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保险业的“供给侧”改革方向保险业走到今天,成绩不容抹杀,但是问题也不容忽视,项俊波主席形象地总结为三个不认同:消费者不认同、从业者不认同、社会不认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根本上是保险业风险保障、资产管理两大核心的功能没有得到真正的价值体现。更重要的是,很多从业者不愿面对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现有经营模式正在走入死胡同。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看相关利益者的态度消费者反映保险太贵买不起,销售误导严重,投资收益不达预期;而股东过于注重短期利益,甚至把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当成提款机,才有了今天的理财盛行保障偏弱的局面,才拼命上规模不关注品质和风险,进而保险公司的内含价值无法保证。这说明保险业的价值创造
2、功能没有被持续强化而是极大的弱化了!导致所有的相关利益者都不能从中持续获益。 如何对保险供给侧进行改革?出现上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是保险市场的供给出现了巨大问题从供给侧而言,当下有四大问题:市场主体的竞争开放程度还不够,保险产品的形态存在巨大缺陷,保险资产的资金运用收益急需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简而言之,目前保险业的供给侧核心问题在于有效竞争的市场主体供给不足;契合客户真正需求的产品供给不足;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供给不足;具备适当专业水准的从业者供给不足。这是因为:多数保险公司是依靠严格的牌照管制的制度红利生存和发展,对于真正满足客户保险产品需求并不关心,所以推崇保险产品是卖出去
3、的,保障和理财捆绑销售自然水到渠成,销售误导自然也就层出不穷,而在保险资产端因为渠道和专业水平问题,长期资产错配并且收益低下,当然,全行业人员素质更是个大问题。所以在这种状况下,行业从负债驱动资产转向资产驱动负债,由主打风险保障改为投资理财就一点儿不奇怪,因为生意就是生意,真金白银投出去那是需要回报的。而且,从供给的另外一个角度说,目前的局面恰恰是顺应了市场和消费者,不然为何能够得到蓬勃发展?既然存在问题,那就在供给端真正改革吧!市场主体供给:这个我们已经看到,伴随着“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改革思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互联网巨头、上市公司、外资公司都在图谋保险牌照,加大市场主体的供
4、给,增强市场竞争的活力,这个路径已经非常清晰,也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未来竞争只会更加激烈,牌照的门槛作用愈发式微。恒大人寿的亮相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原来我们辛辛苦哭多少年,N多公司加起来还不如人家一夜之间响亮;安邦保险的发展模式更是冲击了所有传统保险从业者的脆弱的玻璃心。保险产品供给:这个很多人会有争议,动辄保险原来我们是怎么做的,但是保障与投资分离已经势不可挡,而且越来越加互联网化、服务化,性价比更是得到前所未有重视,催生了一批保险创业者。特别是各种裸奔的产品出来后,客户需求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性价比极差的各种产品越来越没有市场,很简单的道理:你说你好,那就比比!敢接招吗?未来产品供给改革是
5、重头戏,而且所有引领市场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是有强大的创新产品支持,并且是直达消费者内心痛点的创新,这个不要有幻想,更不要去搞些乱七八糟的创新。资金运用供给:投资渠道已经放开了,接下来就看资产段的产品供给了,能否找到符合险资资金要求的项目,特别是对于投资风险的把控,决定了未来保险公司的发展,靠天吃饭的日子将会很惨,这方面安邦、华夏、前海、珠江以及银行系保险公司是很好的观察标识。特别是和保险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密切的保险公司,更容易胜出。金融混业乃至产业金融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得到社会资本的认可,君不见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如火如荼?从业者供给:保险行业专业人员太少,什么都不懂还乱搞的人太多,太多的从业者
6、尸位素餐,还自诩为很专业,其实所谓的专业在其他行业人士看来都非常可笑、非常愚蠢,直接被碾杀,各种奇葩人物也是层出不穷,各个层面的保险业人员全面过剩。未来,专业人士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需求,因为很多人已经不适应时代了,淘汰是必然,干活又是个硬需求。这个话题说起来让很多人心塞,就不展开了。无论如何,保险业供给端的改革都是朝着更加市场化、客户化、专业化、高效化的方向进行的,如果你的所作所为是有悖于这个方向的,哪怕是利润再高都是没有用的,都会很快被铲平的,趁早动手,不要躺在那里了,赶紧醒过来抓紧干活!那些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是不愿也不会在供给端进行任何改革的,很多公司已经走在被淘汰的路上了,只是死亡的时间早晚而已,而且死的时候也不会带走任何一片云彩,因为行业早已把他们遗忘,它们连被埋在春天里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是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