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一、氮及其重要化合物,2011届高三第一轮总复习,福建师大附中 郑巧云,二、氮气,1、氮气的电子式和结构式:,NN,氮分子的键能大,2、物性:氮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稍小,熔、沸点低,难溶于水的气体。,一、从自然界获取氮元素(固氮),2、化学性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氧化性),人工固氮,自然固氮,(氧化性),(还原性),?,讨论:NO2和溴蒸气的鉴别:,注意:不能用KI-淀粉溶液,NO2 溴蒸气,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无现象 产生淡黄色沉淀,NO2 溴蒸气,通入水中,无现象 溶液呈橙色,NO2 溴蒸气,通入CCl4中,无现象 CCl4层呈橙红色,平衡移动的原理,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2、A.N2不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是因为N2分子中两个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的键能很大 B.N2是用于制氮肥和硝酸的原料 C.利用N2的不活泼性,工业上用N2来代替稀有气体,做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D.氮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磷强,所以氮气比白磷活泼,易燃烧,D,1、物理性质:,(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2)低沸点、易挥发,2、化学性质:,(1)强酸性,注意:,稀硝酸,浓硝酸,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先变红(H+作用)后褪色(氧化作用),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三、硝酸,(2)不稳定性:,注意:,硝酸越浓越易分解,浓硝酸久置呈黄色硝酸分解产生NO2溶于硝酸,浓硝酸盛放在带玻璃塞的
3、棕色瓶,存放在阴暗处,(3)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a.常温下浓硝酸使Fe,Al钝化,通入过量O2,不能加水,否则浓HNO3变成稀HNO3,思考:久置变黄的硝酸如何除去黄色?,(Pt、Au除外),3Cu + 8HNO3(稀)= 3Cu(NO3)2 +2NO+4H2O,b.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3Ag + 4HNO3(稀)= 3AgNO3+NO+2H2O,与非金属反应:,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6HI+2HNO3(稀)= 3I2 +2NO+4H2O,3H2S+2HNO3(稀)= 3S+2NO+4H2O,3Fe2+4H+NO3-= 3Fe3+NO+2H
4、2O,三者不能共存,酸性条件下(H+)、NO3-与Fe2+、I-、S2-、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3.硝酸的工业制法:,2NO+O2 = 2NO2,3NO2+H2O = 2HNO3+ NO,练习: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 )A.NO2 B.NO C.N2O D.N2,C,硝化反应,酯化反应,颜色反应,(3)与有机物反应:,氨的催化氧化法,四、氨(NH3),1、氨分子的结构,如何判定分子的极性?,根据氨分子结构,能推断出氨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吗?,2、物性:,气体的溶解性:,无色,刺激性
5、气味,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易液化。,3、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注意:,NH3是中学所学唯一的碱性气体;,NH3是唯一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NH3,(3)与氧化剂反应:,(2)与酸反应:,NH3 + HCl = NH4Cl(产生白烟),NH3 + HNO3 = NH4NO3,NH3 + H2O + CO2 = NH4HCO3,(也可用此性质检验NH3),4.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原理,装置,干燥,收集,检验,氯化铵固体、熟石灰,Ca(OH)2+2NH4Cl=CaCl2+2H2O+2NH3,固固气(与O2,CH4相似),用碱石灰;不能用CaCl2,P2O5,
6、浓H2SO4,向下排空气法,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变蓝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产生白烟用湿润的酚酞试纸检验变红,思考:1、说出本装置的特征2、为什么不能在溶液状态下进行3、为什么不能用NaOH固体?4、 能否用NH4NO3替代NH4Cl?5.为什么要用一团棉花?6.此反应能写离子方程式吗?7.还有其他方法吗?如何制取?,防止对流,提高集气速度和纯度。,(2)加热浓氨水,(3)浓氨水,+NaOH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为什么?),5.氨气的工业制法:,2NH4NO3 = N2+O2+4H2O(硝铵炸药爆炸原理),五、铵盐:,属于离子晶体,1、物理性质:,都是无色晶体,都易溶于水,2、化学
7、性质:,不稳定性:,与碱反应:,固体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NH4+OH-= NH3+H2O,是铵盐的通性,可用于NH4+的检验。,铵盐受热易分解,但并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都能放出NH3。例:NH4NO3,注意:,NH4+OH-= NH3+H2O,NH4+OH-= NH3H2O,浓溶液不加热:,浓或稀溶液加热:,稀溶液不加热:,(3)水解反应:,NH4+H2O NH3H2O+H+,注意:,Ca(OH)2,NH3,NO,NO2,HNO3,NH3H2O,NH4Cl,高温高压催化剂,放电,Ag(NH3)2OH,N2O4,C6H5NO2,C6H7O2(ONO2)3n,Cu(NO3)2,N2,Mg3N2,点
8、 燃,H2O,Cu,小结、氮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相互转化关系:,课堂练习:,1.在1L1mol/L的氨水中( ) A.含有1molNH3分子 B.含NH3和NH4+之和为1mol C.含NH3、NH4+、NH3H2O之和为1mol 2.某无色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H2SO4和Na2O2,若气体体积不断减少,最后颜色变深,则原混合气体的成份可能是( ) A.H2、Cl2、H2S B.NH3、NO、CO2 C.NH3、O2、NO D.HCl、NO2、CO2,B,C,课堂练习:,3. 密度为0.91gcm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 %,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12.5 % B
9、大于12.5 % C小于12.5 % D无法确定,C,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 ),BD,练习:在标况下,700体积的NH3溶于1体积水中,溶液密度为0.9克/cm3,求该氨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34.7、18.4 mol/L,练习: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 C,练习:,1、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CO2、NH3、H2、HCl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时,则可断定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 ) A、 CO、
10、H2、 H2O, B、CO、NH3 、H2 C、HCl、 CO、 H2O D、HCl、CO2、 H2,D,2、下图所示的装置最适宜于干燥、收集的气体是( )ASO2 BHCl CCH4 DNH3,D,砷为第四周期元素,根据砷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砷在通常状况下是液态 B.砷可能具有-3,+3,+5等多种化合价 C.砷的氧化性比磷强 D.As2O5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H3P04弱,练习,B D,下图中的每一方框内表示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E常温下为气体,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D_E_G_,NH3,H2O,NO2,N2,2、当Y为蓝绿色溶液
11、时,X为_, 当Y为无色气体时,X为_ 3、当Y为蓝绿色溶液时,写出F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_其中被氧化的元素为_,还原产物为_,F表现 _ 性,Cu+4HNO3(浓)=Cu(NO3)2+2NO2 +2H2O,Cu,NO2,氧化性、酸,Cu,C,例A、B、C、D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气体单质在一定条件下,B可以分别和A、C、D化合生成甲、乙、丙,C和D化合生成化合物丁已知甲、乙、丙的每个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相等,并且甲、乙、丙、丁有如下所示关系:,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 (3)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 。该实验的原理是 。 (4)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图1 图2,答案: (1)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2)向下排空气 碱石灰 (3)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4)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