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古斋藏任薰龙王礼佛图卷浅析张宇星公司即将迎来五十周年大庆,博古斋拍卖部成立也有三年了。在这些日子里,拍卖部取得了不少成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博古斋和上海国际商品拍卖公司共同举办的2003 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以 4 1 万元拍出的任薰所绘龙王礼佛图卷,一般任薰的人物作品价格在万元左右,这个高价无疑确立了此手卷的精品地位。无怪博古斋珍藏此卷多年,且将其编入博古斋藏书画集 。任薰(公元 1835 -1893 年) ,字阜长,又字舜举,浙江萧山人, “四任”之一,任熊之弟。长期在苏州、上海等地卖画为生。善画人物、尤工花鸟。人物取法陈洪绶,花鸟构图别致,具有独创一格的精神。此手卷长 335
2、厘米、宽 35 厘米, 博古斋藏书画集中取名为神仙图卷 ,但笔者觉得神仙之名本源于道教,而画面所述应为佛教典故,且卷后吴昌硕题跋中提到“龙女抱瑟弹风弦” 、 “龙王迎佛张琼筵”等词句,似乎应与龙王礼佛典故有关,后查到西晋竺法护译有海龙王经 ,谓佛在灵鹫山说法时,海龙王率众来听法,生欢喜心,礼请佛至海底龙宫,如来宣说妙法,化导龙众,遂将此卷改称龙王礼佛图卷。无独有偶,在次年上海大众拍卖会上,有民国画家姜某所画之相同手卷,亦名日龙王礼佛 ,可能即临任薰此卷,亦或二者皆摹自同一底本,只是功力相去远矣。此手卷之所以被称为任氏精品而备受藏家喜爱,主要是因为该手卷是任薰的代表作之一,能够集中体现他工笔重彩
3、人物绘画的艺术特点。全卷以近视法作图,人物衣纹,逼真神态,尽现眼前。在构图和空间位置的经营上,任薰善于使用虚实对比,如来、龙王、抱琴龙女、十八罗汉,或三五成群,或鹤立其外,而全图又以驮香蟠龙和众人的参差位置构成一条贯连首尾、开合起伏的主线,使整个画面相互呼应,气势连贯,也使人物造型多样而统一。笪重光在画筌中论述空间关系时提到:“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景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其意虽多指山水构图,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一语用以描绘任氏此图实不为过也。而在衣纹构线上任薰取法陈洪绶,多作铁线描,线条富于弹性、挺拔有力,达到了外柔内劲
4、、 “纯棉裹铁”的艺术效果。如用高古游丝描来写长眉罗汉(宾头卢,左手第二位罗汉)和龙王、龙女等,以琴弦描来刻画阿氏多尊者(左手第六位)等,用行云流水描(和前两种描法一样是铁线描的一种)来塑造如来、王母、玉帝、佛祖的大弟子大迦叶(左手第一位)和其他一些人物。另外,任薰对于承自陈老莲的夸张变形手法也在此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人物面部、身体的比例构造进行改变,拉长如来的面部使人感觉到他既慈祥又威严,罗汉们超乎常人的长脖子,令人觉得他们正在虔心听法,人物的面部变形使每个人特征、神态鲜明的展示在我们眼前。在勾填设色方面,任薰更是独具匠心,墨线清晰流畅,色彩鲜艳明丽,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墨彩互助,使整个画
5、面上的情景更为生动。诚如盛大士所说:“善画者,青绿斑斓,而愈见墨彩之腾发。 ”(豁山卧游录 )众人衣服中,有的色彩浓重鲜艳,如举钵罗汉(迦诺迦跋厘惰,左手第四位)身上色彩达十余种之多,而大迦叶、如来等则仅以两、三种颜色绘染,其对比调和之功力可见一斑。红、蓝、橙、白、黄,各种颜色汇聚在一卷,有如演奏一曲跌宕起伏、节奏明快的丝竹乐,不禁令人为之惊叹。此手卷经过吴昌硕、王震等名家收藏,卷首有王震题签,吴氏则以篆意行书在卷后长题,述此典故来由,字里行间欢喜不已,裱卷所用绸料亦十分考究,其上双龙戏珠等图案皆由织绣而成,并著录于博古斋藏书画集 ,真可谓题、画俱佳之精品。其艺术价值堪比曾经吴湖帆收藏的任熊所
6、作麻姑献寿图 。任薰生活的时代,正是在鸦片战争的前后,和其兄任熊来到中西思想交汇的上海,两种文化的冲击使他们冲破了“保守复古”思想的束缚,突破文人画所囿困的形式,创造了清新、活泼、奔放的艺术风格,使画坛出现繁华的新局面。任薰另一个重要的成就是培养了任伯年这个海派的领军人物,为以后海派的繁荣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可以看到任伯年的人物绘画继承了任薰严谨的构图和造型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并有所发展,他的很多作品都可以在这幅龙王礼佛图卷中找到根源。此手卷曾在香港苏富比以 30 万元人民币底价上拍,却未能寻到知音。而这次在公司自己举办的拍卖会上取得佳绩,证明了博古斋在拍卖领域知名度和信誉度的提升,是公司五十年的历史中值得记录的一笔。(作者系公司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