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6 课 对外友好往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新罗以及天竺与唐朝之间的往来,使学生掌握鉴真、玄奘这两个历史人物。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以及这种频繁的交往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比较日本、新罗与唐朝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相似性;引导学生总结唐朝的国际影响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于鉴真东渡的学习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国家之间友好关系作出突出贡献的伟人;让学生为唐朝曾经的国际地位感到自豪,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即日本 19 次遣唐使和玄奘的故事【教学难点
2、】本课的难点在于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在封建社会唐朝与它国的交往还能如此频繁,以及它与今天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区别。【教学方法】讲解法、对比法、【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唐朝的历史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大概知道唐朝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有利于这节课的教学。【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是学习了唐朝与当时的少数民族的关系,而且呢我们也知道唐朝与各个少数民族的关系也是非常的友好,其实唐朝不仅与当时的少数民族关系友好,唐朝与当时唐周边的国家也是保持着比较频繁的交往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唐朝以及隋朝时期与当时周边国家的交往,也就是隋唐的对外友好往来。新课推进一、综述唐朝的对
3、外往来。首先我们看课本 28 页正文第一段,上面说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欧洲、非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当 时唐朝的几个大都市(哪几个大都市啊?) 长安、洛阳、广州、扬州里面外贸活动都很频繁,尤其是唐朝各个地区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以至于今天在 许多地方我们中国人也被称为什么? 大家知道不知道,对,唐人。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29 页的这幅地图,这是唐朝当时的主要交通路线图,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个路线图来看一下唐朝当时都与哪些国家和地区交往了。我们自东往西看,首先在东边有日本、新罗也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再往西有天竺对不对?天竺呢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半岛,然后再往西有波斯、大食等,波斯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啊
4、?对,伊朗,大食呢是今天的阿拉伯半岛。从这幅图上我们知道唐朝当时与许多国家都有交往是吧,这节课我们主要是要学习隋唐与当时的日本、新罗以及天竺的交往。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隋唐与日本的交往。二、与日本的交往1、 遣唐使。大家先看课本,说日本在隋朝的时候呢就派遣使臣到中国来,当时派到隋朝来的 使臣叫什么啊? 对,遣隋使,唐朝的时候呢日本又派遣了大批的使臣也就是遣唐使来中国,先后一共有十几次,不过有几次因为海上风暴等原因没能成功到达中国,日本派来的师团规模都很大,多的有五六百人,少的也有 200 人,在这个使团里面呢各种人都有,比如说医生、画师、音乐师等等,他们的素质都是非常的高, 大家想想日本为什要派这
5、么多高素质的人来唐朝啊? 这里大家要注意从唐朝和日本两个方面来考虑,因为一方面当时唐朝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另一方面当时的日本还处于奴隶社会,相比较唐朝要落后许多,日本派这么多的使者来中国主要是想来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另外与这些使臣一起来中国的还有其它一些人, 大家看看都是什么人啊? 留学生、留学僧等,从这里我们都可以看出来日本非常重视与唐朝的交往非常想要学习唐朝先进的科技文化对不对。这些遣唐使来中国的时候一般都会带一些礼品送给唐朝的皇帝、官员,大家知道我们中国人自古就非常注重礼节,日本人带礼品来了,唐朝人也不会让他们空手回去,唐朝也会根据日本人带来的东西相应的回赠一些礼品,这样两国之间
6、呢就形成了一种贸易,你们说是不是啊?不过大家要注意唐朝和日本的这种贸易次数有限也就是日本派使臣来的时候才会有而且呢数量也不是很多,与今天的国际贸易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些遣唐使回国后都做了些什么? 这些遣唐使回国后一般都会受到朝廷的重用,他们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对日本进行了改革,第一是政治改革,第二在文化方面效仿唐朝文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大家把书翻到 30 页,我们看看这个动脑筋,让我们 比较一下唐朝的钱币与日本的钱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文字很相似,形状也很像)从这个钱币上可以看出日本的文字是效仿我们的唐朝的文字的对不对?除了文字以外日本的社会生活也是深受唐朝影响,下面再
7、把书翻到 30 页,第一段的小字部分是介绍了唐朝对日本影响的一些表现, 我找个人给我朗读一下 。2、 鉴真东渡上面我们学的是日本派往唐朝的使臣,其实唐朝也向日本派去了不少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书本上说的这个谁啊?对,鉴真,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这个鉴真,鉴真是唐朝的高僧,在佛教方面修养很高,他去日本是应日本僧人的邀请,鉴真是先后 6 次东渡,直到第六次才成功, 大家想想为什么鉴真到第 6 次才成功啊? 因为去日本要过海,而当时的航海技术很低,很容易受到风暴等自然因素的干扰。鉴真到达日本的时候他已经是双目失明,但是依然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日本传播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大家现在看看 31 页
8、第一段的小字,说鉴真受到日本天皇很高的礼遇,他带去很多的书籍文物,还有药方,他用鼻子嗅的方法帮日本人识别了很多的药物,被日本的药商奉为始祖。另外鉴真在日本设计了一个佛寺,大家再看到 30 页,看看这个佛寺叫什么?唐诏提寺。鉴真设计的这个寺样式很美,至今被日本人奉为珍宝。以上我们学习了隋唐时期与日本的交往,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隋唐与当时的新罗也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的交往。三、与新罗的交往1、 隋唐对新罗的影响朝鲜半岛上的国家与隋唐的往来也是很频繁的,他们派遣使臣来唐朝学习先进的文化,效仿唐朝的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这很显然是学习中国的对不对?另外在科技方面,新罗还引进了中国的天文、历法等等;
9、2、 新罗对中国的影响不过新罗不仅仅只是向我们中国学习,对隋唐也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许多新罗商人还到中国来经商,新罗的的物产居唐朝进口物产的首位,另外,新罗的音乐也传到了中国而且很流行,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韩流”是不是?最后,我们来看一下隋唐时期与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半岛的交往。四、玄奘西游1、 玄奘在这部分内容里主要涉及到一个人物玄奘,也就是唐三藏了,你们对这个人该是很熟悉了是吧?不过,历史上的玄奘与你们所了解的并不完全相同,首先他在佛教方面确实是很擅长很有造诣,不过他并不是去西天取经而是去了天竺,而且呢他也没有那三个徒弟。大家现在看看课本上是怎么介绍玄奘的,说玄奘是当时唐朝派往天竺最杰出的
10、使者,他到达天竺之后一方面是认真学习佛学,同时也在各地讲学,并且呢是讲得非常好,受到当地人的尊重。2、 玄奘的贡献到唐太宗后期玄奘从天竺回到了长安,大家注意玄奘西游是在唐太宗的时候,玄奘回长安还带回了许多佛经,这跟西游记里面说他去西天取得真经有点像是吧?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玄奘回到长安之后把他在天竺的经历写成了一部书,看看叫什么书?对大唐西域记 ,这部书现在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重要资料,印度人在研究他们的历史时经常还才考玄奘的这部书。【课堂小结】我们简单总结一下这节课所学内容,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隋唐与当时周边的几个国家之间的交往,首先是与日本的关系,大家要掌握什么是遣唐
11、使以及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事,还有就是唐朝的高僧鉴真,要知道鉴真东渡以及他为日本的发展做出的贡献;然后我们学了隋唐时期与新罗的交往,这里我们知道新罗在学习中国的同时也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新罗的音乐;最后我们学习了隋唐与天竺的交往,这里大家要着重掌握一个人物玄奘,以及他的书大唐西域记 。下面我们看一下练习【课后习题】练一练:C32 页动脑筋:秦王指李世民,因为他在继位之前被封为秦王【课后作业】做基础训练【板书设计】第 6 课 对外友好往来一、隋唐与日本的关系1、 遣唐使政治改革创制日本文字社会生活2、 鉴真东渡二、唐与新罗的关系1、 唐朝对新罗的影响科举制天文、历法2、 新罗对唐朝的影响音乐三、玄奘西游1、 玄奘2、 大唐西域记【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知识点讲解比较好,学生也很配合而且纪律很好。但是前一部分内容讲解过快导致时间剩余,另外一个不足的地方在于信心不足,上课时始终拿着书导致讲解很不生动,以后一定要放下书才行。另外,这节课有了第一次的教训时间上没有出现问题,而且班级纪律非常好,让人不相信。但是这节课自己感觉讲得并不十分有趣,虽然降了好几个历史故事,但是我讲历史故事时没有把那些情绪给表达出来,并没有想象中的有吸引力,以后上课需要更有激情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