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一、隋朝建立的历史条件 二、隋朝的建立 三、隋朝的统一 四、隋唐史研究的资料及研究 五、隋代大统一格局的形成 六、隋朝的灭亡,第一节、隋朝建立的历史条件,一、 国土开发 二、民族发育 三、文化融合 四、分久必合,统一条件主要有哪些?,一、国土开发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在北方,南北方经济差距相当大。魏晋南北朝的国土开发主要是指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方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孙权像,吴国加强了“山越”地区的军事征伐。山越之地相对封闭和原始的状态。孙吴政权数次出兵,并派大批军队驻扎、屯田,发展农业生产,极大地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带动了当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南方: 史记货殖列传:“江
2、南卑湿,丈夫早夭。”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南北经济的差异及发展,北方: 史记货殖列传: “关中自汧qin 、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孝、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辏 f cu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南方经济的发展,北方南下的大量移民,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作物水利的兴修,发挥了江南水利资源的优势。东晋: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每岁丰稔” 荻塘“溉田二百余顷” 宋:吴兴塘“灌田二千余顷” 梁:豫州 “苍陵立堰,溉田千余顷
3、。岁收谷百余万石”,宋书卷五四: 扬州(略当江南大部)“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约相当今宁绍平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 “荆城(今湖北江陵)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上 四川盆地“水陆所凑,货殖所萃,盖一都之会也” 。,二、民族发育,一)、北方的四次统一,1、曹操统一北方2、前秦苻坚统一北方3、北魏拓跋焘统一北方4、北周宇文邕统一北方,赤壁之战(208)淝水之战(383)瓜步之战(450)(元嘉北伐) 灭北齐 577 北周武帝,二)、十六国北朝的汉化政策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4、 迁都洛阳(494年),三、文化整合,“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 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 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无论从服饰和风度上,都显示了汉人生活中所受鲜卑文化的影响。河北境内骑射之风的流行,反映了晋末以来北方民族对汉族的巨大影响 。,李波小妹歌 :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qin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 魏书卷五三,1、北朝的雄健之风,北周甲马骑佣,2、南朝的奢糜之俗,南朝的陶牛车,南朝的青瓷羊尊,从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习俗看,北朝多模仿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射之风,南方社会生活则极尽北方东汉以来奢糜之风。赵翼廿二史札记卷
5、一二江左世族无功臣条: “而所谓高门大族者,不过雍容令仆,裙屐相高。此江左风会习尚之极弊也。” 北周统一南方应在情理之中。,4、分久必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统一分裂与中国历史余论 葛剑雄 著 学说中国1999.5江西教育出版社,“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小思考:为什么在南北分裂之时,往往是西北的政权统一东南,北方政权消灭南方政权,或致力于定鼎北方呢?,“分”不等于分裂,广义的“分”应该包括分治、自治、分权和各种形式的分化,从这一意义上说,合中有分,分中有合,在分以后会有新的合,而在合以后又必定有新的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倒是一条普遍规律。这种“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政治民主
6、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地方(或少数民族)自治化的过程。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统一成的专制政治、权力所有制经济、排他性的主流文化、中央集权体制,现在的确到了“合久必分”的阶段。 葛剑雄,小提示:目前,学术界关于“统一”与“分裂”的标准还有很大的争论。 统一是历史趋势,还是分裂是客观实际?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统一,还是分裂?北宋,元朝是统一的王朝吗?等,学术界都有争论。,第二节、隋朝的建立,“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c ,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而攘帝位”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一五隋文帝杀宇文氏子孙,周武帝时杨坚袭父(杨勇)爵为随国公。 576年 从伐齐,授定州总
7、管。 578年 周宣帝即位,以皇后父拜上柱国、大司马。580年 五月,周宣帝卒,静帝即位。近臣郑译等矫诏引坚辅政。七月,平定相州尉迟迥等反抗,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十二月,进爵随王。 581年 二月篡位,国号隋,年号开皇,此年杨坚40岁,是为隋文帝 。,独孤信,杨忠,宇文泰,隋 文 帝,周 宣 帝,周 武 帝,周 明 帝,独孤 皇后,杨 皇 后,独孤 皇后,周隋帝室关系图,周 静 帝,北周帝系,随国公-汉族 十二大将军之一,鲜卑贵族 八柱国之一,一辈,二辈,三辈,第三节、隋朝的统一,一、对北方的统一 1、北周时,对北齐等北方的初步统一 2、控制北周大权,削除“国内”敌对势力 3、突厥称臣,解决后顾
8、之忧,隋书卷八四北狄 突厥传: “佗(ta)钵( bo )控弦数十万,中国惮之,周、齐争结姻好,倾府藏以事之。佗钵益骄,每谓其下曰:我在南两儿常孝顺,何患贫也!”。,策略:“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开皇五年,东突厥臣服于隋。,新疆发现突厥墓前石人,二、南北统一,2、灭掉西梁 安抚剿灭,1、经济准备:“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控制人口、增加赋税),3、消灭陈国,统一南北公元589年,八路平陈示意图,三、大一统格局的形成(以下详述),隋,东突厥,西突厥,吐谷浑,高丽,契丹,第四节、隋唐史的研究,纪传体:唐魏征隋书 后晋刘昫(xu)旧唐书宋欧阳修新唐书,政书:唐杜佑通典,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唐代
9、墓志汇编续集,出土资料,吐鲁番出土文书,2、基本研究论著,陈寅恪先生和他的两部名著:1940年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1941年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唐长孺 先生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吕思勉 先生 隋唐五代史,吴宗国 教授 隋唐五代简史,3、基本工具书,张国刚,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一九九六年,胡戟 李斌城 张弓 葛承雍,二十世纪唐研究二二年,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书店出版社二00二年,4、学术刊物,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分册http:/http:/,2、唐研究http:/www.tangrf.org/,第五节、隋代大统一格式的形成,一、政治制度的创制,目的:巩固统一、加强中央
10、集权意义:奠定了中国古代后半期官僚政治制度的基础。,中央:建立三省六部制,地方: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选拔: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以才取仕,具体内容,1、中央制度:建立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议政,尚书省,执行,门下省,审核颁布,出令,内史省,九 寺 五监,工部,民部,刑部,兵部,礼部,吏部,中书令,(都官),(度支),政务,事务,2、地方制度: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南北朝后期,州郡县的数目庞大。隋初平均每州管辖不到三个郡,每郡管辖只要两个县。 隋书卷四六杨尚希传: “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所谓民少官多
11、,十羊九牧 ” 。“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敢陈管见,伏听裁处。(隋文)帝览而嘉之,于是遂罢天下诸郡”。,地方官员由中央统一任命(禁止自辟属僚)“别置品官,皆吏部除授,每岁考殿最。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 隋书卷二八百官志,小提示:唐代又出现三级制倾向,宋代为三级制,元明清为四级制,秦至唐初地方行政机构设置变化,3、选官用人:废除九品中正制,确立以才授官原则,恢复华夏礼乐;维护关陇势力、打击门阀士族;重用山东等儒家学者(文帝);实行科举考试; 隋书卷二八百官志 开皇十五年(595),“罢州县乡官”。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隋书炀帝本纪 大业二年(606)
12、诏:“百官不得计考增级,必有德行功能灼然显著擢之。”大业八年(612)诏:“自三方未一,四海交争,不遑文教,唯尚武功。设官分职,罕以才授,班朝治人,乃由勋叙,莫非拔足行阵,出自勇夫,斅(xiao)学之道,既所不习,政事之方,故亦无取。是非暗于在己,威福专于下吏,贪冒货贿,不知纪极,蠢政害民,实由于此。自今已后,诸授勋官者,并不得回授文武职事。”,4、法律制度,隋朝制定开皇律,成为唐律及其以后各代法典的基础 开皇律十二卷、五百条,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笞刑,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杖刑,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徒刑,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二千里,流刑,绞、斩,死刑,chi,
13、二、经济制度,1、户籍制度:大索貌阅与输籍定样,“大索貌阅” 主要是检查隐漏户口,检查户籍上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是否相符,以解决诈老诈小的行为。,“输籍之法”主要是按照政府标准,确定每一户的户等。,国家能够控制的人口数量增加了,赋役的来源有了保障。,关于输籍定样与大索貌阅的争论,袁刚“大索貌阅”新解(江西社会科学第9期)反对以往学者们认为隋的“大索貌阅”效果显著,并将其归功于隋文帝的说法。他历述了我国户口检查制度的源流,分析了大索貌阅与大索、貌阅的区别,指出隋朝仅于炀帝大业五年进行了一次全国性大规模的大索貌阅,经常进行的乃是常规性的貌阅。隋炀帝通过大索貌阅搜括到大量人口,本应强化中央集权,于国有利
14、,但炀帝却恃其富强,不恤民力大兴工役,最终招致了隋朝的灭亡。郑佩欣租调征收方法和“输籍定样”(历史研究第1期)对李燕捷隋代的输籍定样法一文中的主要观点一一辩驳,认为隋朝的输籍定样就是由中央制定出划分户等的标准样式,以此作为地方上评定户等的根据。输籍定样包括区分课与不课及定户等两项内容,隋代大索貌阅将关东地区十分之六七所谓惰游之民搜括入籍,也就是把大量佃客搜括入籍,与豪强争夺劳动人手。隋政府通过多种途径掌握了大量可搜之田,可以解决佃客的耕地问题,能与豪强争夺佃客。输籍定样虽不是高设轻税之法的全部内容,却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2、赋税制度,第一、隋初的蠲租免税政策 第二,开皇二年,重新颁布均田制传
15、统社会最重要的问题 露田一夫80一妇40口份田,桑田一丁20亩永业田 限制兼并、保障赋税、鼓励垦荒等有积极的意义 存在的细节更引人关注:一是,授田的资格:年龄、性别、身份、地位等,与北齐时相比,范围小了,特权强了;二是、政策落实上大打折扣。 第三、较为完全的财政运转系统隋富唐强 收入形式:田租、户调、力役 仓储制度:正仓、转运仓、太仓、军仓和义仓等; 中央财政:度支(民部、户部)司农、太府,三、隋朝的极盛 1、开皇之治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对隋文帝及其时代的高度评价. 同学看书,隋室虽祚短运促,然其国计之富足,每为治史者所艳称。钱穆:国史大纲,户口增殖,仓禀丰实,2、炀帝伟业及其评价 隋炀帝的理想
16、建立庞大的中华帝国四大皆空,第一、建东都; 第二、开运河; 第三、巡边地;丝路、边墙、海防 第四、征高丽。 第五、(创进士) 第六、(定官制),中国古代都城移动示意图,隋书卷三炀帝本纪:洛阳之重要地位 仁寿四年诏,“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资治通鉴卷一八 :修建东都洛阳 大业元年“三月,丁未,诏杨素与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徙洛州郭内居民及诸州富商大贾数万户以实之”。大业二年“春正月,辛酉,东京成”。,炀帝迁都和开河的目的:更有效的对关东和江南 进行管理、控制,煬帝此舉,為其國促數年之祚,而為後世開萬世之
17、利,可謂不仁而有功者矣。(顾炎武),隋氏作之雖勞,後代實受其利焉。元和郡县图志卷六河阴县,对隋炀帝伟业的评价:,大外交大工程建东都、修运河、筑长城。大排场:三游江都大战争:征高丽,大业六年(610)正月十五,隋炀帝在东都举行了盛大的庆典。东都皇城外的定鼎门大街被开辟成戏场,五万名乐工在这里通宵达旦表演各种节目,持续了半个月。大外交:北巡和西巡等。炀帝又将东都的市场整饬一新,供各国商人参观。各个店铺都重新进行装潢,连卖菜的小商贩都要在店铺里铺上地毯。 大排场各国客商路过酒店,都会被邀请进去喝几杯,分文不收,还骗他们说:“我中原富足,老百姓到酒店吃饭都是不要钱的。”炀帝还命令用丝绸将路旁的树木缠起
18、来,而胡商的反应却非常具有讽刺意味,他们说:“你们这里有人连衣服都穿不起,还不如把这些裹在树上丝绸拿去给他们做衣服呢?”,炀帝时,他强调:天子巡游乃治国之道,他“巡幸”之事不断,在位十五年期间,留居京城的时间不足一年。604(登基)-605(大业元年)618(十三年,自缢而死) “朕故建立东京,躬亲存问。今将巡历淮海,观省风俗。眷求谠(dang,正直)言,徒繁词翰,而乡校之内,阙尔无闻;恇(kuang,担心)然夕惕,用劳兴寝。其民下有知州县官人政理苛刻,侵害百姓,背公徇私,不便于民者,听诣(yi,到达)朝堂封奏。庶乎四聪以达,天下无冤”。 北史隋本纪下。,隋朝造船极为繁盛,炀帝时造船计有龙舟、
19、凤艒、黄龙、赤舰、楼船“数万艘”,其中送往东都奉迎隋场帝的船只就有龙舟、翔螭舟、浮景、源彩、朱鸟、苍螭、白虎、飞羽、青凫、陵波、五楼、道场、玄檀、黄蔑等数千艘和平乘、青龙、艨艟、八櫂、艇舸等数千艘。 - 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卷一八,炀帝大业元年。,运河经济圈在隋朝后期业以形成,成为中国传统工商业市镇经济新的增长和中心。,第六节、隋朝的灭亡,一、隋炀帝的功过 隋炀帝三次派人到达“流求”,值得称道。流求就是现在的台湾。607年(大业三年)派羽骑尉朱宽等到流求“求访异俗”(隋书卷八一流求国传)。608年又派朱宽到流求抚慰。朱宽“取其布甲而还”(北史流求传)。610年再派贲郎将陈稜和朝请大夫张镇周率兵万
20、人至流求。“流求人初见船舰,以为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隋书卷六四陈棱传)。经过这三次交往,隋朝臣民对台湾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状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大陆和台湾的联系进一步密切了,大陆移居台湾的人也日益增多。,2、过 兴建离宫:“役使促迫,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隋书食货志) “游幸”江都 :“每出游幸,羽仪填街溢路,亘二十余里” 进攻高丽 : “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隋书卷七杨玄感传) 屠杀人民 :“罪无轻重,不待奏闻,皆斩”(隋书刑法志,二、隋末农民大起义 1、611年,山东人王薄无向辽东浪死歌 2、玄感举兵。 3、瓦岗军 。河南一带。领导人主要有翟让、李密等。 4、河北
21、起义军。窦建德。 5、江淮起义军。,4、隋炀帝的统治炀帝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于是矫情饰貌,肆厥奸回,故得献后钟心,文皇革虑,天方肇乱,遂登储两,践峻极之崇基,承丕显之休命。地广三代,威振八紘,单于顿颡,越裳重译。赤仄之泉,流溢于都内,红腐之众,委积于塞下。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狭殷、周之制度,尚秦、汉之规摹。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内怀险躁,外示凝简,盛冠服以饰其奸,除谏官以掩其过。淫荒无度,法令滋章,教绝四维,刑参五虐,锄诛骨肉,屠剿忠良,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
22、人不堪命。乃急令暴条以扰之,严刑峻法以临之,甲兵威武以董之,自是海内骚然,无聊生矣。俄而玄感肇黎阳之乱,匈奴有雁门之围,天子方弃中土,远之扬、越。奸宄乘衅,强弱相陵,关梁闭而不通,皇舆往而不反。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流离道路,转死沟壑,十八九焉。于是相聚萑蒲,蝟毛而起,大则跨州连郡,称帝称王,小则千百为群,攻城剽邑,流血成川泽,死人如乱麻,炊者不及析骸,食者不遑易子。茫茫九土,并为糜鹿之场,惵惵黔黎,俱充蛇豕之饵。四方万里,简书相续,犹谓鼠窃狗盗,不足为虞,上下相蒙,莫肯念乱,振蜉蝣之羽,穷长夜之乐。土崩鱼烂,贯盈恶稔,普天之下,莫匪雠仇,左右之人,皆为敌国。终然不悟,同彼望夷,遂以万乘之尊,死于一夫之手。亿兆靡感恩之士,九牧无勤王之师。子弟同就诛夷,骸骨弃而莫掩,社稷颠陨,本枝殄绝,自肇有书契以迄于兹,宇宙崩离,生灵涂炭,丧身灭国,未有若斯之甚也。 _隋书卷四炀帝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幻灯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