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i第九章解表.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8433998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i第九章解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i第九章解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i第九章解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i第九章解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i第九章解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九章,解 表 药,2,概述:,含义: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 为解表药。 特点:大多味辛,归肺经。,3,适应证:1.表证:寒、热、脉浮、苔薄等。2.表邪犯肺之喘咳。3.疮痈有表者。生气通天论:“营卫不从,逆于肉理乃为痈肿。”4.疹发不畅。章虚谷:“疹宜透发。”5.水肿兼表或腰以上水肿者。金匮要略:“腰以上肿当发其汗。”正常人每日从皮肤排出数百毫升汗液。,4,应用:1、针对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的不同,分别选用发散风寒和疏散风热的解表药。2、体虚而患表证者,应适当配伍相应的补益药。 使用注意: 1、发汗以“遍身微似有汗”为度,以免损耗阳气和津液。2、发汗力强的解表药忌用于汗家

2、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慎用于疮家、淋家、亡血家。 分类:依据药性和功效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两大类。,5,第一节:辛温解表药,药性辛温,发汗作用较强,以发散风寒为主要作用,适应于外感风寒表证及风寒喘咳、疮痈兼表、风湿痹证和水肿兼表者。,6,麻黄,7,桂枝,8,麻黄桂枝 共性:发汗解表外感风寒表实证(无汗) 二者相须合用 个性: 麻黄: 宣肺以平喘,对于喘证,无论寒喘、热喘,无论有汗、无汗。均可使用,且常配苦杏仁,古人云:“麻黄以杏仁为臂助。”尤适宜于风寒束肺,肺气不宣之喘证。 麻黄微苦降入膀胱能利水,且宣肺也能利水。故可用于水肿兼表或腰以上肿者。 用法:宜先煎去沫。解表生用,平喘生用或炙用

3、。 使用注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肾虚喘证均不宜用。,9,桂枝: 为纯阳之品(辛甘发散为阳,轻扬升浮为阳)故助热、伤阴、动血。 甘温助阳而解肌(助卫阳、心阳)故可用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有汗)。 水遇温则化为气,气遇寒则成为水。桂枝甘温助阳,故可使水化为气而有化气之功,故可用治阳气不运,水不化气的小便不利和水肿。 桂枝辛行温通,故能温通经脉,故可用治寒凝血滞诸痛,如胸痹、腹痛、闭经、痛经、风湿痹证及冻伤等。,10,香薷,11,生姜,12,紫苏,13,紫苏生姜香薷 共性: 和中、解表 均可用治胃肠型风寒表证 寒热头痛与腹痛、胃痛、呕吐、 泄泻同时出现者 常相须合用。 个性: 紫苏:散寒之力较强,前人

4、称之为外感风寒灵药。长于行气宽中,且解鱼蟹毒。 生姜:发汗之力较弱,故多用于伤风流涕,方如生姜红糖汤。长于温中止呕,且能温肺止咳。,14,香薷: 发汗之力较强,且芳香醒脾化湿,故有“夏月之麻黄”的说法,常用治夏季感冒阴暑(暑湿)。 辛温散通,发越阳气,入肺开启水之上源,而有利水消肿之功,用治水肿、脚气。 发汗作用较强,表虚有汗及阳暑忌用。,15,荆芥,16,防风,17,荆芥 防风 共性: 辛、微温归肝经散风发表无论外感风寒、风热、风疹皆可使用, 且常相 须合用,方如荆防败毒散。 个性: 荆芥:轻扬发散,性较平和。且能透疹、消疮,炒炭味苦涩而止血。故本草纲目云:“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18

5、,防风:甘缓不峻,质地柔润,有“风药中之润剂”之称。且能胜湿(止泻)、止痉、止痛,常用治风痹、破伤风和肝郁侮脾之痛泻。本草汇言:“与芎、芷上行,治头目之风;与羌、独下行,治腰膝之风;与当归治血风;与白术治脾风;与苏麻治寒风;与芩、连治热风;与乳、桂治痛风,及大人中风、小儿惊风,防风尽能去之。”,19,羌活,20,白芷,21,藁本,22,羌活白芷藁本 共性: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适于风寒及风寒挟湿之表证和风寒湿痹。 个性: 羌活:善治后项头痛及腰以上风湿痹痛。 白芷:善治头面诸痛;善通鼻窍而治鼻渊头痛;香燥而燥湿止带以治白带和黄带;辛香温通而通行气血以消肿排脓,无论疮痈初起还是脓已成皆可用。香燥

6、伤阴助热,故阴虚血热者忌服。 藁本:善治巅顶头痛(归膀、肝经)。但血虚头痛忌服。,23,苍耳子,24,辛夷,25,细辛,26,细辛苍耳子辛夷 共性: 发散风寒,通窍止痛均可用治风寒头痛和鼻渊头痛。 个性: 苍耳子:本品多硬刺,而“刺多祛风”,故有祛风除湿作用而治风湿痹痛。 辛夷: 1.是鼻渊头痛要药,故凡鼻渊,偏寒偏热皆可用。 2.本品系花蕾,有毛,故宜包煎。,27,细辛: 既入肺散在表之风寒,又入肾除在里之寒,故还可用治阳虚外感。 治头面诸风头痛:偏正头痛、鼻渊头痛、三叉痛、牙龈肿痛等。 既外散表寒,又温肺化饮,故常用治外感风寒,寒饮伏肺之喘咳、痰白清稀量多者。 用量:研末吞服不可过半钱匕,

7、煎汤可过钱。 使用注意:反藜芦。,28,第二节:发散风热药,药性大多辛凉,发汗解表作用比较缓和。辛以发散,凉可祛热,故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以及风热所致的目赤多泪、咽喉肿痛、咳嗽和麻疹不透等。因热邪传变最速,故本类常配伍清热解毒药同用。本类药物的“凉”多与生物碱或甙类成分有关,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抗生或退热作用实现的。,29,薄荷,30,牛蒡子,31,薄荷蝉蜕牛蒡子 共性: 疏散风热,利咽,透疹(宣肺以利咽喉)外感风热表证、风热上攻的头痛目赤、风热郁肺的咽喉肿痛和麻疹初期,疹发不畅。 个性 薄荷:长于清利头目(薄荷油主成分薄荷醇刺激末稍的冷觉感受器)用于风热上攻的头痛目赤。且疏肝

8、解郁,用治肝气郁滞的胸闷、胁肋胀痛,此时薄荷用量宜轻。不宜久煎。体虚多汗不宜。,32,蝉蜕:长于息风止痉。用于小急惊风、惊痫、惊哭夜啼,常与薄荷、钩藤同用;用治破伤风常与僵蚕、全蝎、天南星、防风同用。 牛蒡子:长于利咽散肿,且能解毒通便(滑利),用治风热外袭,火毒内结所致的咽喉肿痛、大头瘟、蛤蟆瘟、乳痈以及便秘者。因其滑利通便,故气虚便溏者不宜。,33,菊花,34,桑叶,35,桑叶菊花 共性: 苦、甘、寒 归肺肝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外感风热,感冒头痛;肝阳上亢的 头痛眩晕; 肝火上攻或肝经风热或肝肾不足的目疾 常相须合用。,36,个性: 桑叶:偏于归肺经而清肺润燥,以治肺热或肺燥咳嗽(干咳少

9、痰)。 菊花:偏于归肝经,而平肝明目对肝经风热、肝火上攻和肝肾不足的目疾及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更为适合。如治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如血压高可配银花或槐花泡茶饮;若血清胆固醇较高,可配山楂泡茶。且苦寒清热解毒而治疔疮肿毒。用法:外感风热用黄菊花(杭菊花);平肝明目用白菊花(滁菊花)。 牧坚闲谈:“真菊延龄,野菊泄人。”,37,葛根,38,柴胡,39,升麻,40,共性: 解表、升阳外感风热表证和清阳下陷证(如内脏 下垂、久泻脱肛、肛门坠胀、便意频频等)常二者配合使用。 个性: 葛根: 甘辛而凉,轻扬升散,归脾胃经而能解肌退热,故能对表证,无论风热、风寒均可使用。 辛甘升散,甘凉生津,归脾胃经,故主升脾胃之津而达止泻、生津止渴作用。 辛凉透散而能透发麻疹以治疹发不畅。,41,柴胡: 善于疏散少阳半表之邪,为治少阳证之要药,对外感发热有较好疗效。 主升肝胆之气而治疗内脏下垂,但用量宜小,作为佐药来用。 长疏肝解郁,用于肝郁胸胁胀痛或月经不调为主药。 升麻: 长于解毒透疹而用治阳明热毒发斑和阳明胃热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和太阴肺经风热的疹发不畅。 主升脾胃之气而用于内脏下垂,用量宜小。,42,淡豆豉:宣散表邪力薄,功能解表除烦。但风寒风热皆可用。,43,蔓荆子,44,蔓荆子 辛凉疏散风热,苦凉清利头目 用治头痛,多用于两侧近太阳穴处疼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