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行事历表2010 年 9 月 1 日周次 工作内容安排 负责人 完成情况 临时工作1 1、大扫除 2、安全教育 班主任2 1、座位调整 2、安全教育 班主任31、思想教育 2、安全教育3、班干部会议班主任4 1、行为规范教育 2、安全教育 班主任5 1、仪容仪表检查 2、卫生检查准备 班主任61、班干部会议 2、安全教育3、思想教育班主任7 1、学生座谈 2、 班级活动班主任班委8 1、段考复习方法探讨 2、安全教育 班主任91、思想品德教育 2、安全教育 3、仪容仪表检查班主任班委10 农忙假班主任班委11 1、安全教育 2、感恩教育 班主任12 1、
2、行为规范教育 2、安全教育 班主任131、学生谈话 2、感恩教育3、班干部会议班主任141、仪容仪表检查 2、感恩教育 3、 班干部会议班委班主任151、安全教育 2、学生座谈 3、思想教育班主任16 1、感恩教育 2、安全教育 班主任17 班干部会议 班主任181、思想品德教育 2、安全教育 3、仪容仪表检查班主任班委19 1、学生座谈 2、 班级活动班主任班委20、21、221、学生座谈讨论复习方法 2、期末复习班主任班委一、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3、。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领域,八个单元。1、数与代数:a 主要学习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运算。b 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
4、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c 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空间与图形:a 学习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b 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
5、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 观念。3、统计与概率: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4、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 时间与数学(一) ”“时间与数学(二) ”四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6、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 ,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
7、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主要教学措施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
8、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4、运用“迁移” 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五、教学进度表(见教参安排的课时四、教学重难点
9、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 ,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五、主要措施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
10、践中学会学习。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六课时安排一、乘除法8-9课时 二、观察物体3课时 三、千克、克、吨4课时 搭配中的学问1课时 四、乘法9-10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3课时 五、周长5课时 交通与数学1课时 六、除法9课时 七、年、月、日4课时 时间与数学(一)2课时 时间与数学(二)2课时整理与复习(二)2课时 八、可能性2课时 生活中的推理1课时总复习4课时 七、教学进度表周次 日 期 教 学
11、内 容 课时 备注1 8.149.5 乘除法 4 2 9.69.12 乘除法 4 教师节3 9.139.19 观察物体 4 4 9.209.26 观察物体千克、克、吨 3 中秋节5 9.2710.3 千克、克、吨 2 国庆节6 10.410.10 千克、克、吨 3 国庆节7 10.1110.17 搭配中的学问、乘法 4 8 10.1810.24 乘法 4 9 10.2510.31 乘法 4 10 11.111.7 周长 4 11 11.811.14 周长、期中测评 4 12 11.1511.21 交通与数学、除法 4 13 11.2211.28 除法 4 14 11.2912.5 除法 4 1
12、5 12.612.12 除法、年、月、日 4 16 12.1312.19 时间与数学 4 17 12.2012.26 整理与复习 4 18 12.27元.2 可能性 3 元旦19 元.3元.9 生活中的推理、总复习 4 20 元.10元.16 期末检测 、班级分析本班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12人,女20人,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新课标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五、教学进度表:2008学年第一学期三年
13、级数学学教学进度表周次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时数 备注1 9月1日-9月5日 乘除法 3 2 9月8日-9月12日 乘除法 3 中秋节放假3 9月13日-9月19日 机动、观察物体 4 4 9月22日-9月26日 千克、克、吨 4 5 9月27日-9月30日 搭配中的学问、乘法 4 6 10月1日-10月7日 “十、一”五天放假710月8日-10月10日乘法 4 810月13日-10月17日乘法、整理与复习 4 910月20日-10月24日周长 4 1010月27日-10月31日周长、交通与数学 3 期中考试11 11月3日-11月7日 除法 4 1211月10日-11月14日除法 4 1311月17日-11月21日除法 4 1411月24日-11月28日年、月、日 4 15 12月1日-12月5日 时间与数学、整理与复习 4 16 12月8日-12月12日 可能性 4 1712月15日-12月19日总复习 4 1812月22日-12月26日复习 3 元旦放假19 12月29日-1月2日 复习 4 20 1月5日-1月9日 复习 4 21 1月12日-1月16日 复习 4 22 1月19日-1月23日 复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