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区矫正对象 X 兵 XX 个案分析一、基本资料姓名:XXX、男、1992 年 7 月 13 日出生、汉族、农民。文化程度:初中婚姻状况:未婚家庭成员情况:父母:XXXXXX.均系农民,妹妹:XXX 在外打工。家庭地址:民权县 XXXXXX 村犯罪及处罚情况:2009 年 11 月 21 日 XXX 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因 XXX 在狱中服刑期间表现良好,2012年 4 月 10 日 XXX 假释回到家,假释到期日为 2012 年 4 月 10 日,到期日为 2013 年 11 月 20 日。二、背景资料1.家庭背景:父母亲以及兄妹共 4 人,XXX 现与父母一起居住生活,父子和
2、母子关系都比较融洽。2.生活经历:XXX 家住农村,2009 年 11 月 20 日 XXX 犯案前家中有 5 人。父母以务农为主,相对而言,家中生活较为拮据。XXX 从小就有着对繁华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为了摆脱家庭贫困和自己的现状,他为此努力过,奔波过,辛劳过,为了改变现状脱贫致富,XXX 本人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2009 年 11 月 20 日在一次聚众斗殴中他因此失去生命,他也因此犯下了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因 XXX 在狱中表现良好,2012 年 4 月 10 日被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假释。3.主要社会关系:XXX 兄妹三人,他排行老二,到他假释回来,哥哥已在本案中死亡,妹妹
3、外出打工。三、矫正对象问题研究与诊断(一)对象的性格:XXX 的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善交友,但易急躁,鲁莽,行事草率,容易被人利用,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碍于所谓的朋友义气而不好意思不去,他也因此犯下了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二)对象的心理:XXX 犯罪已受到法律制裁,长期的狱中生活使本来性格外向的 XXX 趋于沉闷。假释回来后,自认低人一等的 XXX 所想所思羞于向亲朋故友交流。甚至也不向自家兄弟吐露半句。自卑感与日俱增,心态已不正常。(三)家庭和社会关系:XXX 兄妹三人,他排行老二,到他假释回来,哥哥已在本案中死亡,妹妹外出打工。XXX 的父亲,母亲属农民,XXX 的父亲闲不住,每天
4、在村里给别人盖房,挣的钱用于家中生活还可贴补 XXX。对 XXX 可能有正面影响。(四)经济基础与事业发展:XXX 假释回来后,很快干起了买门的生意,基本上解决了本人的生活,据分析,XXX 经济上还有一些问题要帮助解决:一是存在快速致富的思想和动机,与同村的人盲目攀比,认为自己经济与其比差距很大。三是 XXX 无专业技能,且文化知识又低,缺乏竞争能力。四是 XXX 此前没有做过此生意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四、 社区矫正计划(一)认知与领悟:一个长期陷入失意,困苦的人,或者重复陷于困扰处境的人,需要进一步强化其认知与领悟,才能使其摆脱无法消遣的症结,自己看不到的矛盾,才能摸索到得以改善的方向。让XX
5、X 正确地认识到自己过去,反思自己犯罪的思想根源,解决错误的思想意思问题,面对现实,勇敢地接受人生的挫折和不幸,与过去错误的思想,行为彻底决裂。(二)由针对性地对 XXX 提供个别化的服务 :XXX 犯罪时还不满 18 周岁,属于未成年犯罪,文化低下,只是贫乏,且父母忙于生计,放松了对 XXX 的教育,以及他本人的外向型性格,鲁莽草率行事,这些因素对他的犯罪有着一定的催生作用。因此,需要对其恶习劣根进行综合治理,有针对的对 XXX 进行个别化,人性化,社会化的服务,做到因人施教。(三)跟踪服务,动态管理:事物在不断的发展,情况在不断的变化。何况对象现实的情绪是处在一个不稳定,心态处于一个不正常的情况下,因此,及时,尽快,详细了解,掌握对象家庭,就业,工作,生活,居住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动态管理,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纠正偏差,修正方案,制定措施。