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八看”.doc

  • 上传人:nacm35
  • 文档编号:8456613
  • 上传时间:2019-06-28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45.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八看”.doc
    资源描述:

    1、1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八看”一、归纳诗词主题思想的方法“八看”1)看诗题 2)看作者 3)看注释 4)看词语5)看句意 6)看典故 7)看风格流派 8)看试题。二、推断诗词作者的思想感情及主题思想的方法:(八看)1、看诗题诗歌的题目有时就是诗歌的眼睛,一般情况下,它常常起到点明主题、交代主要内容、揭示一首诗中心的作用,因此分析诗题是理解诗歌主旨的有效方法之一。军城早秋 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案】秋季到来、秋风萧瑟、边关云寒、西山月冷,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阴沉凝重的边关早秋月夜图。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例如,2002年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可知作者在一个春天的夜晚在他乡洛阳因听到一首折杨柳的曲子从而勾起故园之情: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看作者:例如2007年某地考题:蝶 恋 花 苏 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一句有的版本写作“绿水人家晓” ,请问“绕” 与“晓”那个用得好?“绕”字以动写静,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前后呼应;“晓”字无晨景呼应。本词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晚年贬官岭南,寄寓惠

    3、州,心情抑郁。他对朝廷一片忠心,却落得远谪岭南的下场,这不正是“多情却被无情恼” 吗?而他当时的境遇也正像被风雨摧残的柳絮“枝上柳绵吹又少”,表达了作者晚年被贬抑郁苦闷的心情。李 白怀才不遇、豪迈奔放。杜 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白居易自身不幸、同情人民 王 维淡薄功名,热爱自然。刘禹锡今昔对比,国运衰微。李商隐 意境朦胧,有苦难言。苏 轼屡遭贬谪,渴望功业。 陆 游国土沦丧、悲愤慷慨2辛弃疾抗金救国、恢复中原 李清照国破家亡、凄凄切切3、看注释诗歌下面的注释,对理解和鉴赏该诗是很有帮助的。它一方面解释诗歌当中难以理解的词语,另一方面也向考生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如,时代背景(安史之乱、南

    4、宋战乱) 、作者经历(做官、贬官、归隐) 。借助注释可以帮助自己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容。如:例如:08年全国2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春 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 ,宿鸟声中自掩门。注 李弥逊(10851153) ,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请对首句中的 “网”字进行赏析。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答: 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表

    5、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和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在因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之后,对世态冷暖的感叹。4、看词语一首诗中往往就有那么一两个关键词,而使全诗境界全出,而这一两个词往往又是由动词、形容词和数词充当。鉴赏诗歌,我们如果从这些关键词语入手,它是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的一把钥匙。做诗歌鉴赏题时只要抓住了作为诗眼的关键词语,就能很快理解句子含义。如:2007年江西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金

    6、陵晚望 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金陵图 韦庄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注】高蟾、韦庄,晚唐均为诗人。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答: 从 “晚翠”“落日”“秋声”和“老木”“寒云”等词语可以看出,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两位诗人一位说 “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答: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 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画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

    7、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能画成的。5、看句意通过翻译句意,来推断作者思想感情。例如:2007年四川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3葛溪驿 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2分)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6分)答:我们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对句子表达的意思很熟悉,从而对诗中创造的意境很熟悉。据此,推断作者思想感情是家国之思。驿站

    8、秋夜难眠图。 本诗以“ 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 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6、看典故古代诗歌在叙事、议论、抒情中常运用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常隐含在古诗中的某些具有暗示性的词语中。解题时若能理解其中典故,诗歌的思想内容便迎刃而解。例如:全国卷,阿鲁威的元曲蟾宫曲咏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

    9、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却没有“人生如梦” 的悲伤感叹。审视全曲,可抓住的具有隐含信息的词语应是“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借得”、 “赤壁东风”、 “南阳卧龙”、 “西蜀”、 “江东”等。由这些词语自然得出“曹公” 即曹操, “南阳卧龙”即诸葛亮, “借得赤壁东风”是指江东的孙权。此处不能忽视“紫盖黄旗”这一句有特定意义的词语,它是指一种紫盖黄旗状的云气,古人认为是天子之气。所以此诗再现了三国人物的历史风采,歌颂了曹操、孙权和诸葛亮三位英雄人物,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7、看风格古代作家因其诗的风格不同而各属不同流派。如盛唐诗人就分为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在词家来说,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分。诗

    10、词风格,常与思想情感密切相关;婉约派常常表达浓重的离情别绪,或惜春伤春。终南别业王 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一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答案】抒情主人公具有心中悠闲、赏景怡情、自得其乐的性格特点。首句的“好道”为主人公的性格奠定了基调;“南山陲” 的居所暗示了主人公的隐逸情致;“独往”与“ 自知”表现了其独游独乐的特点,在“水穷处”“坐看云起” ,与 “林叟”谈笑等画面,展现了其赏景怡情、自得其乐的淡逸情趣,以及热爱自然、向往归隐生活的思想感情。例如某年全国卷: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

    11、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4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其词常用含蓄的手法。审视全词可知,这首词通过对主人与侍女的问答,写了风雨之夜后对海棠的关心。作者采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委婉曲折地表达了惜春之情。 “绿肥红瘦”应是借代,代花、叶,又可以代人。所以此诗也可能有对人生美好时光流逝的伤感,或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意。此为李清照早期作品,流露的还仅仅是一种淡淡的哀愁,对自然风物,对个人生活。到后来,就更多了一份国破家亡的浓浓的哀怨之情。所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们阅读鉴赏诗歌时应该注意作家的流派,从而准确辨析其

    12、艺术技巧,参悟其思想情感的真谛。8、看问题:如某年全国卷: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注 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命题者往往将一些已知信息巧妙地隐藏在问题当中,一方面作为已知或引导条件为你备用,另一方面则提醒考生要所答为所问,不要偏题和答非所问,请各位考生要利用好“问题”。问题为: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 “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这里有这样的信息隐藏在其中:一是告诉你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二是词中“水无情”

    13、、 “空有姑苏台上月” 两句含有深意,三是要结合全诗加以赏析。答: “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掌握答题术语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描写手法 动静相衬、虚实结合、运用白描、烘托渲染、联想想象开门见山、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承上启下、卒章显志表现手法 表达技巧运用伏笔、制造悬念、点面结合、对比衬托、象征手法、运用典故掌握答题顺序:定性举例说明例如:蝶恋花 王 诜 shn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9词的下片写到作者重回旧时官邸,其内心感受如何?结合上片看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答: 作者运用的是乐景衬哀情的反衬手法。下片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写出七年的迁谪生活给作者带来了无尽辛酸,此时物是人非,朱颜已老,更让作者倍感凄清孤寂。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八看”.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84566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