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AC-13C改性沥青配比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523408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C-13C改性沥青配比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AC-13C改性沥青配比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AC-13C改性沥青配比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AC-13C改性沥青配比设计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AC-13C改性沥青配比设计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AC-13C 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委托编号:报告日期:报告编号:报告总页数(含此页):共 22 页XX 公司二一五年九月十五日AC-13C 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报告编号:试 验: 校 核: 审 核:批 准:声明:1. 本报告涂改、换页无效。2. 如对本报告有异议,可在报告发出后 15 天内提出申诉。3. 部分复制本报告需经单位书面批准(完整复制除外) 。单位地址:1AC-13C 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条件1.混合料类型:AC-13C 型2.拟用部位:上面层3.公路环境条件:夏炎热冬温区(1-4) 4.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二、试

2、验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20-2011)3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三、试验材料1沥青:生产厂家:泰普克沥青(新会)有限公司;种类:改性沥青,SBS(-D) ;2. 集料:碎石 1:产地:广西三坡通兴石场;公称最大粒径:13.2mm;规格:1015mm 玄武岩。 碎石 2:产地:广西三坡通兴石场;公称最大粒径:9.5mm;规格;510mm 玄武岩; 石屑 :产地:广西三坡通兴石场;公称最大粒径:4.75mm;规格:05mm 玄武岩。 3. 填料:矿粉:生产厂家:四会市迳口镇鸿昌石

3、粉厂水泥:生产厂家:广西木圭锰矿水泥厂2四、目标配合比设计1.矿料合成级配设计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矿料级配设计采用粗型(C 型)密级配,为保证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密水效果,设计空隙率取 4.5%;考虑本地区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年降雨量较多等因素,在矿料级配设计时减少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粗集料用量,对小于 0.6mm 以下的细粉用量也相应减少,使级配线总体呈现出“S”型走向。各种矿料级配、掺配比例及矿料合成级配详见表-1表-3,合成级配图见图-1:矿料级配筛分汇总表表-1筛孔(mm)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

4、15 0.075碎石 1 100.0 87.7 10.1 1.0 0.9 0.9 0.9 0.9 0.9 0.9 碎石 2 100 100 97.6 9.1 1.1 0.9 0.9 0.9 0.9 0.9 石屑 100 100 100 93.2 43.3 25.3 15.6 10.9 5.2 2.3 矿粉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7.7 95.2 93.3通过百分率%水泥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8.1 96.5 94.7合成级配中各规格矿料掺配比例表-2材料 碎石 1 碎石 2 石屑 矿粉 水泥规格 1015mm 510mm

5、 05mm / P.C32.5比例(%) 25 24 47 2 2矿料合成级配表-3筛孔(mm)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合成级配 100 96.9 76.9 50.3 24.9 16.3 11.7 9.5 6.6 5.3 级配中值 100 95 76.5 53 37 26.5 19 13.5 10 6级配下限 100 90 68 38 24 15 10 7 5 4通过百分率% 级配上限 100 100 85 68 50 38 28 20 15 83矿料合成级配图 图-11613.29.54.752.361.180.60.3

6、0.150.075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 3 0 . 8 1 . 3 1 . 8 2 . 3 2 . 8 3 . 3通过百分率(%)筛 孔 尺 寸 ( mm)42.最佳沥青用量确定根据本地已建类似工程经验,设计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为 4.5%,预估最佳油石比为 5.0%,按 0.3%的间隔依次取 4.4%、4.7%、5.0%、5.3%、5.6% 5 个油石比成型马歇尔试件,击实温度按 155160控制,双面各击实 75 次,取高度符合63.51.3mm 要求的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获得。实测不同油石比的马歇尔体积指标,检测结

7、果详见表-4: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表-4试件相对密度试件 组号沥青 油石比 (%) 毛体积 理论 最大空隙率 (%)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稳定度(kN)流值(0.1mm )1 4.4 2.405 2.570 6.4 15.2 58.0 10.77 32.2 2 4.7 2.415 2.554 5.4 15.1 64.3 12.01 33.8 3 5.0 2.426 2.544 4.6 15.0 69.0 13.10 35.0 4 5.3 2.438 2.531 3.7 14.8 75.0 14.25 36.4 5 5.6 2.450 2.518 2.7 14.6 81.6 15.

8、30 37.5 由表-4 得出的油石比与各项测定指标的关系见图-2:根据图-2 曲线,可以看出,毛体积相对密度未出现峰值,故 OAC1取目标空隙率对应油石比:OAC15.0%各项指标均符合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标准的油石比范围为 4.7%5.3%,故:OAC2(4.7%+5.3%)/25.0%根据 OAC1和 OAC2,结合实践经验、道路等级及当地气候条件,综合确定最佳油石比为:OAC=5.0%5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油石比选定图图-2 2.400 2.410 2.420 2.430 2.440 2.450 4.4 4.7 5.0 5.3 5.6 毛体积相对密度油 石 比 (%)10.00 11.

9、50 13.00 14.50 16.00 4.4 4.7 5.0 5.3 5.6 稳定度(KN)油 石 比 ( %)2.0 3.0 4.0 5.0 6.0 7.0 4.4 4.7 5.0 5.3 5.6 空隙率(%)油 石 比 (%)32.0 33.0 34.0 35.0 36.0 37.0 38.0 4.4 4.7 5.0 5.3 5.6 流值(0.1mm)油 石 比 (%)55.0 60.0 65.0 70.0 75.0 80.0 85.0 4.4 4.7 5.0 5.3 5.6 饱和度(%)油 石 比 (%)32.0 33.0 34.0 35.0 36.0 37.0 38.0 4.4 4

10、.7 5.0 5.3 5.6 流值(0.1mm)油 石 比 (%)4.4 4.7 5.0 5.3 5.6 油 石 比 (%)空 隙 率饱 和 度稳 定 度流 值共 同 范 围63.目标配合比选定通过上述试验结果可知,最佳油石比为 5.0%时,各项马歇尔体积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故选 5.0%的油石比,按目标合成矿料级配进行沥青混合料拌制,检测结果详见表-5:目标配合比试验结果汇总表表-5最佳油石比 5.0%目标配合比 碎 1 石:碎石 2:石屑:矿粉:水泥:沥青(油石比)25%:24%:47%:2%:2%:5.0%最佳沥青含量 4.76%通过下列筛孔(mm)质量百分率(%)级 配16 13.2

11、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15目标合成级配 100 96.9 76.9 50.3 24.9 16.3 11.7 9.5 6.6 5.3 级配中值 100 95 76.5 53 37 26.5 19 13.5 10 6级配下限 100 90 68 38 24 15 10 7 5 4级配上限 100 100 85 68 50 38 28 20 15 8相对密度试验项目毛体积 理论最大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稳定度(kN)流值(0.1mm)试验结果 2.426 2.544 4.6 15.0 69.0 13.10 35.0要求值 36 1

12、4.6 6575 8 1540按最佳沥青用量计算目标配合比的粉胶比: PFBbe075.粉胶比,沥青混合料的矿料中的 0.075mm 通过率与有效相对密度的比FB值,无量纲;矿料级配中 0.075mm 的通过率(水洗法) ,%;P075.有效沥青含量,%。be经计算,粉胶比 =1.20,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FB2004)推荐范围。7沥青膜有效厚度计算: 10SAPDbe沥青膜有效厚度, ; DAm有效沥青含量,%;Pbe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无量纲;b经计算,沥青膜有效厚度 =9.36 ,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DAm(JTG F40-2004)中不小于

13、 6 的标准。4.目标配合比设计检验按选定的沥青配合比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检验、渗水系数检验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要求,检测结果详见表-6: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使用性能检验结果表-6序号 检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检验结果 试验方法1 动稳定度 (次/) 2800 6322 T 0719-20112 浸水残留稳定度 (%) 85 87.0 T 0709-20113 冻融劈裂试验强度比 (%) 80 90.8 T 0729-20114 渗水系数 (ml/min) 120 81 T 0730-20115.结论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 AC-13C 热拌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各检测指标能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技术要求,可用于指导生产配合比设计。五、建议生产配合比设计时,原则上以目标配合比矿料级配及油石比为准,若供料系统出现溢料或待料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微调,但调整后应对配合比进行相关马歇尔指标检验,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用于指导现场施工。六、附件7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所用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检测报告见本报告第 820 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