制行为关系,为了合理控制车辆的行驶速度,就必须降低驾驶人的行车安全感,增加其安全顾虑,从而促使驾驶人主动将车速控制在道路安全条件所允许的范围。,61,5.7.2乘坐舒适性对驾驶人控速行为的影响,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振动,当平均统计垂直加速度等于或大于0.7g时,车辆乘员就会感觉极度的不舒服,甚至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随着车辆振动强度的增
30、大,由于其行车安全感和乘坐舒适性的降低,驾驶人将会产生迫切的安全需求和舒适性需求,为了满足这两大需求,驾驶人就会产生降低车辆行驶速度的动机,在该动机的激励下,驾驶人就会自觉、主动地降低车辆的行驶速度。,62,5.7.3 驾驶人超速行为分析,当驾驶人的行车安全感与道路安全条件相适应时,车辆将以最佳速度安全行驶,当驾驶人的行车安全感与道路安全条件不相适应时,车辆将不能以最佳的速度安全行驶,不是由于车速过高影响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就是由于车速过低影响了运输效率。,63,5.7.4 公路强制控速诱导系统,车辆行驶速度又直接由驾驶人的行车安全感决定,为了提高公路运用的安全性,就必须设法使驾驶人的行车安全
31、感降低到与实际道路安全条件相适应的水平,而要降低驾驶人的行车安全感,就必须使公路强制控速系统具有良好的视认性,将道路的不安全信息突显在驾驶人的面前。,64,行车危险感的大小可用下式表示:式中,R行车危险感;P期望值,是指驾驶人对行车危险事件或交通事故发生可能性(概率)的估计;L效价,是指驾驶人对行车危险事件或交通事故发生后导致损失后果严重程度的估价。,65,效价和期望值的不同组合,驾驶人将会产生不同的行车安全感: (1)p(高)L(高)R(高); (2)p(中)L(中)R(中); (3)p(低)L(低)R(低); (4)p(高)L(低)R(低); (5)p(低)L(高)R(低);,66,行车安
32、全感比较低时,驾驶人的注意力就会比较集中,车辆控制学位也会比较谨慎。但同时也意味着驾驶人的危险感比较高,如果危险感太高,则会促使驾驶人产生紧张的心理,增加了误操作的可能性,反倒不利于安全行车。因此,为了提高公路运营安全性而设置的公路强制控速系统不宜使驾驶人的行车安全感降低幅度太大,达到中等程度的行车安全感即可,67,当驾驶人遇到公路强制控速系统时,驾驶人会将其接收到的视觉刺激与驾驶经验相比较,从而产生相应的行车安全感,根据行车安全感的量值,驾驶人会做出最佳的车速控制行为决策。当驾驶人的行车安全感较低时,其安全需求就会增加,为了满足行车安全的需求,又会产生降低车辆行驶速度的动机,于是最终做出了减
33、速的决策;当驾驶人的行车安全感较高时,由于效率需求的增加最终促使驾驶人做出加速的决策。在车辆驶离公路强制控速系统时,必然会使车辆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车身及座椅的冲击振动),当车辆的运动状态改变幅度较大时,将会强化驾驶人对公路强制控速系统的不安全及不舒适的认知,加深了公路强制控速系统危险及不舒适的驾驶经验,从而对驾驶人下一次遇到公路强制控速系统时的控速行为产生影响,提高了公路强制控速系统的控速有效性。,68,公路强制控速诱导系统的车速控制模型,69,5.7.5 强制控速设施控速效果调研,强制控速设施对驾驶人控速行为的影响,单独使用强制控速设施:,70,强制控速设施对驾驶人控速时机的影响,71,强制控速设施警告标志对驾驶人控速行为的影响,72,通过强制控速设施后驾驶人行为分布,73,多组强制控速设施之间驾驶人行为分布,74,驾驶人车速控制心理调研分析,强制控速设施对驾驶人注意力的影响,75,强制控速设施对驾驶人行车安全感影响的分布,76,强制控速设施直接减速原因分布,77,驾驶人对车辆振动剧烈程度判断依据分布,78,驾驶人对强制控速设施危险性的主观感受因素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