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说课稿,平乡县第七中学 杨 燕,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链接,重点难点,实验目标,教学反思,教学过程,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这个实验利用之前学习的天然水的净化中,关于溶解、过滤的操作方法,并结合溶液溶解度及蒸发结晶的知识,向学生介绍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表达能力;也是继学习氯化钠的性质、用途、存在及晒制之后对整个知识体系的进一步提升和拓展。,根据化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的体现要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讨论,能设计出分离粗盐中难溶性杂
2、质的方案。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二、实验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过滤、蒸发的实验过程,学生归纳总结出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参与过滤、蒸发的实验过程,学生逐渐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并善于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验重点,实验难点,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体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过程,对粗盐初步提纯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根据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实际确定重点和难点。,三、重点难点,导入新课(23分钟)自主学习设计方案(10分钟)合作探究(1520分钟)讨论交
3、流(10分钟)总结评价(23分钟),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景,明确任务,视频引入 观察粗盐、食盐 提出问题 引出学习任务,环节(二)自主学习,设计方案,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小组汇报,小结(投影),环节(三)合作交流,主动探究,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展示产品,合作实验,比一比谁是实验高手!,3人组,称量,环节(四)讨论交流,拓展升华,1.分析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 2.几次用到玻璃棒的作用 3.制取粗盐时,晒盐的目的是通过蒸发盐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 4.经过我们提取后的食盐是我们的食用盐吗?为什么?,环节(五)课堂总结,自我评价,1.今天我知
4、道了我学会了我还收获了2. 回归课本,回归生活,分离混合物的思路和步骤,每一步操作应注意的问题,环节 (六) 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单,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及问题讨论等,本节课我运用了“问题探究法”和“小组合作学习”, 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首先从学生的体验出发,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探究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对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化学来源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实验进行当中总会有少数同学,不能主动完成探究任务,针对这些边缘化的同学,要给予更多关爱,使他们尽快融入课堂活动当中。
5、,谢谢指导,影片片段,课前播放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将盐运上山的视频,他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主题。,如何将粗盐转化为精盐?,怎样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粗盐中有哪些杂质? 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可采用什么方法? 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需要哪些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哪些仪器和用品? 每个步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分组讨论:,实验原理:,不溶性固体与可溶性固体分离采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实验用品:,药品:粗盐,水 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 匙, 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实验步骤:,1.溶
6、解,2.过滤,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用量筒量取约10 mL水倒入烧杯中。用托盘天平称取 约5g粗盐。将称取的粗盐逐渐加入烧杯里的水中,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量 剩余的粗盐。,用滤纸和漏斗制一个过滤器。将烧杯中 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进行过滤 。 若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把滤液 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 璃棒不断搅拌液体,待出现较多固体时 停止加热。,3.蒸发结晶:,待蒸发皿中的固体冷却至室温后,称量所得固体质量。,4.称量:,5.计算产率:,KNO3 Na2CO3,NaCl,Ca(OH)2,通过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之后,得到的固体就是纯净的食盐了吗?,杂质:MgCl2、CaCl2、硫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