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授课人: 姜 彬,授课人: 姜 彬,1、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2、“虚”和“实”的关系可以怎么概括?,“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请思考:1、艺术需要表现美,文章开头哪句话点明了 这一点?,2、课文引了赵执信谈龙录中的一段话,指出了对诗歌艺术性的三种看法。试简析这三种看法,并指出他们的根本分歧点在什么地方。,请归纳:文章的观点。,全粹结合,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请概括:绘画、戏曲这两门艺术在处理空间表现上的具体特点。,绘画:一片空虚的背景上突出地集中地表现人物或景物的行动姿态,删略
2、了背景的刻画。,寒江独钓图,蛙声十里出山泉,戏曲:一般地舞台上不设置逼真的布景,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挂 画,趟 马,酒虚杯实,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 妙处是什么?,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印,诗歌中的“虚”和“实”分别是指什么?,虚抒情言志实写景状物,请举例说说你对诗歌中运用虚实相生手法的理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化实为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化虚为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课堂训练: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议一议:这两首诗在处理虚与实的表现方式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实处落笔,虚处传神,由实见虚),作业: 读叶绍翁游园不值,回答下列问题。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诗的上联非常含蓄,暗示了很多内容,请谈谈你的理解。 2、下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运用本课所学知识简析其艺术特点。,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