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庄小学名师培养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科教兴国” “人才强过”战略,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面向新世纪的高素质的骨干教师、学科(学术)带头人和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专家,为王庄教育、王庄人民办实事,特制定王庄小学名师培养方案。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培养适应王庄小学教育发展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为重点,构建一个开放、高效的“名师”成长平台,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带动王庄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建设教育强乡提供人才保障。二、培养宗旨“名师”是指在本学科领域或学校管理中,代表我校教育教学或管理的最高水
2、平,德才优异,贡献突出并得到社会公认,在我乡乃至全市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师。他们是我乡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表率和专家。 “名师”培养的宗旨是建立一支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需要,能够引领我校教育教学与管理改革,在全校乃至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改革中产生影响的教师队伍,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全面提升全体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努力把王庄小学建设成为农村示范小学。三、培养目标努力构建“名师”人才培养梯队。用 3-5 年的时间,在我校教师中培养出 10 名校级“学科骨干教师” 、3 名市级“学科骨干教师” 、2 名市级“学科骨干教师” 、1 名市级“名师” 。四、基本原则1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
3、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更好地统筹人才工作,为实施好学校“名师工程”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2坚持协调原则。 “名师工程”应与和谐发展相协调,以培养知名教师为重点带动整个王庄小学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类层次的教育人才协调发展。3坚持系统原则。学校“名师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以系统的方法开展工作,形成在学校的统一领导和规划下,学校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注重挖掘全体教职工潜力,接轨发达地区的师训平台,创新机制,改进方法,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支持我校“名师工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坚持效益原则。学校“名师工程”应以效益为前提,根本目标是提高
4、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注重发挥点面调控能力,实现有限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追求速度和效益,把投资和效益、数量和质量、速度和层次、局部和整体、需要和可能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教育投入的最大收益。5坚持实践第一原则。学校“名师工程”要遵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一般规律。培养工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第一原则。培养对象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提高本领,从实践中提炼理论;培养出的“名师”要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构建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修订和完善,以便科学地指导实践。五、培养方案(一)培养对象我校在职的且在本学科领域有
5、系统研究、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作出创造性成绩的优秀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学校领导干部等人员。(二)基本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党的方针、政策。2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高度的敬业奉献精神;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善于用正确的政治观点教育学生,能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4关心集体,善于团结协作,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具有全局观念;坚持原则,严于律己,作风正派,道德高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5具有
6、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和相应的教师资格;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和专业知识;较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本学科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6有精湛的业务水平。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安排科学,教学效果显著,能在乡级及以上范围内起教学示范作用,并得到同行的公认;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指导优秀学生和辅导学习困难学生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能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7具有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勇于改革和创新;积极承担和完成教育教学研究或校本教材建设工作,有较高水平的经验总结、科研报告、教材或论著;教育教学研究在市内有较高的知名
7、度。8具有培养、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有明确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所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三)培养方式按照“名师工程”人才培养梯队建设的要求分层组织各类培训。参加培训的对象要按照标准经过严格的筛选。1培训形式主要采用业余培训形式,学习时间为 1-2 年。实行主体研修式培训模式,平时采用个人自学、导师指导、访问考察、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每学期集中培训 1-3 次。2培训策略(1)理论先导策略培训期内,所有培养对象均要读完由指导老师指定的理论著作,并结合教育与管理实践,撰写有一定价值的读书笔记。鼓励培养对象参加学科课程与教育管理等专业的更高层次的进修。(2)名师指导策略聘
8、请市市级名师及进修学校专家,对培养对象实行集体辅导与个别指导。(3)科研兴师策略所有培养对象均须承担一项与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有关的校、市级以上立项课题,走科研成才之路。同时所有培养对象都应承担一定的教师教育科研培训和教学示范义务。(4)交流推广策略利用校园网,建立校“名师档案库” 。现有的每位校、市级骨干教师均应建立个人网页;每位培养对象也应逐步建立个人网页,参与网上交流;每年选派培养对象参加市、市级或国家级培训;定期聘请有影响的教育专家来讲学。六、主要措施1提高认识,树立教师教育的新观念。要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名师工程”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
9、名师”培养工程作为关系本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主动地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名师”是教师队伍的精英,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先锋。 “名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推进速度,决定一个地区、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水平。当前,解决普遍存在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骨干力量相对薄弱和优秀教师出现断层等问题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一项极其紧迫的任务。 “名师工程”是我校推出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要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充分认识这项工作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以及当前的重要意义。2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名师工程”实施规划。成立实施“名师工程
10、”领导小组,组长由陈勇担任,副组长由赵应伟、林海、敖宏担任。成员:王培、陈珂、黄璇、王媛、张泽东。杨弟松具体负责我校“名师工程”的日常事务与协调工作。3公开筛选,改革“名师”评价标准。要进一步强化学校在人才筛选中的主体作用,严把“名师”筛选质量关,注重思想政治素质、学风和科学精神、学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素质。学校在“名师”培养工作中要坚持公开筛选、平等竞争、择优支持、动态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专家、同行、学生、家长在“名师”综合评价中的作用。改革“名师”评价标准,实施“名师”分层、分类管理,对不同类型的学科、不同特点的教师应有不同的评价指标,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
11、力等要素构成的“名师”评价体系。4严格管理,提高实施的质量。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严格过程管理,建立“名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名师” 专业发展档案袋 ,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发展。校级“骨干教师”任期三年,任期内由校“名师工程”领导小组组根据其职责要求,每年进行一次基本考核,满三年进行全面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实行优胜劣汰。在“名师工程”实施期间,对新涌现出来的符合“名师”培养对象条件的特优教师,经学校推荐、 “名师工程 ”领导小组同意,可以补充为“名师”培养对象。 “名师”培养对象所在学校要切实重视日常管理和考核工作,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于工作成绩优异予以表彰和奖励。5加
12、大投入,确保“名师工程”的实效。七、建立考核和津贴等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名师”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辐射作用,教管中心根据绩效考核方案,对“名师”每学年考核一次;对考核合格的“名师”发给相应的津贴;同时在培训学习、外出交流等方面给予政策的优待和经费的支持。清镇市王庄小学2014 年 4 月附件:分层培训计划表名师培养分层计划表培训层次培训重点 培训目标 措 施 任务要求校级名师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能力。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鲜明的教学个性。提升科研水平,形成研究成果。全面提升培养对象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能力。提高培养对象在教育
13、教学方面的威望和知名度。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或参加学术交流。 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等工作的机会。提供学历进修机会。利用假期组织集中学习和培训。提供校内外公开教学、讲学锤炼的机会,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市级公开课和讲座。在评先评优时,根据考核结果,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要求申报者从教学、科研等方面制订出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并向所在教研组展示自己的计划。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中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与引领作用。认真备课,要有过程较为详细的教案,60左右的课要有教学反思,做到“一课三备”。每学年至少开设 1 节校级以上公开课或讲座;采取个别辅导、上示范课、开设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向所在教
14、研组青年教师开放课堂教学。每学期听本学科其他教师的课 20 节以上并给予指导;有固定的指导对象,较好地完成指导任务。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每学年至少在区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1 篇3000 字左右的文章,并积极向核心期刊投稿。 针 对 自 己 教 学 特 色 和 风 格 的 形成 , 展 开 课 题 研 究 与 实 验 , 积 极参 与 学 校 研 究 课 题 的 研 究 。市市级名师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能力。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全面提升培养对象的专业素养,使之具有较系统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先进的教育观念。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鲜明的教学个性。具有一定的行动研究能力。
15、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或参加学术交流。 提供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等工作的机会。提供学历进修机会。假期组织集中学习和培训。在评先评优时,根据考核结果,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要求申报者从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制订出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并向所在教研组展示自己的计划。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中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与引领作用。认真备课,要有过程详细的教案,80以上的课要有教学反思,做到“一课三备”。每学年撰写 1 篇高水平的本专业学术论文,并在市及以上正式刊物独立发表或在市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含教育学会)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及以上。每学年上 1 节校级以上示范课或开设 1 次专题讲座;有固定的指导对象,且指导效果良好;向组内教师开放课堂,每学期听本学科其他教师的课 15节以上并给予指导。积极参与学校申报的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