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美同盟关系的强化以及影响。背景:冷战结束之初,由于共同敌人的消失,维持 40 年的美日战略同盟受到巨大冲击。同时,95 年以后,日本国内面临政治、经济危机。(详细背景)【1,与美国经济比较,日本经济依赖性和脆弱性明显,要振兴经济必须同美国合作。2,日本的大国外交战略收效甚微,促使日本重新考虑其对外战略,尤其对美政策。3,日本感觉面临许多挑战(中国崛起,俄罗斯问题等等) ,它没有能力单独解决这些问题。4,日本意识到在走向政治大国的过程中,离不开美国的大力支持。 】强化:1,克林顿访日,与日本首相共同发表了宣言,提出了对美日军事同盟重新定义,为美日展开军事行动,在东亚建立美日所希望的秩序制造理由
2、。2,两国签署美日防卫合作方针 ,确定了美日进行合作防卫的基本形式和内容。3,日本通过新指针相关法,结束了对美日安保体制的再定位,奠定了美日共同干预地区危机的法律基础。4,小布什上台后,更加重视美日同盟关系,主张提高日本国际地位,加强美日同盟。影响:对日本来说:经济上:通过美日同盟关系,得到了美国的合作和支持,从而振兴日本经济。政治上:通过美日同盟关系,为日本的大国战略减少了路障,提高了本国国际地位。安全上:通过美日同盟关系,维护了日本安全问题,减缓了日本面对东亚地区外来的压力,利用美国建立日本希望的东亚秩序。军事上:通过美日同盟关系,日本积极发展自己的外向型军事力量,确立自己在东亚的绝对军事
3、地位。对美国来说:1, 除了在经济上获得收益以外,与日本同盟关系,可以使美国更多的插手东亚事务,为建立美国世界霸权打下基础。2,可以把日本当做牵制中俄的前沿阵地。3,通过支持日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为自己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同时,也使日本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多义务。波黑内战波黑冲突起源于波黑境内的穆斯林、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三个主要民族在波黑独立问题上的分歧。1992,波黑穆斯林和克罗地亚进行全民公决,宣布波黑独立,进一步激化了同塞尔维亚的矛盾,同时,欧共体和美国先后宣布承认波黑独立,拉响了“火药桶”引线。塞尔维亚立即宣布成立“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 ,独立于波黑,但留在南联盟内,这一
4、行动导致内战随即爆发。这场战争是一场混战并得等到了一些国家的援助,正是由于这种国际化性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国际社会为此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是都无法平息这场战争,后来在美国干预下,波黑终于实现了“强制性”和平。波黑内战是长期以来原南斯拉夫民族矛盾和波黑境内民族冲突结果,也是二战后,经历时间最长,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战争。冷战后俄罗斯外交演变背景:冷战后,俄罗斯在政治、经济上面临许多困难:政治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崩溃等等问题。但是俄罗斯为追求大国地位,积极努力。俄罗斯自独立以来,对外战略调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推行亲西方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建立初期,最大限度的向西方国家靠近并加入其行列,希望依靠西
5、方国家支持摆脱目前困境。与美国关系打得火热,重视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但其亲西方的外交困难重重,经济上没有起色,政治上持续动荡,沦为谁都不尊重的“三流大国”第二阶段:推行既重视西方又重视东方的“双头鹰”外交。1,强化同独联体国家的关系,积极参与解决波黑问题。2,坚决反对北约东扩,拓展亚太外交。3,恢复了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在一些国际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第三阶段:全方位外交战略。叶利钦提出了,强调建立多极世界的客观趋势,主张俄在多极世界应该发挥一个有影响的大国的作用。外交总方针:以西为主,东西兼顾,加强周边,广泛结交。主要特点:1,以西方为重点,东西兼顾的双头鹰战略虽未改变,但更加突出“借
6、东制西”,2,争取大国的总目标未变,但强硬和灵活的策略运用更加适度,3,在重大问题上同西方争影响。4 加强周边关系,对第三世界外交由战略收缩转为战略扩张。此外,普京上台后,提出了以维护国际利益为核心,以经济发展、增强国力为宗旨的外交目标,这不仅仅是对前任的继续也是针对当前形势做出的调整。针对西方国家的咄咄逼人之势,普京确立了“核威慑”政策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争取同美国和西方改善关系。意义: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是根据不断发展的国际形势做出的判断。期目标来看是为了恢复起世界大国地位。俄罗斯的外交有力的对美国的战略形成牵制,但因国力衰弱,回旋余地有限。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加快了恢复大国地位
7、的步伐。冷战后,第三世界不断被边缘化的原因。第三世界指的是:广大的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冷战结束后,第三世界在危机中抉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本身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是难逃被世界不断边缘化。原因:1,深刻的历史根源。经济上结构单一,基础薄弱。政治上,政治制度与国情不符,国内动荡。2,冷战的终结把第三世界置于一个困难的环境。外援减少,国际旧秩序和自然灾害使国内危机严重。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危机。一些本身内部恶劣的国家在全球化面前受到巨大冲击和压力,发展中国家在南北处于更不利的位置。4,西方人权与民主化的压力以及政策的失误。大多数国家选择了不符合本国的政治体制,导致国内矛盾激烈。5,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使国际金融危机风险加大,给相关国家造成巨大损失。6,内战和地区冲突。一些地区因民族、宗教矛盾而引发的内战,是这些地区经济前景难料。7,武无力解决所面临的人口,资源,难民等等全球性问题。综上所述,冷战的结束和经济全球化,使得第三世界国家有的走上了自强之路,有的则进一步被边缘化。这些问题不仅是第三世界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