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知识归纳,其的意义用法 一、作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 ,作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 ,“他们的”,例:其文漫灭游褒禅山记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2、第三人称代词。主语,应译“他” “它” “他们”,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作指示代词,译为“那” “那个” “那些” “那里 ” “这” “这些”,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有蒋氏者,专其
2、利三世矣。(捕蛇者说),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其一犬坐于前 (狼),二、作副词 1、 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 “大概”、“可能”,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三、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四、作助词,
3、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何其】译为“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之“的用法一、“之”作代词用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二、“之”作动词用 、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
4、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
5、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其实,只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总结,文言文的学习并不难,是的意义 1、指示代词 这、这个、这样,引申为这样看来、由此看来 例: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例: 2、代词 放在前置宾语和动词间,复指前置宾语 例:唯利是图 3、系词 是 例:此必是豫让也。,“于”用法意义 1、介词,引出动作处所时间的对象在、到、向、从、对于 例:海运将徙于南冥
6、 2、介词,表比较 例: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3、表被动 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则的意义用法 1、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连词 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 ,“要是就”,“那么”“就”“便”。 例: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
7、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诗经),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例: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判断句 1、南冥者,天池也。 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玉 3、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4、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5、刘备,天下枭雄,6、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7、用“乃、即、则、
8、皆、必、本、系等副词表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例:臣本布衣,8、用“是”做判断动词 文言文中也有,少见。 例:臣是凡人,偏在远郡。,志 1、博闻强识 2、志怪者也 3、三国志、县志 4、处处志之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记忆;记述;记事的书或文章;标记;志向,文言虚词“焉”字用法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2.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从哪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二.代词 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2.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
9、知死(论语)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的”。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译:盘旋屈曲的样子,就像蜂房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10、译: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疑问代词: (1)指人的。有“谁、孰”。 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2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 a “何”: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 b “胡、奚、曷” :如“子奚乘是车也?”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 c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 、“奚以”询问原因;,(3 )指处所。有“安、恶、焉”。 a 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焉置土石?”;b 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询问处所。如“沛公安在?”c 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哪里”。如: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泰戈尔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高永祚 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培根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精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