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 28 页教学设计:1、课标分析:2、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找到并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教学要点分析: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难点: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过程设计:一、玩一玩,激趣导入:1、师:课前让同学们拿剪刀和彩纸,都拿来了吗?你会用你那双巧手剪出一个漂
2、亮的图形吗?生自由剪后,师有选择地选几个贴在黑板上,其中有几幅是先对折再剪的作品。2、展示,发现:师:黑板上有这么多漂亮的图案, (指着其中一个图案,问学生):这个图案你是怎么剪的呢?生:我是先对折,然后再剪的。师:请大家找找看,黑板上还有哪些图案也是先对折再剪的呢?我请一个学生上来找一找。(师根据生找得,将它们贴在一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玩剪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学习轴对称图形作好铺垫。二、看一看,认识特点1、通过黑板上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看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可能回答:这些图形都很漂亮;左右两边相同,能够重合,是轴对称图形2、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图形
3、的特征(对折后,折痕两侧完全重叠) ,师生共同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1)从“轴”字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通过说一说、指一指、画一画,深入认识对称轴,体会“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这一内涵,并再次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2)自己先剪一个对称图形,再动手画出它的对称轴。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比较黑板上的作品,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是左右两边一样大或是能够重合,再进一步通过观察、交流得知:这些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了解对称轴的画法,为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打下基础。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结合轴对称
4、图形的特征,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要画出它的对称轴,如果不是,要说明理由。(每个小组都有这样五个图形,由小组长拿着)学习方式:小组讨论、交流,动手画对称轴设计意图: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判断轴对称图形及画出它们的对称轴,教师将常见的五个平面图形发给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操作来判断所给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画出它的对称轴。在操作中,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共同讨论、交流,提供学生发言的机会,同时对于学困生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通过小组帮助,让他们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四、集体交流,加深
5、认识1、小组交流,统一认识:在所给的五个图形中,圆、正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对于三角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学生的意见统一不起来,有的说老师给的这个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说有些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也是。通过小组交流,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达成共识:三角形中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梯形中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中长方形、正方形和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它的三角形、梯形或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2、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数量: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最后得出:在这五个图形中,等腰梯形、正五边形和圆是轴对称图形,哪个小组能将你们小组画的对称轴展示一下: 3、画出长方形、正方
6、形的对称轴。每人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找出各有几条对称轴。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交流,对所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统一的认识,特别是判断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通过学生汇报得出: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等腰(等边)三角形、正五边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有的有一条对称轴,有的不止一条对称轴,还有的有无数条对称轴。根据学生汇报老师重点让学生演示折正方形、长方形和圆的对称轴,并让学生明确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能否运用新知准确
7、判断轴对称图形。五、综合运用,拓展延伸1、判断下列国旗中的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出示中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四国国旗中的图案)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注意:因为四国国旗都是长方形的,本题重点是判断国旗上的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2、猜一猜:出示我校实小、中国联通、中国银行、奔驰汽车、奥运五环左半部分图案,让学生展开想象,猜一猜是什么标志? 3、画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让学生画出课本第 31 页第六题中的图形的另一半。设计意图:通过上面几个练习,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特别是通过猜一猜,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就
8、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在我们的身边。六、欣赏对称,提升认识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课本第 28 页的图案,并出示一些字母、数学、汉字等轴对称图案,让学生欣赏,感悟。设计意图: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京剧脸谱是我国戏剧中独有的化妆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脸谱,又是另一种欣赏方式,那就是轴对称的方式,还有剪纸艺术、杂技表演,这些造型奇特的作品都是我们民间艺术家利用轴对称原理制作出来的,还有中国的汉字,通过欣赏一些对称的汉字,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对称美,从而弘扬中国文化,做到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溶为一体。引导学生通过赏析,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受到美的洗礼
9、。创新特色:本设计的创新特色有:1、激趣导入部分比较新颖。一开始,我也不说要求,让学生自己剪纸,有的学生就问:“老师,这节课上手工课吗?”通过将漂亮作品贴在黑板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所给的五种图形是有一定的目的的,让学生想到一般性和特殊性,从而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3、猜图形和画图形部分较有新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教学后记:1、通过玩学习新知,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中,我先让学生自由剪纸,学生兴趣很高,通过找出一些先对折后剪出来的作品,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这些图形的共同之处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完全重合,自然揭示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让学生“剪一
10、剪、说一说、折一折” ,初步体验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生学得轻松、有趣、扎实。通过“玩”这个环节,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心态,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2、小组合作,小组交流,将本课推向高潮通过小组合作找出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在小组交流时,学生的意见不一致,特别是对三角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说法及观点不一致,小组之间各抒己见,互不相让,体现出学生的思维活跃,有自己的观点,最后通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在这一过程中,花费的时间也很长。3、体现学科综合的思想,感受数学之美这节虽然是数学课,但是它所涉及的领域远远超出了数学学科的范围,与美术、美学都有交叉。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轴对称图形,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对称美,数学与美学,虽然一个属于自然科学,一个属于社会科学,二者似乎无多大联系,然而,数学中却处处存在着美。数的美,形的美;比例的美,对称的美本课正是从数学角度指导学生认识这类图形,了解其特点,并会画对称轴,无论是开始部分的剪纸导入,还是研究学习部分,乃至判断、猜想、欣赏轴对称图形无处不在渗透一个字-美!4、当学生说长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时,学生演示沿着对角线对折,我只是说沿着对角线对折不是轴对称图形,而应该告诉学生它是对称的,不是轴对称的,而是中心对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