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诊疗活动时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439321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诊疗活动时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诊疗活动时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诊疗活动时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及发放特殊饮食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 2 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2.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既除核对床头卡、腕识带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儿童、镇静期间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识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4.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

2、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6. 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 诊抢救室、新生儿科使用腕识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7.填入腕识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8.腕识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 龄、住院号等信息。9.“腕识带“原则上佩带在病人“ 左手“.患者识别制度,患者使用腕 识带松紧适度,皮肤完整无破损10、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 、产房、新生儿)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登记制度。11、定期检查腕识带使用情况,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督导并有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