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洪防汛培训知识(第一期)一、什么是洪水?我国的洪水有哪几种类型?主要的是哪种?洪水是指江河水量迅猛增加及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洪水的形成往往受气候、下垫面等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按地区可分为河流洪水、融雪洪水、注川洪水、冰凌洪水、雨雪混全洪水、溃坝洪水等六种。我国河流的主要洪水大都是暴雨洪水,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南方一些地区春季也可能发生。以地区划分,我国中东部地区以暴雨洪水为主,西北部地区多融雪洪水和雨雪混合洪水。98 长江大洪水 和98 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都是由暴雨洪水形成的。 二、如何定量描述洪水?由于暴雨、急剧的融冰化雪、水库垮坝、风暴潮等原因,使得江河、湖泊及海洋的水流
2、增大或水面升高超过了一定限度,威胁着有关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或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这种自然现象,一般称为洪水。定量描述洪水的指标有洪峰流量、洪峰水位、洪水过程线、洪水总量(洪量) 、洪水频率(或重现期)等。洪峰流量是指洪水通过河川某断面的瞬时最大流量值,以立方米每秒(m3/s)为单位;洪峰流量相应的最高水位,称为洪峰水位,以米(m)为单位。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江河的水位或流量为纵坐标,可以绘出洪水从起涨至峰顶再回落到接近原来状态的整个过程曲线,称为洪水过程线。一次洪水过程通过河川某断面的流量总和(水量) ,称之为该次洪水的洪量,常以亿每立方米为单位;水文上也常以一次洪水过程中,通过一定时段的水
3、量最大值来比较洪水的大小,如最大 3 天、7 天、15 天、30 天、60 天等不同时段的洪量。三、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是如何划分的?暴雨是指在短时间内降很大的雨。一般根据 24 小时降雨量的大小划分为:(1)降雨量在 50mm100mm 之间,称为暴雨。(2)降雨量在 100mm200mm 之间,称为大暴雨。(3)降雨量大于 200mm 时,称为特大暴雨。四、我国的暴雨洪水有哪些特点?(1)季节性明显,时空分布不均匀。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北移、南撤过程,夏季我国雨带也南北移动,出现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一般年份,4 月至 6 月上旬,雨带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6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是长江、淮河和
4、太湖流域的梅雨期。7 月中旬至 8 月,雨带从江淮北部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9 月,副热带高压南撤,随即雨带也相应南撤,部分年份也会造成洪水,如汉江等地的秋汛。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季节性明显。当台风登陆我国和深入内陆时,高强度的狂风暴雨,也可形成暴雨洪水。据统计,4 月10 月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 70以上,6 月8 月降雨量可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 50左右。所以说,我国暴雨洪水多发生在春夏秋季节。(2)洪水峰高量大,干支流易发生遭遇性洪水。我国地形的特点是东南低、西北高,有利于东南暖湿气流与西北冷空气交绥的加强,地面坡度大,植被条件差,造成汇流快,洪水量级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
5、相同流域面积的河流,我国暴雨洪水的洪峰流量量级接近最大记录。我国几条主要河流面积较大,干支流洪水经常遭遇,区间来水多,洪峰叠加,易形成峰高量大的暴雨洪水。(3)洪水年际变化大。我国七大流域洪水年际变化很大,各年洪峰流量相差甚远,北方比南方更明显。如长江以南地区大水年的洪峰流量一般为小水年的 2 倍3 倍,而海河流域大水年和小水年的洪峰流量比可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4)大洪水的阶段性和重复性。根据大量的洪水调查研究,得出我国主要河流大洪水在时空上具有阶段性和重复性的特点。从时间上讲,一个流域出现大洪水的时序分布虽然是不均匀的,但从较长时间观察看,在许多河流上,一个时期大洪水发生的频率较高,而另
6、一时期频率较低,频发期和低发期呈阶段性的交替变化。另外,在高频期内大洪水往往连年出现,有连续性。从空间上讲,我国暴雨洪水的发生与当地的天气和地形条件有密切关系,凡是近期出现大洪水的流域和区域,历史上也都发生过类似的大洪水,重复出现暴雨洪水的现象普遍存在。如98 长江大洪水即类似 1954 年长江大洪水。五、我国防洪的基本思路是什么?(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十五大制定的建设目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提供防洪安全保障,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为实现国民经济 战略目标创造稳定的建设环境。(2)要保证重点,照顾全面。我国有 13 的耕地、25 的人口、35 的工农业 总产值及大量的
7、城市集中在洪水威胁区,防洪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大江大河中 下游广大平原和湖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国江河防洪的重点。大中城市是 国家和地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人口密集,固定资产集中,应加速城市防洪建设。 在抓住防洪重点的同时,要照顾全面。对 5 万多条中小河流的治理和山洪、泥石流等山地灾害,以及平原地区的排涝和沿海地区台风暴潮灾害,也应给予足够重视。(3)巩固完善现有防洪工程,在此基础上继续贯彻“蓄泄兼筹“ 和“洪涝兼治“的方针,重点建设一批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目前,重点加高加固江河湖海堤防,加大病险工程除险加固力度,巩固完善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增强排涝能力,以形成七大江河较完整的防洪体系,有重
8、点地提高防洪排涝标准。(4)全面贯彻防洪工程措施与防洪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针,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我们要以现有的和新建的防洪工程为基础,同时加强蓄滞洪区和洪水威胁区的管理、水域管理和工程运行管理,积极推行和试行防洪基金及洪水保险,完善洪水预报警报系统等,建立起完善的防洪体系,重视防汛指挥系统及水文基础设施的建设。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较好的效益。六、我国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及其职能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国家防汛指挥机构,负责领导、组织全国的防汛抗洪工作;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可以设立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9、和该江河、湖泊的流域管理机构负责人等组成的防汛指挥机构,指挥所管辖范围内的防汛抗洪工作;有防汛抗洪任务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由有关部门、当地驻军、人民武装部负责人等组成的防汛指挥机构,在上级防汛指挥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指挥本地区的防汛抗洪工作。因此,国务院设立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家防总“ ) ,由国务院副总理任总指挥,指挥部成员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局领导人组成,其办公室设在水利部;长江、黄河设立了由长江、黄河流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组成的长江防汛总指挥部和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分别指挥长江、黄河流域的防汛抗洪工作,其办事
10、机构分别设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有防汛抗洪任务的省、地(市) 、县均设立了由当地行政首长任指挥,与防汛有关的部门、当地驻军、人民武装部负责人等组成的防汛指挥部,在上级防汛指挥部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指挥本地区的防汛抗洪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同级水利部门。防汛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如下。(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汛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法令。(2)制定和组织实施防御洪水方案。(3)掌握汛期雨情、水情和气象形势,及时了解降雨地区暴雨强度、洪水流量、江河水位、闸坝水位、水库水位、长短期水情和气象分析预报。(4)组织检查防汛准备工作,责令清除河道、湖泊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5)负责有关防
11、汛物资的储备、管理和防汛物资的计划管理。(6)负责统计、掌握、发布洪涝灾害情况。(7)负责组织防汛抢险队伍,调配抢险人力和技术力量。(8)督促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和应急撤离转移准备工作。(9)组织防汛通信和报警系统的建设管理。(10)组织汛后检查,督促水毁防洪工程修复。(11)开展防汛宣传教育和组织培训,推广先进的防汛抢险科学技术。七、现代防洪的主要防洪措施是什么?防洪措施是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损失的各种手段和对策。现代防洪措施包括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堤防、河道整治工程、蓄滞洪工程和水库等,通过这些工程手段扩大河道泄量、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以减轻洪水灾害;防洪非工程措施
12、,主要包括洪水预报、洪水警报、蓄滞洪区管理、洪水保险、河道清障、河道管理、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灾后救济等,通过这些非工程措施,可以避免、预防洪水侵袭,适应各种类型洪水的变化,更好地发挥防洪工程的效益,从而减轻洪灾损失。人类与洪水的斗争,最先是人类避开洪水,择高而居,而后是修筑堤防,这是最早的防洪工程。我国修堤始于公元前 16 世纪公元前 15 世纪,后来,河道整治、海塘建设相继出现;公元前 250 年修建了分洪工程;19 世纪末,开始利用水库防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主要河流相继建成了以水库、堤防、蓄滞洪区为主的防洪工程体系和以洪水预报、警报、通信等为主的防洪非工程体系。这些工程体系和
13、非工程体系在抗御 1998 年长江大洪水和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利用河流上游干支流水库拦洪错峰,有效地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如清江隔河岩水库在长江第六次洪峰中削减洪峰 17;葛洲坝水利枢纽错峰 2000 立方米每秒,降低沙市水位 0.10m0.15m。长江干流依靠已建的 3600 多 km 堤防,利用已建成的防洪非工程措施,全力进行抗洪抢险,抗御了 1954 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外部环境。 八、现代通信技术在水情信息传递上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通信系统是防汛抗洪工作的“生命线“ ,是传递信息、传达调度指令的工具,是必不可
14、少、至关重要的。现代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短波、超短波通信及移动通信等。它们在全国防汛水情信息传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把水情信息比做要运输的重要的货物,那么,现代通信技术则提供了运货的道路。目前,水利系统自建的防汛通信网与邮电公用通信网相结合,组成了四通八达的水情信息传输通信网络。例如,水利部自建的以数字微波、卫星为通道的防汛电话网与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相结合,把全国水利单位连在一起;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过计算机广域网,把实测的水情数据实时地传到水利部,供领导决策。在98 长江大洪水期间,现代通信技术更是大展神威,效益显著。邮电系统提供的移动电话在几千里
15、长江干堤架起一道空中桥梁,在抗洪抢险的官兵群众之间传递各种信息;长江水利委员会在荆江大堤上建设的数字微波通信干线,为沿线务水利部门的防洪调度提供了专门的通信保障,使之能及时掌握情况,加强防汛抗洪部署。沿线蓄滞洪区信息反馈通信系统保证了这些地区人民群众的安全转移。正是因为现代通信技术的运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利信息中心才能实现两小时之内收齐全国向中央报汛的 3002 个报汛站的水情信息,才能在 1998 年南北大洪水中保证 10 分钟之内获取 41 个重要水文(水位)站的最新水情,也正是因为有了现代通信技术,我们才能取得一次又一次抗洪抢险调度的胜利。总之,正如有人所说:防汛抗旱,信息
16、先行,没有通信,两头落空。现代通信技术在全国水情信息传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防洪防汛培训知识(第二期)一、为什么我国多水灾? 我国幅员辽阔,河流众多,地处亚欧大陆东侧,跨高、中、低三个纬度区,季风特点十分显著。降水在季节分布上,很不均匀。我国大部地区夏秋多雨、多洪涝。全年的降水量大部集中在夏季湿润高温的时期,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6 至 9 这四个月雨量占正常年降水量的 60-80,黄河中下游地 区,海河、辽河流域,大部分集中在 7、8 两个月;而且往往又集中在几次暴雨过程中,所以容易形成洪涝灾害,有的 年份,甚至一天大暴雨超了年平均降雨量。形成特大洪水,这就是我国多水灾的原因。在滨海及河
17、口地区,还受风暴潮、海啸以及由上游汇集来的洪水双重灾害的威胁。在河 流上游山丘区则有山洪暴发或伴随泥石流的灾害。在中下游平原,湖泊地区,很多地区地面高程又多在洪水位以下,往往同时受到当地雨水内涝和江河洪水的双重威胁,加上很多河道,真泄能力和洪水来量不相适应,也是造成我国多水灾的原因。 二、我国每年洪涝灾害损失有多大? 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繁造成的损失也较大。据建国四十年来的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年洪涝受灾面积一亿一千多万亩,成灾 7 千多万亩,成灾率达 62,经济损失 100 亿元左右。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主要城市与乡镇,多处于洪水位以下,受洪水威胁这一地区有 5 亿人口、5 亿亩耕地,工农业总
18、产值占全国 60,是我国的精华所在。建国 以来,长江、淮河、海河发生的几次大洪水,都给国家和人 民带来巨大损失,如 1954 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使 4755 万亩农田受淹,影响京广线通车 100 天,直接经济损失约 100 亿元; 1963 年,海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 104 个县、市受灾,32 座县城进水,受灾面积 7294 万亩,倒塌房 屋 1265 万间,京广、石德、石太等铁路线多处冲毁,直接 经济损失 60 亿元以上;1975 年,淮河发生大洪水, 20 多个县市、 820 万人口、 1700 多万亩耕地受灾,京广线冲毁 102 公里,中断 18 天,直接经济损失近 100 亿元
19、。 局部暴雨洪水灾害面积广且频繁。19801989 年。全国并没有发生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但由于每年都发生局部暴雨洪灾,平均每年受灾面积达 12971 万亩,成灾 8290 万亩。,如 1988 年陕西、四川、浙江、山西等 4 省由于多处、多次突发性的暴雨洪水成灾,共造成 1742 人死亡,占当年全国洪涝死亡人数的 52。还应指出: 80 年代以来, 由于人口不断增长,经济迅速发展,而水利投资却相应减少,影响了防洪工程的修复和兴建,削弱了抗御洪涝灾害的 能力,使局部暴雨洪水造成的损失要比过去大得多,每年平均受灾面积, 80年代比 70 年代增加了 60,成灾率上升了 2 个百分点。三、洪水及
20、其形成洪水是由于暴雨、融雪、融冰和水库溃坝等引起河川、湖泊及海洋的水流增大或水位急剧上涨的现象;洪水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给人类正常生活、生产活动带来的损失与祸患,简称洪水灾害。按成因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常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山洪以及溃坝洪水等。海啸、风暴潮等也可以引起洪水灾害。近期淮河流域的洪水就是暴雨洪水。洪水一般出现在多雨季节。雨水降落到地面以后,有的渗透到地底下去了;有的蒸发到空中去了;还有一部分,就顺着地面流,经过小沟、小溪,进入江河。进入江河水量的多少,首先要看雨量大小。雨下得越大,时间越集中,流入江河的水也就越多。如果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流入江河,水量超过了江河的最大输送
21、能力,就会发生洪水,造成水灾。另外,洪水的形成也受当地的气候、下垫面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夏天降雨最多,河水在这个时候上涨,洪水也大都发生在这个时候;欧洲地中海地区,夏季降雨并不多,而在冬季却成了一年之中降雨最多的季节。因此在那里发生洪水的季节,不是在夏季,而是在冬季;至于地球上的寒冷地区,从天上降下来的通常不是雨,而是雪,这些雪堆积在地面上,要等到春暖季节,才能融化成水,大量流到河里去。在那里,春季是最容易发生洪水的。四、洪水发生时的自救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22、? l ) 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 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 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5) 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五、洪灾地区
23、食物中毒的预防洪涝灾害期间,由于水体污染、饮用水供应系统破坏、食物和燃料短缺、居住条件破坏、人口迁移、洪涝和阴雨潮湿气候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生活条件的恶化,容易造成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灾区食物中毒的发生与灾区食物的选择、加工方法、加工人员以及食品容器设备的卫生清洁有重要的关系。不卫生的食品除了能引起食物中毒外,还会传播痢疾、肝炎、霍乱、伤寒等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因此,要预防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要注意以下几点。(一) 、灾区能吃和不能吃的食品1、不能吃的食物(1)被水浸泡过的食物,除了密封完好的罐头类食品以外都不能食用。罐头类食品也应当用洁净水清洗外周后方可食用;(2
24、)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3)被水淹过的已腐烂的蔬菜、水果;(4)来源不明的、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5)严重发霉 发霉率在 30%以上 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6)市场销售切开的水果和直接食用的冷荤菜;(7)其他已腐败变质的食物和不能辨认是否有毒的蘑菇。2、能吃的食物(1)新鲜的或工厂包装的未被洪水污染过的食品;(2)烧熟煮透的现场加工食品;(3)加工后常温下放置时间不超过 4 小时的熟食;(4)消过毒的蔬菜、水果;(5)因洪水造成粮食、水果、蔬菜有少部分霉变或腐烂的,经过适当挑选和处理,如经过清洗、加热或去皮等处理加工后食用。(二) 、灾区群众如何正确加工食品1
25、、粮食和食品原料要在干燥、通风处保存,避免受到虫、鼠侵害和受潮发霉,必要时进行晾晒;对于霉变粮食的处理,可采用风扇吹、清水或泥浆水飘浮等方法去除霉粒,然后反复用水搓洗;或用 5%石灰水浸泡霉变粮食 24 小时 1 份病麦 3 份水,浸泡 12 小时,换水,再泡 12 小时 取出。要使霉变率降至 4%左右再食用;2、食品要现吃现做,做后尽快食用;3、所有现场加工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剩饭菜一定要在食用前单独重新加热,存放时间不明的食物不要直接食用;4、避免生的食品及原料与熟食品接触或使用同一个容器;5、避免患有痢疾、伤寒、肝炎及其带毒者和伤口化脓、皮肤感染以及不明原因的咳嗽、咳痰人员进行食品的加工制作;6、所有用于清洁食品和食品容器的水均采用消毒过的水;7、避免在简易住处集中做大量食物和集体供餐,避免购买和食用摊贩销售的未包装的熟肉和冷荤菜;8、注意不要采食毒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