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个案工作的程序,接案与建立关系,接案 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意愿并进行适当处理 促使求助者进入案主的角色 澄清求助者的期望 初步评估问题和需要,澄清求助者的期望 介绍机构的服务范围。 增强求助者对解决自己问题的责任心,减少求助者的依赖心理。,初步评估问题和需要 求助者的求助意愿如何?是主动还是被动? 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怎么产生的?求助者期望达到什么目标以及需要什么结果? 求助者曾经为此寻求过什么帮助和自己做过什么努力? 以服务机构所掌握的资源或工作者自己的能力能否为其提供必要的服务? 机构对求助者的要求和求助者对机构和工作者的期望是否可以互相协调?,转介 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
2、机构的服务范围; 服务对象生活在本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接案的技巧,避免将求助者定义为“问题人” 专注聆听 简明扼要,具体化 同理心与无条件接纳 激发求助者的希望,平衡不舒服感 量力而行,以免求助者产生错误的期望,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个人资料 基本资料 生理方面 心理方面 价值观 能力,环境资料 家庭环境 延伸的环境系统 (朋辈环境、社区环境、工作环境) 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情况,技巧 直接收集资料 间接收集资料,评估(问题的判断) 服务对象的问题 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 服务对象曾做过的努力,技巧 从多个问题中选择对案主来说最急于解决的问题 双方共同决定多个问题中的最主要矛盾 从多个问题中找出对
3、案主来说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制定目标的原则 对案主来说通俗易懂 目标与工作者和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致 目标与机构的功能保持一致 制定的目标是案主与工作者共同协商的结果,目标类型 直接目标 中间目标 终极目标,制定目标的步骤 工作者重述案主的问题,以便再次确认问题 协助案主列出与问题相关的问题,以便再次确定问题的重点 协助案主确定问题解决的优先次序 协助案主明确他想要的结果,制定工作计划 案主基本情况 简要描述并列出案主的主要问题和相关问题 案主要达到的结果与工作者的工作目标 基本阶段和方法,每个阶段需要采用的方法和需要动用的资源 达到目标所用的期限 联系方式,签订工作协议 服
4、务目标 服务的内容以及采用的方法 双方应该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服务的时间、地点和次数 双方签字,服务计划的实施,工作者的角色 使能者 联系人 教育者 倡导者 治疗者,工作者的工作内容 支持与鼓励 情绪疏导 观念澄清 行为改变 环境改善 信息提供 直接干预,接案与评估,可以结案的五种情况: 社会工作者与案主都认为工作目标已经达到; 案主已经具有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业关系不和谐希望结束服务; 案主出现了一些新的要求和问题,需要其他社会工作者或服务机构解决; 因为一些不可测的因素,需要结束服务。,四项工作 预先告知案主,让案主对结案做好准备; 巩固案主的改变和进步; 帮助案主进一步探讨影响问
5、题解决的因素,为结案之后独立面对问题做好准备; 鼓励案主表达结案时的情绪,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结案中案主的心理 案主矛盾的心理 案主行为的退化 否认结束或拒绝接受结束的提议,结案形式 直接告诉服务对象 延长服务间隔时间 变化联系方式(面对面非面对面),总结评估: 目的: 对工作者,从评估中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和能力,促进成长; 对案主,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对机构,更好地把握工作者服务的成效,以便衡量工作效果,改进机构服务质量。,总结评估 内容 服务对象的改变状况 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 服务介入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 方法 由服务对象评估 由同行评估 由服务机构评估,总结评估注意方面 让案主参与 坚持为案主保密 工作者要透明、坦诚,跟进 安排结案后的练习,巩固成果,增强能力; 调动服务对象的周围资源,增强对服务对象支持; 持续评估服务工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