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北美、欧盟经验的分析.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477814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2.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北美、欧盟经验的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北美、欧盟经验的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北美、欧盟经验的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北美、欧盟经验的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北美、欧盟经验的分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北美、欧盟经验的分析姓名:邱建国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世界经济指导教师:孔庆峰20080408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迅速发展,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呈现和发展,各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区、共同体和关税同盟日益多见,并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东亚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人口最多的地区,被称为支撑世界经济格局的三大板块之一。但是在其他两大板块欧洲和北美的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一体化已经取得很大

2、成绩的情况下,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却陷入了困境,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而无法顺利推进,极大地限制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和贸易增长潜力。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政府更加深刻认识到加强区域性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探讨进一步扩大经济合作的可能性,一体化路径的选择成为关注的重点。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功典范,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历来为其他地区所重视,他们所取得的重大成绩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研究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经验对于东亚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欧盟、北美和东亚一体化进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欧美经验对于东亚一体化的实际参考价

3、值,并探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与预期经济效应,以期探索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最佳途径,给出能够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的有效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背景、东亚经济一体化概念的提出以及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对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关税同盟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发展、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并从五个方面就相关文献中关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将东亚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进行了对比,在分析一体化进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的基础上指出其对东亚的借鉴意义。第五部分从经济实力基础、贸易投资基础、体制和制度基础三个方面分析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并在总结北美和欧盟一体化经济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预期效应。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提出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在主导力量的确定、合作理念、制度安排等方面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提供了借鉴,东亚经济一体化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路径,通过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实现从三个“10+1“到“10+3”的过渡,解决影响一体化进程的各种因素的制约,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2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路径;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预期效应妯虱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Under t

5、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S continuous development,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developing rapidly,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indifferent economic bodies continuously present and develop,free trade areas,communities and customs unions in various forms become more and more,andthey occu

6、py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development ofthe world economy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trends in todays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East Asia is the reIgion that has the fastest economic growth speed and thebiggest population,and it is know

7、n a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plates supporting theworld economic structureBut i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theother tWO platesEurope and North America,has rapidly developed,and theintegration of EU and NAFT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the process of economicintegration in East A

8、sia has been in a dilemmaIt cannot smoothly promote affectedby vadous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and it greatly restricted the potential ofeconomic growth and trade growthAfter the Asian financialciisis,East Asiancountries more profoundly aware the importance and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reg

9、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and they begin to study the possibility of furtherexpanding economic cooperation,and the selection of integration path becomes thefocus of attentionAs a successful example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the expedence of EUand NAFTA has been emphasized by other regions,an

10、d the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that they have made have fully proved this pointTherefore,studying the experienceof EU and NAFTA in the regional economic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ntegration ofEast AsiaThis paper makes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EU andNAFTA on the basis of summi

11、ng up previous experience,analyzes the actualreference value of experiences of EU and NAFTA to East Asia integration,andexplores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expected economic effect of East Asia economicintegration,in order tO explore the best way for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East Asia,3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nd

12、 to give effectiv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economic integration process in East AsiaThis paper includes six parts: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East Asia economic integration,the presen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economicintegr

13、ation of East Asia,and the necessit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The second part summarized related theories of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relevant literatures researching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East Asia,summed up thetheory of customs union,the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and the

14、 presentation,development,main content and limitations of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growth,then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f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East Asia in therelevant literature from five aspectsIn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Part,I respectively compared East Asia with NAFTAand EU,and points ou

15、t its reference to East Asia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samepoints and different pointsThe fifth Part analyses the feasibilit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fromthree aspects:the economic basis,the foundation of investment and trade,thestructure and system,and proposed the expected effect

16、of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ofEast Asia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effects of ELI andNAFTAThe sixth Part is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It putforward that EU and;NAFTA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economicintegration of East Asia in the d

17、etermination of led force,cooperation concept,and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SO onEast Asia economic integration should takeprogressive path,realize the Wansition from the three”1 0+l”tO the1 0+3”through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Japan-South Korea Free Trade Area,and rescind therestriction of var

18、ious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gration process,to achieve economicintegration of East AsiaKey words:Economic Integration,Path,NAFTA,EU,Expected Effect4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皇弘址日期:一关

19、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虹查亟导师签名: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部分:导论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背景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协商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议,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消除商品、要素、金融等市场的人为分割和限制,以国际分工为基础来提高经济效率和获得更大经济效果,把各国或各地区的经济融合起来形

20、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迅猛发展。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出现和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由于受到竞争压力和市场准入的驱动,建立了众多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各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区、共同体和关税同盟日益多见,并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东亚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高、人口最多的地区,被称为支撑世界经济格局的三大板块之一。但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却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在其他两大板块欧洲和北美的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已经取得很大成绩的情况下,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却陷

21、入了困境,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而无法顺利推进,极大地限制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和贸易增长潜力。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政府更加深刻认识到加强区域性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探讨进一步扩大经济合作的可能性,一体化路径的选择成为关注的重点。二、东亚经济一体化概念的提出区域经济组织根据其经济整合深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五种:优惠性贸易、自由贸易区、一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东亚各国之间已经达成了很多优惠贸易安排,因此本文的分析,着重着眼于东亚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路径。东亚国家在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问题上起步很早,曰韩之间在1998年就有了建立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只是因为韩国害怕降低关税

22、会造成较大的贸易。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有多种定义,本文采纳在综合各种定义基础上提出的这一定义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逆差而没有实现。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提议最早由韩国提出,虽然得到了中日两国的积极回应,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进展缓慢。2003年10月7日,中日韩三国政府首脑签署和发表了中日韩推进三国合作联合宣言,预示着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入一个新的启动阶段。2007年11月27日中日韩三国外长牵头的三国委员会通过了中日韩三国合作行动战略,三国协商,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加强合作,适时进行磋商,探讨三国投资法律框架。目前关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探讨一般把中日韩三国与东盟共同作为组成东-亚区域经济组织的元素,东

23、亚各国在一体化问题上的战略,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中日韩三国之间在经济一体化问题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讨,也分别与东盟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但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尤其是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进程缓慢。世贸组织多边谈判陷入僵局,欧盟新一轮东扩,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良好前景,给了东亚各国更大的竞争压力,使东亚各国政府和研究者对东亚经济一体化更为关注,东亚经济一体化再次成为瞩目的焦点。三、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从东亚经济一体化演进的过程来看,区域经济合作主要有两种不同的驱动力,一是区域内经济贸易交往与合作的增多使区域合作成为一种内在需求,这种驱动力来自市场,另一种是政府推动的区域经济合作,

24、驱动力主要来自政府。市场驱动的东亚经济一体化,主要是由东亚国家之间经济贸易的互补性、要素与产品的相互需求以及生产要素的流动形成的,表现形式是不同国家之间在进出口、投资、经济合作等方面的一系列协议,包括产业层面的特定协议和国家层面在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方面的协议。东亚国家与地区之间由市场驱动的一体化:进展较为顺利,各国之间签订了一系列的双边或多边协议,中日韩也分别与东盟签订了自由贸易区协定。随着东亚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的发展,市场对一体化的驱动力会继续增强,实现经济一体化是必然的趋势。政府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驱动主要来源于各国政府对通过区域合作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迫切需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意味

25、着更大的市场,意味着国际谈判中更主动的地位。在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多边谈判暂时遭遇困境而难以推进的情况下,各国纷纷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来扩大市场,增强实力,争取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世界上出现了众多的区域合作组织,其中最为成功实力2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最强的无疑是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和北美一体化的顺利推进,意味着它们可以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占据十分有利的地位,东亚各国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合作,势必在与欧盟、北美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国家利益的考虑和竞争的需要,是东亚各国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四、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背景

26、、特点和路径,对照东亚的政治经济实际,指出北美和欧盟的成功经验值得东亚借鉴之处,分析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与绩效,并据此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在对北美和欧盟t一体化进程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其成功经验,结合当时和目前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与东亚的一体化进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外在环境、经济实力与差异、合作理念、推动力、文化因素、历史因素、宗教因素等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进行比较,从而找出最有可能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路径,提出真正有效的政策建议。而北美、欧盟成功经验的全面总结和对东亚参考意义的准确概括以及政策建议的创新性与可行性将是本文的主要难点。

27、、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部分: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一、经济一体化理论回顾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演进,经历了关税同盟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以及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理论三个阶段,这三种理论推动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但也都有其局限性。(一)关税同盟理论关税同盟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瓦伊纳(Jacob Viner)1950年在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以关税同盟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贸易、投资、社会福利的经济效应。在他之后,英国的米德(JEMead)于1955年在关税同盟理论、利普赛(RGLipsey)于1960年在关税同盟理论:概述、加拿大的约翰逊(HGJohnson)于1965年在保护主义经济理

28、论、关税协议与关税同盟、德国的科登(WMCorden)予1972年在规模经济与关税同盟理论中先后对此理论加以发展。早期关税同盟支持者的主要思想是,以比较利益原则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可以扩大各国的经济利益,带来生产和消费的变化。关税同盟在区域内实行关税减免,从而趋向于自由贸易,这必然导致成员国福利的增加,但却不能像完全的自由贸易那样达到世界福利最大化。瓦伊纳于1950年指出这种思想的不稳定性,提出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概念,认为建立关税同盟与否取决于这二者的实际结果,从而将定量分析用于对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的研究,奠定了关税同盟理论的坚实基础。关税同盟理论认为经济一体化具有静态和动态效应,其静态效应主

29、要表现为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动态效应则表现为规模经济、贸易条件的变化、竞争加强带来的效率变化、对投资、经济增长、人均收入的影响等。关税同盟理论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1)静态和动态分析的主要区别不在于各自所产生的不同效应,而在于该理论研究中隐含一个给定的前提一各成员国的技术条件不变,其动态效应可引起成员国竞争的加强,刺激投资及生产要素的流动,必然会引起成员国技术条件的变化,这时可能会出现新的比较利益如4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何分析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对一国经济利益的影响,关税同盟理论未涉及。(2)对贸易变化的分析仅限于对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度量,而未涉及关税同盟建立后必然带来的相对价格、内部

30、和外部供给曲线等的变化,从而影响贸易格局和数量的变化。而要把这些变化和贸易创造、贸易转向区别开来,在关税同盟理论的框架内似乎无法做到。(3)适应范围受到限制,它仅适用于由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若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之间建立关税同盟,因为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效应,就会使发展中国家把原来从同盟外非成员国的低成本生产的产品进口转换为从成员国高成本产品的进口,不仅减少本国的福利,也降低了资源在全球范围有效配置的效率,使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降低。关税同盟理论已成为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核心,但不能简单地以关税同盟理论代替代替经济一体化理论,因为经济一体化还存在共同市场、货币同盟等高级形式,这些形式涉及要素

31、流动、政策协调等方面的内容,是关税同盟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二)最优货币区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对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争论。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罗伯特蒙代尔(RobertMundell)。蒙代尔提出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所以将他的最优货币区理论称为要素流动论。蒙代尔认为,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需求转移,浮动汇率只能解决两个不同通货区之间的需求转移问题,而不能解决同一通货区内不同地区之间的需求转移问题,同一通货区内不同地区之间的需求转移只能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来解决。因此,他认为,若要在几个国家之间保持固定汇率并保持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

32、必须要有一个调节需求转移和国际收支的机制,这个机制只能是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最优货币区另一著名理论是罗纳德麦金农(Ronaldllckinnon)于1963年提出的经济开放论,他主张以经济开放程度作为最优货币区的标准。经济开放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可贸易品在社会总产品中所占比重的大小。麦金农分析指出,当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时,经济开放度高的国家不宜采用汇率贬值一类的汇率政策。一些相互间贸易关系密切的经济开放地区,应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共同货币区,在区内实行固定汇率,丽对与其贸易往来关系不大的地区,则实行弹性汇率制度。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罗伯特蒙代尔(RobertMundell)和罗纳德麦金农(Ronal

33、dMckinnon)奠定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基本框架。随后,不同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如凯南(Kenen)的低程度的产品多样化理论、伊格拉姆(Ingram)的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理论、托沃尔(Tower)和威莱特(wi llett)的政策一体化理论、哈伯勒(Harberler)和弗莱明(Flemming)的通货膨胀的相似性理论等。这样,最优货币区理论内容越来越丰富,争论也越来越激烈。这些理论各有侧重点,但如果我们把这些理论综合起来,不难看出,他们所说的最优货币区,实际上是指由一些彼此间的商品、劳动力、资本流动比较自由、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比较相近、经济政

34、策比较容易相互协调的地区所组成的货币区。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尽管在理论层面上最优货币区理论还存在缺陷,但它已经较为全面地描述了货币一体化形成条件的各个方面,对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在欧元诞生后,这一理论更受到格外青睐。(三)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理论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关税同盟理论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引起西欧经济学家新的尝试,试图突破关税同盟理论的框架,从经济增长中评价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其中,英国经济学家马奎斯门德斯在1987年出版的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增长一书中提出了国际收支分析法,对经济一体化研究做出了新的探索。门德斯以欧共体为研究对象,从贸易总量来研

35、究一体化对各成员国经济的影响。他建立了受国际收支影响的增长模型,从出口增长、贸易条件变化、要素流动等多方面对一体化的影响提供统一的度量。它的国际收支模型是以动态的形式分析一体化对经济的影响,因而比关税同盟理论仅对贸易变化做的静态分析有更广泛的适应性。门德斯用该模型对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以来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是:(1)欧共体的经济一体化机制在经济增长方面起了较大作用,197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比没有一体化时高出22,1981年共同体国民生产总值比没有一体化时高出59。这一结论与以前的预测成为鲜明的对比。利普塞、巴萨拉等经济学家曾认为一体化带来的收益很难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1(2)一体化过程中

36、,出口增长一直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因此,欧洲经济共同体应致力于推行新的出口政策。6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该理论为考察一体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也有其局限性,如未能分析货币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无法解释欧元产生以来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无法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述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同时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演进,同时也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及其形式的多样化,经济一体化理论也必将有新的发展。二、相关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从各个方面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国

37、外学者中,日本、美国以及东盟各国的学者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而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进行过探讨。这些研究按照研究重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五类:(一)通过北美和欧盟与东亚的比较研究其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启示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个成功案例,因此很多研究者通过研究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对照东亚的实际情况,找出两者之间的不同,指出欧盟和北美值得东亚借鉴的经验。国内外研究者普遍认为,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各国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应该有所不同,各具特点。Peter Dry

38、sdale和David Vines(1998)在“Europe,East Asia and APEC一书中比较了欧洲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不同,他们认为,东亚经济一体化是在APEC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形式进行的,而欧洲是通过建立共同市场和建立货币联盟的方式进行的,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法国学者Denis Terson系统分析了欧洲一体化与东亚经济一体化模式的区别,指出欧洲一体化的基础是竞争,东亚一体化的基础是社团和关系网络,以及劳动力供应链的分工。在欧洲各国都存在在政治上致力于加强欧洲联合的力量,。Peter Drysdale,David VinesEurope Sast Asia

39、and APE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7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倡导对欧盟的支持,在东亚并没有这样的力量。欧洲大国之间在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有着较好的平衡,东亚的经济大国日本和政治、人口大国中国之间的平衡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未来的亚洲区域安排需要想象力和灵活处理才能成功,否则东亚的一体化将是十分有限的。日本学者Sakakibara E和Yamakawa S(2002)研究了推动东亚地区主义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认为相对于欧盟和北美而言东亚各国不可能达到高度的整合,一体化的结果也必然是完全不同的。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Toshihiko KINOSHITA强调,在短期

40、内东亚不可能建立一个欧盟式的政治经济实体的情况下,应该多层次的渐进的推进东亚的整合,按照双边次区域区域的顺序逐渐实现,FTAs(free trade agreements)和EPAs(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s)是最终实现东亚一体化目标的捷径。何娣(2001)对中日韩区域经济区与北美自由贸易区进行了比较,指出中日韩区域经济区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主要包括:第一,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别都比较大。第二,都是以垂直互补性分工为基础,第三,中日韩三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亚于美加墨三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在此基础上她分析了中日韩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中

41、日韩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与困难,并提出了中日韩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包括实行差别化的取消贸易壁垒措施、在敏感领域分步实施贸易自由化、在条件成熟的行业率先实现贸易自由化等,这些都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做法固。周文贵(2004)认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南“北”共存性特点,国主导性特点和经济互补性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结合北美自由贸易区运行的实践,周文贵认为北美的经验对于东亚经济一体化有以下几点启示:第一,成员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是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充分必要条件,在。Denis Tersen“Economic Integration:what can Asia learn from

42、 the European experience?“httpwwwrietigojp口Sakakaloara E,Yamakawa S“Regional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will not p嘲ced in the蚰_rlle way as in Europe orNorth America“South African Training and Capacity Building Providers Database,20029 Toshihiko KINOSHITA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and Japans Rol

43、e【J】SPFUSA Seminar“Asia。Voice”in Washington,DC,http:wwwsofusaorgo何娣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运作看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前景J经济问题探索,20018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不同国家的利益与意志存在一定距离的情况下,成员国之间经济上的互补性更是推动“南”“北“共存性自由贸易区前进的物质基础与内在动力。第二,各成员国都按照统一的制度性安排对国内经济结构进行能动的调整,尽可能使之符合各成员国的“趋同”标准,因而能够实行普遍的无歧视的国民待遇原则,是自由贸易区能够得以存在并健康运行的重要条件。第三,若干国家通过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与国家

44、协定,对区内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做出某些制度安排,组建自由贸易区,既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体现着这个区域经济集团与别的区域经济集团以及其他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李蕊(2005)分析了欧盟一体化过程中的经验,包括合作理念的确定,轴心的确立核心国家紧密协调与合作,动力的确定利益切入点的适时选择,欧盟区域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制度约束的有效性法治。同时她还分析了东亚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包括历史因素、合作轴心因素、经济因素、域内竞争与互补因素和制度化因素等。针对这些问题,欧盟的经验对东亚经济一体化有以下启示:第一,东亚国家应该加强互信,争取共赢。第二,东亚经济一体

45、化的发展需要从机制上来加强。第三,推进的向心力和共同利益的选择是东亚经济一体化顺利发展的保障固。韩慧丽(2006)通过对欧亚经济一体化因素的比较分析,认为东亚经济一体化还存在四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即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推动一体化建设的轴心的缺乏、美国的影响和建立在法律框架内的约束机制的缺乏。因而,东亚经济一体化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但也不是遥不可及,东亚只要克服了这些制约因素,还是可以在经济一体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的。对于如何克服这些制约因素,她给出的建议包括区内欠发达国家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发达国家加强对欠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加强对话解决历史问题,改善中日政治关系以及争取美国支持等。综合

46、国内外学者对于东亚经济一体化模式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大多从新地区主义的角度出发,重视将欧洲、北美经验与他们以外地区的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窖周文贵北美自由贸易区:特点、运行机制、借鉴与启示J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20041。李蕊欧洲一体化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启示J价值工程,200512毒韩慧丽欧洲一体化的比较与思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29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给地区主义研究本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他们对东亚经济一体化应该借鉴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是有共识的,认为借鉴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可以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但是东亚经济一体化深受内外条件的制约,应该看到,与欧盟和北美自由

47、贸易区建立时相比,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自由贸易区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已有的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两个区域经济组织的存在对后期的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势必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单纯的做技术性的对比是不全面的,从借鉴欧洲和北美经验的角度研究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必须在比较的对象上有更有可比性和参考性的选择。本文在对比中将考虑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对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对北美、欧盟的东亚进行更为全面的对比。(二)通过对前景和趋势的分析研究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路径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可东亚经济一体化面临各方面的困难与挑战,因此不可能一步到位,他们一方面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前景保持乐观态度,另一

48、方面强调东t亚经济一体化不可能一步到位,在研究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路径时提出的论点都是曲线策略,即先在东亚内部实现多个自由贸易区(FJrA),然后将这些FTA组合为一个统一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在此基础上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银行2004年研究报告Integrates:A Trade Policy Agenda for Shared,Growth中比较全面的分析了东亚一体化的前景,一方面看到东亚国家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逐渐复苏,另一方面也强调东亚国家要适应中国的崛起,应对保持收入增长和减贫的严峻挑战。因此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东亚各国面临着确保在各国之间和国内更均衡地分享地区和全球贸

49、易收益的根本性挑战。,Shamshad Akhtaf从金融和货币的角度探讨了东亚经济合作的前景,他认为东亚金融危机反映了东亚金融合作还很不成熟,东亚各国除了依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金融机构之外,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制度性金融合作框架也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东亚国家应该积极健全东亚区域内的金融防御机制,建立区域存储机制和货币框架安排,完善金融监管机制,防止危险的资金大规模流动,发展东亚区域内的债券市场,形成独立的东亚货币区。Shamshad Akhtar“Economic Integration ofEast Asia:1knd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刀At theSymposium On The Challcng懿and Opportunities of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The Royal Society,London,200410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oshihiko KINOSHITA认为在东亚经济一体化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