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 Course in Logic,主讲人:何向东,-进入-,逻辑学教程,第八章 语用逻辑,第一节 语用逻辑概述,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3,语用逻辑,语用逻辑研究的主要内容: 1、索引词研究 2、言语行为研究 3、预设研究 4、会话含义研究 5、会话结构研究,语用逻辑研究在特定的交际语境中,说话者如 何运用话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 而实现自己的意图;而听话者又如何准确地理 解说话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话语背后的意图。,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4,语用逻辑,形式化的方法语用逻辑的形式理论,旨在建立语有逻辑的形式系统。 蒙太格定义了语用逻辑L的可能解释,即为一个三元组I,U,F,
2、其中I是索引集合,U是可能对象集合,F是L域中的函项。它把解释函项指派给所讨论的语言表达式。 描述性的方法语用逻辑的描写理论,描写人们来自经验的有关自然语言的应用原则,分析言语如何同语境相联系。,演讲学、谈判学、论辩学、修辞学、 谬误学、翻译学。,语用逻辑的 理论研究,语用逻辑的 应用研究,两种方法,主要对象,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5,言语交际过程,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言语交际过程可以下图来表示,其中言语活动包括三部分:物理部分(声波)、生理部分(发音和听音)心理部分(音响形象和概念)。,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6,语言的特征,1、语言是复杂的言语活动中的一个确定的部分,即上图中的
3、音响形象和概念相联结的那个确定的部分。 2、语言是一种指号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这两部分都是心理的。 3、语言指号虽然是心理的,但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是集体的同意而得到认可,是实在的东西,存在于人们脑子里。语言的指号是可以捉摸的,由文字把它们固定在约定俗成的形象里。,索绪尔把语言概括为三个方面:,第八章 语用逻辑,第二节 语境与预设,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8,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语言表达的意义就是根据语形、语义和语用规则和交际语境,语言的使用者应用这个语言表达式所表达或传达的思想感情。,表达式意义的四个层次,命 题,命题态度,意 谓,意 思,抽象语句的意义,语句
4、的意义,话语的意义,交际语境中话语的意义,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9,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语言表达式四个层次的意义,可以分析清楚。有如下实例:假设语境CR:甲、乙、丙是同一单位的员工。甲与乙是两个铁杆球迷,连着几周的双休日加班合他俩失去了多次看球的机会。丙对球类向来没有兴趣,手头并不宽裕的他,倒指望靠加班费快点买套明星璀璨的VCD片过把瘾。在更衣室,甲给他的同事带来了一个讯息,而乙与丙则有不同的反映。甲:“本周不加班啦!”乙:“本周真的不加班了?”丙:“为什么本周不加班了呢?”,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10,1、抽象语句是“本周不加班”,它表达或传达了该单位本周不再加班的事实(A)。 2
5、、这一抽象语句在甲、乙、丙中具有不同的语句意义,因为它们包含有不同的命题态度:在甲是断定(F!)A),在乙与丙则是疑问(F?)A)。 3、在甲的(F!)A)命题态度上加上兴奋的副语言成分“U1”,形成甲的话语“U1(F!)A)”,其意义就是它所表达的意谓U1(F!)A);虽然乙与丙的命题态度同样是疑问,但是它们的话语意义却不同,因为它们的话语中包含有不同的副语言成分:乙的“U2”是惊喜,而丙的“U3”则是懊丧,因此乙与丙的话语具有不同的意谓。 4、结合交际语境CR中的相关因素,不难推知:甲与乙的话语意思中包含有“庆幸”之意,而丙的话语意思中则是 “一肚子不情愿”。,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
6、11,语境的分类,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语境可以分为: 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狭义语境是指上下文或前言后语。广义语境也称言语环境,即语言使用的交际环境,包括语言条件和交际条件两部分。 语义语境和语用语境。 外延语境和内涵语境:如是一个语境提供的是关于某表达式的内涵,那么该语境就是这个表达式的内涵语境;如是一个语境提供的是关于某表达式的外延,那么该语境就是这个表达式的处延语境。,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12,语境的作用,语境能明确话语中索引词的含义或所指; 语境能消除话语中的歧义; 语境能补充话语表达中的省略信息; 语境能揭示话语中的隐含意义; 语境也是评判一个话语是否恰当的标准。,2019年6
7、月30日星期日,13,预设,在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S对听说者H说出话语 “U(FA)”时,S预设“B”(语词、短语或子句)所指谓的对象或事态存在,当且仅当: S相信 “B”所指谓的对象或事态存在;S相信H也相信“B”所指谓的对象或事态存在;S相信H知道和。 这一预设是以下列规则为基础: 1、引发条件规则“B”是直陈话语“U(A)”中的专名、摹状词、量化名词(或名词短语)、或非重音的语词、短语和子句;或“B”是直陈话语“U(A)”推出的话语中的专名、摹状词、量化名词(或名词短语)、或非重音的语词、短语和子句;或“B”是疑问话语或命令话语加上真诚准则推出的语句中的抽象语句。 2、排除条件规则S相信
8、并且相信H也相信“B”所指谓的对象或事态存在,不与S说出的话语“U(FA)”、S遵守合作准则或S相信的交际语境C中的因素c1,c2, ,cn相矛盾。,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14,话语预设的种类和意义,话语有三种基本类型:直陈话语、疑问话语、命令话语。相应地,话语预设也可分为三种: 1、直陈话语的预设:可分为直陈简单话语的预设和直陈复合话语的预设。 2、疑问话语的预设:可分为选择疑问话语的预设、是否疑问话语的预设和特指疑问话语的预设。 3、命令话语的预设:具有U(!A)形式的话语。 研究话语的意义:有助于正确理解话语与进行有效交际。,第八章 语用逻辑,第三节 言语行为与合作原则,2019年
9、6月30日星期日,16,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认为说话者S在每一话语中实施了三种行为: 1、语谓行为:S说出“U(FA)”; 2、语旨行为:话语陈述了一个事实,或确认(否认)某一事实,或作出一项承诺,或发出一个指令,或给予一个劝告,等等; 3、语效行为:S说出的话语“U(FA)”所产生的效果或反应。 甲正举起气枪想打天鹅,乙说:“你可不应这么做呀!”甲听后放下了枪。 乙的语谓行为(即说了什么):“你可不应这么做呀!” 乙的语旨行为(说出这一话语的用意):劝阻甲不要打天鹅。 乙的语效行为(说了这一话语产生的结果):甲听从规劝后停止了射击。,言语行为理论是由美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并由美国哲学家塞尔发展
10、起来的一种语用理论。,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17,言语行为理论,塞尔对言语行为作出的分类: 1、话语行为:说出一个或一些话语; 2、命题行为:进行指称或谓述; 3、语旨行为:作出陈述、提出问题、发出命令、表示承诺等; 4、语效行为:对听话者在行动上、思想上、信念上所产生的某种效果。,1、小张学电脑了。(断定) 2、小张学电脑了吗?(询问) 3、小张,学电脑!(命令) 4、希望小张能学电脑。(愿望) 5、如果小张能学电脑,那么我资助98 微软软件。(有条件的许诺),根据塞尔的分类,说话者在五个不同的话语中实施了五种不同的语旨行为。,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18,言语行为理论的意义,1、
11、言语行为理论以一次言语行为(如断定、请求、警告、询问、感谢、祝贺、道歉等)作为话语交际的基本单位; 2、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表达或理解话语交际过程中的话语意义,不仅包含话语的字面意义,而且包含话语的言外之意; 3、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强调言语同时就是一种行动; 4、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语义概念是“恰当性”或“恰当性条件”,而不以真假作条件。,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19,语旨行为的恰当性条件,1、请求的语旨行为 命题内容条件:H的未来的行为A。 预备性条件: (1)H可以做A,并且S相信H可以做A; (2)对S和H来说,并不显而易见H会在事件的正常过程中自发地去做A。 真诚性条件:
12、S需要H去做A。 实质性条件:看作使H去做A的一次尝试。2、断定的语旨行为 命题内容条件:任一命题p。 预备性条件: (1)S有证据证明p的真实性; (2)对S和H来说,并不显而易见在不需要提醒的情况下H知道p。 真诚性条件:S相信p。 实质性条件:看作对p表达一个现实事态这一结果的承认。,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20,语旨行为的恰当性条件,3、询问的语旨行为 命题内容条件:任一命题或命题函项。 预备性条件: (1)S不知道“解答”,即不知这个命题是否为真的;或者就命题函项来说,不知道需要使之成为真命题的知识。 (2)对S和H来说,并不显而易见H将在没有被问及的情况下自行提供那样的知识。
13、(3)S相信H有能力并且愿意“解答”。 真诚性条件:S需要这个知识。 实质性条件:看作从H那儿取得这个知识的一次尝试。,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21,语旨行为的恰当性条件,4、警告的语旨行为 命题内容条件:未来的事件或事态E。 预备性条件: (1)S有理由相信E将出现,并且它不符合H的利益; (2)H并不显而易见E将出现。 真诚性条件:S相信E不符合H的最大利益。 实质性条件:看作对E不符合H最大利益这一结果的承认。 5、祝贺的语旨行为 命题内容条件:某些与H相关的事件E。 预备性条件:E符合H的利益,并且S相信E符合H的利益。 真诚性条件:S对E感到愉快。 实质性条件:看作对E感到愉快的
14、一次表达。,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22,语旨行为的分类,表达语旨行为的话语由两部分组成:命题内容;语旨用意指示机制。语旨行为的形式:F(p) ;其中 “F”是变项,表示话语的语旨用意;“p”是特定命题内容的表达式。,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23,语旨行为的分类,1、断定式断定式这类语旨行为的目的在于使说话者(在某种程度上)承认某个事物是那种情况。所有断定式语句都包含在真和假这一评价范围之内。公式为:B(p)其中:“”表示断定;“”表示它的适应方向是从语词到世界;“B”表示真诚性条件,代表“相信”这类心理状态;“p”是命题内容。表达这类行为的动词有:“断定”、“肯定”、“否定”、“陈述
15、”、“反对”、“报告”等。2、指令式指令式这类语旨行为的目的在于它们是说话者试图使听话者去做某件事。公式为:!W(H做A)其中:“!”表示这类语旨行为的目的;“”表示它的适应方向是从世界到语词;“W”是真诚性条件,表示“需要”或“希望”等等;“A”表示某件事。表达这类行为的动词有:“命令”、“请求”、“要求”、“建议”、“责成”、“禁止”等。,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24,3、许诺式许诺式这类语旨行为的目的是使说话者(在不同程度上)承担去做未来的某个事件的责任。公式为:CI(S做A)其中:“C”表示这类语旨行为的用途;“”表示它的适应方向是从世界到语词;“I”是真诚性条件,表示“意图”命题
16、内容是说话者S去做未来的某个事件A。表达这类行为的动词有:“允许”、“威胁”、“企图”、“宣誓”、“保证”、“打赌”等。4、表情式表情式这类语旨行为的用途在于表达命题内容叙述的事态中,其真诚性条件所表明的心理状态。公式为:E(P)(S/H+性质)其中:“E”表示对所有表情式都是共同的语旨用途和目的;“ ”是空集符号,它表示没有适应方向;“P”是一个变项,其变程就是完成这类语旨行为中所表达的各种可能的心理状态,而命题内容则把某些特性归于说话者或听话者。表达这类行为的动词有:“感谢”、“慰问”、“称赞”、“抱怨”、“悲愤”等。,语旨行为的分类,/,/,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25,语旨行为的分
17、类,5、宣告式宣告式这类语旨行为的特征在于,成功地完成这一类活动,就会使某一种社会性质的事态得到实现。公式为:D (P)其中:“D”表示宣告的语旨目的;适应方向“ ”既是从语词到世界,又是从世界到语词。它没有真诚性条件,所以在真诚性条件的位置上是空集符号“”;“P”则是一般命题变项。表达这类行为的动词有:“开除”、“宣战”、“任命”、“命名”、“判决”、“解雇”等。,/,/,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26,合作原则,美国学者格赖斯研究了言语交际,他认为为了使言语交际成功地进行下去,交谈者必须合作,即在不同的谈话阶段上,双方都会围绕一个或一组交际目的而相互配合,这就是合作原则。,合作原则的准则
18、,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尽可能多提供谈话目的所要求的信息; 不要提供多于谈话目的所要求的信息。,不要说你相信为假的话; 不要说你缺乏根据的话。,所说的话必须是和谈话目的有关。,避免表达的模糊性; 避免歧义; 话语应简短; 话语应是有秩序的。,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27,修正的会话合作原则,为了有利于准确解释交际语境中交际话语的话语意义,人们不断提出了一些会话准则的补充意见。下面是一种修正的会话合作原则: 1、真诚准则(质的原则) 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S对听话者H说出一句直陈话语“U(A)”时,S必须相信命题态度“A”所断定的事态是存在的,或者说,必须相信命题A是真的;
19、 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S对听话者H说出一句命令话语“U(!A)”时,S必须相信命题态度“!A”所要求的行动是H能够完成的或能够实现的; 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S对听话者H说出一句疑问话语“U(?A)”时,S必须相信命题态度“?A”所提出的问题是H能够回答。,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28,修正的会话合作原则,2、充分准则(量的原则) 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S对听话者H说出一句直陈话语“U(A)”时,S必须相信命题态度“A”所能提供的最大量事态; 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S对听话者H说出一句命令话语“U(!A)”时,S必须相信命题态度“!A”所要求的行动必须是S要求H作出的最大
20、限度的行动; 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S对听话者H说出一句疑问话语“U(?A)”时,S必须相信命题态度“?A”所要求回答的必须是S要求H作出的最大限度的回答。 3、关系准则(相关原则)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说出的话语必须是同谈话目的相关的,有助于实现谈话的目的。 4、方式准则 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说出的话语必须是不含混、无歧义和有序的。 5、态度准则 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说出的话语必须是有礼貌的。,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29,礼貌原则,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30,礼貌原则,(1)把自行车钥匙拿来! (2)把自行车借给出我。 (3)请把自行车借给我。 (4)能把自行
21、车借给我吗? (5)您下午用自行车吗?我下午想到亲戚家去,可是那里没有通公交车。,从(1)到(5)的礼貌程度依次增加。说话人最直接的目的是将自行车的钥匙拿到手。 (1)在表达方式上最直接,但最欠礼貌。(5)没有直接说出具体的要求,而是让听话者体会其中的言外之意,所以最礼貌。,第八章 语用逻辑,第四节 言语交际与语用推理,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32,言语交际,交际是人们应用符号传达思想感情、协调双方行为的过程。 言语交际就是通过说话或写文章的方式进行的交际。言语交际就是信息互递的过程,可以图示如下:,有效交际或成功交际的基础问题:(?)S1S1,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33,言语交际,
22、话语的表达过程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者或话语的发出者S总有一个意图I(S)以及这个意图可能产生的后果E(IS),总要借助话语U(IS)来向交际对象或听话者或话语接收者H表达以到实现这个意图以及希望带来的后果。可图示为: S:I(S)U(IS)/E(IS)H,话语的理解过程作为听话者H总是通过话语“U(IS)”的意义及可能产生的后果来把握说话者S的意图的,从而作为相应的言语反应。可图示为: H:U(IS)/E(IS)I(S),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34,言语交际,实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联孙抗曹的劝说: (1)诸葛亮的根本意图:促使东吴抗曹I1(E1) (2)要说服孙权必先说服周瑜I2(E
23、2) (3)要说服周瑜必须用激将法I3(E3) (4)向周瑜传达“曹操企图大小二乔为妾”的信息可以激怒周瑜I4(E4) (5)诸葛亮决定选择如下的话语方式来传达这一信息:“愚有一计,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甲卷旗而退矣。”又即时诵铜雀台赋强化这一信息:“揽二乔于兮,乐朝夕之与共。”U(FA),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35,推理过程图示为: 诸葛亮(表达): I1(E1) I2(E2) I3(E3) I4(E4) U(FA)(M) 周瑜(理解): (E1) (E2) (E3) (E4) U(FA)(M)周瑜的理解过程中包含了一系列“解码”的确认: (M=
24、M)((E4)= (E4))((E3)=(E3))((E2)=(E2))((E1)=(E1)),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36,语用推理,语用推理考虑的一些因素: 1、话语的字面意义; 2、说话者的话语意图; 3、说话的时空特点; 4、相关的背景材料; 5、听话者可能的理解程度。,语用推理指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意义的推理。,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37,语用推理,实例:在餐桌上X对Y说:“你能把盐递过来吗?”通常Y会完成向X递盐的语效行为。塞尔认为,Y是通过一步步语用推理来接受并完成X的这一间接请求的。 T1:向我提出一个问题,问我是否有能力把盐递过去的能力。(关于会话的事实) T2:
25、我假定他在会话中是合作的,而且因此他的表述具有某种目的或旨义。(会话合作原则) T3:会话背景没有表明对我递盐的能力有一种理论兴趣。 (事实背景信息) T4:此外,他大概已知道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事实背景信息) T5:他的表达大概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这个表达大概有某个进一步的以言行事的要旨。(由T1 T4推知)这个要旨能是什么? T6:任何指令式以言行事的一个准备条件是指H完成在命题内容条件中所断言的行为之能力。(言语行为理论),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38,T5:他的表达大概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这个表达大概有某个进一步的以言行事的要旨。(由T1 T4推知)这个要旨能是什么? T6:
26、任何指令式以言行事的一个准备条件是指H完成在命题内容条件中所断言的行为之能力。(言语行为理论) T7:因此,X向我提出的问题是这样一种问题,对这种问题的肯定回答会在逻辑上蕴涵着请求我把盐递过去的准备条件是满足的。(由T1和T6推知) T8:我们正在进餐,而且人们在进餐时通常要使用盐;他们将盐来回递来递去,或者让别人帮忙将盐递过来或递过去等等。(背景信息) T9:他因此暗指要满足一种请求的准备条件,他很可能想让我达到请求的服从状态。(由T7和T8推知) T10:因此,在没有任何其他可能的以言行事要旨的情况下,他大概在请求我将盐递给他。(由T5和T9推知)上面所描述的Y的整个推理,是在特定语境下进
27、行的,是在X的话语的基础上,交际双方遵守合作准则而展开的。,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39,隐涵的定义,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S向听话者H说出话语“U(FA)”并且“U(FA)”的意谓中有“命题态度”FA时,话语“U(FA)”隐涵命题态度FB。当且仅当: S遵守合作准则。 S认为,遵守合作准则,由FA可推出FB。 S断定了语境C中的c1,c2, ,cn等因素。 S认为,遵守合作准则,由FA和(c1,c2, ,cn)能推出FB。 S认为,H知道。隐涵的特征 1、可演算性如果在交际语境C中,S说出话语“U(FA)”时有隐涵FB,那么就有一个语用推理:其前提“U(FA)”的意谓加上合作原则或再
28、加上语境C;其结论是FB。即:(语境C合作原则“U(FA)”的意谓)FB 隐涵就是在这个模式中一步步推出的,这就是隐涵的可演算性。,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40,2、可消除性隐涵必定依赖于语境和合作准则的。因为只有在一个交际语境Cn中,在遵守合作准则的情况下,S说出话语“U(FA)”时才有隐涵FB。但是,如果在不同的交际语境Cm中,S说出话语“U(FA)”时则不必隐涵FB。 这就是说,隐涵FB是可以被消除的。 3、不可分离性在交际语境C中,S说出话语“U(FA)”时有隐涵FB,只是依赖于话语“U(FA)”的意谓U(FA),而不是依赖于话语“U(FA)”本身。如果在一个交际语境C中S说出话语
29、“U(FA)”有隐涵FB,那么在这个语境C中,S不说话语“U(FA)”而说出另一句和“U(FA)”有相同意谓的话语“U(FC)”也会有隐涵FB。这就是说,隐涵FB与话语“U(FC)”的意谓具有不可分离性。同样一句话语,可以因其所处语境不同或应用不同的合作准则而有不同的隐涵。,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41,1、应该歇歇了(不能没完没了的工作)劝告 2、得赶紧把那件事办了(不能再拖了)命令 3、能否带孩子去公园(平时老没有时间)请求或建议现实生活中大量语用推理是用隐涵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隐涵,对语用推理的前提分析就成问题,语用推理也就难以成立。,例如:妻子对丈夫说出话语“今天是星期天”,在不同
30、的交际情景中可以有不同的隐涵,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42,本章小结,基本内容 语用逻辑及研究内容。 语境、预设的概念及相应的分类。 言语行为理论及语旨行为的恰当性条件。 语用推理。重难点 话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意义,话语的预设。 言语行为的概念及应用。,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43,广义语境,言语环境(广义语境)具体分类如下:,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44,语义语境,它包含八种要素: 可能世界;时间;地点;说话者;听话者;被指对象;上下文;值域。去年初春,小邹在老蔡那儿对我说:今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逻辑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有三个议程。你看,能不能再研究一下上面提到的那件事。如果老
31、张不来,那就以后再讲。其中的:时间:“去年(初春)”/“今年”地点:“在老蔡那儿”/“北京”说话者:“小邹”/“我”听话者:“我”/“你”被指对象:“中国逻辑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下文:“上面提到的那件事”可能世界:“如果老张不来,”,语义语境,指涉及解决表达式(语词和语句)的指谓和所指谓问题的语境。,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45,语用语境,语用语境可分为:CO、CS、CH、CSH四种: 1、CO是U(FA)的语境,包括: 当前情况;上下文;“U(FA)”所涉及的事物和事态;说话者的情况;听话者的情况。 2、CS是仅为说话者S所认识的语境。 3、CH是仅为听话者H所认识的语境。 4、CSH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共同认识的语境。,语用语境中包含了语义语境,但语义语境只解决指谓和所指谓问题,而语用语境则进一步解决意谓和意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