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1新课标)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CuSO4H2O,0.80gCuSO45H2O样品含CuSO4的质量,113-258, n=1,CuSO4H2O,(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_;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
2、方程式为_;,CuSO4=CuO+ SO3 570灼烧,CuSO45H2O,102,Cu2H2SO4 CuSO42H2OSO2,(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 当溶液的pH=8时,c(Cu2+)=_molL-1KspCu(OH)2=2.210-20)。,2.210-8,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molL-1。,0.2,2.反应aA(g)+bB(g) cC(g)(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I、II、III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
3、线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 ; (2)A的平均反应速率v(A)、v(A)、v(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 ;,1:3:2,v(A)v(A)v(A),观察信息,(3)B的平衡转化率a(B) 、a(B) 、a(B)中最小的是 ,其值是:_. (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采取的措施是 ; (5)比较第II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III阶段反应温度(T3)的高低:T2 T3(填“、”)判断的理由是_,a(B),向正方向移动 移出产物C, 此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A(g)+ 3B(g) 2C(g);H0,(6)达到
4、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IV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B、C).,A(g)+ 3B(g) 2C(g) H0,基础信息,3.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 2NH3(g)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A.2v(NH3)=v(
5、CO2) ;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_。,BC,NH2COONH4(s) 2NH3(g)CO2(g),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_0,熵变S_0(填、或)。,增加,NH2COONH4(s) 2NH3(g)CO2(g),(2)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
6、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计算25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_.,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_,标与标的曲线相比,标 的c(初始)小,但同一时间段c大,说明升温加快水解反应。,4.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1)在0-30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V、V和V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内,在第 种催化剂的作用下,收集的CH4最多。,V V V,(2)将所得CH4与H
7、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 CH4(g)+H2O(g) CO(g)+3H2(g);H=+206 kJmol-1 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的标注),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g)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27,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求CH4的平衡转化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设开始加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g)各为amol CH4(g) + H2O(g) CO(g) + 3H2(g); 开始: amol amol 0 0 平衡:(a-0.10) (a-0.10) 0.10mol 0.30mol K
8、=0.10(0.30)3/(a-0.10)2=27 得a=0.11mol 答: CH4的平衡转化率=0.1/0.11=0.91 =91%,(3)已知:CH4(g)2O2(g)= CO2(g)2H2O(g) ; H=802kJmol-1写出由CO2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_,CO2(g) 3H2O(g) = 2O2(g) CO(g)+3H2(g) ;H=+1008 kJmol-1,CH4(g)+H2O(g) CO(g)+3H2(g);H=+206 kJmol-1,5.在温度t1和t2下,X2(g)和 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下表:,(1)已知t2 t1,HX的生成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
9、热”)。 (2)HX的电子式是 . (3)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放热,HF、HCl、HBr、HI,基础信息,观察信息,(4)X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 (5)K的变化体现出X2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6)仅依据K的变化,可以推断出: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_(选填字母) a. 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 b. 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c. HX的还原性逐渐 d. 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ad,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个,
10、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题型示例: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其实验序号是 。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因: 。,因为所有反应中,金属质量和硫酸溶液体积均相等,并且硫酸过量,产生的热量相等,所以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相近。,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 表面积越大,1、3、4、6、8 ;2、5,
11、反应温度 6和7,8和9,1和2,1.(2008上海)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 则曲线a、b、c、d所对应 的试验组别是A.4-3-2-1 B.1-2-3-4 C.3-4-2-1 D.1-2-4-3,组别 c(HCl)(molL1) 温度() 状态 1 2.0 25 块状 2.5 30 块状 3 2.5 50 粉末状 4 2.5 30 粉末状,答案:C,2(2009年新课标)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12、:,答案:D,3.(2010新课标)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3)实验室中现有Ns2SO4,MgSO4,Ag2SO4,K2SO4等4中溶液,可与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 ;,Zn+CuSO4=ZnSO4+Cu Zn+H2SO4=ZnSO4+H2,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铜与Zn形成微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Ag2SO4,(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两种);(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
13、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升高反应温度, 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表面积,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 V1= ,V6= ,V9= ; 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 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 色,灰黑 暗红色,30 10 17.5,当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单质铜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接触的表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
14、。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4.过氧化氢对环境友好,性质多样,有很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1)实验室用 反应制备氧气。 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H2O2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研究外界条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报告如下表。,实验1、2研究的是 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2、3的目的是 。实验中可以表明该反应速率差异的现象是 。 实验室用MnO2做该反应的催化剂,使用如图所示装置的A部分制备O2,避免反应过于剧烈的操作是 。,温度,比较FeCl3溶液和MnO2作为催化剂 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影响的差异,产生气泡 的快慢,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 控制滴加H2O2溶液的速率,5.草
15、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MnO4-+H2C2O4+H+ Mn2+ +CO2+H2O(未配平) 用4mL0.001mol/LKMnO4溶液与2mL0.01mol/L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如下:,(1)该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_ (2)如果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 和 (用IIV表示,下同);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 和 。 (3)对比实验I和IV,可以研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IV中加入1 mL蒸馏水的目的是 。,确保所有实验中c(KMnO4)、c(H2C2O4)浓度不变和总体积不变.,2:5,I II,I II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