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主敬,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16.8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之”6.21,恭,敬畏,谦 卑,致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 “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易经,第六章 会谈技巧,一、会谈 二、会谈技巧1、有效助人关系的要素2、非口语行为3、倾听反应4、行动反应,主要内容,一、会谈, 会谈是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有目的、有计划的谈话 社工者运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等相关知识为基础
2、,技巧性的运用语言、态度等进行有目的的沟通与交流,以达成协助的目的。,(一)定义,(二)、会谈与谈话的区别,(三)、会谈的发展历程, 每一次会谈从开始到结束有一个历程,起始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结束阶段, 从开案到结案的会谈发展阶段,起始阶段,建立助人关系 建立协助结构,探索阶段,了解阶段,处置阶段,评鉴阶段,二、会谈技巧, 助长性情境:同理心、积极关注、真诚一致 移情和反移情 工作同盟:治疗者和案主朝向特定目标和结果共同积极努力的一种感受。,有效助人关系的要素,同理心,以口语的方式传达同理心: 层次一:没有了解也没有方向,咨询师的反应是质疑、否认、再保证或忠告。 层次二:没有了解但有一些
3、方向,咨询师的反应只着重在案主讯息的内容 层次三:呈现出了解但没有方向,咨询师的同时回应其内容和感受,同理心:从他人而非自己的参考架构去了解他人的能力,同理心,以口语的方式传达同理心: 层次四:了解和方向都呈现了,助人者回应案主的感受,也确认其缺憾之处 层次五:呈现了解、方向和行动,除了包含所有层次四咨询师的反应之外,再加上一个行动的步骤。,练习,真诚,支持的非口语行为 角色行为 一致性:言辞、行为、感受相互配合且表里如一 自发性:自然表达自我的能力 开放和自我表露,咨询师将有关个人的隐私或资料传达给案主,透过言辞和案主分享关于他们自己的某些事,中等程度自我表露,界限,积极关注, 对案主有承诺
4、 努力去了解案主 不批判的态度 表达适度的温暖,温暖的非口语线索,与温暖和立即性连结的口语反应,1、正向层面的描述,激励性陈述 2、立即性,描述此刻感受或关系,会谈中正在,发生的事,立即性, 案主的立即性 社工师的立即性 关系的立即性,句型练习: 1、现在我觉得 2、就在此刻你觉得,因为 3、当我看见(听见)你,我,二、会谈技巧, 举止神态:手势、身体的移动、脸部表情、眼部动作和姿势 副语言:音质、发声、沉默、语言的错误 接近学:对社会和个人空间的使用 环境因素:对环境的知觉 时间:对时间利用的知觉,非口语行为,二、会谈技巧,澄清:以问句开始,加上对案主讯息之改述 简述语意:案主讯息内容的改述
5、 情绪反应:案主讯息情绪部分的改述 摘要:将案主的讯息和整个晤谈的过程,以两个或多个简述语意或情绪反应加以浓缩,倾听反应,练习:培养倾听的心情,倾听反应,大多数的讯息是根据说话者的内在参考架构所表达出来,容易造成模糊或混淆的讯息。澄清是要求案主详述一个模糊、暧昧、暗示性的陈述。澄清的要求通常以问句的形式表达,练习,澄清,“你是说?” “你能不能说明?” “你能否澄清?,句型,倾听反应,1、确认案主口语和非口语讯息的内容,案主究竟告诉你什么? 2、讯息中是否有任何我需要查证的模糊部分或缺少的图象?如果有,是什么?如果没有,决定另一个更适合的反应。 3、我如何能听到、看到或掌握开始这个反应的方法?
6、 4、我如何知道我的澄清是否有效?,练习,澄清的步骤,倾听反应,1、案主告诉我什么? 2、讯息的内容是什么讯息中论及什么样的情况、人、物或想法? 3、合适的句首是什么?一个能配合案主所使用的感官用词的句首 4、我如何将案主的主要问题用我自己的词汇加以诠释?陈述句。 5、我如何能知道我的简述语意是否有帮助?,练习,简述语意的步骤,倾听反应,练习,倾听反应,练习,倾听反应,练习,倾听反应,1、倾听案主讯息中所出现的感觉或情绪的用词。 2、用不同的词汇,以口语的方式将案主的感受反应给他知道。用词的准确是这一技巧有效与否的关键。 3、以一个适当的句首开始反映的陈述;如果可能,这个陈述要符合案主所选择的
7、感官用词。 4、增加和产生与情绪有关的背景或情境。 5、评估有效性。,练习,情感反应的步骤,倾听反应,1、今天和长期以来案主告诉我和探讨的是什么事情?也就是主要的内容和情感是什么? 2、今天和长期以来案主不断重复的是什么事情?主题是什么? 3、可以符合案主感官用词的有效句首是什么? 4、我如何可以知道我的摘要是否有效?,练习,倾听主题:摘要,二、会谈技巧,探究:一种开放的或封闭的问题或询问。 面质:对案主矛盾之处的描述。 阐释:对案主行为的可能解释。 资讯提供:以口语传达资料或事实,行动反应,练习,行动反应,探究的步骤:,练习,1、我探究的目的是什么,它具有治疗的功效吗? 2、我是否能预想出案
8、主的答案? 3、根据既定的目的,我要用怎样的字词开始我的探究最有效? 4、我要怎样知道我的探究是否有效?,开放式问句:常以何事,如何,何时,何处,或何人等字为句首。,行动反应,面质的步骤:,练习,1、我看到、听到或捕捉到案主传达中有什么矛盾的地方或混淆的讯息吗? 2、我该如何摘要矛盾之处? 3、我要如何知道我的面质是否有效?,在某一方面,你,而在另一方面。,句型,陈述句,行动反应,面质的原则:,练习,1、无时无刻都要察觉你自己进行面质的动机。 2、应先建立友好的关系和信任感。才能面质 3、面质的时间非常重要。,阐释, 了解与传达案主讯息意义的一个技巧。 处理案主的隐含讯息。 对案主的行为(包括情感、想法和可观察的行动)提出可能性解释的陈述。,行动反应,练习,阐释的步骤,1、案主讯息所隐含的部分是什么?2、什么是我可以让案主以稍微不同的角度看这个困扰或议题,而且是和我的理论取向相符合的阐释? 3、我对这个议题的观点是否和案主的文化相符合? 4、我怎样知道我的阐释是否有效?,行动反应,练习,资讯提供的步骤,1、案主对于这个议题或困扰还缺乏什么样的资讯? 2、从案主的文化背景看来,这个资讯是否具有相关性和适切性? 3、我如何将资讯做最佳的排序? 4、我该如何传递资讯让案主较容易理解它? 5、这个资讯可能对案主造成什么样的情绪冲击? 6、我要怎样知道我提供的资讯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