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际问题(3)配套问题,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学会根据题意列 方程。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规范解题步骤。,解实际问题的步骤,1、审题 (读题能力) 2、设未知数 3、列方程 (分析能力) (解题能力) 4、解方程 5、检验与答复习读题能力和上节课的分配问题,配套问题,例:某车间有65名工人,生产一种螺栓和螺母,平均每人每小时能生产螺栓15个或螺母10个,应分配多少人生产螺栓,多少人生产螺母,才能使生产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每2个螺栓配3个螺母),分析:共有65名工人,如果其中x人生产螺栓,则剩下的_人就生产螺母。,螺栓数量:15x 螺母数量: 10
2、(65x),(65x),现在生产螺栓和螺母的工人数表示了出来,再加上题中的条件平均每人每小时能生产螺栓15个或螺母10个,那么这些工人所能生产出的螺栓和螺母的数量各是多少?,再看配套情况 生产的螺栓15x和螺母10(65x)正好配套,那么所配成的套数是多少?(每2个螺栓配3个螺母),15x/2 或 10(65x)/3,规范解题步骤 解:设应分配x人生产螺栓,(65x)人生产螺母,才能使生产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由题意得:15x/2 = 10(65x)/3解得:x = 2065x = 45答:应分配20人生产螺栓,45人生产螺母,才能使生产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归纳总结,审题是关键,认真审题找
3、出题中的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设生产其中一种产品的人数为未知数x,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人数,并以此计算出各类产品所生产的数量,再以可成套数来列方程。 A个甲与b个乙配套,则可列方程为:甲数量/a = 乙数量/b (以套数列方程),变形,例:某车间有60名工人,生产一种螺栓和螺帽,平均每人每小时能生产螺栓15个或螺帽10个,如果每个螺栓配2个螺帽,为了使生产的螺栓和螺帽刚好配套,应分配多少人生产螺栓,多少人生产螺帽?,解:设应分配x人生产螺栓,(60x)人生产螺母,由题意得:15x = 10(60x)/2解得:x = 1565x = 50答:应分配15人生产螺栓,50人生产螺帽
4、。,训练巩固,1、名师59页 针对练3 2、名师60页 课时作业9随堂测评5解实际问题要培养:1、读 2、划 3、复述 4、模拟,小结及作业,1、某水利工地派48人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应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2、七年级(37)班66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个男生平均一天能挖树坑3个,每个女生平均一天能种树6棵,活动后正好使每个树坑种上一棵树,则该班男生、女生各多少人?,3、某服装厂生产服装,已知每3米长得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一件上衣一条裤子为一套,计划用800米长的布料生产服装,应分别用多少布料生产上衣和裤子,才能恰好配套?共能生产多少套? 4、某企业开发的一种罐装饮料,有大、小件两种包装,3大件4小件共装120罐,2大件3小件共装84罐,每大件与每小件各装多少罐?,附加思考题,某车间共有工人86人,若每人每天可以加工A种零件15个或B种零件12个或C种零件9个,应怎样安排加工三种零件的人数,才能使加工后3个A种零件2个B种零件1个C种零件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