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内物流金融研究综述—姓名学号.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8459064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物流金融研究综述—姓名学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内物流金融研究综述—姓名学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内物流金融研究综述—姓名学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内物流金融研究综述—姓名学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国内物流金融研究综述摘要: 近年来, 物流金融创新在经济实践过程中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物流金融的发展历程,归纳了这一领域的理论成果,并对其核心思想进行提炼。文章通过对物流金融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指出相关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关键词: 物资银行;仓单质押;融通仓;物流金融;融资模式;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资本和物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对物流和资金流的流动效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广泛应用的条件下,使得物流和金融这两大行业终于可以结合产生了物流金融这一创新产品。它的这种跨领域创新模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新思路、新方法。它

2、给物资流通带来的巨大影响被学者捕捉到,进而从理论的高度构建出一个崭新的平台物流金融。一、物流金融相关概念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邹小芃、唐元琦(2004) 1首次定义了“物流金融”的概念。他们认为:物流金融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资金和信用的运动,达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这些资金和信用的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结算、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收购兼并与资产重组、咨询、担保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物流金融是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

3、,它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物流和金融的紧密融合能有力支持社会商品的流通,提高全社会的福利。该定义指出了物流金融所研究的领域和基本的研究方向,它还强调金融创新思维和金融工程技术的运用。融通仓最早作为物流企业的创新业务, 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 寻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较高且可抵押的不动产有限, 使得动产融资成为中小企业最为可行的一种融资方式。随着动产质押融资的发展,2002年,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罗齐、朱道立等首次提出了融通仓这一概念, 将其定义为“以周边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以流动商品仓储为基础, 涵盖中小企业信用整合与再造、物流配送、电子商

4、务与传统商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2。文章阐述了融通仓的两种运作模式金融机构授信额度模式和信用担保体系模式。在模式一中, 由于得到了银行的授信额度, 物流企业可以直接向相关企业提供质押贷款业务, 简化金融机构审批程序, 提高了企业融资效率。二、物流金融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1 21世纪前国内物流金融的理论研究最初是沿着物资银行、仓单质押业务总结开始的,这个时期2的典型特点就是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相关的研究有:1987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的陈淮就提出了关于构建物资银的设想 3。90年代初期也有学者发表文章,探讨物资银行的运作。主要是探讨通过物资银行来完成物资品种的调剂和串换。由于物

5、流的概念没有被充分发现和认识,所以当时的物资银行的概念与现在的概念存在较大差异。1998年4月,时任陕西秦岭曾氏有限金属公司总经理的任文超探讨了利用“物资银行”解决企业的三角债问题 4,是这一概念的一个突破,并在后继的研究中不断规范概念,认为物资银行的实质就是对企业使用资本的支付工具进行设计与安排从而提高资本的使用及结算效率。仓单质押业务的理论总结始于1997年6月,当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张平祥、韩旭杰对粮棉油货款的仓单质押业务展开了研究 5,但是并没有将物流的概念结合进来。2.2 20002004年物流学兴起,相关于物流业与上述说到的物资银行、仓单质押等业务的研究变的多起来,同时物流金融领域

6、的一项标志性成果“融通仓”的研究出现,相关文献研究有:2001年,烟台大学的房绍坤 6;2002年,学者孙宁 7;2003年,东南大学的郑金波 8等对此进行了研究。上述业务与物流业发生紧密联系只是近几年的事。对于保兑仓业务的研究则是基于仓单质押业务而衍生出来的。2002年2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罗齐和朱道立等人提出“融通仓”的概念和运作模式,迄今仍有系列成果推出。2004年, 杭州商学院的郑绍庆就对融通仓融资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年,西南财经大学的李静、雷杨又对开展融通仓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阐述。融通仓理论成为早期国内物流金融领域的标志性理论成果, 对此后的研究与探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

7、用。2.3 20042005年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关健的瓶颈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此时物流与金融的接触才慢慢的多起来,相应的研究也多了起来,物流金融登台亮相。相关研究有:2004年,广东发展银行在“民营100”的金融平台基础上及时推出了“物流银行”业务,期望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与发展难题。此时的物流银行与前面提到的物资银行有着很大的区别;物流银行业务是以产品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且符合质押品要求的抵押或质押为授信条件,运用实力较强的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有机结合,向客户提供集融资、结算等多项银行业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2004 年5

8、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邹小芃、唐元琦首次提出“物流金融”的概念,定义了它的内涵和外延,“物流金融”被正式确立为一个新的研究平台;2005年3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陈祥锋、朱道立提出了与物流金融相类似的“金融物3流”的概念。因其表达相对没有物流金融准确,后续用者不是很多。2.4 2005至今在“物流金融”概念问世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他们的研究丰富了物流金融学的内容,通过对相关文章的阅读,笔者总结出以下两个大方向:2.4.1 围绕物流金融自身的研究,例如:2006年,北京城市学院的李金恒关于物流金融的学科研究 9;2007年,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谢鹏关于物流金融运作模式探讨 10

9、,提出了三种运作模式:仓单质押模式、保兑仓模式、物流保理模式;2008年,武汉理工大学的周明关于物流金融的价值及风险分析的研究 11;2010年,刘正毓关于物流金融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12。说这是关于物流自身的研究是指,其主要围绕物流金融这个新兴名词意义及其衍生涵义而做的相关研究,而第二部分则是物流金融结合不同企业、不同技术等进行的研究,更趋向于实际运用的研究,在此为了方便区别称之为物流金融的派生研究。2.4.2 物流金融的派生研究这里说到的派生研究主要关于物流金融的实际运用的研究,如:陈祥锋、朱道立(2005)提出了面向供应链的金融物流的概念,尝试从物流金融提供者的角度转换到物流金融的

10、客户角度来开展分析;2006 年, 徐明川副教授运用了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理论, 在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过程中出现的四种组合寻找均衡点, 从而揭示出银行与物流企业合作的最佳选择;2007 年, 山东大学的彭志忠教授等人用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物流金融的信任机制问题;黄涛(2007)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机理的探讨 13;2010年,西南财经大学的唐洋、王静对UPS成功物流金融模式的探讨 14。三、研究不足与展望目前,国内众多学者已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物流金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运用领域的不同,现在既有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以下几点不足与展望:1、国

11、内的学者大部分都是从定性方面对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以及风险进行阐述, 而缺少定量方面的研究;2、在质押过程中,仓单标准化的建立, 运作模式的流程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3、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信用评估体系的建设和信息网络化建设可待进一步研究;4、对比国内外学者研究,可发现,国内物流金融所体现的作用主要是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等难题,而国外物流金融的运用多在大型企业的物流中使用,用于进一步挖掘物流领域的利润。两者的出发点有所不同,可能对物流金融涉及的主体影响有所不同,可借鉴国外先进案例做相应研究,以便我国物流金融业更好发展。四、结语4该研究综述基于网络条件和文献资料的限制,虽然尽可能的做到了较全面的分析总结

12、文献,依然会有所疏漏,而且我们可以知道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物流金融研究这个新宠儿,会如雨后春笋般增多。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关于物流金融的研究,就需要我们时刻关注最新的研究,这样才能做到全面的了解物流金融的发展情况。参考文献:1邹小芃,唐元琦:物流金融浅析J.浙江金融,2004,(5):20.2罗齐,朱道立,陈伯铭: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02,(2):l114.3陈淮:关于物资银行的设想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7(3).4任文超:物资银行及其实践J.科学决策,1998(2).5张平祥,韩旭杰:粮棉油贷款仓单质押的意义与建议J.济南金融,1997.(6)6 房绍坤:论仓单质押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4).7孙宁:仓单质押贷款的操作要点J.农村金融研究,2002(3).8郑金波:仓单质押的管理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5).9李金恒: 物流金融的学科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1).10谢鹏: 物流金融运作模式探讨J.福建金融,2007(2).11周明:物流金融的价值及风险分析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5)12刘正毓:物流金融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J.河南建材,2010(3)13黄涛: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机理J.物流经济,2007(7)14唐洋、王静:UPS成功物流金融模式的探讨J.大众商务,20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