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戏曲文化,戏曲起源,先秦时期戏曲的萌芽期唐朝后期戏曲的形成期 宋金时期戏曲的发展期元朝时期戏曲的成熟期 明清时期戏曲的繁荣期,什么是戏曲,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不同于西方将歌剧、舞剧、话剧。,戏曲的三大艺术特色,综合性 字正腔圆 虚拟性 舞台气氛 程序性 戏曲表演,唱,唱:是戏曲演出剧中人 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 事的主要方式,根据不同 的剧种,采用不同的音乐 形式。就唱词而言,可以 分为两种形式,一为曲牌 体,以为板腔体。,念,念:是戏曲演出中对 人物间对白和独白的总 称是一种诗歌话,音乐 化的语言。一般
2、剧中所 用念白与剧种所在省份 的地方音大致相同, 如,京白,韵白,苏 白。,做,做:是对戏曲中演员的身段,表情,气派,风度等表演的总称。是戏曲表演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舞台行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戏曲的做多为城市性的动作。大都写意。,打,打:指戏曲中对点头场 面的变现手段,也叫“开打”。 有时表现两个人的对打,有 的则是集体的战争场面。戏 曲的开打具有极强的舞蹈性, 程式性和表现性,也多写意 而非写实,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十大悲剧: 窦娥冤 (元) 关汉卿 赵氏孤儿 (元) 纪君祥 精忠旗 (明) 冯梦龙 精忠谱 (清) 李 玉 桃花扇 (清) 孔尚任 汉宫秋 (元) 马致远 琵琶行 (明) 高则诚
3、 娇红记 (明) 孟称舜 长生殿 (清) 洪 升 雷峰塔 (清) 方成培,中国古典十大喜剧,十大喜剧: 救风尘 (元) 关汉卿 西厢记 (元) 王实甫 看钱奴 (元) 郑廷玉 中山狼 (明) 康 海 绿牡丹 (明) 吴 炳 墙头马上 (元) 白 朴 李逵负荆 (元) 康进之 幽闺记 (元) 施君美 玉簪记 (明) 高 濂 风筝误 (清) 李 渔,中国五大戏剧,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介绍,国粹艺术京剧,采茶戏黄梅戏,图兰朵,女驸马,民间艺术评剧,花为媒,奔放阳刚豫剧,花木兰,婉丽优美越剧,红楼梦,国粹艺术京剧,京剧,又叫,“京戏”、“平剧”、“国剧”,它是中国传统名剧,已有多年
4、历史。清乾隆年(年),四大徽班陆续进北京演出,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道光以后,三大班的班主兼主要演员程长庚以唱徽音、二黄著称,随着湖北汉调演员余三胜等进京搭入徽班,又带来被称为“楚调”的湖北西皮调,促成由徽调与汉调合流的“皮黄”唱腔的形成。京剧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 。,民间艺术评剧,评剧,我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仅次 于京剧。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 地区流行很广。评剧是流传于我国 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产生于河北 省东部,系由流行于滦县、迁安、 玉田、三河及宝坻(今属天津)一带农 村的曲艺莲花落发展而成。,
5、婉丽优美越剧,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奔放阳刚豫剧,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 豫剧
6、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戏曲角色名称,戏曲角色名称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生、旦、净、丑”是用“反喻”取名的,这其实是个很老的传说,早在杂剧、传奇流行的时代就有了。不过,就在此说正盛时已指出其谬。如明代文学家祝枝山的猬谈中说:“生、净、旦、末等名,有谓反其事而称,又或托之唐庄宗,皆谬云也。生即男子,旦曰装旦色,净曰净儿,末曰末泥,孤乃官人,即其土音,何义理之有?”这就明明白白地否定了戏曲角色“反喻”的说法。,生,小生扮演青年
7、男性,分中生(扇子生)、冠生(官生)、穷生、雉尾生(翎子生)、武小生等。外,泛指生的副角,不表现确定的性格特征,唯汉剧的外唱、念、做并重。末,沿袭南戏、北杂剧之名目,今多数剧种已并入老生行。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人物,分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娃娃生扮演儿童角色,京剧中还有娃娃武生。,旦,旦行中有青衣(正旦)、花衫、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旦行里最主要的一类是青衣。青衣还有一个名称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京白,而且唱工
8、相当繁重。从服装上看,青衣穿青褶子为多,所以青衣的另外一个名称也叫青衫,简称衫子。,净,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这类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即是净扮。,末,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多数挂须。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 老生:所扮角色主要是正面人物的中年男子。 末:一般扮演比同一剧中老生作用较小的中年男子。 传统昆剧演出整部传奇之首出,照例皆为副末念诵词曲开场。 老外:所扮角色多半是年老持重者,其扮演对象颇广,上至朝廷重
9、臣,下至仆役方外。,丑,(小花脸或三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 戏曲中人物行当的分类,在各剧种中不太一样,以上分类主要是以京剧的分类为参照的,因为京剧融汇了许多剧种的精粹,代表了大多数剧种的普遍规律,但这也只能是大体上的分类。具体到各个剧种中,名目和分法要更为复杂。,戏曲脸谱,中国戏曲脸谱中颜色所代表的意义,白脸表示奸诈,如群英会中的曹操;红色表示忠勇,如单刀会中的关羽;黑色表示正直, 如秦香莲中的包拯; 蓝色表示刚强,如连环套中的窦尔敦; 黄色表示凶暴, 如南阳关中的宇文成都; 紫
10、色表示刚正,如鱼肠剑中的专诸; 绿色表示暴躁,如响马传中的程咬金; 粉红象征年迈,如取洛阳中的苏献; 金、银色表现神怪形象如蟠桃会中的二郎神;有的将官为表示英勇无敌也用金色,用来助增脸谱的威仪,如挑滑车中的金兀术。,现代戏曲,戏剧是综合性艺术。现代戏曲指的是艺术历史的见证。中国古代戏曲与诗、词、文、赋等文学体裁不同的是:戏曲既作为阅读的文本存在(“案头之作”),包括剧本的情节、结构、关目、宫调、曲牌、文辞、声韵等方面;又有着复杂的艺术形式(“场上之戏”),包括唱、念、做、打以及舞台布景、音乐伴奏等,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因此,戏曲从萌芽到成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国戏曲被称为“晚熟”的艺
11、术。它发端于先秦两汉,酝酿于隋唐,形成于宋金,繁荣兴盛于元,发展演变于明清。直到今天,中国戏曲发展为以国剧京剧为代表,由众多地方戏曲组成的戏曲大家庭,仍然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为大家带来无穷乐趣。而昆曲,也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类艺术殿堂的瑰宝。,八个样板戏,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 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交响音乐:沙家浜,样板戏常见选段,红灯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闹工潮、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做人要做这样的人、浑身是胆雄赳赳、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雄心壮志冲云天、光辉照儿永向前、仇恨入心要发芽 沙家浜:朝霞映在阳澄湖上、共产党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智斗、定能战胜顽敌度难关、斥敌、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智取威虎山:只盼着深山出太阳、血债要用血来偿、誓把那反动派一扫光、共产党员、迎来春色换人间、甘洒热血写春秋、我们是工农子弟兵、胸有朝阳 奇袭白虎团:决不让美李匪帮一人逃窜 海港:细读了全会公报、大吊车真厉害 杜鹃山:家住安源、乱云飞 龙江颂:争做时代的新闯将、手捧宝书满胸暖 白毛女:北风吹、扎红头绳、参加八路军、盼东方出红日、大红枣儿甜又香、太阳出来了 红色娘子军(舞剧):娘子军连连歌、军民团结一家亲 沂蒙颂(舞剧):盼亲人早日养好伤 草原儿女(舞剧):白云啊,白云,我唱牧歌请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