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
2、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天涯区高中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设 F1,F 2 分别是椭圆 + =1(ab0)的左、右焦点,过 F2 的直线交
3、椭圆于 P,Q 两点,若F1PQ=60,|PF 1|=|PQ|,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 C D2 ( ) 0(10.5 2) 的值为( )A B C D3 如图,在长方形 ABCD 中,AB= ,BC=1 ,E 为线段 DC 上一动点,现将AED 沿 AE 折起,使点 D在面 ABC 上的射影 K 在直线 AE 上,当 E 从 D 运动到 C,则 K 所形成轨迹的长度为( )A B C D4 利用斜二测画法得到的:三角形的直观图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的直观图是正方形;菱形的直观图是菱形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5 已知点 P(1, ),则它的极坐标是(
4、 )A B C D6 已知幂函数 y=f(x)的图象过点( , ),则 f( 2)的值为( )A B C2 D27 若 ab0,则下列不等式不成立是( )A B C|a| |b| Da 2b 28 函数 f(x)=sinx(0)在恰有 11 个零点,则 的取值范围( )A C D时,函数 f(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 )Aa+3 B6 C2 D3a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
5、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
6、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9 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不大于 20,则输入的整数 i 的最大值为( )A3 B4 C5 D610棱长为 的正方体的 8 个顶点都在球 的表面上,则球 的表面积为( )2OA B C D1011已知函数 与 轴的交点为 ,且图像上两对称轴之间的最()sin()fx()2y(0,1)小距离为 ,则使 成立的 的最小值为( )11112tfxttA B C D6322312三个实数 a
7、、b、c 成等比数列,且 a+b+c=6,则 b 的取值范围是( )A6,2 B6,0)( 0,2 C2,0)( 0,6 D(0,2二、填空题13【盐城中学 2018 届高三上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函数 f(x)=xlnx 的单调减区间为 14当 时,4 xlog ax,则 a 的取值范围 15已知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y=x,则实数 m 等于 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
8、”)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
9、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16当 a0,a 1 时,函数 f(x)=log a(x1)+1 的图象恒过定点 A,若点 A 在直线 mxy+n=0 上,则 4m+2n的最小值是 17无论 m 为何值时,直线( 2m+1)x+(m+1)y7m 4=0 恒过定点 18已知 a= ( cosxsinx)dx,则二项式(x 2 ) 6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三、解答题19一艘客轮在航海中遇险,发出求救信号.在遇险地点 南偏西 方向 10 海里的 处有一艘海A45B
10、难搜救艇收到求救信号后立即侦查,发现遇险客轮的航行方向为南偏东 ,正以每小时 9 海里的速度向7一小岛靠近.已知海难搜救艇的最大速度为每小时 21 海里.(1)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追上客轮,求海难搜救艇追上客轮所需的时间;(2)若最短时间内两船在 处相遇,如图,在 中,求角 的正弦值.CBC20已知函数 f(x)= x3 x2+cx+d 有极值()求 c 的取值范围;()若 f(x)在 x=2 处取得极值,且当 x0 时,f(x ) d2+2d 恒成立,求 d 的取值范围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
11、(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12、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21已知等差数列 的公差 , ,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设 ,记数列 前 n 项的乘积为 ,求 的最大值22设集合 .2 22|30,|150AxBxax(1)若 ,求实数的值;B(2)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111123已知函数 f(x)=sinx 2 sin2(1)求 f(x)的最小正周期;(2)
13、求 f(x)在区间0, 上的最小值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
14、”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24(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 233sincosfxx.(1)当 6, 时,求函数 yfx的值域;(2)已知 0,函数 21gxf,若函数
15、 gx在区间 236, 上是增函数,求 的最大值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
16、“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天涯区高中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 D【解析】解:设|PF 1|=t
17、,|PF1|=|PQ|,F 1PQ=60,|PQ|=t,|F 1Q|=t,由F 1PQ 为等边三角形,得|F 1P|=|F1Q|,由对称性可知,PQ 垂直于 x 轴,F2 为 PQ 的中点,|PF 2|= ,|F1F2|= ,即 2c= ,由椭圆定义:|PF 1|+|PF2|=2a,即 2a=t = t,椭圆的离心率为:e= = = 故选 D2 【答案】D【解析】解:原式=1 (1 )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18、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
19、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1(1 ) =1(14)=1(3)=1+=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运算问题,解题时应细心计算,是易错题3 【答案】 D【解析】解:由题意,将AED 沿 AE 折起,使平面 AED平面 ABC,在平面 AED 内过点 D 作DKAE ,K 为垂足,由翻折的特征知,连接 DK,则 DKA=90,故 K 点的轨迹是以 AD为直径的圆上一弧,根据长方形知圆半径是 ,如图当
20、E 与 C 重合时,AK= = ,取 O 为 AD的中点,得到 OAK 是正三角形故 K0A= ,K0D= ,其所对的弧长为 = ,故选:D4 【答案】A【解析】考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
21、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点:斜二测画法5
22、 【答案】C【解析】解:点 P 的直角坐标为 ,= =2再由 1=cos, =sin,可得 ,结合所给的选项,可取 = ,即点 P 的极坐标为 (2, ),故选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把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的方法,属于基础题6 【答案】A【解析】解:设幂函数 y=f(x)=x ,把点( , )代入可得 = ,= ,即 f(x)= ,故 f(2)= = ,故选:A7 【答案】A【解析】解:a b0,ab0,|a|b|,a 2 b2, 即 ,可知:B,C ,D 都正确,因此 A 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属于基础题8 【答案】A【解析】A C D恰有 11 个零点,可得
23、5 6,求得 1012,故选:A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
24、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9 【答案】B【解析】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s=0,n=0满足条件 ni,s=2,n=1满足条件 ni,s=5,n=2满足条件 ni,s=10,
25、n=3满足条件 ni,s=19,n=4满足条件 ni,s=36,n=5所以,若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不大于 20,则输入的整数 i 的最大值为 4,有 n=4 时,不满足条件 ni,退出循环,输出 s 的值为 19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属于基础题10【答案】【解析】考点:球与几何体11【答案】A【解析】考点:三角函数的图象性质12【答案】B【解析】解:设此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q,a+b+c=6, =6,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
26、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
27、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b= 当 q0 时, =2,当且仅当 q=1 时取等号,此时 b(0,2;当 q0 时,b =6,当且仅当 q=1 时取等号,此时 b6,0)b 的取值范围是6,0)( 0,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分类讨论思想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13【答案】(0,1)【解析】考点:本题考查
28、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14【答案】 【解析】解:当 时,函数 y=4x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若不等式 4xlog ax 恒成立,则 y=logax 的图象恒在 y=4x 的图象的上方(如图中虚线所示)y=logax 的图象与 y=4x 的图象交于( ,2)点时,a=故虚线所示的 y=logax 的图象对应的底数 a 应满足 a1故答案为:( ,1)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
29、)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
30、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15【答案】 4 【解析】解: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为 y= x,又已知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y=x, =2,m=4 ,故答案为 4【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以及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求得渐近线方程为 y= x,是解题的关键16【答案】 2 【解析】解:整理函数解析式得 f(x)1=log a(x1),故可知函数 f(x)的图象恒过(2,1)即 A(2,1),故 2m+n=14m+2n2 =2 =2 当且仅当 4m=2n,即
31、 2m=n,即 n= ,m= 时取等号4m+2n 的最小值为 2 故答案为:217【答案】 (3,1) 【解析】解:由(2m+1 )x+(m+1)y 7m4=0,得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
32、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即(2x+y 7
33、)m+(x+y4)=0,2x+y 7=0,且 x+y4=0,一次函数(2m+1 )x+ (m+1)y 7m4=0 的图象就和 m 无关,恒过一定点 由,解得解之得:x=3 y=1 所以过定点(3,1);故答案为:(3,1)18【答案】 240 【解析】解:a= ( cosxsinx)dx=( sinx+cosx) =11=2,则二项式(x 2 ) 6=(x 2+ ) 6 展开始的通项公式为 Tr+1= 2rx123r,令 123r=0,求得 r=4,可得二项式(x 2 ) 6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24=240,故答案为:24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求定积分,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34、,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19【答案】(1) 小时;(2) 3314【解析】试题解析:(1)设搜救艇追上客轮所需时间为小时,两船在 处相遇.C在 中, , , , .ABC457120AB9t21Bt由余弦定理得: ,2 cosABC所以 ,2()0(9)9()ttt化简得 ,解得 或 (舍去).3612351所以,海难搜救艇追上客轮所需时间为 小时.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
35、”)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
36、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2)由 , .2963AC2143B在 中,由正弦定理得 .B36sinsin120si 414ACBA所以角 的正弦值为 .314考点: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其中解答中涉及到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灵活应用,注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试题,本题的解答中,可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搜救艇和渔船的速度,那么可设时间,并用时间表示 ,再根据正弦定理和余
37、弦,ACB定理,即可求解此类问题,其中正确画出图形是解答的关键20【答案】 【解析】解()f(x)= x3 x2+cx+d,f(x)=x 2x+c,要使 f(x )有极值,则方程 f(x)=x 2x+c=0 有两个实数解,从而=1 4c0,c ()f(x)在 x=2 处取得极值,f(2)=42+c=0,c=2f(x)= x3 x22x+d,f(x)=x 2x2=(x2)(x+1),当 x(, 1时,f(x)0,函数单调递增,当 x(1,2时,f(x)0,函数单调递减x0 时,f(x)在 x=1 处取得最大值 ,x0 时,f(x) 恒成立, ,即(d+7)(d 1)0,d7 或 d 1,即 d
38、的取值范围是(, 7) (1,+)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
39、”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条件,导数在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其中根据已知中函数的解析式,求出函数的导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
40、本题的关键21【答案】【解析】【知识点】等差数列【试题解析】()由题意,得 解得 或 (舍)所以 ()由(),得 所以 所以只需求出 的最大值由(),得 因为 ,所以当 ,或 时, 取到最大值 所以 的最大值为 22【答案】(1) 或 ;(2) 1a53a【解析】(2) . 1,1,2AB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
41、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
42、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 无实根, , 解得 ; 22,150Bxax3a 中只含有一个元素, 仅有一个实根, 2150ax故舍去; 0,3,AB 中只含有两个元素,使 两个实根为和, 22需要满足 方程组无根,故舍去, 综上所述 .1111.Com21=a5 3a考点:集合的运算及其应用.23【答案】 【解析】解:(1)f(x) =sinx2 sin2=sinx2 =sinx+ cosx=2sin(x+ )f(x)的最小正周期 T= =2;(2)x0, ,x+ ,sin(x+ )0,1,即有: f(x)=2sin (x+ ) ,2 ,可解得 f(x)在区间0, 上的最小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