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诵的作用成长分享 2010-11-18 20:53:29 阅读 112 评论 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人们普遍认为,朗读和背诵只是为了增强记忆。这种认识是比较片面的。朗读和背诵的好 处非常多。可以说,朗 读和背诵是做学问的基本功,是提高智商的基本途径。 朗读和背诵可以得定。定力,是一个人性格的优秀品质之一。定力好的人,心如静水,心如磐石。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定力,有先天因素,后天的 训练,背诵是主要方法文字负载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人 们因为阅读能力的差异,相同文字,每个人 获得的信息量是不一样的。背 诵 能力强的人能最大限度的获取文字的信息量。所以 说,阅读能力的基 础就是背诵。记忆力,个
2、人的差异也是比较大的。有人能背诵几百字的文章,有人能背诵几千字的文章,有人能背 诵几万、几十万字的文章。强大的记忆力,是靠背诵训练成的。 实践早证明背诵不仅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 验:儿时背诵的古典 诗词,尽管当时不解其中的含 义,却常常一生难忘,终身受益。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具有博闻强记的特点。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来,就不假思索、流 畅无碍地背出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 储 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因此在 语文学习的 过程中,每个人都是要下一番功夫来背诵的。
3、背诵的多了,自然就 为语文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背诵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一个人会不会背,背后记住的东西的多与少,就是能力的体 现。甚至可以说,一个人背 诵的功夫能决定他一生的成就。鲁迅先生就是因 为读得多,记得牢,才 编成了中国第一部小说史。现在许多学生, 阅读分析能力不强,表达能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脑中无“米”, 说起话来、作起文来当然困 难。将来做学问、搞研究,也只有积累的知识多了,才能融会贯通,才容易产生新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新观点。 “熟 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 诗也会吟。”学生的背诵能力,此时就转化成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转化成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汉代扬雄在答桓
4、谭论赋书 中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言。清代唐彪则在读书作文谱中对语文能力的形成 规律作了具体的总结:“阅者必宜博,经 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通过背诵,可以 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 贯 通后, 变成自己的东 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心应 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 这个基础工具。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叶蜚声先生说过:“学习语言必须多读、多 讲 、多背诵 。” 香港大学教授陈耀南博
5、士在谈背诵中说:“背书,就如练 字、 练拳、 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 烂熟而出。好文章背 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背诵是直接、完整地感受语言材料的重要形式。背诵的心理活动方式是一种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方式,它的具体程序是眼脑口耳脑。在背诵过程中,多种感官都被 调动起来了,自然能取得特殊的效率。背诵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加深对语言材料的理解。 背诵是书面语言转 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 。通过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在入情入境的背诵过 程中, 对文章的 风采格调,脉络层 次,语言表达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会潜移
6、默化地理解吸收,融会贯通。朱光潜先生在 20 年代初教中学英 语时, 不仅 使用国外原版教材, 而且 严格要求 “熟读课文”。他的学生回忆说:“早晨一起 , 学生们就在屋外 , 树下, 千遍万遍地读。不到半年, 舌头听使 唤了, 一些句子, 不用思索就跑到嘴里来了。 ” 先生自己说 : “我觉得初学者与其 费那么大劲 去死记单词, 做那些支离破碎的 语法练习, 倒不如精 选精读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作品, 把它们懂透背熟, 真正消化成自己的 营养, 这样就会培养成敏锐的语言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背诵是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反复朗读达到背诵 ,能够 丰富词汇,增加语言积累,促 进 写作水平的提
7、高。张志公先生 说过:“一篇文章,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来,读出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深刻得多, 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得要透彻 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朗诵多了,时间久了,优秀作品中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会跟自己的口头语言沟通起来,丰富自己的口头语言,提高口头表达。” 培养语感能力。背 诵可以强化语感;语感可以提高做题的准确度。有一些英 语 学得好的同学,做题的准确性很高,但是对于为什么会选对正确答案却 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多是凭感 觉 ,这种感觉就是语感。语感之所以能提高表达能力,提高做题能力,就是基于大量朗读和背诵基础上对语言形成的正确的符合 逻辑的反应。语感的培养离不
8、开 “读和背”这种最基本的 实践方式。吟诵、朗读是训练语感的好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直至背诵英文作品,文章的精妙之处和语言表达的规律自然了然于心,语感能力从而得到加 强。 增强记忆能力。 记忆力是智力中最基础的能力,所有的应用都是建立在记忆 基 础上的。人的记忆力并非完全是天生的,每个人的记忆能力都可以通过训练得以强 化和改善。背诵就是一种有效的 记忆力强化训练方式。背 诵实质上是一种朗读的强化形式,背诵产生的语音对人脑的语言中枢神经的刺激产生了 强烈的条件反射;背 诵得越多刺激就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得到加强,信号就会在大脑里沉积得越来越深,这样就强化了记忆。正是这个道理,背诵就显得举足轻重,因
9、为记忆在学习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据教育学家统计,学 习中(包括大学、中学、小学)有80%的东西需要记忆。毫不夸张地说,没有 记忆就没有学习;没有背诵作为基础,基本的记忆能力就难以形成。 正因为背诵具有特殊的效率,所以,许多语言教育专家十分重视背诵的教学。夏丐尊先生强调说“要领略文字的气势,会诵是唯一的途径”。叶圣陶先生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呤诵的时 候 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 东 西, 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言,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再谈背诵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来源:南方网 发布时间:2010-04-12
10、08:38:06“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古人说“文章烂,秀才半”、“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首先,是受汉语文特点所决定的。作为表意文字的汉语,它不同于表音文字,它是以双音节词为主,极富有音乐节奏美,平仄声音整齐有序,讲究抑扬顿挫,易于诵读,琅琅上口,易让人在背诵中领会其含义,正如白居易所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切乎义。”其次,是受人的记忆特点所决定的。从心
11、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记忆有两种,一种是机械记忆,一种是理解记忆。青少年时期理解能力差,主要是机械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记忆力也由机械记忆逐渐转化为理解记忆。前一种记忆较慢,但只要记住的东西则不容易忘记;而理解记忆,记得较快,遗忘得也较快。青少年时代理解能力较差,但头脑单一,没有闲杂思绪困扰,精力充沛,记忆力强,记住的东西,有时会终生难忘。用清人陆世仪的话说:“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岁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岁以前,使之熟读,不但四书五经,即如天文、地理、史学、算学之类,皆有歌
12、诀,皆须读熟。若年稍长,不惟不肯读,且不能读矣。”陆世仪所说的“十五以前”,约等于现在的小学和初中。在这个阶段,机械记忆最强,是一个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记住的东西既快,又不容易忘记。应当在学生记性较好的十五岁的之前,将该读该记的书读完读熟。否则过了这个年龄阶段,不仅不肯读书,也没有能力真正将书读熟。所以我们的古人对于像四书五经这样的内容在“十五岁”以前并不要求理解,甚至连注解都不要求读,只要求熟读背诵。对于三子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一类蒙学读物也要熟读背诵,不要求过深的理解,除了作对联之外,也不进行写作方面的训练。古人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要充分利用儿童机械记忆力强的特点,尽可能多的让他们储
13、备信息,至于理解可放到以后再说。也就是说先储存起来,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深,自然也就慢慢地理解了,而且变成自己文化底蕴的组成部分;等到了“十五岁”以后,学生有了相当的储存,理解能力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这个阶段就可以逐渐进行研究了,背诵也更多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背诵。所以说,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记忆和背诵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应该指的是“十五”以后。就以中学生来说,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更好,理解不了的先记忆下来也未尝不可。更何况,理解需要“识记”作基础的,如果没有“背”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理解便是空中楼阁。同时应该明白记忆背诵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知识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叶圣陶先生曾强调
14、,吸收(积累)和表达是一贯的,没有吸收又怎么能够表达呢。所以,传统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然后再吸收内化,而后到能够运用的时候,自当随心所欲。由此可见,这种做法延续千年,是自有其合理可取之处的。那么,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为什么忽视背诵呢?其主要原因如下: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 http:/ 转载请保留出处。首先,把富有灵性的语文课等同于数理化学科那样,过分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解的重要性,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知识的操练课。比如,阅读教学,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语言现象和单纯地理解内容上,一篇文章拿到手,不是很好地指导学生去读,而是把时间消耗在分段、总阶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
15、特点上。就是走入新课程以后,虽然上述现象有过改观,但却又走向了另一极端:要么就是对文本内容进行简单地分析理解,要么就是在人文内涵上大搞“深挖洞”式的挖掘。还有的抛开了文本的整体在一些词句上大作文章;再比如,指导学生作文时,抛开了阅读积累而大讲特将写作方法,怎么开头,怎么结尾,什么凤头、猪肚、豹尾,到头来学生作文水平仍然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头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太少。古代有一则很形象的笑话,说的是秀才写文章,在桌前急得抓耳挠腮,满头大汗,秀才的娘子说话了,你们写文章就这么难?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难吗?秀才回答得好:当然了,你之所以能够生孩子,是因为你肚子里有孩子,而我写不出文章是因为我肚
16、子里没有文章。中小学生头脑空空,没占有足够的材料,很少储备语言信息,而让他们写出好文章则是强人所难。无数事实证明,语文学科不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科,而是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形成语感,最终达到能力的建构。对此,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其次,过分地讲究授课的几法、几式,忽视学生学习语文良好的读背习惯的培养,使得课上热热闹闹,课后空空荡荡,学生收效
17、甚微。回顾我们语文教学的历次改革,特别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无论是教研工作者,还是一线教师,曾一度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孜孜以求,甚至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精心雕琢,仿佛只要解决了教学方式方法的问题,教育就会发生奇迹般的变化。因此,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便成了教育改革惟一的、凌驾于一切之上的问题,仿佛教学方法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有甚者,在当时由于急于求成,采取行政命令的手段,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规定百分之多少的教师必须完成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此也就出现了三种不良倾向:一是机械照搬一些教法,忽视了从根本上去更新教学思想;二是盲目崇洋媚外,引进了不少外国的教法,如程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设计
18、教学法、道尔顿制教学法、分团分组教学法等等。结果生吞活剥,连本土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也受到了空前的冷落,大有“数典忘祖”的态势。更主要的是引入这些教法极大地忽视了汉语的特点,使汉语教育走向了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训练的死胡同,有时抛开了语言材料的学习和感悟,而大搞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的记忆,同时在语法修辞的研究上大费周折,结果导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大大下降;三是由于过分在教法上进行精心雕琢,大有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倾向。虽然有的课学生也活动频频,但却像有一条无形的线在牵着学生走,期盼着一个个教师心中“理想结果”的出现。清华大学附中韩军老师曾指出:“语文教育可以
19、划分成几课型、几步法、几段式,这有利于具体操作、经验推广。但这种划分,只是一种外在的表征,不是语文教育的根本所在。”第三,迫于升学压力,使得我们的学生疲于奔命在题海之中。了解我们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就会知道,他们每天都在循环往复的题海中度过。不用说背诵一些经典的文章了,就连看看课外书籍都是一种奢求。我们可以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学了 12 年的语文,有多少学生能够背诵一些名家名篇,能背诵唐诗 300 首的,可能就更是寥寥无几了,“不会做诗也会吟”也只能是一个奢望了。现在这种现象已经波及到小学,因为我们的孩子从上幼儿园那天开始就知道将来有一个考大学的事,他们自从步入校门那天开始肩上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特级教师钱梦龙说:“语文教学一旦被纳入应试教育轨道,他所示取得也比其他学科要多得多。语文课不再趣味盎然,不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便是寻章摘句式的繁琐分析,本该生动活泼的读写听说训练,变成了机械刻板的应试操练,各种模拟考试的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泛滥成灾,只追求答案的划一、标准,不允许学生一丁点儿创造思维萌芽,语文教学正在变得越来越僵化,乃至荒唐。”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怎么会得到提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