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贾平凹的作品的写作手法和特点秦腔可以称为新寻根小说,它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 对于西方现代性的认识, 有很大的变化.秦腔不仅仅是本土的,也有西方的影响.贾平凹的作品呈现了被现代性压抑的东西,它全是当代中国结构的状况. 这里有中国文人的传统,那种旧式文人的,可能是我 们小说的底色和我们生活的底色. 我们在对公共领域发言时, 往往充当着知识分子的角色 ,但在私人生活中 ,聊以自慰的许多东西,恰恰还是文人化的.贾平凹能够打动人们的,恰恰是他的文人气质,那种雅俗相对应的气质 评论家南帆说,用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评价贾平凹, 隐约不太对头,宁可使用“文人”,因为,它来自中国的传统. 其实, 文人与知识分
2、子之间的差别很微妙.“我见过很多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 有理工科高等学院的背景, 有外语基础,是西方训练出来的, 与 贾平凹不一 样.贾平凹的叙述中,中国文人的气韵非常明显,他跟中国文明相依存” 中国乡土文学新阶段 复旦大学教授栾梅健称,贾 平凹的创作, 在当代乡土文学中 ,树起了很高的标杆.乡土文学最初起点,最有代表的是 鲁迅.鲁迅描述了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农村,那时候, 农 耕文明已 经走入末路 .第二个乡土文学的高峰,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他写农民为什么得解放,写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改天换地, 建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 乡土文学的第三阶段是在改革开放后,以高晓声等人为代表,把握时代脉
3、搏,通过李正大、陈奂生等形象反映出的农村经济改革.20 多年过去了,中国农村又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很难 看到真正的、震撼人心的乡土文学作品, 因此,秦腔的产生,带给 了读者以真正的喜悦 “贾 先生凭借他对于农村的熟悉 ,认真地奉献出秦腔,是文坛幸事. 否则,谁又能真正体会当下的农村现状呢?目前, 在新的工业化背景下,农村人都往城市里奔,农村中,老人死后 ,找不到青壮年抬棺了 ,这是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秦腔艺术性地把它展示了出来,在中国乡土小说的发展史上, 秦腔可与鲁迅的故乡所反映出来的农村的变迁相媲美,是乡土小说的第四阶段”栾梅健说.40 多万字的秦腔, 写的是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和
4、农民新的命运.贾 平凹运用了马尔克斯般的魔幻手法,通过一个叫引生的“ 疯子” 的眼光,书写了对农民沉重的负担、农村耕地的丧失以及农村文化的失落,所寄予的深层忧虑与深切同情.南帆说,在美学意 义上, 中国 农业文明支撑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美学 观念,相对农业文明与美学的联系而言,贾 平凹对农业文明和乡村的描写, 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田园牧歌式的,这种“粗笔美学”的意义, 究竟从何而来 ?是值得深究的.刷新“ 被教育出来的某些美学观念” 陈思和教授认为,贾平凹在文学史上 ,是对沈从文的延 续和重复.贾平凹的成功,把沈从文没有走完的路走出来了.“秦腔是知天命的东西,我读它, 感到是春天到了, 该开花了, 花
5、就开了” 他同时称,贾 平凹的创作展示了中国民 间世界的复杂性. 他用各种日常生活的东西把民间包容起来,这个民间 非常好, 非常有生命力. 我们中间的一些知识分子,站在民间之上,俯 视民间, 这样 一来,民间自然显得没有生气了.阿 Q 原本是一个处于麻木中的病态之人,人物本身并无力量,只是因为鲁迅用手中锋利的笔,把这个小人物的灵魂 国民的劣根性深刻地揭露出来,才使得阿Q 这个小人物变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活脱脱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由此成为中国文坛上永恒的“文学形象”.文学评论家谢有顺说,贾平凹通 过简单感性的描述, 就抵达人性.他写听灵堂上的哭声, 就能辨清谁是女儿谁 是媳妇.从他的作品中,
6、能触摸到赤子的情怀 陈思和说,读 秦腔, 感到里面的人物是一个个火辣辣的生命,是活生生的,把象征中的人拉到自己的身边了.“贾平凹的力量在于生命是烧不尽的,是隔不断的 这就是一种轮回,一种升 华.只有这样,才能演化出一个丰富的大千世界.同时,贾平凹也刷新了我们整个被教育出来的某些美学观念” 贾平凹在谈到当今农村变化时说,他儿时生活的那个小村子, 草和树特别少,草一长出来就被割掉了,喂牛,喂猪,当柴火,所有能种的土地都种上了粮食 那时候,虽然困难,但 乡间生活特别 有生气.这几年回去,草和树长得特别多,都是荒长, 有潮湿阴冷的感觉,正当年的 劳力和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 村里剩下一些老弱病残, 有些人家的地都荒了,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没有一点儿生气现在,大部分农民的吃饭问题基本上解决了,这方面, 应该说比以前要好 ,但是花钱还是紧张.眼下, 农村的两极分化现象严 重, 有特别富的,也有特别穷的.然而, 现在农村的风俗民情正在逐渐消失 “作 为一个作家,我没有更大的能力帮助他们(农民),也想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我只能写作,把我看到的、想到的、迷茫的 东西写出来”贾平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