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格障碍 Personality Disorder,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 孙晚霞,固有的行为模式 待人处事的习惯方式 心理特征的总和 相对稳定性 先天生理+后天环境,人格障碍 personality disorder,明显异常 根深蒂固 适应不良(损人或害已) 早期开始,区分正常与异常人格,统计学标准社会文化标准,人格障碍与人格改变,人格障碍 起病、原因不明确 持续终生 评价依据为社会准则,人格改变 获得性的,病因明确 可恢复或部分恢复 评价依据为病前人格,病因学,生物学因素 (家族,双生子,寄养子,XYY,EEG,发育) 心理发育因素 (童年不幸,教养不当,不良家庭,差生歧视) 环境因素 (狐
2、朋狗友,媒体影响,不良风气),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起病早,持续久,无病程 可有脑功能障碍,无病理学改变 行为模式明显异常 情感行为异常,无明显认知障碍 屡错屡犯 日常工作生活尚可,知道后果和别人评价,主观痛苦 治疗、教育效果不佳,人格障碍与精神疾病关系,人格特征可以成为精神疾病易感因素或诱发因素。 某些人格特征是精神疾病的潜隐或残留表现。 人格障碍和临床综合征可以有共同的素质与环境因素,二者可以共存,但不一定有病因关系。,CCMD-3 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1. 症状: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明显、广泛、稳定、长期偏离:认知(对自我和他人的感知、态度、行为方式)情感(范围、强度、唤起和反应) 控制冲动
3、和个人需要 2. 严重:病人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 3. 病程:始于童年、青少年,18岁,2年 4. 排除: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的表现及后果,CCMD-3类型,偏执性 分裂样 反社会性 冲动性 表演性 强迫性 焦虑性,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表现: 对周围的人或事物敏感、多疑; 经常无端怀疑别人要伤害、欺骗或利用自己,或认为有针对自己的阴谋; 遇到挫折或失败时,易于埋怨、怪罪他人,推诿客观; 容易与他人发生争辩、对抗; 常有病理性嫉妒观念; 易于记恨,对自认为受到轻视、不公平待遇等耿耿于怀,引起强烈的敌意和报复心; 易感委屈; 自负、自我评价过高,对他人的过错
4、不能宽容,固执地追求不合理的利益或权力; 忽视或不相信与其想法不符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改变病人的想法。,分裂样人格障碍,以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男性略多于女性。表现为: 性格明显内向(孤独、被动、退缩); 表情呆板,对人冷漠,缺乏情感体验; 常不修边幅、服饰奇特、行为怪异; 言语结构松散、离题、用词不妥、繁简失当,但并非智能障碍或文化程度受限所致; 爱幻想或有奇异信念(如相信特异功能、第六感觉等); 可有牵连、猜疑、偏执观念,或奇异感知体验,如一过性错觉或幻觉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
5、本组病人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8岁前)就出现品行问题,如:,经常说谎、逃学、吸烟、酗酒、外宿不归,欺侮弱小;经常偷窃、斗殴、赌博、故意破坏他人或公共财物、无视家教、校规、社会道德礼仪,甚至出现性犯罪行为,或曾被学校除名或被公安机关管教等。成年后(指18岁后)习性不改,主要表现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如:,经常旷课、旷工; 对家庭亲属缺乏爱和责任心,待人冷酷无情; 经常撒谎、欺骗,以此获私利或取乐; 易激惹,冲动,并有攻击行为; 缺少道德观念、对善恶是非缺乏正确判断,且不吸取教训; 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以恶作剧为乐,故使其家属、亲友、同事、邻居感到痛苦或憎恨。,冲动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
6、格障碍),以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常表现: 情绪不稳,易激惹,易与他人发生争执和冲突,冲动后对自己的行为虽懊悔,但不能防止再犯; 人际关系强烈而时好时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情感爆发时,对他人可有暴力攻击,对自己可有自杀、自伤行为;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表现冲动、缺乏目的性与计划性,做事虎头蛇尾,很难坚持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表演性(癔症性)人格障碍,以过分的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为特点。表现: 情感体验肤浅,情感反应强烈易变,感情用事; 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渴望别人注意,或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过分;,过于喜欢表扬,经受不起批评,爱撒娇、
7、任性、心胸狭窄; 自我中心,强求别人满足其需要或意愿,不如意时则表现强烈不满; 暗示性强,容易受他人影响或诱惑; 富于幻想,缺乏真实性; 喜欢寻求刺激而过分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强迫性人格障碍,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男性多于女性 2倍,约 70%强迫症病人有强迫性人格障碍。表现为:,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严、过高、按部就班、常拘泥细节,否则感到焦虑不安; 好洁成癖; 常有不安全感,往往穷思竭虑,对实施的计划反复检查、核对,惟恐疏忽或差错; 主观、固执,要求别人也按其方式办事,否则即感不快; 在解决问题时常犹豫不决; 过分节俭,甚至吝啬; 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
8、道德规范,过分投入工作,业余爱好少,缺少社交往来,工作后缺乏愉快和满足的内心体验,反而常有悔恨和内疚。,焦虑性人格障碍,以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及自卑为特征,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主要表现为:,1)一贯的自我敏感、不安全感,及自卑感; 2)对遭排斥和批评过分敏感; 3)不断追求被人接受和受到欢迎; 4)除非得到保证被他人所接受和不会受到批评,否则拒绝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 5)惯于夸大生活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达到回避某种活动的程度,但无恐惧性回避; 6)因“稳定”和“安全”的需要,生活方式受到限制。,依赖性人格障碍,以过分依赖为特征,主要表现: 1)要求或让他人为自己生活的重要方面承担责任; 2)将自己的需要附属于所依赖的人,过分地服从他人的意志; 3)不愿意对所依赖的人提出即使是合理的要求; 4)感到自己无助、无能,或缺乏精力; 5)沉湎于被遗忘的恐惧之中,不断要求别人对此提出保证,独处时感到很难受; 6)当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结束时,有被毁灭和无助的体验; 7)经常把责任推给别人,以应对逆境。,人格障碍的治疗,药物治疗异常应激或情绪反应时短期使用 心理治疗建交,自省,鼓励,强化难以直接改变行为,但可回避诱发处境 教育训练行为矫正,人格障碍的预后,欠佳幼年期培养健全人格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