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附件 2:寿险公司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信息报送要求一、报送时间2006 年 6 月 9 日前。二、报送对象2002 年 12 月 31 日前开业的寿险公司分支机构。三、报送方式各公司应同时报送非现场监管信息的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文本的报送地址请与当地保监局联系确认。四、报送内容(一)定量指标1、业务风险评估指标(1)标准保费增长率计 算公式 10%本 年 标 准 保 费 -上 年 标 准 保 费标 准 保 费 增 长 率 =上 年 标 准 保 费计 算口径“标准保费 ”按保监会 关于在寿险业建立 标准保费行业标准的通知(保监发2004102 号)的规定折算。(2)长期险保费收入增长率计
2、算公式 10%本 年 长 期 险 保 费 收 入 上 年 长 期 险 保 费 收 入上 年 长 期 险 保 费 收 入长 期 险 保 费 收 入 增 长 率16计 算口径长期险保费收入增长率的计算口径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监会令 2003 年第 1 号)。“长期险保 费收入” 是指 1 年期以上的人寿保 险、健康险、年金等人身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3)短期险自留保费增长率计 算公式10% 本 年 短 期 险 自 留 保 费 上 年 短 期 险 自 留 保 费短 期 险 自 留 保 费 增 长 率 上 年 短 期 险 自 留 保 费计 算口径短期险自留保费增长率的计算口径见
3、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监会令 2003 年第 1 号)。“短期险”是指 1 年期以内 (含 1 年)的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自留保费=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各项目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4)退保率计 算公式= 10%+退 保 金退 保 率 上 年 末 长 期 险 责 任 准 备 金 本 年 长 期 险 保 费 收 入计 算口径退保率的计算口径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监会令 2003 年第 1 号)。“退保金”的口径与保 险公司利润表中对应项 目的口径相同;“长期险责 任准备金”为保险公司资产负债 表中寿险责任17准备金与长
4、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之和;“长期险保 费收入” 是指 1 年期以上的人寿保 险、健康险、年金等人身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5)团体业务保费 13 个月持续率计 算公式 1313 10评 估 期 前 一 年 度 生 效 之 团 体 长 期 险 保 单 于 生 效 后 第 个 月 仍 然 有 效 的 保 费 收 入评 估 期 前 一 年 度 生 效 之 团 体 长 期 险 保 单 保 费 收 入团 体 业 务 保 费 月 持 续 率 计 算口径“团体业务 ”指投保人 为团体的人身保险业务 ;“评估期前一年度生效之团体长期险保单 保费收入” (分母)包括趸缴和期缴团体长期险业务保费收入;“评估期前一年度
5、生效之团体长期险保单 于生效后第 13 个月仍然有效的保费收入” (分子)指分母中, 趸缴保单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部分退保和给付支出的部分与期缴保单在评估期的保单有效期内续保保费收入之和;“团体长期 险保单” 是指 1 年期以上的人寿保 险、健康险、年金等团体保单。(6)团体业务保费 25 个月持续率计 算公式 2525 10评 估 期 前 二 年 度 生 效 之 团 体 长 期 险 保 单 于 生 效 后 第 个 月 仍 然 有 效 的 保 费 收 入评 估 期 前 二 年 度 生 效 之 团 体 长 期 险 保 单 保 费 收 入团 体 业 务 保 费 月 持 续 率 计 算口径“团体业务
6、”指投保人 为团体的人身保险业务 ;“评估期前二年度生效之团体长期险保单 保费收入” (分母)包括趸缴和期缴团体业务保费收入;“评估期前二年度生效之团体长期险保单 于生效后第 25 个月18仍然有效的保费收入”(分子)指分母中的保 费收入中,趸缴保单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部分退保和给付支出的部分与期缴保单在评估期的保单有效期内续保保费收入之和;“团体长期 险保单” 是指 1 年期以上的人寿保 险、健康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团体保单。(7)个人业务 13 个月保费继续率计 算公式 13 10评 估 期 前 一 年 度 生 效 之 长 期 险 新 单 于 生 效 后 第 个 月 的 实 收 保 费 ( 含
7、 附 加 险 )评 估 期 前 一 年 度 生 效 之 长 期 险 新 单 保 费 ( 含 附 加 险 )个 人 业 务 13个 月 保 费 继 续 率 =计 算口径“个人业务 ”指投保人 为个人的人身保险业务 ;“评估期前一年度生效之长期险新单” 不包含 趸缴件、犹豫期撤单件、 发生理赔终止件、免缴、注销、迁出、人为停效、效力终止及转换终止;宽限期内收到的保费计入“评估期前一年度生效之个人 长期险保单于生效后第 13 个月的实收保费”(分子);评估期前一年度生效之个人长期险保单在前 13 个月内新增的附加险保费计入“评估期前一年度生效之个人长期险保单于生效后第 13 个月的实收保费” (分子
8、)。(8)个人业务保费 25 个月继续率计 算公式 2525 10评 估 期 前 二 年 度 生 效 之 长 期 险 新 单 于 生 效 后 第 个 月 的 实 收 保 费 ( 含 附 加 险 )评 估 期 前 二 年 度 生 效 之 长 期 险 新 单 保 费 ( 含 附 加 险 )个 人 业 务 个 月 保 费 继 续 率 =计 算口径“个人业务 ”指投保人 为个人的人身保险业务 ;“评估期前二年度生效之长期险新单” 不包含 趸缴件、犹豫期撤19单件、发生理赔终止件、免缴、注销、迁出、人为停效、效力终止及转换终止;宽限期内收到的保费计入“评估期前二年度生效之个人 长期险保单于生效后第 25
9、 个月的实收保费”;评估期前二年度生效之个人长期险保单在前 25 个月内新增的附加险保费计入“评估期前二年度生效之个人长期险保单于生效后第 25 个月的实收保费” 。(9)个人业务新单折标率计 算公式 =10%个 人 业 务 新 单 标 准 保 费个 人 业 务 新 单 折 标 率 个 人 业 务 新 单 保 费 收 入计 算口径“个人业务 ”指投保人 为个人的人身保险业务 ;“标准保费 ”按保监会 关于在寿险业建立 标准保费行业标准的通知(保监发2004102 号)的规定折算。(10)每元保费现金净流量计 算公式 经 营 活 动 产 生 的 现 金 流 量 净 额每 元 保 费 现 金 净
10、流 量 保 费 收 入计 算口径“经营活动产 生的现金流量 净额” 的口径与 保险公司现金流量表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保费收入 ”的口径与 保险公司利润表对应项 目的口径相同。(11)承保费用率20计 算公式 10% 营 业 费 用 手 续 费 支 出 佣 金 支 出 分 保 费 用 支 出 摊 回 分 保 费 用承 保 费 用 率 本 期 自 留 保 费计算口径“营业费用、手续费支出、佣金支出、分保 费用支出、 摊回分保费用”的口径与 保 险公司利润表对应项 目的口径相同;自留保费=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各项目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12)短期险赔付率计 算公
11、式 10赔 款 支 出 未 决 赔 款 准 备 金 提 转 差 分 保 赔 款 支 出 摊 回 赔 款 支 出 追 偿 款 收 入短 期 险 赔 付 率 =本 期 自 留 保 费 本 期 未 到 期 责 任 准 备 金 提 转 差 计 算口径“短期险”是指 1 年期以内 (含 1 年)的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赔款支出、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分保 赔款支出、摊回赔款支出、追偿款收入、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自留保费=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各项目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2、管理风险评估指标(1)学历状况计 算公式 542=研
12、 究 生 人 数 本 科 人 数 +大 专 人 数学 历 水 平 指 数 员 工 总 数计 算口径“员工总数 ”不包括营销员 。(2)专业技术资格状况21计 算公式 531高 级 技 术 资 格 人 数 +中 级 技 术 资 格 人 数 +初 级 技 术 资 格 人 数专 业 技 术 资 格 指 数 =员 工 总 数计算口径“高级技术资 格人员”包括精算师、准精算 师、高级核赔师、高级核保师、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统计师、LOMA 考试全科通过者、国家司法考试通过者,以及国家承认的其他高级技术资格;“中级技术资 格人员”包括核赔师、核保师 、经济师、工程师、会计师
13、、 统计师,以及国家承认的其他中级技术资格;“初级技术资 格人员”包括助理经济师、助理会 计师、助理工程师、助理统计师,以及国家承认的其他初级技术资格;“员工总数 ”不包括营销员 。(3)营销员持证率计算公式: 10%持 证 营 销 员 人 数营 销 员 持 证 率 营 销 员 总 数(4)员工离司率计算公式: +2评 估 期 离 司 员 工 人 数员 工 离 司 率 =( 期 初 员 工 数 期 末 员 工 数 )(5)营销员 13 个月留存率计算公式: 1313 10% 评 估 期 前 一 年 度 入 司 的 营 销 员 在 入 司 后 第 个 月 后 仍 然 留 存 的 人 数营 销 员
14、 月 留 存 率 评 估 期 前 一 年 度 入 司 的 营 销 员 人 数(6)违规指数计 算公式:违规指数=评估期内寿险公司被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次数10+评估期内寿险公司受到责令予以撤换、限制业务范围、责令22停止接受新业务、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处罚次数10+评估期内寿险公司受到 10 万元以上罚款处罚次数7+评估期内寿险公司受到 10 万元以下罚款处罚次数 5+评估期内寿险公司受到警告次数3+评估期内寿险公司受到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改正、责令退回所收保费、责令转回财产处罚次数3+评估期内受到通报批评次数2+评估期内受到监管意见书或监管谈话次数1计 算口径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改正、责令退回所收保费、责 令转回财产与其他处罚措施并处时不计入违规指数。(二)定性指标1、管理风险评估指标(1)依法合规经营制度及其有效性和监管政策的执行力寿 险公司分支机构是否在已制定的保险公司规章体系中充分体现法律法规的各项要求;经营 活动 是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 规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