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西方心理学史第十讲.ppt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8494358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心理学史第十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西方心理学史第十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西方心理学史第十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西方心理学史第十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西方心理学史第十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西方心理学史,第十讲,第六章 早期行为主义,第一节 华生的行为主义体系,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1958)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900年获伏尔曼大学硕士学位。后进入芝加哥大学,就学于杜威、安吉尔和洛布,1903年,获芝加哥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博士学位。1908年,当华生成为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的同时,他又获得了霍普金斯正式教授的职位。尽管华生对芝加哥大学十分留恋,但由于霍普金斯大学让他来指导实验室,比芝加哥大学给他更丰厚的薪水,这些优越的条件,使华生最终还是来到霍普金斯大学,他在这里渡过了他学术生涯最辉煌的岁月,一直到1920年。,1920年,因主持一项有关

2、性行为的实验研究,引起家庭纠纷与妻子离婚而被迫改行从事广告商业活动,直至1945年退休。但在20世纪20、30年代,他还著书立说,用大量的时间普及行为主义。1925年他的行为主义一书出版,这本书是华生行为主义的通俗表述。 1958年华生去世,享年80岁。,一、关于心理学的性质和对象,华生和詹姆士、安吉尔一样,坚持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华生看来,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而且必须成为一门纯生物学或纯生理学的自然科学。否则,它就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华生认为,如果把意识的研究作为心理学的对象,心理学就永远不能跻身于科学之林。在他看来,不管构造派心理学主张研究意识的内容,还是机能心理学

3、主张研究意识的机能、状态,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因为心理、意识和灵魂一样,本身既不可捉摸,又不能加以证实,所以心理、意识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几十年来心理学中的混乱、分歧、争论和失败,都是由于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被鬼火似的意识缠绕所造成的,因此,有必要放弃以心理或意识为自己的对象。,华生认为,行为是有机体应付环境的全部活动。刺激是指引起有机体行为的外部和内部的变化,而反应则是指构成行为最基本成分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无论引发行为的原因多么复杂,但最后都可以归结为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这样,全部行为,包括身体活动,也包括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都不外乎是由一些物理化学变化所引起的另一些物理化学变化而已。

4、,华生从严格的决定论出发,认为一定的刺激必然引起一定的反应;而一定的反应也必然来自一定的刺激。如完全知道刺激,就可推知会有什么反应;如完全知道反应,也可推知曾有什么刺激。华生认为,研究心理学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确定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系的规律,以便预测行为和控制行为。,但是,在描述人的行为时,要贯彻这种元素主义机械决定论是困难的。因为不仅很少有什么简单而固定的刺激反应关系,而且常常是同一刺激在不同场合下会引起不同的反应。在这种困难面前,华生不得不扩大两个概念的范围:把生活中比较复杂的影响(刺激)称为情境;把比较复杂的反应称为动作。他认为,看到刺激与情境、反应与动作之间的这种差异是必要的和有益的。但

5、他在使用这些概念时又常加混淆。,华生认为,反应有内隐的、外显的、或遗传的、习惯的之分,根据它们不同的结合,他把反应分为四类:,(1)外显的遗传反应,如抓握 (2)内隐的遗传反应,如内分泌腺的分泌 (3)外显的习惯反应,如游泳、打球等 (4)内隐的习惯反应,如思维活动。,华生认为,神经系统、连同中枢在内,只不过在感觉器官与反应器官之间起联络、传导作用而已。他虽然承认中枢神经系统在人的行为中不可缺少,但是他认为它与其它器官如心脏、肌肉、骨骼等的作用几乎无多大区别。他说,神经系统的作用不过“使有此机制者在接受刺激时比没有神经系统的有机体较为迅速和完善而已”。,这种贬低神经系统作用的主张,充分表现他的

6、外周说。他还强烈地谴责“内省主义的心理学家们”对脑作用的强调,说他们把脑看成了一个神秘的箱子,“凡是他们不能用精神解释的东西都被推到脑子里去”。后来,神经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证明,华生的主张是极为浅陋的。,二、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由于华生在心理学对象上摒弃主观意识而主张研究客观行为,因而在心理学方法上反对使用内省法而主张采用客观法。华生认为,一个人除了能对自己进行内省观察外,决不能对任何别人进行内省观察。而在对自己进行的内省观察中,也由于缺乏一致的标准,使经过严格训练的被试者也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所以,内省只能给心理学带来分歧和混乱,必须加以抛弃,应大力提倡客观法。,客观法具体包括四种方法:,

7、(一)观察法 1、无帮助的观察法。也就是通常所讲的自然的观察 2、借助仪器的观察。,(二)条件反射法,华生认为,首先在聋、哑人、婴儿和某些病态的被试的情况下,口头报告的言语方法不能使用。其次,对动物的实验当然也不能用言语报告的方法。华生把条件反射法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以获得条件分泌反射的方法;一类是用以获得条件运动反射的方法。华生不仅把条件反射法正式列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且还亲自运用这一方法对儿童的情绪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口头报告法,华生认为,在正常人身上,有一种在动物身上不存在的,甚至在变态的人身上也不完善的能力,即观察自己身体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进行

8、口头报告的能力。而且,人对于各种情境的顺应更经常地用语言而不用其他运动来实行。有时,这甚至是唯一可观察到的反应。这也决定了对人的研究不仅可能,而且必须采用口头报告的方法。而在对动物、婴儿、病态者的研究中,则只能用其他的方法了。,华生的口头报告法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人们认为,华生把内省法从前门赶出去,又以口头报告法把内省法从后门迎进来。尽管华生辩解说,语言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行为反应,听取别人的语言和观察别人的身体动作一样,都属于客观观察。可是,人们在评论华生的口头报告法时仍然认为,华生混淆了内省和自我观察的言语报告。其实,华生所讲的口头报告法,所报告的只是自己机体内部的变化,而不是心理和意

9、识的活动,因而不是通常所谓的内省。,(四)测验法,华生认为,已有的测验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它们大多数都和语言行为联系在一起,这就使有语言缺陷的人不能运用这种方法。因此,他主张要设计和运用不一定需要语言的,明显外部表现的行为测验。,总之,华生主张以客观的方法代替内省法,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这种进步表现在心理学研究比较容易获得可靠的结果,而且不同的科学家可以相互交流,相互验证。,三、华生的其它重要的心理学理论 (一)本能理论,否认行为的遗传和本能的作用,是华生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之一。他起初并不否认遗传的本能,认为本能是反射,但不承认反射可以遗传,而承认这些反射之间的组合可以遗传。在后期著作中,他

10、便完全否认行为可以遗传,否认本能的存在,反对在心理学中继续使用本能的概念。,华生认为,人和动物如果有什么与生俱来的行为的话,也只是由于与生俱来的身体结构。就是说,这些身体结构制约了对一定类型的刺激做出某种反应。他以澳洲土著人使用的一种叫做“飞去来”的武器为例,说明这种武器被抛出去之后会转回来是其结构决定了功能,也只有结构上的遗传而没有功能上的遗传。至于较复杂的行为,华生认为完全来自学习,尤其是早期训练。,华生否认了行为遗传和本能作用的结果,必然导致他的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二)情绪理论,华生认为,情绪是遗传的,原初的,其反应是模式化的、类型化的,即使情绪反应的各个细节表现出一定的恒常性,

11、规律性和顺序性。他认为,情绪活动于体内,包括整个身体,尤其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原始情绪模式表现为惧、怒、爱三种基本情绪反应。它们各有其发生的主要情境及其典型表现。,他说,他用这几个名词时,自己踌躇很大,深怕别人误解为意识一类的主观的东西。他希望人们抛弃这些名词的旧含义,而用呼吸、心跳以及其它不学而能的反应的观点来理解。可见,华生的情绪学说和詹一兰的情绪学说相类似,均把情绪归结为内脏和腺体的变化,所不同的只是华生否定知觉和意志过程,而将不同的情绪确定为特定内脏变化的行为表现。,华生用条件反射的方法研究情绪发展变化,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他认为,人的各种复杂情绪是通过条件作用,而逐渐形成

12、的(如对11个月的小阿尔伯特实验)。其次,华生认为,由条件反射形成的情绪反应具有扩散和迁移(泛化)的作用。在对白鼠形成恐惧反应后,孩子也会怕其它带毛的东西和动物如兔、猫、狗、刷子等。,再次,华生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又可形成分化条件情绪反应。除条件刺激白鼠外,其他刺激单独使用时,不以重击声来强化,则扩散消失,只对白鼠保留恐惧反应。另外,华生认为,不良的条件情绪反应,可以通过条件反射方法如重行条件反射作用或解除条件作用加以消除。,(三)思维理论,华生认为,思维也是一种感觉运动的行为。他说,语言的习惯有两种,一种是外显的语言习惯,这就是言语;一种是内隐的语言习惯,这就是思维。两种习惯动作在本质上是

13、等值的,因此,言语是大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谈话。在这里,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内隐的语言习惯是由外显的语言习惯逐渐演变而来的。开始是儿童独自一人不断地对自己讲话,以后在大人与社会的要求下,变为小声的讲话,最后又变为只在嘴唇之内出现。华生注意到了言语与思维的联系。,华生认为,人类除了内隐语言的思维而外,还有非语言形式的思维。如聋哑人说话时就是用肢体运动代替字词的,他们的言语和思维都是以同样的肢体反应来进行的。甚至正常人也并非总是用词来进行是思维的。,(四)人格理论,华生认为,人格(personality)乃是一种动作的总和,是我们所有的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系

14、统很多,如公共讲演系统、沉思系统、恐惧系统、爱怜系统等。但是各个习惯系统所占的地位却不同。对人格的分类和对个别人的人格的判断,是以占优势的习惯系统为根据的。,华生认为,人格是可以改变的。因为他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改变人格的唯一方法就是改变一个人的环境,使之在改变的新环境中,不得不去养成新的习惯系统,人格也就得到改造。,四、对华生行为主义的评价:,(一)华生的缺陷:否定了意识,贬低了生理和遗传的作用,否定本能的存在、否定了脑和神经中枢的地位,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这些都使他受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的批评。也使他的学说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困境。,(二)华生行为主义的积极意义和对心理学的积极影响,第一、以行为为心理学研究对象,使心理学获得了与其他自然科学所供有的客观性,从而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具有自然科学的特征, 第二、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第三、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