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应该”问题及其解答,The Is-Ought Problem and Responses to it,一、“是应该”问题的提出,在西方哲学史上,十八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David Hume)首先把事实与价值加以明确的区分。休谟在其力作人性论中指出,从表述事实的语句推不出表述价值的语句,亦即从“是”推不出“应该”。然而,以往的哲学家们都忽视了这一点。,休谟谈道: 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个时期中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进行的,确定了上帝的存在,或是对人事作了一番议论;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通常的“是”与“不是”等连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
2、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变化虽是不知不觉的,却是有极其重大的关系的。因为这个应该或不应该既然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需加以论述和说明;同时对于这种似乎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即这个新关系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关系推出来的,也应当举出理由加以说明。,休谟对事实与价值亦即“是”与“应该”之间的逻辑关联性的质疑被哲学家们称为休谟的“是应该”问题。休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即主张在“是”与“应该”之间是没有逻辑论证可以连通的;这一观点被称为休谟的“是应该”论题。,休谟论题的基本依据是:用“是”作为联系词的语句所表达的是一个事实,它所传达的东西或是真的或是假的;而
3、用“应该”作为联系词的语句所表达的是一个价值,它所传达东西或是善的或是恶的。前者是知识,靠理性来发现或辨别,后者是情感,靠趣味来激发或创造;因此它们二者是两类根本不同的东西,不能从其中一个推出其中另一个。,休谟谈道:这样一来就容易弄清楚理性和趣味的明确界限和作用。前者传递有关真理与谬误的知识,后者则给人以美丑和善恶的情感;一个按对象在自然界的真实面貌来发现之,不增不减;另一个则有一种创造性的能力,它在给所有自然的对象涂上发自内心情感的种种色彩,或使之光芒四射,或使之满身污垢的同时,以某种方式创造出了一个新的东西。理性,是冷漠和超脱的,它不是行为的动机,而仅仅通过向我们展示获得幸福或避免不幸的手
4、段来指导从欲望或爱好产生的冲动。而趣味,则因为它给人以快乐或痛苦,所以它就构成了幸福或不幸,成为行动的动机,并且是产生欲望和意志的第一源泉或动力。,总之,理性的作用在于发现事实,因而是客观的,趣味的作用在于激发情感,因而是主观的;理性的知识只提供达到目的的手段,而趣味性的情感正是目的本身。趣味性的情感就是快乐或不快、幸福或不幸,它们“成为行动的动机,并且是产生欲望和意志的第一源泉或动力。”作为手段的理性只有同作为目的的情感相配合才能产生价值或道德,就理性本身而言,只是“冷漠和超脱的”,不可能由它单独产生价值或道德。,例如,我们都认为,忘恩负义如子女杀害父母是非常邪恶的行为。但是,类似的现象也存
5、在于植物界。例如,一棵橡树或榆树上落下一颗种子,在它下面生出一棵树苗来,那棵树苗逐渐成长,终于长过了母株,并攫取大量阳光和养分而把母株毁灭。如果仅由理性便可产生出道德来,那么人们就会把忘恩负义的罪名也加之于那棵树苗,谴责那棵树苗是不道德的,既然作为客观事实,树苗与母株的行为关系与子女杀死父母的行为关系是一样的。但是,情况并非如此。这就表明,道德不是单独地由理性从事实中产生出来的。,有人也许会说,那棵树苗之所以不被加以道德的谴责,是因为树苗没有独立的意志和动机。好吧,那就再以有独立意志和动机的动物为例。血族通奸在人类方面被看作一种恶劣的行为,但是同样的行为在动物那里却算不上邪恶,这是为什么?如果
6、回答说,人比其他动物有着更为发达的理性,因而人可以发现这种行为的恶劣而动物则发现不了,这显然是一个循环论证,因为在理性发现罪恶之前,罪恶必须先已存在。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这种罪恶能不能被发现,而是这种罪恶存在与否;也就是说,在动物那里不存在血簇通奸的罪恶,而在人类则存在这种罪恶。,由此可见,道德不存在于客观事实本身,无论客观对象是否具有意志和动机。那么,道德存在于哪里呢?休谟的回答是:“它就在你心中,而不在对象之内。因此,当你断言任何行为或品格是恶的时候,你的意思只是说,由于你的天性的结构,你在思维那种行为或品格的时候就发生一种责备的感觉或情绪。”,就上面的例子而言,同样的行为在人类方面被看作
7、邪恶而在植物或动物方面却不被这样看,因为人类的行为能够在你的心中引起责备的情绪,而植物或动物的类似行为却不能。道德不同于理性的地方就在这里:道德在事实中加入了主体情绪的投射,而理性只是面对事实本身。正因为此,单纯地由理性和事实是得不出道德评价的,亦即由“是”得不出“应该”。,二、“自然主义谬误”与自然主义,“是应该”问题在摩尔(G.E.Moore, 1873-1958年)那里转化为:“善”(Good)是否可以用任何自然属性X加以定义?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你就是自然主义,并且意味着你对“是应该”问题也持肯定的回答。因为,说“某物具有自然属性X”是一事实判断,而说“某物是善的”是一道德判断;用
8、X来定义“善”意味着从前一个事实判断推出后一个道德判断,这就是摩尔所谓的“自然主义谬误”。,不过,另有哲学家指出,摩尔关于“自然主义谬误”的说法是名不符实的,与其叫做“自然主义谬误”不如叫做“定义主义谬误”。相应地,他所说的自然主义也是模糊不清的,与通常理解的自然主义相去甚远。以休谟为例,他对“是应该”问题持否定回答,似乎属于反自然主义,但他却用“快乐”或“不快”对“善”和“恶”作了定义,似乎又属于自然主义。,休谟本人曾对“自然”与“不自然”的多种意义作了细致的分析和比较,然后谈道:“这样,我们就又回到了我们原来的论点上,就是:德和恶是被我们单纯地观察和思维任何行为、情绪或品格时所引起的快乐和
9、痛苦所区别的。这个论断是很适切的,因为它使我们归结到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即为什么任何行为或情绪在一般观察之下就给人以某种快乐或不快,借此就可以指出道德邪正的来源,而无需去找寻永不会存在于自然中的、甚至也并不(借任何清楚和明晰的概念)存在于想像中的任何不可理解的关系和性质。”,休谟以快乐或不快这种最简单最普遍的人类情感作为判别善和恶的最终标准,由此出发去探寻道德的来源。这样一种研究纲领不同于那种借助于“不会存在于自然中的”“不可理解的关系和性质”的研究纲领。相比之下,休谟的道德哲学更为自然,而他所反对的那种道德哲学更为不自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休谟的道德哲学是自然主义的,即他的道德体系是以情
10、感为基础的,而情感是人们的自然本性。,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能够引起人们快乐或不快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是否以任何一种这样的情感作为道德的基础都堪称我们赋予休谟的那种“自然主义”?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休谟并不仅仅满足于以任何一种情感作为道德的基础,而是试图找寻为所有道德情感所依赖的那个最基本也是最自然的情感。在休谟看来,这个情感就是同情。,笔者赞赏休谟的这种倾向,因为任何一种道德理论如果不在人的自然本性之中找到立足之地,它必定是没有力量的,只能沦为理论家们的清谈。不过,我同时认为,休谟对人性的某些分析存有不当,如关于同情、仁慈和自爱这些情感或概念之间的关系,他的论述时有混淆或矛盾之处。,休谟
11、的论述涉及如下几对范畴:事实与欲望,知识与情感,理性与直觉。在笔者看来,知识来源于事实,情感来源于欲望。理性和非理性是得到知识和情感的工具或手段。知识由真理判断组成,真理判断是以事实为标准的;情感由价值判断组成,价值判断是以欲望为标准的。知识分为理性和非理性的,理性的知识叫“理论”,非理性的知识叫“经验”或“洞见”;情感也分为理性和非理性的,理性的情感叫做“涵养”,非理性的情感叫做“情绪”。休谟没有很好地区分这些范畴,因而在他的论述中有许多混淆之处。至于休谟所说的“趣味”只是一种情感,决定于欲望是否被满足;或者趣味就是欲望的另一说法;除此之外,“趣味”并无独立的意义。,三、同情与自爱,我们知道
12、,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具有同情心,这是一个自然现象,也是一个客观事实。休谟正是基于这一事实,将其道德理论建立于人的自然本性之中。同情心与其他情感如仁慈、友爱、尊重等相比要微弱得多。这便产生一个问题:由微弱的同情心如何能够产生强烈的道德感?休谟告诉我们,这是由于同情是具有反馈功能的,经过多次反馈,微弱的同情心就可以派生其他强烈的情感。,以财富为例,休谟解释道:财富有使人享受人生一切乐趣的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人们对于财富确实有一种原始的快乐。这种能力既是财富的本性和本质,所以它必然是由财富发生的一切情感的最初来源。这些情感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别人的爱或尊重的情感,因此这种情感是因为对于所有主的快乐发生同
13、情而发生的。不过所有主既然因其财富而获得他人的爱和尊重,因而也就对于财富感到一种次生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只是由他自身发生的那种原始快乐的再度反射。这种次生的快乐或虚荣感成为财富的一种主要的可取之点,并且也是我们自己希图得到财富、或是尊重他人财富的主要理由。在这里原来的快乐便经过了第三度的反射。,休谟在这里提出,经过人们之间的同情心的多次反馈,可以使财富由被直接享用的快乐次生出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后一种快乐上升为主要的快乐。不过,这样的反馈不会无止境地进行下去,因为人的自私本性会使一个人对他人的同情心给以扼制,从而对他人的快乐产生妒忌。,“妒忌是由别人现时的某种快乐刺激起来的,那种快乐在比较之下就削
14、弱了我们自己快乐的观念。成为妒忌对象的快乐往往比我们所有的快乐占着优势。一种优势自然似乎使我们相形见绌,并呈现出令人不愉快的比较来。”,别人的妒忌大大削弱了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为了维持这种尊重,就必须给别人以帮助,以促进别人的利益和增加别人的快乐。这就是许多富人从事慈善事业的直接动机。需要说明,这是笔者的结论,但显然可从休谟的一些观点中推导出来。,如果情况真是如此,那么富人们的善行最初不是出于对他人的爱心,而是出于自爱或自尊。自爱或自尊是基于对财富的享乐而派生出来的精神利益,即密尔所说的“心灵快乐”,对它的追求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自己。这一观点也可推广到普通人。普通人虽然不像富翁那样拥有令人羡慕的财
15、富,但也可通过帮助别人而获得别人的爱戴或尊重,从而获得密尔所说的高于“肉体快乐”的快乐。这样的道德论证属于道德的自爱(self-love)理论。,主张自爱理论的哲学家为数不少,其中包括略早于休谟的霍布斯和洛克,还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伊壁鸠鲁。自爱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任何善良的动机或行为最终都是从自爱的动机出发的,绝对无私的情感是不可能有的;无论一个人多么真诚地感觉到自己对他人的仁爱或友谊是无私的,他的这种情感都可以还原为对自爱的某种修饰;在任何活动中,人们最关心的东西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快乐或幸福,不同人之间的区别只在于,他们的这种关心是直接的还是曲折的,是明智的还是不明智的。,按说休谟基于快乐或不快
16、的道德理论属于或接近自爱理论,但令人吃惊的是,休谟却表达出相反的态度。为了反驳自爱理论,休谟提出“普遍的仁慈”这个观念。他说:“人性中有一种普遍的仁慈,在这种仁慈中没有任何实际的利益把我们和对象捆在一起。” 他以性爱和母爱为例:“两性相爱所获得的愉悦和善意与食欲的满足是截然不同的。在一切有感觉的存在物中,光是对待其后代的温情,一般就能够抵销最强烈的自爱动机,而且一点也不依赖在自爱的感情。一位慈爱的母亲,辛苦照顾她病中的孩子而自己失去了健康,当她由于孩子的死亡而从伺候孩子的奴役中解脱出来时便日渐憔悴,最后悲痛而死,这样的母亲所考虑的能是什么样的利益呢?”,休谟的这一论述显然有所失误。请问:发生性
17、爱的双方难道没有从对方身上获得利益吗?显然获得了,不仅获得精神满足,而且获得生理满足。父母对子女的爱难道没有从子女身上得到利益吗?在我看来,也获得了,父母从子女身上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续,这是一种精神满足;这种貌似“无私”的爱其实是有私心的,这就是为什么“无私”的母爱仅仅限于对自己的子女,而难以推广到别人的子女。,笔者认为,休谟无论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都没有驳倒自爱理论。从实践上讲,休谟也承认,“霍布斯和洛克坚持利己的道德体系,但他们自己却过着无可指责的生活”。从理论上讲,休谟除了诉诸于上面不恰当的事例外,还批评自爱理论的道德哲学过于曲折逶迤,把许多明白无误的仁慈现象转弯抹角地归结为自爱情感,“看来
18、这类尝试完全是出于那种对简洁性的爱好,这种爱好已成为哲学上的许多错误推理之源。” 然而,休谟对自爱理论的这一批评完全适用于他自己,因为他也在转弯抹角地追求理论上的简洁性,把多种多样的道德情感归结为一种即同情。,在我看来,休谟理论与自爱理论真正的分歧在于:自爱理论认为一切美德都可以在利己动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而休谟认为仅有利己动机还不够,还必须加上同情心。就这点而言,我同意休谟的观点。不过必须强调,同情心不同于爱心,前者仅仅是人和人之间甚至人和动物之间的微弱的共鸣或互感,不必导致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动,而爱心却会导致促进他人或社会利益的行动。因此,有必要在微弱的同情心和强烈的爱心之间建立某种联系
19、和沟通;在我看来,这种联系的中间环节便是名誉感和自尊心。如果说除自利动机以外的第一个社会性情感是同情心,那么第二个社会性情感就是名誉感和自尊心。而追求名誉和自尊也是自爱的表现。在这个意义上,我又赞同自爱理论。,四、名誉与自尊,同情心使人对名誉特别重视。这是因为好的名誉表达了他人或社会对自己的爱戴或尊重。同情心使自己受到他人这种情感的影响和感染而增加了自爱或自尊,自爱和自尊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情感,故是一种精神幸福。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精神幸福并不玄虚或高深,而是能够直接感受到的,因而是很普通的。,正是追求名誉这种利己的动机或欲望成为社会公德的自然基础。你要得到社会名誉吗?那你就要做有利于社会的事情
20、,以此得到社会的好评。对于名誉,人们希望它的来源越广泛越好,即来自多数人的好评比来自少数人的好评更有价值,因此,从追求名誉出发便可发展到以“增进最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行为准则,这便是正义的道德。,休谟说:我们的性格中给道德感以更为巨大的作用力的另外一个源泉,就是对名誉的热爱;这种热爱以如此无法控制的威力主宰着所有高尚心灵,且往往是他们所有的计划和行动的主要目标。由于我们对这个世界上的名声、名誉和声望的不懈追求和强烈热望,我们就会经常不断地检查我们自己的行为举止和品行,考虑亲近和关心我们的那些人是如何看待它们的。,密尔也持大致相同的看法。他说:“最合适的名称是自尊心,所以人类都有这样方式或那样方
21、式的自尊心,并且虽然无论如何不是准确的,多少总是与他们的较高的官能为比例的。自尊心强的人,这是他幸福中重要的一部分,以至于任何与之相冲突的事物,除非偶暂之间,都不能成为他所欲求的对象。”,“名誉”( fame)和“虚荣” (vanity)是有本质区别的。一般说来,真实的名誉感是以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真实爱戴或真实尊重为基础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自己的言行能够符合正义,即符合最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与此不同,虚荣心则更注重被表达出来的好评即名声,而把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真实爱戴或真实尊重放在次要的地位,以致在追求名誉上显得急功近利,甚至不惜采用弄虚作假的手段。虚荣难以持久,因而不能真正提高自爱或自
22、尊的水平。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名誉感是以持久的自爱和自尊为基础的,所以不同于虚荣心。,由自爱或自尊容易过渡到对他人或社会的爱戴或尊重。如果一个人通过正义行为而使其自爱或自尊得到满足,那么他自然也会爱戴或尊重导致其自爱或自尊的原因,此原因的重要部分便是他人或社会。对他人或社会的爱戴或尊重就是通常所说的“仁爱”、“博爱”或“仁慈”。这样,我们便由最初的自利动机和同情心导出名誉感、自爱和自尊,进而导出正义,最后导出仁慈。我们的这一论证显然是沿着自爱理论的线索发展的,五、有限慷慨与广泛同情,前面谈到,同情心虽然普遍存在于人们心中,但其强度是很弱的,仅由它不足以导致促进公益和陌生人利益的道德行为。其实,不仅
23、人与人之间具有同情心,就连人与动物之间也或多或少地具有同情心。例如,当人们看到屠杀牛羊的时候,牛羊被宰割时的痛苦也会多少使人们感到不舒服,甚至不忍心看下去,但这在多数情况下并不妨碍人们继续吃牛羊肉。(当然,有些道德学家正是以同情心为依据呼吁人们不要吃肉,但其效果是非常有限的。),类似地,人们之间的广泛同情并不能有效地防止人们之间损人利己的行为。休谟也看到这一点,他称之为“广泛的同情和有限的慷慨”之间的矛盾 。“有限的慷慨”是指人的自私本性和利己行为,而“广泛的同情”是指人的一种心理本能,前者是在行为层面上,后者是在心理层面上,因此二者可以同时存在。重要的是,不要把“广泛的同情”与“普遍的爱”混
24、为一谈,因为爱是可以导致行动的。,休谟在不涉及自爱理论的其他场合也反对“普遍的爱”,他说:如果不考虑到个人品质、服务或对自己的关系,人类心灵中没有像人类之爱那样的纯粹情感。诚然,任何一个人或感情动物的幸福或苦难,当其在与我们接近并以生动的色彩呈现出来时,没有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我们的;不过这只是发生于同情,并不证明我们有对于人类的那样一种普遍的爱情,因为这种关切(指同情引者)是扩展到人类之外的。,不难看出,休谟的这段论述恰好是对他为反驳自爱理论而提出的“普遍的仁慈”的反驳。看来休谟自己有时也把“同情”与“爱”混淆起来。其实,休谟的理论从根本上讲也属于自爱的理论。他曾明确地表示:“没有一种情感能够
25、控制利己的感情,只有那种感情自身,借着改变它的方向,才能加以控制。” 自爱理论恰恰是从利己的情感出发,“借着改变它的方向”来控制利己情感,从而转向对名誉和自尊的追求,进而转向正义和“普遍的仁慈”。,自爱理论并不反对普遍的仁慈,而是反对把普遍的仁慈直接作为人的本性来看待。在笔者看来,把道德理论建立在普遍仁慈的假设上是一种没有意义的循环论证,因为道德理论的最终目标正是要回答:人为什么应当促进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亦即为什么要表现出普遍的仁慈。,六、囚徒困境的启示,囚徒困境是关于隐瞒和招供的二难选择,可以推广到人们之间关于合作与对抗的二难选择,因而具有普遍的道德意义。对囚徒困境有不少解决方案被提出,其中
26、重复博弈的解决方案最有影响。顾名思义,重复博弈是指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多次。当博弈只进行一次时,每个参与者只关心一次性的效用;但如果博弈重复多次,参与者就可能为了长远利益而牺牲部分眼前利益。如果A和B之间的博弈长期多次进行,而且他们知道彼此都是理性的,着眼于长远个人利益的最大化,A和B将采取合作态度,即都选择隐瞒。因为彼此都清楚,一旦自己招供,对方就会在以后的博弈中也招供。虽然只就某一次阶段博弈来说,他招供可能从中获利,但从长远个人利益来看招供会使自己遭受更大的损失。于是两人合作都选择隐瞒,这样便跳出了“囚徒困境”。,囚徒困境的重复博弈模型为个人之间的对抗和合作、利己和利他之间建立了一种理性的联
27、系和沟通,从而为人们的道德行为作出一种自爱主义或功利主义的解答。但是,对于“是应该”问题的解决,这一模型所提供的方案却是有缺陷的。因为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博弈不会无限次地进行下去,总会有一个终点,而重复博弈的最后一次博弈与一次性博弈所面临的难题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重复博弈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囚徒困境,只是把这种困境后移了,理论上的问题依然存在。,例如,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以后不再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一个极端的例子是临死的那天),他就有理由做一件只对自己有利而对他人或社会有害的事情,因为他与别人的重复博弈即将终止。可见,重复博弈模型要想最终解决“是应该”问题,就必须假定这个重复博弈是无限地进行
28、下去的。然而,这一假定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无用的,因为人生毕竟是有限的。,我们甚至还可以追问,即使人生有限,一个人为什么应该追求他一生的长远利益呢?现假定,一个人把及时行乐看得最有价值,他情愿暴富一时,也不愿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对于这样一个人,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并不能说他是不合理的,因为博弈论是以博弈者的效用函数为基础的,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效用函数,博弈论并不在效用函数之间作评价。正如俗话所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们不能在爱吃萝卜和爱吃白菜之间作出合理与否的评价。,类似地,博弈论也不能在看重眼前利益的效用函数与看重长远利益的效用函数之间作出合理与否的评价,而只能对服务于所选目的的方法和手段作
29、出评价。博弈论的描述-规范的双重性将使一个其效用函数是以眼前利益为最大值的博弈者辨别出,哪一种手段对于他达到这一目标是最为有效的,这一最为有效的手段也就是最为合理的和他应该做的。这里的“应该”是指实现其目标之手段的有用性或最佳性。于是,对于那些极端的及时行乐者,从博弈论的角度看,他甚至有理由贪污、盗窃,以至放火、杀人;即使以后他很有可能被抓进牢里甚至被判死刑,他也认为值得,因为对于他来说,长远利益并不重要的,远远小于他眼前的期望效用。,如果有人劝他,还是应当看重长远利益,他便反问:为什么应当看重长远利益呢?我的生存环境已经使我形成了及时行乐的价值观,为什么应当改变这一事实呢?他的这一反问就是要
30、求劝导者给出一个由追求眼前利益的“是”到追求长远利益的“应该”的合理性辩护。不难看出,博弈论无法给出这种辩护,因为,博弈论的描述-规范的双重性使得,从追求眼前利益的“是”只能得出到追求眼前利益的“应该”,从追求长远利益的“是”只能得出追求长远利益的“应该”,而在这两者之间并不提供任何过渡。,经过对囚徒困境的讨论,休谟的“是应该”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澄清。首先,价值可分为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也叫“内在价值”);工具价值仅仅指某个手段相对于某个目的的价值,其“应该”是指采取某个手段的有用性或最佳性,相应的理性思考叫做“工具理性”;目的价值是指目的本身的价值,例如,以眼前利益为目的和以长远利益为目的在价
31、值上的区别就是目的价值;相应的理性思考可以叫做“目的理性”,也可采用文献中常常出现的“价值理性”。博弈论只讨论工具价值和工具理性,而不讨论目的价值和价值理性。,其次,重复博弈模型把人的长远利益作为目的之后,得出应与他人合作的价值评价,从而提供了由目的之“是”向工具之“应该”的过渡,同时提供了由追求个人利益之“是”向追求公共利益之“应该”的过渡;这是依靠工具理性对“是应该”问题的一种解决。不过仍有一个遗留的问题,那就是:一个人为什么应当追求长远利益而不应该只追求眼前利益?重复博弈模型没有也不可能回答这一价值理性的问题,而只是把追求长远利益作为先决条件接受下来。在这个意义上,“是应该”问题并未解决
32、。,总之,重复博弈模型对“是应该”问题有所解决,但未完全解决。它给我们的启示是:1、由目的之“是”到工具之“应该”的合理过渡是向“是应该”问题逼近的一条可取之路;2、仍然留下有待跨越的两条鸿沟,即:从追求个人眼前利益到追求个人有限长远利益(即一生的利益)的鸿沟,从追求个人有限长远利益到追求个人无限长远利益(即永恒利益)的鸿沟。,七、我对“是应该”问题的解答,休谟断言“是应该”问题不可解决是在一种特定的意义上这样说的,即所说的“是”是指与人的情感欲望无关的事实。如树苗对母株的毁灭,动物中的血族通奸,等等。但是,还有一些事实是与人的情感欲望直接相关的,如每个人都有趋乐避苦的欲望,这既是一个心理学事
33、实,又是与人的情感相关的,可以说,它是人的基本目的。从人的这一目的性事实,当然可以推出某一行为的工具性价值,亦即由目的的“是”可以推出工具的“应该”。事实上,决策论或博弈论正是以此为研究内容的。,休谟本人其实也是承认这样一种事实的,他说:“你如果只是继续考究对象,你就完全看不到恶。除非等到你反省自己内心,感到自己心中对那种行为发生一种谴责的情绪,你永远也不能发现恶。这是一个事实,不过这个事实是感情的对象,不是理性的对象。它就在你心中,而不在对象之内。” 这里休谟提到另一种事实即作为情感对象的事实,以同作为理性对象的事实区别开来。,我承认,单由理性的事实得不出道德判断,这一点休谟是正确的。但是,
34、从情感的事实是可以得出道德判断的,因为情感的事实是与道德直接相关的。事实上休谟已经这样做了,即:他由人具有自私本性和同情心这一情感事实,得出人的其他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他的整个论证的惟一不足是对名誉感、自爱或自尊的中介作用强调得不够充分,以致从同情心直接跳到正义和仁慈。在前面第四节中我对此作了一定的弥补和修正。,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由每一个人都具有的自私和同情可以推出自尊、正义和仁慈,那为什么有的人自尊、正义和仁慈的情感强一些,而有的人却弱一些呢?稍加考虑,便可发现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为什么有的人注重眼前利益,而有的人注重长远利益呢?作这一归结的理由是:注重长远利益的人必定注重自尊、正义和仁慈
35、,因为这些品格有利于他同别人或社会的合作;与之相反,不注重长远利益而只注重眼前利益的人必定不注重自尊、正义和仁慈,因为他不太需要与别人合作。,长远利益还可进一步分为有限长远利益和无限长远利益。注重无限长远利益的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为自尊、正义或仁慈而献出生命;因为生命是有限的,而由自尊、正义和仁慈所引起的社会赞誉是无限的,至少远远超出生命的范围。与之不同,不注重无限长远利益而只注重有限长远利益的人在平时可以是自尊、正义和仁慈的,但他不会以生命来作为代价。因为对他们来说,有限的生命比无限的赞誉更为重要。,这样,我们便又回到重复博弈模型留给我们的价值理性问题:1、如何从注重眼前利益的“是”过渡到注重
36、有限长远利益的“应该”?如果一个人已经达到注重有限长远利益的价值观,那么,2、如何从注重有限长远利益的“是”过渡到注重无限长远利益的“应该”?,对于这个问题,沿着自爱主义或博弈论的路线是无法给出明晰回答的,因为这是关于最终目的之间的评价,没有其他目的可以作为参照标准。在这个意义上,休谟的“是应该”论题是正确的。但是,在另一种意义上,“是应该”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即对于那些已经把长远利益作为追求目标的人而言是如此。因为对他们来说,追求长远利益已经是一个事实,因而必须考虑与他人或社会的合作,进而达到正义和仁慈的德行。这样便从追求长远利益的“是”得出正义和仁慈的“应该” 。,事实上,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
37、人都是以有限长远利益为目的的,这就足以使他们在正常情况下遵守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正义和仁慈来。至于一个人能否达到在非常时刻为正义或仁慈而献身,则取决于他的人生目标能否从追求有限长远利益转变为追求无限长远利益。这种转变,我愿称之为从“道德形而下”向“道德形而上”的飞跃。这种人生目标之所以被称为“道德形而上”,是因为它已经超越了人的有形的肉体。也可以说,道德形而上是价值理性的最高体现。,提到道德形而上学,我们不能不提及另一位大哲学家康德。与休谟不同,康德的道德理论不是从快乐和不快的情感出发,而是从自由意志出发的,而且是先验的自由意志或纯粹的自由意志。能够满足纯粹自由意志的先验原则就是绝对命
38、令,即:你要按照你希望成为每一个人的行动准则的原则去行动。因为只有遵守这条原则,你的自由意志才不会同别人的自由意志发生冲突,从而使你的自由意志得以实现。,在我看来,康德的先验的道德形而上学也许会对“是应该”问题的最终解决作出某种贡献。不过,它要完成这一使命,只能同自爱主义或功利主义结合起来,而不是作为自爱主义或功利主义的对立面,更不是对后者的取代。,冯友兰先生曾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1一般而言,以有限长远利益为目标的人还没有超过功利境界(只以眼前利益为目标的人最多是功利境界,甚至是自然境界),而以无限长远利益为目标的人属于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功利境界
39、的人为了自己有限的长远利益,也会遵守社会契约和道德规范的,但他们这样做主要是出于害怕遭受惩罚和损失,因而是被动的,或者说是他律的。与之不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人对社会契约和道德规范的遵守是主动的和自律的,因为这样做同他们对名誉和自尊进而对正义和仁慈的追求是一致的,最终同他们对自己的无限长远利益的追求是一致的。,把无限长远利益作为追求目标并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用冯友兰的话说,那需要对人性及生存环境具有深刻的觉解;在我看来,那包括对名誉和自尊作深刻的觉解。作为中间环节,道德使人得到名誉和自尊,由此导致对他人和社会的仁爱之心,最终导致对无限长远幸福之追求。如果说,道德境界的人生目标是对自尊、正义和仁
40、爱的必然追求,那么天地境界的人生目标则更进一步,通过天人合一的觉解而达到对无限长远幸福的自由追求。天地境界的人比道德境界的人在其无限长远幸福的质量上更高一筹,因为后者比前者多了一份自由,即从必然向自由的升华,用孔子的话说,这种自由的幸福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前面所做的道德论证是沿着自爱理论的线索发展的,为了避免有人把“自爱”理解为“自私”,我更愿把自己的道德体系称为“自尊理论”。 亚里士多德曾说,“道德之本性为适度”,即把自己的情感或行为保持在过度和不及之间,这也叫“遵守中道”。可以说,自爱理论或自尊理论就是一种中道,它力求在观念上把自私与仁慈这两个极端联系起来,从而在行为上可以达到利己与利他、为私与为公的平衡。,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