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蠕形动物,扁形动物门、纽形动物门、圆形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均具有蠕形的长形的体形特征,因此它们被统称为蠕形动物。,B,图4-1 扁形动物A.细粒棘球绦虫;B.魏氏并殖吸虫;D.旋涡虫;E.平角涡虫,第一节 扁形动物门,一、慨述,扁形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这类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和中胚层。这对动物体结构和机能的进一步复杂、完善和发展,对动物从水生过渡到陆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扁形动物包括涡虫、姜片虫、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等。其主要特征为:背腹扁平;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的动物;消化道无肛门;排泄器官是原肾管;梯式的神经系统等。,1.体形:身体两侧对称的体制。身体有
2、明显的背腹和前后之分;腹司运动,背司保护,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逐渐集于前端,运动是定向的。,涡虫及其横切面,示两侧对称,2.表皮和肌肉: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平滑肌)常常紧贴起来,形成了体壁,体壁包裹全身,兼可保护和运动的功能,因此,又被称之为皮肌囊(图)。,涡虫的横切面 及体壁的一部分,3.消化系统: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和腔肠动物相似,只有口而缺肛门,被称为不完全消化管。即在同一纲中,各种动物的消化系统也繁简不一,就是营寄生生活的种类,消化系统趋于退化(吸虫纲)甚至消失(绦虫纲)。,4.排泄系统:扁形动物没有呼吸器官,也没有循环系统。有的扁形动物也没有排泄系统,但大多数扁形动物是原
3、肾管,它存在于本门动物(除无肠目外)所有类群。原肾管是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的,通常由具许多分支的排泄管构成, 有排泄孔通体外。,图4-4 真涡虫的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A.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的整体观;B.排泄系统一部分放大; C.一个焰细胞放大。,每一分枝小管(或称毛细管)的最末端为一盲管状,顶端有纤毛伸入管中,不断地摆动如火焰一般,所以称焰茎球。每一焰茎球通常是由一个盲管状的细胞和其管内的纤毛所构成,因此又称之为焰细胞。,焰茎球遍布体内,是排泄的一个小单位。排泄物为纤毛摆动所驱使,由毛细管达到排泄管,终于由排泄孔排出体外。,原肾最初的功能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排泄的功能是逐渐获得的,这一点
4、和原生动物的伸缩泡是相似的。,5.神经系统:,扁形动物有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在前端最发达的是“脑”,由脑向后分出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也有横神经相连,形成了梯子的形状。,真涡虫的神经系统,6.生殖系统:,大多数雌雄同体,在扁形动物中,由于中胚层的出现,取代了外胚层或内胚层的生殖功能。具有产生雌雄生殖细胞的固定的生殖腺;还有了生殖导管(如输卵管、输精管)和附属腺(如前列腺、卵黄腺等)的构造。同时也出现了交配和体内受精的现象。,图4-6 涡虫的生殖系统,7.扁形动物的生活方式:,有一类是自由生活的:如涡虫纲,在水中(少数在潮湿的陆地上)爬行和游泳,捕捉小动物为食;另一类是行寄
5、生生活的:如吸虫纲、绦虫纲,寄生在另一种动物的体表或体内,摄取该动物的营养,这一类行寄生生活的叫寄生虫,被寄生的动物称寄主或宿主。,二、分类,扁形动物约2万种,分为3纲。 1.涡虫纲:体表有纤毛,营自由生活,有消化系统。 2.吸虫纲:成虫体表不具纤毛,营体内外寄生,有消化系统。 3.绦虫纲:成虫体表不具纤毛,营体内寄生生活,无消化系统,大多具节片。,三.涡虫纲,涡虫纲中的种类,除少数有过度到寄生生活的情形之外,绝大多数是营自由生活的。它们是本门中原始的类群,因此它们的结构比较一般化,并且充分地表现出它们对水中独立生活的适应。一般体表都有纤毛,具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也比较发达。,1.皮肌
6、囊,涡虫的横切面(A)及体壁的一部分(B),2.消化系统:,涡虫纲的种类都具有消化系统:一类较原始的没有消化管(无肠目),只有由口通到体内一团内胚层的多核体,食物就在多核体内进行细胞内消化。,涡虫纲无肠目,另一类涡虫都具有不完全的消化管。,口通常是在腹面:有的靠近中央,有的近前端或后端。常常具咽,咽可藏在咽囊中或口腔内,用时能从口伸出或翻出(图4-8),以帮助捕食。没有肛门,不能消化的渣滓便只能由口排出。,图4-8 涡虫咽的剖面A、B.咽伸出的过程;C、D.咽翻出的过程。,涡虫消化管有三种类型:有的涡虫消化管没有分枝(单肠目)。有的消化管分出三主干,由此再分多枝(三肠目)。有的消化管由一主干分
7、出多枝(多肠目)。因此消化管的形态成为分目的主要依据。,图4-9 涡虫纲各目消化系统的比较A.无肠目;B.单肠目;C.三肠目;D.多肠目。,3.食性和摄食食性:如真涡虫主要吃小的水生动物和动物的尸体,偶尔也吃被它所分泌的粘液粘住的小甲壳类。,图4-10 涡虫的滑行(A)与摄食(B、C)。,摄食:如真涡虫先用身体前端抓住猎获物(图4-10A);然后伸出吻吸住它(图4-10B、C)并用咽所分泌的消化液消化它,经部分消化后的食物,靠咽的吸吮作用把它吸到肠中。在肠中基本不进行外消化,这些小块食物就被肠壁的细胞所吞噬并进行细胞内消化。真涡虫无肛门,不能消化的残渣又从口吐出。,4.呼吸和排泄涡虫的呼吸作用
8、是靠体表借渗透作用从水中获得氧,并把二氧化碳排至水中。涡虫纲中的无肠目没有排泄系统,只由实质的细胞司排泄机能;其他的种类大都由具焰细胞构造的原肾管司排泄。,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涡虫纲的神经系统有各种形式:较原始的形式包括一个“脑”和皮下神经网,和腔肠动物颇相似(图A、C)。,图4-11 涡虫的神经系统,A.无肠目涡虫 C.多肠目涡虫,中枢神经系统在前端最发达的是“脑”,由脑向后分出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也有横神经相连,形成了梯子的形状。,真涡虫的神经系统,涡虫纲的感觉器官有数种:,眼:一般涡虫有一对或多对眼(图4-12A),是感光的器官,由感觉细胞和其下的色素层所构成。,图4-12
9、 涡虫的感觉器官 A.眼的切面; B.平衡囊。,耳突:有些种类在头部两侧有耳突(图4-13),耳突没有纤毛和杆状体,据说是接受化学刺激的地方。,图4-13 真涡虫的外形,触角:有的种类有触角,有神经索通到脑,为触觉器官。纤毛窝:纤毛窝是虫体表面的凹陷,据说可司嗅觉。平衡器:在无肠目很普遍的有平衡器(图4-12B),其内含钙质平衡石的囊状构造,是司平衡的器官。,6.生殖系统:涡虫纲中的种类除了少数行无性生殖出芽或横裂外,大多数行有性生殖;除了少数单肠类是雌雄异体外,其余都是雌雄同体的。,现以三肠目的涡虫的为例:雄性生殖器官(图4-6):它包括在身体两侧的多数圆形的精巢;每一精巢有1条输出管,通到
10、两侧各1条的输精管,输精管膨大的部分为储精囊;两侧汇合为多肌肉的阴茎,穿插入生殖腔中,阴茎的基部还有许多单胞腺注入。,涡虫的生殖系统,雌性生殖器官(图4-6)包括前方两侧各一的卵巢;各有一条输卵管向后行,连接了许多卵黄腺,并在后端汇合,通入生殖腔中。在生殖腔内,输卵管开口的一侧又与交配囊相连。生殖腔有生殖孔通体外。,涡虫的生殖系统,交配涡虫虽是雌雄同体,但是却是异体受精。交配时(图4-14A)各用阴茎互相插入对方的生殖腔中,互相将精子送到对方交配囊内。,受精卵巢产生卵子时,交配囊中的精子移行到输卵管上方与卵子受精,混同卵黄腺所分泌的卵黄移到生殖腔中,好几个卵子与卵黄细胞在生殖腔分泌的粘液包裹下
11、形成卵袋,排入水中(图4-14B)。,7.发育:,涡虫纲中的多肠目,卵裂的形式是螺旋式的。这种螺旋式的卵裂还可见之后的纽形动物、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这种卵裂(图4-15),是不等的全裂。,图4-15 螺旋形卵裂图解,涡虫的发育:,有直接的(如无肠目等)。有间接发育的,有幼虫时期,叫牟勒氏幼虫(图4-16)。这种幼虫呈卵形,有8只游泳用的纤毛瓣,腹面具口。,图4-16 牟勒氏幼虫A.幼虫腹面观;B.幼虫侧面观。,8.再生:,涡虫的再生能力很强,若将它横切为两段,每一段都会将失去的那一半再生长出来,从而恢复完整的1条涡虫;甚至分割为许多段时,每一段也能再生成一完整的涡虫(图4-17)。,图4-17
12、 涡虫的再生A.前段的再生;B.中段的再生;C.后段的再生。,涡虫的新陈代谢,前段较强,后段较弱,因此头部的再生能力也比后端强。涡虫饥饿时,内部的器官(如生殖系统等)逐渐消耗,但获得食物后又可重新恢复,这也是一种再生方式。,9.生态,生活方式自由生活:涡虫纲中的种类,绝大多数营自由生活,栖息于海水、淡水、潮湿土壤中。它们起源于海中,在海水中的种类最多,多生在海底泥沙和小石上。共生:某些种类(如旋涡虫)的组织中有虫绿藻共生,即涡虫保护藻类,而藻类供给涡虫以氧和食料。,寄生生活:少数涡虫已过渡到寄生生活。营寄生生活的涡虫,眼消失,杆状体退化,而生殖器官发达。有些还有附着器官,形态上很接近吸虫,说明
13、了其他寄生的扁虫应是由自由生活的涡虫进化而来的。,食性涡虫多以小形的蠕虫、小甲壳动物、昆虫、硅藻以及原生动物为食。,10.涡虫纲分类,涡虫纲现知的有1500种左右,分4目,主要的根据是它们的消化系统:目1.无肠目:体小,有口无消化管,只由内胚层的多核体行细胞内消化。无排泄系统。直接发育。生长在海边。如旋涡虫(图4-18A)。,目2.单肠目:肠简单,呈管状或囊状,口在前端。大多数生长在海水和淡水中,少数在潮湿的土壤中,还有少数营寄生生活。如直口涡虫、微口涡虫(图4-18B、C)。,目3.三肠目:肠分三主干(1向前,2向后),口在腹面近中央部分。多在海水和淡水,一部分在潮湿土壤中,少数营寄生。如真
14、涡虫在淡水,笄蛭涡虫(图4-18D)为陆栖。,目4.多肠目(多岐虫):肠分很多枝,口在腹部,具富有肌肉的咽,海产。如平角涡虫(图4-18E)。,多岐虫常在潮间带湿土上,底栖生活,一般不能游泳,最多只能作短距离的游泳,很少是浮游的,可分布深达1000米。淡水生活的只有几种,没有寄生生活的。,多岐虫的颜色,在热带海和珊瑚礁内的,颜色鲜明,底生或在北方的,呈白色,棕色或灰色,浮游的接近透明。多岐虫分两个亚目:A.无吸盘亚目(在雌雄生殖孔后,没有吸盘)。B.吸盘亚目(在雌雄生殖孔后有吸盘,如食蛤多岐虫)。,图4-18 涡虫纲各目的代表A.旋涡虫;B.直口涡;C.微口涡;D.笄蛭涡虫;E.平角涡虫,复习
15、思考题:,1.名词解释:不完全消化管、皮肌囊、焰细胞。2.扁形动物门有哪些主要的特征?3.涡虫纲的感觉器官有几种类型?4.阐述涡虫纲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第二节 纽形动物门,图4-23 小体纽虫,纽形动物是数目很少的类群(约750种)。一、形态特征:身体柔软,背腹扁平,常盘绕成纽带状,故名为纽虫。它们和扁形动物一样是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纽虫的消化管具肛门,为完全消化道,并有原始的循环系统,大部分种类是雌雄异体。,二、外形,1.纽虫(图4-23)一般是长形的,有的圆柱形,有的背腹扁平呈带状。2.头部不明显,前端常有眼点和其他感觉器官。,3.内部构造有一些成对排列的情况,但外表无分节现象。体表
16、具纤毛。4.口在近前端的腹面。前端有1吻孔捕食时吻可由此孔翻出。肛门在体后方。,三、内部构造,1.纽虫肌皮囊的构造(图4-25)和扁形动物很相似,通常都是由具纤毛的表皮细胞和肌肉层所组成,包裹全身。肌肉的层数和排列,是重要的分类依据。,2.消化道,消化管有口和肛门。纽虫的消化道前肠(包括食道和胃)、中肠和后肠。中肠有许多侧囊,它和生殖腺都前后间隔地在体侧作对称的排列,因此有假分节的情形。,吻:在消化管的背方,是一管状的盲囊,在吻腔之内。吻腔的压缩可使吻翻出体外。吻的末端常有刺和毒腺,用作捕食小动物。不用时可借特殊肌肉的收缩将吻收回吻腔中。,图4-24 纽虫前端,示吻A.吻缩回; B.吻伸出,3
17、.循环系统,纽虫的另一较高级的特点是具有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闭管式”的,通常包括1背血管和2侧血管(有时无背血管)。,它们又分枝成复杂的“微血管”网。血液在背血管中由后向前流,经两侧血管由前向后流。除少数种类的血细胞有红血素外,一般纽虫的血是无色的。纽虫以体表渗透作用和周围的水交换气体。,4.排泄系统,纽虫的排泄系统和扁形动物一样是具有焰茎球构造的原肾管。排泄管由两条到多条,因此排泄孔也有两个到多个。这个焰茎球往往埋入循环系统血管壁中,但并不与血管直接相通。,5.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相当发达,在前端吻鞘有神经节和环抱吻鞘的神经环组成的“脑”。由此后行有两条侧神经索。这两条侧神经索间也有横神经相
18、连成梯状。 有的种类,在肌肉层中间还有神经丛联系侧神经索。,四、生殖和发育,1.大多数纽虫的雌雄异体的。生殖系统有精巢和卵巢,位于肠的侧囊之间。因此和中肠的侧囊一样,具有相当的分节性。,大多数纽虫都是在体外进行受精;有少数是体内受精的。行体内受精时,雄性的精子先排入水中,然后由雌性的生殖孔入雌虫体内进行受精。,纽虫的发育有的种类是直接的;有的种类是间接。间接发育的须经一种幼虫时期,叫帽状幼虫。帽状幼虫为钢盔状,口旁两侧各有一下垂的瓣;体表具纤毛,并具顶端纤毛囊;消化管有口,缺肛门,和涡虫纲多肠目的牟勒氏幼虫相象。,图4-27 纽虫的帽状幼虫,五、生态和分布,纽形动物是种类较少的一门动物。大约有
19、750种,几乎全是海产。1.生活环境大多数栖息于温带的海洋,生活在岩石或藻类之间,有的生活在自己分泌的粘液管里,埋于泥沙之中。 极少数生活于淡水中。 有一些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潮湿土壤及红树林皮裂缝中。,2.大多数是线状、带状或圆柱状。小的仅仅数毫米,个别长可达30cm。大多数是灰暗色或无色。有的种类色彩鲜艳。3.再生:纽虫的再生能力很强,常常能自切成数端,每端再生为一个个体。,食性:纽形动物是夜行的肉食性动物。食物种类:多毛类、甲壳类、贝类甚至小鱼等。分布:纽虫的分布主要生在温带地区,南极洲沿海和北冰洋也相当的多;热带和亚热带数量很少。 没有寄生的纽虫,但有的在海葵基部,瓣鳃类的外套腔内和鳃
20、内的,它们基本上只靠其动物纤毛的运动而得到食物。,六、分类,纽虫在分类学上的位置: 纽虫与扁形动物是很接近的,它们的外形、体表的纤毛、肌皮囊、排泄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是相象,帽状幼虫和牟勒氏幼虫也很类似。因此有人把它们列入扁形动物中。,纽虫的消化管具肛门,并且有循环系统,这就比扁形动物进步得多。它们又具有独特的吻。因此把它们分出自成一门是应该的。在进化系统上,它们是处在扁形动物与环节动物之间。,1.纽形动物的分目是根据:口的位置、神经、肌肉的排列、吻上有棘与否、神经的分布情况。2.分两个亚纲,四个目: 无针亚纲:古纽目、异纽目 有针亚纲:针纽目、蛭纽目,思考题,1.纽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阐述
21、纽虫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图4-28 线虫的外部形态:A.麦地那龙线虫的成虫;B.肾膨结线虫雄虫;C.异皮线虫雌虫;D.剑丝线虫;E.瘤线虫;F.韧节线虫;G.肉食线虫。,第三节 圆形动物门,圆形动物又称线形动物,原包括线虫纲、线形纲、棘头纲、腹毛纲、动物纲和轮虫纲。 主要理由是它们都有原体腔构造。 消化管有口和肛门(棘头虫无消化管),体表具有角质膜。 没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线形纲是底栖无脊椎动物之一类群,目前欧洲研究较多。,圆形动物(线形动物)种类多(主要是线虫),分布广,按生活方式可分为两大类:自由生活种类和寄生生活种类。 海洋底部,不论深浅,都有线虫,但是没有浮游生活的。 有线虫的海底
22、常有许多有机物,如有大量有机物,就会有很多线虫。 在欧洲,分类工作做得较多,生态工作就较少些。 线虫现知者约有12000种。其分类的方法是很不一致的,现在一般分2亚纲和4个主要的目。,图4-29 蛔虫的横切面,第四节 环节动物门,一、慨述 环节动物包括沙蚕、蚯蚓、蚂蟥等,因为身体具体节,且有真体腔,可以说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 三胚层; 身体多为同律分节; 具次生体腔(真体腔); 开始出现疣足,大多数具刚毛;,排泄器官为后肾; 开始具有闭管式的循环系统; 神经系统为链式神经; 发育过程一般具有担轮幼虫时期。,形态:,1.分节现象 环节动物的分节,基本上还
23、有原始的分节现象,这种分节的特点就是除头部外,其它各体节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叫同律分节。,图4-30 环节动物的循环、排泄和神经系统图解。,2.体腔,上述线形动物也有体腔,但是那体腔相当于胚胎时期的囊胚腔。 那种体腔在成体中,其外壁以中胚层的肌肉为界;其内壁是内胚层的消化管,它被称为原体腔。,图4-29 蛔虫的横切面,体腔,环节动物的体腔是中胚层之间的腔,其周围为中胚层所形成的体腔膜所包围,这个体腔才是真体腔(图4-31D)。,图 环节动物真体腔形成,3.疣足,多细胞动物中如海绵动物的双囊幼虫、腔肠动物的浮浪幼虫、扁形动物(涡虫)、线形动物(腹毛纲)等运动器官,主要是纤毛。 从环节动物开始,就
24、有了附肢形式的疣足了。 疣足是体壁向外的扁平的片状突起,体腔也伸入疣足中。 主要是游泳用,和桨相似; 也会变成各种不同的形态,以适应不同的功能。,详细构造,待多毛纲中再予叙述。,疣足上有刚毛(图4-33)。刚毛是由表皮细胞内陷而成的刚毛囊内的一个毛原细胞分泌的(图4-34C),这也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寡毛纲,疣足退化了,刚毛就直接附在身体上(图4-34A、B)。,4.循环系统,环节动物一般都是闭管循环系统。具有较完善的循环系统,结构复杂,由纵行血管和环行血管及其分枝血管组成(图4-30、31)。,图4-30 环节动物的循环、排泄和神经系统图解。,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和
25、微血管中流动,不流入组织间的空隙中,构成闭管式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有一定方向,流速较恒定,提高了运输营养物质及携氧机能。 环节动物的血液呈红色,因血浆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细胞无色。多毛类中极少数种类血细胞中含血红蛋白。,5.排泄系统,随着体腔的产生,环节动物的排泄系统也起了很大的变化。 扁形动物或线形动物的原肾管,都是由外胚层细胞所形成的,只有一端开口于体外的盲管。,环节动物的肾管却是两端开口的(图4-30),在体外的开口叫排泄孔或肾孔,在体腔中还有1个由多细胞组成的漏斗状的开口叫肾口。 这种肾管有的司排泄功能,有的司生殖功能,有的可以兼司排泄和生殖两种功能。,图4-30 环节动物的循环、排泄和
26、神经系统图解。,6.神经系统,环节动物的神经系统(图4-35)和扁形动物、线形动物最大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基本上每节都有1对神经节,因此成为神经链的形式。,每对神经节发出神经到体壁等处,司各种反射作用(图4-36)。同时前端“脑”和腹神经链协同控制了全身的感觉和运动。,图4-36 蚯蚓的神经系统,部分纵切及横切。,7.生殖系统,真体腔的形成和生殖系统的关系特别密切。 环节动物和后面所述具有真体腔的各门动物,其生殖细胞都是直接或间接起源于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 有些种类体腔膜形成固定的生殖腺; 多种类的生殖腺只在某几个体节上(如蚯蚓); 但是有些种类却没有固定的生殖腺,在生殖季节由体腔上皮产生生殖细胞
27、(如沙蚕)。,成熟的生殖细胞: 有的破体壁而到水中。 有的却是由生殖管输出体外。生殖管是起源于体腔膜向外突出的体腔管。,8.发育,环节动物发育一般经担轮幼虫期,它已形成消化道,具有原体腔和原肾及中胚层带。 环节动物的卵裂是螺旋式的(见扁形动物门涡虫纲)。 低等环节动物,其发育过程一般具有担轮幼虫时期。,担轮幼虫(图4-37A)的形状略似陀螺。,当担抡幼虫变态时,是以体后纤毛环至口的部分为生长区,由于这里的增长,虫体向后端逐渐伸长(图4-37);,中胚层带增长并有成对体腔囊的出现,同时形成体节(图4-38),而原来的幼虫部分只变成口前叶和围口节。后来体节增加,是由后体节中的中胚层原基向前分出来的
28、(图4-38C、D),因此愈近末端的体节是愈早形成的。,担轮幼虫在进化上意义很大,因为有很多外表差别甚大的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苔藓动物、腕足动物和帚虫动物等,它们都有担轮幼虫时期,这可说明它们的亲缘关系是比较近的。,二.环节动物门分纲,环节动物目前约35000种,分六纲。 现在有的学者主张将原环虫纲归并入多毛纲,作为其中的一个目。,环节动物分纲检索表,1无吸盘。 2体分节不清楚,或成体没有体节。海产。 3有刚毛螠 纲 4没有刚毛,体延长,有触手 星 虫 纲 5体分节清楚。 6没有刚毛或疣足。海产原环虫纲 7有刚毛或疣足。 8具疣足,头部通常具触柱和触手。多海产多 毛 纲 9无疣足,头
29、部无触柱和触手。淡水、陆地产寡 毛 纲 10体两端有吸盘 蛭 纲,第一纲 原环虫纲, 原环虫类是环节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它们生活在海洋中,体小结构简单,除了毛瑞虫外,大部分没有疣足和刚毛。 头部由口前叶和围口节组成,口前叶的前端有1对触手,围口节的腹面有口,其余各体节的构造相似,但体节的界限常不明显。肛门开口在身体的末端。,原环虫大多是雌雄异体,生殖腺由体腔上皮所形成的斜隔膜上产生的,成熟后,由体腔内破体壁而出,或通过体节器而达外界,幼虫是横式的担轮幼虫。 原环虫的分类系统,还有些学者怀疑,它这种简单的体型,究竟是原始现象呢?还是退化现象呢?这个问题,有待后来的学者继续发现更多的证据,才能得到
30、解决。 原环虫已知5个科,种类不多,我国有一种。,第二纲 多毛纲,多毛纲包括沙蚕、磷沙蚕等,是水栖的环节动物。除少数外,都是海产的。 它们的特点在于它们有发达的头部,有疣足,无生殖带,雌雄异体,发育过程中有自由生活的担轮幼虫期。 它是海洋底栖生物的一大重要类群。在海洋底栖生物某些群落组成中常占有优势。多毛类对渔业价值很大。,图4-32 多毛纲各目的代表,外部形态,本纲动物大小差别甚大,小的只1毫米,大的可达23米长。常常有各种鲜艳的颜色。 基本上每节有1对腹肢(疣足)。 前端有明显的头部(图4-39)。头部具感觉器官如眼和项器(成对的纤毛陷,接受化学刺激)。, 游走目(图4-39)咽部可以翻出
31、,末端具1 对颚,用以捕捉食物。头部的附肢也变成1至数对触手和1对触须。,图4-39 疣吻沙蚕头部的构造:A.背面观; B.腹面观。,隐居目(图4-40、41)就没有翻出的咽和颚,而头部的附肢变成了许多丝状构造,称触丝,合成1个触手冠,用来呼吸和摄食(收集水中的细小食物粒)。 有的种类如螺旋虫(图4-41),其中1个附肢还会变成厣,当身体缩入管内时,此厣可将管口盖住。 虽然身体各节基本上各具1对疣足,但由于它们不是经常在外界走动,疣足也就比较退化或改司其他功能了。,图4-34 陆栖寡毛类的刚毛A.对生刚毛;B.环生刚毛;C.单一刚毛放大。,图 环节动物真体腔形成,4,31,D,.,图4-37
32、担轮幼虫:A.担轮幼虫的构造;B-F.多端虫担轮幼虫的变态。,图4-38 多毛类(盘管虫)幼虫中胚层带、体腔和体节的形成: A.中胚层带尚未分节;B.中胚层带已分节,体腔囊出现; C.幼虫后体节中胚层的早期原基; D.后体节中胚层的三个体节已形成。,图4-32 多毛纲各目的代表,图4-40 龙介虫,图4-41 螺旋虫,1.体形和体色:,体型的基本类型分五种类型: 第一种游走类型: 身体在分成许多体节之后而成为长形,每节有一套的器官,特别是一对能行动和呼吸的疣足,前端除口外,有成对的触觉器官和成对的感觉器官,可以潜居在泥沙之中,也能在水中自由游泳。,第二类型是管栖的: 终生住在有保护作用的小管内
33、,它们和外界的接触,主要在前端。感觉和呼吸基本上集中在前端。在管内身体的长度,也相应地缩小,疣足也逐渐趋于退化,以致消失而只留下少数刚毛,这时候,它们已经不能离开管子而在水中游泳了。,第三类型浮游的类型: 如浮游沙蚕,为体形短,附肢宽扁,触手伸长而适应于浮游,连身体的颜色,也呈半透明,象水母一样,有的具一些小的红色点粒。 第四类型是寄生生活的 : 则变成长囊形,主要在其它动物体内,也有变形象蚕一样抓住其它动物(海百合)体外,疣足的刚毛变成爪,背触须长在身体的四周,连体内的肠子也变成分枝状了。 第五类型为中间类型的。,体色:多毛类的颜色主要由两种地方产生的:一种是体内的色素粒:表皮里的色素有青黄
34、色的,也有呈斑状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其它颜色,它的特点是和这种多毛类常住的环境和颜色是一致的。,另外一种是体内的颜色:因为表皮很薄而透露出来。由体内的颜色显示到外面来的有两种:一类来自血液,红色的为红血素也,有为绿色的,来自血绿素,这种有色的血液对氧气的交换作用比无色的来得有效;另一种的颜色来自消化管的食物,因体壁呈半透明而表露出来。,2、头部的构造头部的一般构造:在游走类,头部结构显著: 分口前叶和围口节,口前叶在口的上方,有种种不同形态上有头触手(口前触手)、触肢(触柱)与眼的感觉器官; 围口节是躯体最前端12节混合形成,一般缺疣足和刚毛,有时有刺触(围口触手)等构造。,图4-39 疣吻沙蚕
35、头部的构造:A.背面观; B.腹面观。,隐居类往往缺少眼和触手; 触肢(柱)有时变成很多分枝,形成触手冠; 有的形成一个厣,头部缩回时,厣可以盖住管口; 有时变成很多的鳃,故其有呼吸、摄食及感觉诸功能; 厣有时可充当盲囊用(图4-41)。,图4-41 螺旋虫,眼睛:一般两对,也有一对,在口前部,黑色是它的眼睛,对光线的感觉灵敏。 有些种类没有杯状的眼睛而只有色素点,也有连色素点都没有的。,头部:位于虫体前端,由口前叶和围口节组成(图4-39)。口前叶(又称头节、头叶或前口节):卵圆形,梯形或多边形。具有四个黑点、浅褐或红色眼,前端有口前触手(简称触手)和四个卵圆形分节的口前触角(简称触手又称触
36、肢或触柱),眼后具有两个横裂称项器。围口节:位于口前叶后面的一个环节,环唇沙蚕属由围口节扩展成领部。,图4-39 疣吻沙蚕头部的构造:A.背面观; B.腹面观。,围口节触须(简称触须):位于围口节两侧。除美沙蚕属具三对触须外,其余各属均具四对,即每侧背腹各两条。背触须较腹触须长。口位于围口节腹面,吻为消化道的口腔和咽外翻形成。由颚环和口环两部分组成,颚环前端是一对强大的黑色或棕色角质颚,通称大颚。,吻的分区:吻可分为八个区(图4-42),颚环背中部为区,区两侧为区,颚环腹中部为区,区两侧为区,口环背中部为区,区两侧为区,口环腹中部为区,区两侧为区。,图4-42 沙蚕科吻之区分示意图:A.背面观
37、; B.腹面观。,吻的附属物:除舌沙蚕属、中华沙蚕属、裸沙蚕属、单叶沙蚕属、豆沙蚕属其吻平滑无任何附属物外,其它各属一般具许多小的黑色或黄色齿(颚齿)或具许多软的突起(乳突)。,软疣足沙蚕属、疣吻沙蚕属的吻无齿仅具软突。 突齿沙蚕属和拟突齿沙蚕属除具乳突外,还兼有齿。 在仅有齿的属中,齿的排列及形状也是很重要的分类依据: 如沙蚕的齿紧密排成梳状。 伪沙蚕属第区上具特殊的横棒状或横扁平的齿。 沙蚕属、刺沙蚕属和全刺沙蚕属皆具圆锥形的齿。,3、疣足:多毛纲是环节动物中具有疣足的一纲。除围口节和肛节外,每节具有1对疣足。它是运动,感觉兼呼吸的器官。疣足是体壁肉质突出(图4-43),可分为单叶型和双叶
38、型两种:,图4-43 沙蚕的横切面,单叶型疣足(图4-33),具1个疣足叶瓣,叶瓣上具1束刚毛。 双叶型疣足(图4-33),具有2个叶瓣。在背面的称背叶;在腹面的称腹叶。它们的上面各有一束刚毛。在背叶的背面有1根突起,称背触须。在腹叶的腹面有1根突起称腹触须。,图4-33 多毛类动物的疣足A.疣吻沙蚕性成熟异沙蚕期疣足;C.叶缨虫疣足;B.疣吻沙蚕正常个体的第疣足;D.矶沙蚕疣足。,由于对不同生活环境的适应,疣足的形态往往有不同的变化,尤其是背触须的变化最大。 有扩大成叶片状,起游泳作用的; 有分枝成栉状,起呼吸作用的; 有转变成鳞片状而覆盖在背面,借以保护身体的; 有变成翼状或扇状,用以激动
39、水流,收集食物,借以适应管栖生活的; 也有退化以致消失的。,疣足上有各种各样的刚毛。 位于疣足内部的为足刺(内刚毛)。 露出疣足外的称外刚毛(简称刚毛)。刚毛有简单型(不分节)和复型(分节)两大类,它们的变化很大,形状各异。 就复型刚毛而言,通常又分为两类: 等齿复刚毛:基节的顶部有两个大小相同的齿; 异齿复刚毛:基节的顶部有两个大小不同的齿。,图4-44 多毛类各种刚毛,一般疣足的功能虽作游泳用,但是对不同生活的适应,疣足也起了种种的变化。最多变化的是背须。如游走目中的叶须虫背须特别发达,成叶状(图4-33C),司游泳;如矶沙蚕背须成栉状,成为司呼吸作用的鳃(图4-33D)。,如多磷虫的背须
40、成鳞片状(图4-45),借以保护身体;又如磷沙蚕,背须变成翼状或扇状(图4-46),用以激动水流,收集食物,借以适应其管栖生活。,内部构造,1.消化系统 在消化系统方面主要有2种类型。 一种是肉食性的能够自由行动的种类: 肉食性的种类带有明显的能翻出的咽,咽内有大颚两个,四个或多个; 在咽的前端口腔的四周有许多不同排列方式的细齿,有钩住捕获物而不使它滑走的作用。 咽头一般能够很快地翻出和缩入; 咽下是细小的食道,食道两侧有食道腺,食道下是肠管,它的形状,比草食性的细小,这种肉食的种类,也兼食有机物的底质。,另一种是草食性的管栖种类: 它们借纤毛的运动而得到食物。 在草食性种类里没有颚和咽; 而
41、肠相对粗大,极小的种类肠在体内弯转可超过体长一倍以上。 有少数种类,肠子有一对侧盲囊(如裂虫),或很多侧囊的,如鳞沙蚕。,2.循环系统 多毛类的循环系统有背血管和腹血管: 背血管有环血管达体壁、肠管、肾管、及疣足,并由此达腹血管; 腹血管又有血管经肠血管回背血管(图1210A、B)。 沙蚕的血浆含血红素,但有一些多毛类血液呈绿色,或无色,还有一些种类血色素在血细胞中,和高等动物的红细胞相似。,3.呼吸系统 多毛类呼吸在疣足和体壁中进行。 4.排泄系统 基本上每节有1对肾管。 肾管一端有具纤毛的漏斗形口称肾口,开口在体腔中,并经肾管由排泄孔通外(图12-10A、C),肾管前端大部分具纤毛。,5.
42、神经系统 沙蚕的神经系统(图12-4)是典型的环节动物链状神经系统的形式。 其脑颇发达,分出神经到眼、触手、触条等器官,脑有围咽神经和腹神经链相连。,6.生殖和发育多毛类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少数种类行无性出芽或裂体生殖。某些多毛类无性生殖是正常的,它的身体可以分割成若干段,每段可以成为1个新个体。,多数是行有性生殖的。 雌雄异体,生殖腺只在生殖季节出现。 性细胞是由体腔上皮产生。但没有永久性的生殖腺,只在生殖期间,才在体腔内出现生殖细胞,而这些生殖细胞是由体腔膜细胞分化而成的。雄性生殖腺多在一定的体节中形成,雌性生殖腺多出现于后部体节内。卵成熟后落入体腔中,在体腔内继续成熟后,由
43、肾孔或体壁裂开,或生殖时特开的孔排出体外,以体外受精为主。,发育:受精卵为螺旋卵裂。胚胎发育经过原肠期,便形成环形的担轮幼虫(图12-5),在海水中浮游一个时期再行变态,后端延长,生出疣足体节,内部器官发达,呈匍匐状幼虫,变为成体。,异沙蚕体:多数典型的海洋种类,于生殖前多发生形态上的变异(生殖态),其中有的种类还有特殊的群浮和婚舞的生殖现象。具生殖态的虫体称异沙蚕体。,异沙蚕体形态变化很大,主要表现在: 四个眼睛明显变化; 围口节触须变长; 身体的中、后部疣足舌叶加宽变扁,尤其是足刺叶(刚毛叶)变为叶片状或扇形。 疣足背、腹须加长,雌体前部疣足背、腹须膨大;雄体除体前部膨大外,体中、后部背须
44、具锯齿状排列的乳突; 刚毛逐渐由游泳的桨状刚毛所替代。,上述这些变化有利于虫体由底栖转入暂时性的浮游,也便于生殖细胞获得足够的营养,而且得到宽畅的发育空间,更能使生殖产物畅通排放。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具异沙蚕体的沙蚕有35种。 多毛类生殖生物学知识,不仅纠正了过去依异沙蚕体建立的新属,新种的错误,而且为正确鉴定物种,提供了证明。,.生态,1.分布: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一般是生活在浅滩至约40米深的海底,但少数却居住在3300米深的海底。 2.生活方式: 一般在水底爬行,潜伏在石下、珊瑚骨骼或水生植物间,或临时的孔穴中。,那些隐居的种类还居住在永久性管子内,或角质长管(如鳞沙蚕)(图12-12E)
45、或钙质盘旋状管子(如螺旋虫)中(图12-12H)。 还有少数的种类在海洋中游泳,也有少数侵入淡水。也有与其他动物共栖的。,3.发光:有的种类,体上多色彩或花纹,甚为美观,毛翼虫、多鳞虫,能发磷光,有警戒功用。4.食性:多毛类一般是肉食性的,捕食小甲壳类、贝类、小虫等等,也有摄食藻类的。海蚯蚓等,因缺大颚,食性与蚯蚓类似,吞食泥土,摄取土中有机养料。栖居管中者,多由触手或鳃上纤毛运动,摄取很小生物为食料。,.经济意义,1、有益方面: 无论成体或幼虫均是经济鱼类、虾类、蟹类和贝类等的主要饵料,尤其很多蟹类、虾类和贝类等经济动物都以沙蚕为主要饵料。 多毛类也是一种很好的钓饵,可供作钓饵的大型沙蚕有6
46、种,如双齿围沙蚕。 多毛类也是一种很好的副食品,太平洋若干岛屿的居民用这类动物调制美味食品,东方各国常取沙蚕等盐渍或烤煎或作虾酱,充作食品。 一些多毛类如小头虫等可作环境污染的指标。,2.有害方面: 人类由于某种多毛类刚毛刺入皮肤引起炎症者时有所闻。 很多沙蚕、矶沙蚕等,钻穴贝类中的竹蛏,蛤蜊或牡蛎,侵害经济动物,危害很大。 管栖的在藻体中作管,可阻碍经济藻类生长,在船底作管,可阻碍航行。 若干淡水沙蚕进入稻田切断作物根部的。,.我国的研究概况,我国对环节动物的研究,以寡毛类的研究比较详细: 解剖方面有胡经埔、林绍文及陈义等。 多毛类主要研究者有高哲生研究青岛和华北沿海的多毛类。 金德祥、朱光
47、玉等(1948)研究过“厦门多毛纲的分类”; 1958年苏联学者与本国学者吴宝铃合作,对黄海、浙江、福建沿海的多毛类及区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了许多论文。,至今国内有关编著有中国动物图谱-环节动物和中国经济动物-环节动物(多毛纲)、棘皮、原索动物等。 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对海产,多毛类幼体也有陆续报道;随后,吴宝铃继续从事多毛类区系大量研究工作的同时,也与他的助手们进行多毛类幼虫的研究。,.分类,多毛类是海洋底栖生物重要的一大类群,全世界已发现有6670种。 可分为2个目:游走目和管栖目。 有的学者将其分为3个目(游走目、管栖目和盘虫目)。,目1.游走目:自由游走。头部发达,咽能翻出,咽端具
48、颚。全部体节具疣足。如沙蚕、裂虫、疣吻沙蚕、背鳞沙蚕(图12-12A-D)。 目2.管栖目:管居。头部退化,咽无颚,不能伸出,后部疣足常退化。如毛翼虫、龙介虫、螺旋虫(图12-12H-I)等。,第三纲 寡毛纲,.概述寡毛纲包括蚯蚓、水丝蚓等。 无疣足,刚毛着生体壁上。有生殖带。 头部退化。 在土壤或水中生活。 本纲动物约有4/5是蚯蚓,因此蚯蚓的一般构造是有代表性的。,身体柔软而呈圆柱形,由许多体节组成。 无疣足及头部腹肢。 每个体节上生有刚毛。刚毛极小,肉眼不能看到,必须在显微镜下观察。 它们的行动是依靠体节的蠕动,刚毛在行动中起着支持的作用。,本纲动物分布很广,陆栖,水栖都有。本课程着重介绍水栖寡毛类。水栖寡毛类俗称水蚯蚓,大多为世界性分布,它们是淡水底栖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体型与陆生蚯蚓相似,但较小,约1-150mm。体节数目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有些种类体节不明显。,.形态构造 1.水蚯蚓身体最前方为头部,包括口前叶和围口节两部分。 有些种类口前叶凸出成长吻。眼有或无。 围口节简单,无刚毛。口生在围口节的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