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落实肥城市教研室【2012】3 号文,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启动 “观课议课课堂效益提升工程” 的实施方案精神,引领我校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观察方法,熟练运用课堂诊断技术,提高评课议课技能,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我校“观课议课”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目的观课议课的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无论是上课者还是观课者,不能满足于这一课的顺利结束。应该立足于一课而放眼于将来,要通过眼前这一课的研究与思考,对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观念进行批判、反思、重建,以求得自身教学行为长效的改进。观课议课是广大教师日常的课例研讨活动,是教研组磨练课堂、打造课堂、提升课例研
2、究层次、实现优质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通过该项活动的开展,目的在于一起探讨具体的课程教学及学习方面的问题,力求使观课议课成为教师的一种日常专业生活,从尝试走向常态;在于提供一些符合发展实际的教学建议,使观课议课成为教师的一种专业学习活动,从职业走向专业;在于让教师经历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成为教师的一种合作研究活动,从管理走向学术。让每一个教师参与其中,感受团队的专业力量和专业关怀,真正实现智慧共享、互进共赢;进一步改善教研组的教研方式和教研文化,优化教研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活动内容观课议课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带动学校科研水平
3、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活动内容: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感官及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感悟、思考、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执教教师展开平等对话与交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过程。观课议课活动主要包括选择观察视角、制作观察量表、现场观察课堂、记录课堂现象、整理课堂信息、进行课堂推论、作出课堂评价等环节,具体内容及操作要求见附件(复印下发)。三、活动实施1.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组织机构,加
4、强领导,强化指导,把观课议课作为教师重要的业务过关活动,人人参与,人人达标,确保活动实效。2.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观课议课的相关知识,要求,研究观课议课的基本操作方式、方法和技能技巧。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进行学习,级部、教导处、教科室组织好培训。3.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深入开展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活动;将观课议课活动与教师日常的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确实把这项活动作为提升课堂效益的重要途径,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坚持不懈的抓实抓好。4.教导处、教科室注重活动过程中材料(文字、图片、音像等)的积累,及时总结提升。5.将教师参与观课议课活动的情况及评估成绩作为推荐参加上一级教
5、师参赛教研活动的重要依据并介入考核。四、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组 长:刘培范副组长:李传宁成 员:杨树滨 李纪明 刘钦满 刘洪勇 张传庆工作小组组长:李传宁副组长:张传庆成员:孔庆松 薛建香 宿惠 汪红霞王光银 王秀君 张娟 王克强 武其霞 赵文 李培忠 尹静 赵明东五、具体活动安排第二周:复印“观课议课的关键环节及操作要求”下发各级部由级部副主任带领大家学习,了解掌握观课议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三周:制定龙山中学“观课议课”活动实施方案。确立课堂教学观察视角。组织安排“ 五项全能” 观课议课参赛教师以抽签的方式进行观察量表的设计,并以电子稿的形式上传邮箱。安排被观察者执教教师,本周进行英语学科观课议课教研活动。第四周:组织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学科观课议课活动。收交老师们的观察量表,课堂观察报告。制定评分标准,组建评委,对参赛上交的量表及观察报告进行评卷打分。第五周:把有关观课议课材料、成绩上报市教研室。第六周至第十四周:以级部、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观课议课活动,结合学校五项全能比武教研活动,选拔优秀能手参加上一级的相关教研活动。第十五至第十七周:教导处、教科室对学校开展此项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收集整理过程性材料,撰写学校开展活动报告。每位教师都要写出自己参与活动的收获与感受。学校进行表彰活动,相关参加计入教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